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对高粱的描写不计其数,这一意象贯穿始终,也成为了小说的主色调,它是高密东北乡淳朴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的天地精华,洋溢着自由奔放、彰显着坚韧顽强、怀抱着宽广博大,一片片漫无边际的高粱地,在黄昏的余晖中呈现出一派苍凉、悲壮与激情美。而“我的奶奶”与这片高粱的情结更是令人动容,她生于此,长于此,也死于此,她生命的几次转折都与这片高粱地纠缠着、关联着,而她的个性也正是在这一次次与高粱地的交互关联中得到彰显、得到升华。
不幸的出嫁
轿子跟着高粱走,高粱和奶奶彼此应和着,一起喜,一同悲,一起亢奋,一块儿失落,无垠的、广袤的、热烈的高粱地,粗犷的、健硕的、有力的东北乡汉子,美丽的、多情的、凄楚的佳人,在喇叭唢呐高亢嘹亮、悲壮苍凉的和鸣中熠熠生辉。作者极为细致地抓住了奶奶的心理变化,“仍存希望——心乱如麻——彻底绝望——燃起春心——悲痛爆发——无所畏惧”,通過这样一个丰富细腻的情感内心世界的塑造,十六岁花季的青春的、多情的少女的轮廓就勾勒出来了。在此之前,“奶奶”曾幻想过、盼望过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女婿,她甚至盼望着早日成婚,虽然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些关于单家儿子是麻风病人的风声,但又不能证实,仍抱着希望,隐约有一丝预感,但仍未反抗拒绝。这里面事实上有一种侥幸心理,她有意识无意识地将她心目中的丈夫形象安在单家儿子身上,由此产生一份迷茫的期待和幻想,而也正由于这种心理,使她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真正的一个剧烈的心理变化是在出嫁的路上,高粱涌动着无限的生命力、喇叭唢呐粗犷苍凉的哀鸣、轿夫们故意的折腾、麻风病的证实以及余占鳌对她潜在的性意识的触动,使她压抑的逃避的情感在瞬间爆发了,于是她毫无顾忌地嚎啕大哭,这是一份宣泄、也是一种绝望,这里面充满恐惧、这里面无所畏惧。由此看来,“奶奶”首先是一个正常人,她有正常人的情感和正常人的本能。她是个花季的少女,有对美的、力量的本能的追求,有对丑的、孱弱的本能的排斥,有对异性的本能的幻想和向往。
幸福的狂欢
在“奶奶”三日回门的路上,“一只有力的胳膊夹着她,向高粱深处走去,”“奶奶无力挣扎,也不愿挣扎,她甚至抬起一只胳膊揽住那个人的脖子,以便他抱得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即将发生的事“奶奶”一定是有预感的,但她没有挣扎,也不愿意挣扎,甚至有所期待。“奶奶”和余占鳌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两颗蔑视人间法规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得还要紧。”火红的高粱摇摆着、骚动着,为这痛苦又幸福的狂欢染上了更多生命的激情。在“奶奶”的灵魂中渴求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由和本能需要,是一种归于自然的本性的需求,一个倔强的、叛逆的、纵欲的、热烈的“奶奶”的形象跃然纸上。
杀人的帮凶
“奶奶”从迷荡的天国回到残酷的人世,坐起来,六神无主,泪水流到腮边,说:“他真是麻风。”余占鳌抽出一把小剑,并对“奶奶”说了一句:“三天之后,你只管回来。”奶奶并不傻,而且极聪明,她一定知道余占鳌这句话的含义,但她并没有阻止,她纵容着甚至可以说鼓舞着余占鳌杀死单家父子。单扁郎的确是丑陋的、病态的、让人难以接近的,但他并没有触犯别人的生命,“奶奶”可以纵容别人因为自己杀掉一条无辜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当中的自私与人文情怀的缺失。她痛苦着自己的不幸,悲悯着自己的不公,却把自己的解放与幸福建立在对别的生命的残忍的剥夺之上。
生活的强者
她再次踏进单家的家门,面对变故,镇定自若,不露纰漏,认县长为干爹,挑起女掌柜的担子,并且知人善任,让罗汉大爷为其死心塌地,把烧酒锅作坊打理得井井有条。完全是一副女强人的气势 ,她没有依靠任何人,她的家庭环境和倔强的个性也不会使她想去依靠任何人,她坚强地站立着,用自己的机敏、智慧、心机,从容、果敢地压倒众人,驯服众心,开始全新的生活。她是生活的强者,她不会任生活摆布她,而是勇于改变生活,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她追求幸福、追求自由,并且有能力、会想办法主宰自己的生活。莫言也多次描写奶奶的外在特征,雪白的皮肤,尖细的小脚,健康的面色,乌黑浓密的秀发,利索精神的打扮,无不透出一种健康的、青春的美和生命力的蓬勃。面对生活的变故,她不仅可以处理得妥妥当当,而且并未被生活压垮,反而在生活的滋润下愈发的美丽健康。这一外表特征,是“奶奶”骨子里的心宽胆大的外在流露。就和那红的像血海一般的高粱一样,顽强不屈。
民族的大义
当余占鳌与任副官闹掰时,“奶奶”说出了“占鳌,不能让任副官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话,并以死相逼,识大体,明大局;当余占鳌因收编的事情与冷支队僵持不下时,“奶奶”左手按着冷支队的左轮枪,右手按着余占鳌的勃朗宁手枪,说出了“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的话,头脑清醒,镇定从容,有着将领的风范,巾帼不让须眉。面对罗汉大爷的惨死,她带头喝下掺有罗汉鲜血的烈酒,鼓舞着众心,激荡着灵魂。莫言说:“在某种意义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气质是一股潜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诱因,便转化为英雄的行为。“我”奶奶当时年仅一十六岁,她接触的也不过是东邻姐姐,西邻妹妹,何以生成了后来她处理重大变故的能力和胆魄?何以锻炼出她临危虽惧,但终能咬牙挺住的英雄性格?这都是难以说清的事。最终,“奶奶”的死更是使这一英雄气质得到升华。在余占鳌领导民间抗战时,“奶奶”亲自主持战后供应,送拤饼和绿豆汤,汗湿红罗衫,肩留深紫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的生命。我们且不说他们抗战是为了生存还是报仇。“奶奶”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但她还是挑着沉重的担子亲自前往,单就这一点,她就配得上勇敢,就像高粱笔直的腰杆儿,“奶奶”始终有着昂起的头颅。
不幸的出嫁
轿子跟着高粱走,高粱和奶奶彼此应和着,一起喜,一同悲,一起亢奋,一块儿失落,无垠的、广袤的、热烈的高粱地,粗犷的、健硕的、有力的东北乡汉子,美丽的、多情的、凄楚的佳人,在喇叭唢呐高亢嘹亮、悲壮苍凉的和鸣中熠熠生辉。作者极为细致地抓住了奶奶的心理变化,“仍存希望——心乱如麻——彻底绝望——燃起春心——悲痛爆发——无所畏惧”,通過这样一个丰富细腻的情感内心世界的塑造,十六岁花季的青春的、多情的少女的轮廓就勾勒出来了。在此之前,“奶奶”曾幻想过、盼望过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女婿,她甚至盼望着早日成婚,虽然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些关于单家儿子是麻风病人的风声,但又不能证实,仍抱着希望,隐约有一丝预感,但仍未反抗拒绝。这里面事实上有一种侥幸心理,她有意识无意识地将她心目中的丈夫形象安在单家儿子身上,由此产生一份迷茫的期待和幻想,而也正由于这种心理,使她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真正的一个剧烈的心理变化是在出嫁的路上,高粱涌动着无限的生命力、喇叭唢呐粗犷苍凉的哀鸣、轿夫们故意的折腾、麻风病的证实以及余占鳌对她潜在的性意识的触动,使她压抑的逃避的情感在瞬间爆发了,于是她毫无顾忌地嚎啕大哭,这是一份宣泄、也是一种绝望,这里面充满恐惧、这里面无所畏惧。由此看来,“奶奶”首先是一个正常人,她有正常人的情感和正常人的本能。她是个花季的少女,有对美的、力量的本能的追求,有对丑的、孱弱的本能的排斥,有对异性的本能的幻想和向往。
幸福的狂欢
在“奶奶”三日回门的路上,“一只有力的胳膊夹着她,向高粱深处走去,”“奶奶无力挣扎,也不愿挣扎,她甚至抬起一只胳膊揽住那个人的脖子,以便他抱得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即将发生的事“奶奶”一定是有预感的,但她没有挣扎,也不愿意挣扎,甚至有所期待。“奶奶”和余占鳌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两颗蔑视人间法规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得还要紧。”火红的高粱摇摆着、骚动着,为这痛苦又幸福的狂欢染上了更多生命的激情。在“奶奶”的灵魂中渴求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由和本能需要,是一种归于自然的本性的需求,一个倔强的、叛逆的、纵欲的、热烈的“奶奶”的形象跃然纸上。
杀人的帮凶
“奶奶”从迷荡的天国回到残酷的人世,坐起来,六神无主,泪水流到腮边,说:“他真是麻风。”余占鳌抽出一把小剑,并对“奶奶”说了一句:“三天之后,你只管回来。”奶奶并不傻,而且极聪明,她一定知道余占鳌这句话的含义,但她并没有阻止,她纵容着甚至可以说鼓舞着余占鳌杀死单家父子。单扁郎的确是丑陋的、病态的、让人难以接近的,但他并没有触犯别人的生命,“奶奶”可以纵容别人因为自己杀掉一条无辜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当中的自私与人文情怀的缺失。她痛苦着自己的不幸,悲悯着自己的不公,却把自己的解放与幸福建立在对别的生命的残忍的剥夺之上。
生活的强者
她再次踏进单家的家门,面对变故,镇定自若,不露纰漏,认县长为干爹,挑起女掌柜的担子,并且知人善任,让罗汉大爷为其死心塌地,把烧酒锅作坊打理得井井有条。完全是一副女强人的气势 ,她没有依靠任何人,她的家庭环境和倔强的个性也不会使她想去依靠任何人,她坚强地站立着,用自己的机敏、智慧、心机,从容、果敢地压倒众人,驯服众心,开始全新的生活。她是生活的强者,她不会任生活摆布她,而是勇于改变生活,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她追求幸福、追求自由,并且有能力、会想办法主宰自己的生活。莫言也多次描写奶奶的外在特征,雪白的皮肤,尖细的小脚,健康的面色,乌黑浓密的秀发,利索精神的打扮,无不透出一种健康的、青春的美和生命力的蓬勃。面对生活的变故,她不仅可以处理得妥妥当当,而且并未被生活压垮,反而在生活的滋润下愈发的美丽健康。这一外表特征,是“奶奶”骨子里的心宽胆大的外在流露。就和那红的像血海一般的高粱一样,顽强不屈。
民族的大义
当余占鳌与任副官闹掰时,“奶奶”说出了“占鳌,不能让任副官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话,并以死相逼,识大体,明大局;当余占鳌因收编的事情与冷支队僵持不下时,“奶奶”左手按着冷支队的左轮枪,右手按着余占鳌的勃朗宁手枪,说出了“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的话,头脑清醒,镇定从容,有着将领的风范,巾帼不让须眉。面对罗汉大爷的惨死,她带头喝下掺有罗汉鲜血的烈酒,鼓舞着众心,激荡着灵魂。莫言说:“在某种意义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气质是一股潜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诱因,便转化为英雄的行为。“我”奶奶当时年仅一十六岁,她接触的也不过是东邻姐姐,西邻妹妹,何以生成了后来她处理重大变故的能力和胆魄?何以锻炼出她临危虽惧,但终能咬牙挺住的英雄性格?这都是难以说清的事。最终,“奶奶”的死更是使这一英雄气质得到升华。在余占鳌领导民间抗战时,“奶奶”亲自主持战后供应,送拤饼和绿豆汤,汗湿红罗衫,肩留深紫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的生命。我们且不说他们抗战是为了生存还是报仇。“奶奶”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但她还是挑着沉重的担子亲自前往,单就这一点,她就配得上勇敢,就像高粱笔直的腰杆儿,“奶奶”始终有着昂起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