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因为性格、兴趣、观念上的相似而彼此吸引、集聚,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不断磨合,产生群体凝聚力,在兴趣和观点上越来越趋于一致。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群体集聚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靠朋友圈、群组、关注,主动获取与自己观点类似的信息;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上被算法的自动化推荐被动“投喂”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而,这样的志趣相同、气味相投,在不知不觉间却为我们自己建起了一座“信息茧房”。
久而久之,人们会沉浸在自己關注的人和事上,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声音。这样的认知也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偏向性强的新闻往往传播更快,更能获得公众的关注;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人们也往往坚信自己了解到的一个部分,而事实的澄清往往石沉大海;在社交网络上遇到不同声音时的“零容忍”,导致谩骂、举报甚至“人肉”,压制了观点的自由表达……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为我们插上翅膀,赋予我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的自由,又让我们的认知被媒介所操纵,为自己套上一道信息的枷锁。
或许我们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因友情而为朋友点赞,因亲情而为家人转发,因崇拜而为偶像加油打气,这是否就是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在庞杂的信息中匆匆掠过,不假思索地点赞、转发、分享,看似让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实则是流于表面的“相应”“相求”,并让我们陷入惯性思维,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是王羲之的曲水流觞,是管鲍之交的知人善任……尽管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当代知音依然难觅。知音并不意味着兴趣、观点的绝对相似,而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的相遇,两个深邃的思想的碰撞,这是网络时代的齐声附和所无法取代的。身处“信息茧房”中的人,看似找到了自己的“同类”,灵魂却僵化而孤独。
在人类逐渐被机器取代的时代,人类因不盲从、不趋同的思想而散发着独特而夺目的光芒。科技在“异类”的灵光乍现中不断发展,文明在观点交锋中不断进步,世界在求同存异中走向联结。与其缩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不如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看看缤纷多彩的世界,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感受生活的五味杂陈,拥抱形形色色的有趣灵魂。
信息时代塑造着我们,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改变这个信息时代。破“茧”成蝶,拥有没有边界的思想,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拥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久而久之,人们会沉浸在自己關注的人和事上,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声音。这样的认知也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偏向性强的新闻往往传播更快,更能获得公众的关注;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人们也往往坚信自己了解到的一个部分,而事实的澄清往往石沉大海;在社交网络上遇到不同声音时的“零容忍”,导致谩骂、举报甚至“人肉”,压制了观点的自由表达……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为我们插上翅膀,赋予我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的自由,又让我们的认知被媒介所操纵,为自己套上一道信息的枷锁。
或许我们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因友情而为朋友点赞,因亲情而为家人转发,因崇拜而为偶像加油打气,这是否就是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在庞杂的信息中匆匆掠过,不假思索地点赞、转发、分享,看似让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实则是流于表面的“相应”“相求”,并让我们陷入惯性思维,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是王羲之的曲水流觞,是管鲍之交的知人善任……尽管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当代知音依然难觅。知音并不意味着兴趣、观点的绝对相似,而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的相遇,两个深邃的思想的碰撞,这是网络时代的齐声附和所无法取代的。身处“信息茧房”中的人,看似找到了自己的“同类”,灵魂却僵化而孤独。
在人类逐渐被机器取代的时代,人类因不盲从、不趋同的思想而散发着独特而夺目的光芒。科技在“异类”的灵光乍现中不断发展,文明在观点交锋中不断进步,世界在求同存异中走向联结。与其缩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不如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看看缤纷多彩的世界,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感受生活的五味杂陈,拥抱形形色色的有趣灵魂。
信息时代塑造着我们,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改变这个信息时代。破“茧”成蝶,拥有没有边界的思想,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拥有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