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新型教学模式的创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对等师生关系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展开平等有效的互动交流,是推动教学健康开展、学生高效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目前数学教学低效化的问题,积极创设对话式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活跃、自主参与的数学学习.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学科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展开了研究分析,以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创设;互动性教学
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教育行业呈现多元化的教学特点,新型教学模式的创设对于学科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本篇文章就对话式教学的特征以及创设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现阐述如下.
一、对话式教学的多元特征
对话式教学是目前颇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新型教学方式,因为其所具有平等性、参与性以及倾听性的教学特点,所以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
一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平等性的特点,它将教师与学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颠覆了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强调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地位平等的互动交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平等性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以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点.二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参与性的特点,因为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而且学生也拥有较多的自主参与的学习机会,学生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倾听性的特点.这里的倾听并非是指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被动倾听”,而是指教师主动对学生想法的倾听.当教师通过有效的倾听,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可以在教学中形成一种师生共鸣,进而达成一种共识,这有利于在师生的协同发展基础上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优势
对话式教学融合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突显了多方面的教学优势,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第一,对话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提高互动过程中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可帮助教师有效营造民主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氛围.在这一氛围下,不仅教师愿意精心设计教学话题,与学生展开师生对话,学生也愿意自主参与进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并在师生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课堂氛围,如此一来,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让学生乐于自主展开数学问题的思考、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尤其是在教师开展学生主体内部的对话教学时,学生之间可以产生比较强烈的思想碰撞,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既开拓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不仅如此,对话式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发现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
第三,对话式教学可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展开自主学习,逐渐对数学学科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打破对数学学科的刻板印象,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且学生在不断内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框架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三、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创设
为了改善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教师可积极创设对话式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氛围更加自由、开放、轻松,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
教师在建构对话式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让课堂上的对话式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而这一对话教学模式中的核心话题通常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意味着对话式课堂中问题的合理选择会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在对话式教学环节中参与对话交流的积极性、完成对话式教学任务的主动性等.而且这一对话式教学核心话题要起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后续学习健康开展等多方面的教学作用,满足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多方面学习需要.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为例,教师要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提炼本节课的教学核心知识点,并从这一教学核心知识点入手,选择合适的核心话题,促使学生围绕这一核心话题展开有效的对话.在新课开展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本节课中,学生面临的学习难点是无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得知每个面具体的长与宽,容易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现错误.
而这一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教师可以从此处入手,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长方体的展开图是怎样的?如何将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展开前的对应面联系起来?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展开前的长、宽、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根据这一关系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能是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核心话题涵盖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这些核心知识点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并自主参与对话式的交流过程中来.比如有的学生根据核心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与小伙伴一起进行动手操作,将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对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观察,并将其每个面与展开前的长方体进行对比,在相互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找出核心话题中各数学问题的答案,保障了核心话题下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
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也就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会呈阶梯性的发展态势.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创设适合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在这一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创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讓学生既遵循阶梯发展的认知规律展开对话式学习,又可在阶梯性的对话学习任务驱动下更积极自主地学习,这有利于满足学生在阶梯性发展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阶梯性的提升. 以“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为例,教师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为学生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第一步,激活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列出常用的长度单位名称,包括厘米、分米和米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小组形式,讨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厘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第二步,调动学生对常用面积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列出常用的面积单位名称,包括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以小组形式讨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第三步,教师要将体积单位的新课内容引进来,并为学生布置对话式的学习任务:探讨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第四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话式的讨论活动,找出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等的规律,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与掌握能力.
(三)根据知识的发展开展对话交流
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并不注重梳理知识发展的线索,也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知识框架的建立,所以其课堂上的知识顺序是比较混乱的.这不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快速建立知识结构,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教师要创设对话式教学,就应先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发展线索,找准知识发展的节点,并从该节点处入手,组织学生参与有效对话交流过程中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框架知识点的位置,并且能夠及时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梳理,以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系统化学习的能力.
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经过梳理之后的知识发展过程如下:复习整数加减法的含义→认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概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列式计算方法.基于此,教师可抓住这一知识发展过程的节点,组织学生开展思维活跃的对话交流.
第一步,学生可相互交流和讨论学过的整数加法、整数减法.第二步,学生可围绕分数加减法的数学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展开对话式的交流与讨论.第三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对几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过程进行观察,在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找出它们的计算法则.第四步,学生可开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训练活动.活动中,学生可以讨论列式计算的优势,并比一比谁计算得更快、更准,使其快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四)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创设对话情境
教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对话情境,是建构对话式教学模式、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些小学生难免会对一些数学问题产生学习困惑,而其中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外力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引导.对话情境是一种对话式教学的情境,学生处于这一教学情境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教学氛围的影响,更加主动地展开对话式学习,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对话式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难免会产生困惑:要找出物品中的次品,最优的方法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数学广角学习活动中“最优策略”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对话式的教学情境:6个零件里有1个零件是次品,判断次品的标准是,次品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大,那么在使用天平称量零件的质量时,至少要称重几次,才可以保证找出次品零件呢?在这一情境下,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在对话中掌握“找次品”最优策略的内涵,并相互讨论“碰运气找次品可行吗?”这一问题.对话式情境交流的创设可以满足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这节课的对话式教学质量.
四、结 语
总之,对话式教学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推广运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并且提升生生间的自主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应把握好对话式教学的多元特征,从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开展、对话交流、学习任务、情境创设等几个方面出发,发挥对话式教学的最大价值,并思考如何发挥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建构起对话式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智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2]余卫虹.“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0).
[3]刘凡凡.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设计[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05).
[4]陈惠芳.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3(04).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创设;互动性教学
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教育行业呈现多元化的教学特点,新型教学模式的创设对于学科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本篇文章就对话式教学的特征以及创设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现阐述如下.
一、对话式教学的多元特征
对话式教学是目前颇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新型教学方式,因为其所具有平等性、参与性以及倾听性的教学特点,所以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
一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平等性的特点,它将教师与学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颠覆了传统教学框架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强调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地位平等的互动交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平等性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以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点.二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参与性的特点,因为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而且学生也拥有较多的自主参与的学习机会,学生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对话式教学具有倾听性的特点.这里的倾听并非是指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被动倾听”,而是指教师主动对学生想法的倾听.当教师通过有效的倾听,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可以在教学中形成一种师生共鸣,进而达成一种共识,这有利于在师生的协同发展基础上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优势
对话式教学融合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突显了多方面的教学优势,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第一,对话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提高互动过程中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可帮助教师有效营造民主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氛围.在这一氛围下,不仅教师愿意精心设计教学话题,与学生展开师生对话,学生也愿意自主参与进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并在师生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课堂氛围,如此一来,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对话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让学生乐于自主展开数学问题的思考、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尤其是在教师开展学生主体内部的对话教学时,学生之间可以产生比较强烈的思想碰撞,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既开拓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不仅如此,对话式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发现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
第三,对话式教学可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展开自主学习,逐渐对数学学科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打破对数学学科的刻板印象,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且学生在不断内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框架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三、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创设
为了改善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教师可积极创设对话式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氛围更加自由、开放、轻松,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
教师在建构对话式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让课堂上的对话式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而这一对话教学模式中的核心话题通常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意味着对话式课堂中问题的合理选择会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在对话式教学环节中参与对话交流的积极性、完成对话式教学任务的主动性等.而且这一对话式教学核心话题要起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后续学习健康开展等多方面的教学作用,满足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多方面学习需要.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为例,教师要合理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提炼本节课的教学核心知识点,并从这一教学核心知识点入手,选择合适的核心话题,促使学生围绕这一核心话题展开有效的对话.在新课开展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本节课中,学生面临的学习难点是无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得知每个面具体的长与宽,容易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现错误.
而这一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教师可以从此处入手,拟定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长方体的展开图是怎样的?如何将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展开前的对应面联系起来?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展开前的长、宽、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根据这一关系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能是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核心话题涵盖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这些核心知识点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并自主参与对话式的交流过程中来.比如有的学生根据核心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与小伙伴一起进行动手操作,将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对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观察,并将其每个面与展开前的长方体进行对比,在相互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找出核心话题中各数学问题的答案,保障了核心话题下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
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也就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会呈阶梯性的发展态势.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创设适合的对话式教学模式.在这一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创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讓学生既遵循阶梯发展的认知规律展开对话式学习,又可在阶梯性的对话学习任务驱动下更积极自主地学习,这有利于满足学生在阶梯性发展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获得阶梯性的提升. 以“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为例,教师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为学生布置阶梯性的对话式学习任务:第一步,激活学生对常用长度单位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列出常用的长度单位名称,包括厘米、分米和米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小组形式,讨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厘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第二步,调动学生对常用面积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列出常用的面积单位名称,包括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以小组形式讨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第三步,教师要将体积单位的新课内容引进来,并为学生布置对话式的学习任务:探讨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第四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话式的讨论活动,找出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等的规律,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与掌握能力.
(三)根据知识的发展开展对话交流
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并不注重梳理知识发展的线索,也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知识框架的建立,所以其课堂上的知识顺序是比较混乱的.这不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快速建立知识结构,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教师要创设对话式教学,就应先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发展线索,找准知识发展的节点,并从该节点处入手,组织学生参与有效对话交流过程中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框架知识点的位置,并且能夠及时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梳理,以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系统化学习的能力.
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经过梳理之后的知识发展过程如下:复习整数加减法的含义→认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概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列式计算方法.基于此,教师可抓住这一知识发展过程的节点,组织学生开展思维活跃的对话交流.
第一步,学生可相互交流和讨论学过的整数加法、整数减法.第二步,学生可围绕分数加减法的数学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展开对话式的交流与讨论.第三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对几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过程进行观察,在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找出它们的计算法则.第四步,学生可开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训练活动.活动中,学生可以讨论列式计算的优势,并比一比谁计算得更快、更准,使其快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四)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创设对话情境
教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对话情境,是建构对话式教学模式、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些小学生难免会对一些数学问题产生学习困惑,而其中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外力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引导.对话情境是一种对话式教学的情境,学生处于这一教学情境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教学氛围的影响,更加主动地展开对话式学习,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对话式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难免会产生困惑:要找出物品中的次品,最优的方法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数学广角学习活动中“最优策略”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对话式的教学情境:6个零件里有1个零件是次品,判断次品的标准是,次品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大,那么在使用天平称量零件的质量时,至少要称重几次,才可以保证找出次品零件呢?在这一情境下,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在对话中掌握“找次品”最优策略的内涵,并相互讨论“碰运气找次品可行吗?”这一问题.对话式情境交流的创设可以满足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这节课的对话式教学质量.
四、结 语
总之,对话式教学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推广运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并且提升生生间的自主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应把握好对话式教学的多元特征,从对话式教学的核心话题开展、对话交流、学习任务、情境创设等几个方面出发,发挥对话式教学的最大价值,并思考如何发挥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建构起对话式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智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2]余卫虹.“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0).
[3]刘凡凡.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设计[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05).
[4]陈惠芳.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