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师的重在评,以评带传。莫老师的评传是非常中规中矩的写法,首先是内容全面,论述平实稳妥,对杜甫的思想境界、人品高标、艺术成就、文学观念以及后世影响都做了条理清晰的研究,既广泛地吸取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时时有自己的判断。可以说,现代以来研究杜甫的各个角度本书都有涉及,所以迄今为止,研究杜甫都绕不过这部书。
其次,本书虽然看起来是平均用力,但着力点仍然在杜甫的思想和人品,因而相关研究的深度也超出以前一般的杜甫研究。联系莫老师所写过的好几篇关于杜甫思想的论文来看,这是他关注的重点。前人对杜甫研究太多,如何再深入一步?本书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杜甫所奉之“儒”的内涵。本书在分析孔子以来杜甫之前儒家思想的分流和演变的基础上,指出杜甫所奉之儒的要点有四: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以夷夏之辨为基础的爱国思想;弘毅的人格精神;“兴观群怨”的文学思想。这几个方面虽然前人也都提到过,但是本书把它们纳入儒家思想体系来观照,具体地指出了杜甫如何汲取孔孟之道中的精华,就可以看得更加透彻。
二是杜甫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理想的内涵。本书从分析杜甫的宗教哲学观念人手,指出杜甫虽然曾对佛教、道教感兴趣,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孔孟之道。杜甫的仁爱是以儒家的推己及人的逻辑为起点的,但与宋儒“民胞物与”的理论推演不同,是发自天性和内心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心理逻辑过程。关于杜甫的政治理想,本书也从儒家的明君观出发,分析了杜甫致君尧舜的现实可能性,认为杜甫忠君观念的目的在于实行仁政。较之以往论述杜甫忠君爱国思想的大量论文,本书的独到之处是更深入地探讨了杜甫“致君尧舜”的具体内涵,归纳出君臣修德、减少战争、薄赋轻徭这三个要点,并联系前人批评杜甫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的说法,认为杜甫的这些主张其实就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也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步政治家们的共同理想。同时他还指出,除了那些纲领性的政治原则,杜甫对朝政国事还有很多具体切实的意见。而他的政治才识更体现为对于当时未发生的政治事变的预见,具有惊人的准确性。与其说他是一个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观察力极其敏锐的诗人。与其说他对某些历史进程的预见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不如说那是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更加切合杜甫的思想实际的。程干帆先生和莫老师曾合作过一篇论文《忧患感和责任感》,梳理了从屈原、贾谊到杜甫作品中忧患意识的发展源流,及其与儒家的家国责任感的关系,收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是一新学界耳目的。学界都从中看到了程干帆先生独特深邃的学术思路,受到极大启发。现在看来,忧患意识的论点仍然是认识杜甫政治理想的最恰当的角度。《杜甫评传》对于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是这本评传最有分量的部分。
其三,《杜甫评传》中对于杜诗艺术的研究,也是全书的一大亮点。杜诗在语言、炼字、诗律、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前人的研究很多。最吸引我的是第三章第二节借用杜甫《丹青引》中“意匠惨淡经营中”一语,着重从杜诗意象的营构来解释其“思力沉厚”的特点,在当时的研究中还是很少见的,论述的难度也比较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象研究虽然很流行,但是形成一种模式,被不少初学者泛化而且浅易化。但此书虽用意象一词,在具体诗例的分析中实际上更侧重在杜诗构思的深度和概括的力度,并提出杜诗善于在细节性的意象中注入巨大深沉的意蕴,这是讲透杜诗“思力沉厚”的重要方向。此外,杜诗的结构古人虽然谈得很多,但今人研究往往说不透。本书在分析杜诗长篇的章法时,一方面指出其结构具有奇崛顿挫的特点,一方面指出其章法的开合与思潮的起伏密切相关,认为“杜甫内心的悲壮情思与深沉感慨是杜诗奇崛错综、浏漓顿挫的结构之基础,是隐蔽在章法布局等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结构”。而在讲律诗的特点时,又注意到杜甫如何将古诗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章法纳入七律之中,从意脉的通畅贯穿来讲杜甫律诗“凝重而又流动”的声情特色,这些论述都能把杜甫艺术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通,对当前的杜诗艺术研究仍有指向性意义。
前人对杜诗艺术的评论太多,今人重视哪些意见,如何采纳,是需要眼光的。莫老师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很高。例如他在论意象这一节中提及叶燮论杜时提出的“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这段话,指出叶燮看到杜诗中这些意象超越了绘画艺术能达到的水平。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段论述,因为叶燮这段话关系到诗画表现原理的差异这一重大问题。又如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详细论列了杜诗运用双声和叠韵的例句,本书引用其观点来说明杜甫的“诗律细”到什么程度,就增加了说服力。再如讲《禹庙》时,注意到宋人孙觉最早指出中间两联化用《尚书》和《孟子》关于大禹的典故,也使这首诗的讲析有了深度。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选择和发挥前人的精彩评论,能见出古典诗歌研究者披沙拣金的功力,对于杜诗研究而言,更需要敏锐的悟性。所以即使是引用前人之说,也有见识的高低之分。
其四,论述杜诗对后人特别是对宋诗的影响,也是这本评传的独到之处,这主要得力于莫老师对宋诗和江西诗派的熟稔。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莫老师的《老去诗篇浑漫与》一文论述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就已经为这部分的写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加上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的底子,写来自然得心应手。但评传这部分的内容又有全面的拓展,首先是概括杜甫影响后人的四个要点:“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用诗歌发议论,尤其是用诗歌表示文学观点”,确实抓得很准。其中第二点前人和当代研究者关注比较少,其实是杜诗的重要特色和影响力所在,本书于此论证用力较多,正是因为熟悉中晚唐诗和宋诗,才能看到这一点。其次是概括杜诗对后人的艺术启迪。其中论述北宋诗坛选择杜甫作为诗学典范的曲折过程,指出北宋诗文革新对于确立杜诗典范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北宋中叶开始的尊杜倾向不是少数诗坛巨子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诗坛的共识。宋入学杜主要不是风格的模仿,而是艺术经验的借鉴,这些论点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杜诗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创获。再次是论杜甫的人格意义及其对宋人的影响,本书具体辨析了宋人从忠君观念、理学思想评价杜甫的各种代表性论见,指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崇拜杜甫的核心精神是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关怀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宋人对杜甫人格的尊重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自我人格的尊重,这就廓清了多数人对宋人尊杜观念的模糊认识,使今人对杜诗的巨大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莫老师的十卷本文集中,杜诗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包括《杜甫评传》《杜诗简评》《杜甫诗歌讲演录》《杜甫草堂史话》,差不多有两卷的分量。在《被开拓的诗世界》和《杜甫评传》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发表过不少关于杜甫的论文和杜诗的讲评。以上所谈的只是我在阅读《杜甫评传》中的若干粗浅体会,既不能反映他后来在各种杜诗论著中观点的发展,更不足以概括他在杜诗研究方面的全部成就。但是这本《杜甫评传》包含了当代研究杜甫的大多数视角,其中有很多是值得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深入发掘的。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莫老师的治学风格:从不追求标新立异的惊人论点,也从不使用时尚花哨的表达方式。他只是努力地去读懂杜甫的每一句诗,尽可能贴近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四十年来学界的风云变幻中,很多曾经热门一时的论点很快成为过眼云烟,而他这种平实稳当的研究则坚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從十卷本文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莫老师所关注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家: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朱熹等,联系当前研究者往往避开大家研究的风气,可以感到这种迎难而上的学术勇气的可贵。此外,莫老师学风的严谨扎实、文风的审慎持重,在学术界也是独树一帜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陶文鹏先生说:“我读莫砺锋的文章,真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这是极高的评价,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最后,我想借这个研讨会表达对莫老师的敬意。因为他所坚持的,正是我们的许多学术老前辈一直在坚持的优良传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师的重在评,以评带传。莫老师的评传是非常中规中矩的写法,首先是内容全面,论述平实稳妥,对杜甫的思想境界、人品高标、艺术成就、文学观念以及后世影响都做了条理清晰的研究,既广泛地吸取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时时有自己的判断。可以说,现代以来研究杜甫的各个角度本书都有涉及,所以迄今为止,研究杜甫都绕不过这部书。
其次,本书虽然看起来是平均用力,但着力点仍然在杜甫的思想和人品,因而相关研究的深度也超出以前一般的杜甫研究。联系莫老师所写过的好几篇关于杜甫思想的论文来看,这是他关注的重点。前人对杜甫研究太多,如何再深入一步?本书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杜甫所奉之“儒”的内涵。本书在分析孔子以来杜甫之前儒家思想的分流和演变的基础上,指出杜甫所奉之儒的要点有四: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以夷夏之辨为基础的爱国思想;弘毅的人格精神;“兴观群怨”的文学思想。这几个方面虽然前人也都提到过,但是本书把它们纳入儒家思想体系来观照,具体地指出了杜甫如何汲取孔孟之道中的精华,就可以看得更加透彻。
二是杜甫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理想的内涵。本书从分析杜甫的宗教哲学观念人手,指出杜甫虽然曾对佛教、道教感兴趣,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孔孟之道。杜甫的仁爱是以儒家的推己及人的逻辑为起点的,但与宋儒“民胞物与”的理论推演不同,是发自天性和内心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心理逻辑过程。关于杜甫的政治理想,本书也从儒家的明君观出发,分析了杜甫致君尧舜的现实可能性,认为杜甫忠君观念的目的在于实行仁政。较之以往论述杜甫忠君爱国思想的大量论文,本书的独到之处是更深入地探讨了杜甫“致君尧舜”的具体内涵,归纳出君臣修德、减少战争、薄赋轻徭这三个要点,并联系前人批评杜甫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的说法,认为杜甫的这些主张其实就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也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步政治家们的共同理想。同时他还指出,除了那些纲领性的政治原则,杜甫对朝政国事还有很多具体切实的意见。而他的政治才识更体现为对于当时未发生的政治事变的预见,具有惊人的准确性。与其说他是一个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观察力极其敏锐的诗人。与其说他对某些历史进程的预见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不如说那是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更加切合杜甫的思想实际的。程干帆先生和莫老师曾合作过一篇论文《忧患感和责任感》,梳理了从屈原、贾谊到杜甫作品中忧患意识的发展源流,及其与儒家的家国责任感的关系,收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是一新学界耳目的。学界都从中看到了程干帆先生独特深邃的学术思路,受到极大启发。现在看来,忧患意识的论点仍然是认识杜甫政治理想的最恰当的角度。《杜甫评传》对于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是这本评传最有分量的部分。
其三,《杜甫评传》中对于杜诗艺术的研究,也是全书的一大亮点。杜诗在语言、炼字、诗律、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前人的研究很多。最吸引我的是第三章第二节借用杜甫《丹青引》中“意匠惨淡经营中”一语,着重从杜诗意象的营构来解释其“思力沉厚”的特点,在当时的研究中还是很少见的,论述的难度也比较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象研究虽然很流行,但是形成一种模式,被不少初学者泛化而且浅易化。但此书虽用意象一词,在具体诗例的分析中实际上更侧重在杜诗构思的深度和概括的力度,并提出杜诗善于在细节性的意象中注入巨大深沉的意蕴,这是讲透杜诗“思力沉厚”的重要方向。此外,杜诗的结构古人虽然谈得很多,但今人研究往往说不透。本书在分析杜诗长篇的章法时,一方面指出其结构具有奇崛顿挫的特点,一方面指出其章法的开合与思潮的起伏密切相关,认为“杜甫内心的悲壮情思与深沉感慨是杜诗奇崛错综、浏漓顿挫的结构之基础,是隐蔽在章法布局等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结构”。而在讲律诗的特点时,又注意到杜甫如何将古诗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章法纳入七律之中,从意脉的通畅贯穿来讲杜甫律诗“凝重而又流动”的声情特色,这些论述都能把杜甫艺术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通,对当前的杜诗艺术研究仍有指向性意义。
前人对杜诗艺术的评论太多,今人重视哪些意见,如何采纳,是需要眼光的。莫老师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很高。例如他在论意象这一节中提及叶燮论杜时提出的“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这段话,指出叶燮看到杜诗中这些意象超越了绘画艺术能达到的水平。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段论述,因为叶燮这段话关系到诗画表现原理的差异这一重大问题。又如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详细论列了杜诗运用双声和叠韵的例句,本书引用其观点来说明杜甫的“诗律细”到什么程度,就增加了说服力。再如讲《禹庙》时,注意到宋人孙觉最早指出中间两联化用《尚书》和《孟子》关于大禹的典故,也使这首诗的讲析有了深度。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选择和发挥前人的精彩评论,能见出古典诗歌研究者披沙拣金的功力,对于杜诗研究而言,更需要敏锐的悟性。所以即使是引用前人之说,也有见识的高低之分。
其四,论述杜诗对后人特别是对宋诗的影响,也是这本评传的独到之处,这主要得力于莫老师对宋诗和江西诗派的熟稔。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莫老师的《老去诗篇浑漫与》一文论述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就已经为这部分的写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加上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的底子,写来自然得心应手。但评传这部分的内容又有全面的拓展,首先是概括杜甫影响后人的四个要点:“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用诗歌发议论,尤其是用诗歌表示文学观点”,确实抓得很准。其中第二点前人和当代研究者关注比较少,其实是杜诗的重要特色和影响力所在,本书于此论证用力较多,正是因为熟悉中晚唐诗和宋诗,才能看到这一点。其次是概括杜诗对后人的艺术启迪。其中论述北宋诗坛选择杜甫作为诗学典范的曲折过程,指出北宋诗文革新对于确立杜诗典范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北宋中叶开始的尊杜倾向不是少数诗坛巨子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诗坛的共识。宋入学杜主要不是风格的模仿,而是艺术经验的借鉴,这些论点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杜诗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创获。再次是论杜甫的人格意义及其对宋人的影响,本书具体辨析了宋人从忠君观念、理学思想评价杜甫的各种代表性论见,指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崇拜杜甫的核心精神是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关怀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宋人对杜甫人格的尊重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自我人格的尊重,这就廓清了多数人对宋人尊杜观念的模糊认识,使今人对杜诗的巨大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莫老师的十卷本文集中,杜诗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包括《杜甫评传》《杜诗简评》《杜甫诗歌讲演录》《杜甫草堂史话》,差不多有两卷的分量。在《被开拓的诗世界》和《杜甫评传》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发表过不少关于杜甫的论文和杜诗的讲评。以上所谈的只是我在阅读《杜甫评传》中的若干粗浅体会,既不能反映他后来在各种杜诗论著中观点的发展,更不足以概括他在杜诗研究方面的全部成就。但是这本《杜甫评传》包含了当代研究杜甫的大多数视角,其中有很多是值得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深入发掘的。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莫老师的治学风格:从不追求标新立异的惊人论点,也从不使用时尚花哨的表达方式。他只是努力地去读懂杜甫的每一句诗,尽可能贴近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四十年来学界的风云变幻中,很多曾经热门一时的论点很快成为过眼云烟,而他这种平实稳当的研究则坚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從十卷本文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莫老师所关注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家: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朱熹等,联系当前研究者往往避开大家研究的风气,可以感到这种迎难而上的学术勇气的可贵。此外,莫老师学风的严谨扎实、文风的审慎持重,在学术界也是独树一帜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陶文鹏先生说:“我读莫砺锋的文章,真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这是极高的评价,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最后,我想借这个研讨会表达对莫老师的敬意。因为他所坚持的,正是我们的许多学术老前辈一直在坚持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