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杜甫评传》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师的重在评,以评带传。莫老师的评传是非常中规中矩的写法,首先是内容全面,论述平实稳妥,对杜甫的思想境界、人品高标、艺术成就、文学观念以及后世影响都做了条理清晰的研究,既广泛地吸取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时时有自己的判断。可以说,现代以来研究杜甫的各个角度本书都有涉及,所以迄今为止,研究杜甫都绕不过这部书。
  其次,本书虽然看起来是平均用力,但着力点仍然在杜甫的思想和人品,因而相关研究的深度也超出以前一般的杜甫研究。联系莫老师所写过的好几篇关于杜甫思想的论文来看,这是他关注的重点。前人对杜甫研究太多,如何再深入一步?本书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杜甫所奉之“儒”的内涵。本书在分析孔子以来杜甫之前儒家思想的分流和演变的基础上,指出杜甫所奉之儒的要点有四: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以夷夏之辨为基础的爱国思想;弘毅的人格精神;“兴观群怨”的文学思想。这几个方面虽然前人也都提到过,但是本书把它们纳入儒家思想体系来观照,具体地指出了杜甫如何汲取孔孟之道中的精华,就可以看得更加透彻。
  二是杜甫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理想的内涵。本书从分析杜甫的宗教哲学观念人手,指出杜甫虽然曾对佛教、道教感兴趣,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孔孟之道。杜甫的仁爱是以儒家的推己及人的逻辑为起点的,但与宋儒“民胞物与”的理论推演不同,是发自天性和内心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心理逻辑过程。关于杜甫的政治理想,本书也从儒家的明君观出发,分析了杜甫致君尧舜的现实可能性,认为杜甫忠君观念的目的在于实行仁政。较之以往论述杜甫忠君爱国思想的大量论文,本书的独到之处是更深入地探讨了杜甫“致君尧舜”的具体内涵,归纳出君臣修德、减少战争、薄赋轻徭这三个要点,并联系前人批评杜甫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的说法,认为杜甫的这些主张其实就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也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步政治家们的共同理想。同时他还指出,除了那些纲领性的政治原则,杜甫对朝政国事还有很多具体切实的意见。而他的政治才识更体现为对于当时未发生的政治事变的预见,具有惊人的准确性。与其说他是一个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观察力极其敏锐的诗人。与其说他对某些历史进程的预见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不如说那是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更加切合杜甫的思想实际的。程干帆先生和莫老师曾合作过一篇论文《忧患感和责任感》,梳理了从屈原、贾谊到杜甫作品中忧患意识的发展源流,及其与儒家的家国责任感的关系,收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是一新学界耳目的。学界都从中看到了程干帆先生独特深邃的学术思路,受到极大启发。现在看来,忧患意识的论点仍然是认识杜甫政治理想的最恰当的角度。《杜甫评传》对于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是这本评传最有分量的部分。
  其三,《杜甫评传》中对于杜诗艺术的研究,也是全书的一大亮点。杜诗在语言、炼字、诗律、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前人的研究很多。最吸引我的是第三章第二节借用杜甫《丹青引》中“意匠惨淡经营中”一语,着重从杜诗意象的营构来解释其“思力沉厚”的特点,在当时的研究中还是很少见的,论述的难度也比较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象研究虽然很流行,但是形成一种模式,被不少初学者泛化而且浅易化。但此书虽用意象一词,在具体诗例的分析中实际上更侧重在杜诗构思的深度和概括的力度,并提出杜诗善于在细节性的意象中注入巨大深沉的意蕴,这是讲透杜诗“思力沉厚”的重要方向。此外,杜诗的结构古人虽然谈得很多,但今人研究往往说不透。本书在分析杜诗长篇的章法时,一方面指出其结构具有奇崛顿挫的特点,一方面指出其章法的开合与思潮的起伏密切相关,认为“杜甫内心的悲壮情思与深沉感慨是杜诗奇崛错综、浏漓顿挫的结构之基础,是隐蔽在章法布局等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结构”。而在讲律诗的特点时,又注意到杜甫如何将古诗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章法纳入七律之中,从意脉的通畅贯穿来讲杜甫律诗“凝重而又流动”的声情特色,这些论述都能把杜甫艺术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通,对当前的杜诗艺术研究仍有指向性意义。
  前人对杜诗艺术的评论太多,今人重视哪些意见,如何采纳,是需要眼光的。莫老师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很高。例如他在论意象这一节中提及叶燮论杜时提出的“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这段话,指出叶燮看到杜诗中这些意象超越了绘画艺术能达到的水平。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段论述,因为叶燮这段话关系到诗画表现原理的差异这一重大问题。又如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详细论列了杜诗运用双声和叠韵的例句,本书引用其观点来说明杜甫的“诗律细”到什么程度,就增加了说服力。再如讲《禹庙》时,注意到宋人孙觉最早指出中间两联化用《尚书》和《孟子》关于大禹的典故,也使这首诗的讲析有了深度。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选择和发挥前人的精彩评论,能见出古典诗歌研究者披沙拣金的功力,对于杜诗研究而言,更需要敏锐的悟性。所以即使是引用前人之说,也有见识的高低之分。
  其四,论述杜诗对后人特别是对宋诗的影响,也是这本评传的独到之处,这主要得力于莫老师对宋诗和江西诗派的熟稔。在《被开拓的诗世界》里,莫老师的《老去诗篇浑漫与》一文论述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就已经为这部分的写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加上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的底子,写来自然得心应手。但评传这部分的内容又有全面的拓展,首先是概括杜甫影响后人的四个要点:“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并发表政治见解”;“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用诗歌发议论,尤其是用诗歌表示文学观点”,确实抓得很准。其中第二点前人和当代研究者关注比较少,其实是杜诗的重要特色和影响力所在,本书于此论证用力较多,正是因为熟悉中晚唐诗和宋诗,才能看到这一点。其次是概括杜诗对后人的艺术启迪。其中论述北宋诗坛选择杜甫作为诗学典范的曲折过程,指出北宋诗文革新对于确立杜诗典范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北宋中叶开始的尊杜倾向不是少数诗坛巨子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诗坛的共识。宋入学杜主要不是风格的模仿,而是艺术经验的借鉴,这些论点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杜诗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创获。再次是论杜甫的人格意义及其对宋人的影响,本书具体辨析了宋人从忠君观念、理学思想评价杜甫的各种代表性论见,指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崇拜杜甫的核心精神是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关怀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宋人对杜甫人格的尊重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自我人格的尊重,这就廓清了多数人对宋人尊杜观念的模糊认识,使今人对杜诗的巨大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莫老师的十卷本文集中,杜诗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包括《杜甫评传》《杜诗简评》《杜甫诗歌讲演录》《杜甫草堂史话》,差不多有两卷的分量。在《被开拓的诗世界》和《杜甫评传》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发表过不少关于杜甫的论文和杜诗的讲评。以上所谈的只是我在阅读《杜甫评传》中的若干粗浅体会,既不能反映他后来在各种杜诗论著中观点的发展,更不足以概括他在杜诗研究方面的全部成就。但是这本《杜甫评传》包含了当代研究杜甫的大多数视角,其中有很多是值得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深入发掘的。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莫老师的治学风格:从不追求标新立异的惊人论点,也从不使用时尚花哨的表达方式。他只是努力地去读懂杜甫的每一句诗,尽可能贴近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四十年来学界的风云变幻中,很多曾经热门一时的论点很快成为过眼云烟,而他这种平实稳当的研究则坚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從十卷本文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莫老师所关注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家: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朱熹等,联系当前研究者往往避开大家研究的风气,可以感到这种迎难而上的学术勇气的可贵。此外,莫老师学风的严谨扎实、文风的审慎持重,在学术界也是独树一帜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陶文鹏先生说:“我读莫砺锋的文章,真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这是极高的评价,也是很难达到的境界。最后,我想借这个研讨会表达对莫老师的敬意。因为他所坚持的,正是我们的许多学术老前辈一直在坚持的优良传统。
其他文献
王富仁先生走了,但他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学术遗产,其中“新国学”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我个人认为其意义并不亚于他对鲁迅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2005年,王先生在《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上推出了他的系列长文(《“新国学”论綱》,立刻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赞同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整个学界热闹非凡。  什么是“新国学”?王先生本人所给出的定义,是专指“五四”以来“由陈独秀、李大钊开其端的中国现代革命
期刊
夫子传道  任何伟大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无不涉及对形上之“道”的终极追问,也都会面临一个“弘道”和“传道”的问题。作为春秋末期最大的学术思想共同体,孔门或者孔子学派尤其重视对“道”的探求,关注“道统”及“文脉”的赓续。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道”与“人”的内在关系。春秋时郑国贤相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
期刊
2019年第2期《小说选刊》头条刊发刘汀的中篇小说《魏小菊》。作者在“创作谈”中,虚构了和魏小菊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魏小菊虽土气未脱,但已经显示出精明、凌厉、警惕的城市人性格。“创作谈”和小说文本中,都提到一个日子,魏小菊的生日,1983年6月3日。  1982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续五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19
期刊
屈指算来,杨匡汉先生从事文学研究至少有四十年时间了,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先以对郭小川、艾青、闻捷、李瑛等诗人的专论以及专著《缪斯的空间》(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成为后学无法绕过去的高峰;继而由专门的诗学研究渐次“转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到今天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先后有《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
期刊
古人谈论艺术的时候,常说此事“非具顶门上慧眼者,不足以识”。  “顶门眼”为何物,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但每当想到怀一,我就觉得这个人的“顶门眼”是打开的。  怀一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他的悟性和识力,似乎总能穿透事物表面的种种假象。谈艺论道,臧否人物,往往单刀直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难言。做起事情来,则不拘格套,绝诸依傍。于是,在这个纷扰的俗世,他读书、作文、写字、画画、出书、办报、设计、策展、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梁衡“三点一线”散文创作理论,以《把栏杆拍遍》为载体,通过多方论证,重点分析梁衡通过“写大事、大情、大理”,选择并再造英雄人物“悲剧人格的崇高美”,渲染豪壮沉郁、忧愤孤绝的愁情。期冀寻找作者、写作对象、中学生读者之间隐匿的文脉,帮助中学生读者更好地了解粱衡及梁衡笔下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梁衡  中学生读者“三点一线”  不少语文老师常喜欢推荐学生读梁衡散文,特别
期刊
文章题解、作者及注释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个长句,说明学习是获得学问的唯一进路,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经当中,《仪礼》被称为礼经。《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是《仪礼》残存十七篇以及已经亡佚的篇目的传记,被认为是七十子与后学们的读经笔记。关于《虽有嘉肴》,《礼记集说》说:“石梁王氏日:‘六经言学字,莫先于《说命》。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教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
期刊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
期刊
摘要: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对故园的深情叙写所蕴含的那种鼓励人试着用超然的、非功利的眼光欣赏劳动者及其生活本身的态度,让我们领悟  到人的本质处境即“诗意地栖居”。关键词:郑山明《乡愁的滋味》技术时代诗意地栖居  《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是郑山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此书语言简洁、流畅,笔触细腻、节制。作者饱含深情的追忆,让“湘南故园”的风俗礼仪、世态人心、鸟兽虫鱼在读者
期刊
郑山明,文学硕士,研究员,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讷于言,拙于行。教过书,从过政,搞过管理。籍贯湖南永州,喝潇水长大,在潇湘流域学习、成长和工作。留恋乡土,痴迷乡情,关切乡亲,是一生不变的情怀。  易晓明(以下简称易):郑教授,非常高兴获得您惠赠的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我一口气将之读完,感觉它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熟悉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代人所亲历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性语境下,回望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