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的护理效果评估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引起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个性化护理+RET,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调查,以及干预后两组的住院期间住院病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情绪疗法可以同时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也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该方法进一步研究后可望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合理情绪疗法;乳腺患者;术后化疗;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131-02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针对该疾病的根治术辅助术后药物化疗是目前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身体乳房的残缺以及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使得乳腺癌患者心理失衡,这种失衡通常表现为紧张烦躁、焦虑、恐惧、悲观绝望、情绪低落等[1]。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其负性情绪势必对治疗会产生严重影响。在乳腺癌根治术辅助术后药物化疗患者护理中开展应用人性化护理是非常必要的[2];同时对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实施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可使患者重建合理思想,从而使负性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效果如何进行评估,为乳腺癌术后临床护理提供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某二乙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40例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5~61岁,平均(43.5±5.8)岁。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为女性,且在年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化疗方案及方式上基本相似(均有P>0.05)。纳入标准: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及人格障碍,无脑器质性疾病,认知功能和听力无障碍,能独立阅读、填写调查问卷;预期患者生存期1年以上。
  1.2 护理干预方法
  在获得患者作知情同意后,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个性化护理 + RET。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5个方面:主动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其情感的表达;主动与家庭重要成员的沟通,让患者有归属感;指导放松训练;电话随访首次出院的患者,直到第2次化疗入院。合理情绪疗法:首先,帮助患者找出不合理信念,使其意识到其与不良情绪的关系;其次,首次化疗住院期间2 d进行个别心理疏导1次,每次30~50 min,第2次化疗住院期间视患者情绪状态,2 d或3 d进行个别或小团体心理疏导,每次30~50 min。
  1.3 护理总体满意度实施方法
  两组患者在第2次化疗住院期间《住院病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入院宣教、护士服务态度和工作态度、静脉穿刺技术、隐私的保密性,问题设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
  1.4 护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
  对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在其首次化疗入院首日和第2次化疗出院当日,同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进行前后两次心理量表评估。HAMA量表(14个条目)总分判断标准:<7分(无焦虑),7~14分(可能焦虑),≥14分(肯定焦虑);HDMA量表(24个条目)总分判断标准:<8分(无抑郁),≥20分(轻度或中度抑郁),≥35分(严重抑郁)[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录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状况分析
  两组乳癌术后患者干预前焦虑发生率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抑郁状况分析
  两组乳癌术后患者干预前抑郁发生率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干预措施对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分析
  干预组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总满意度中,干预组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满意的比例占的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患者对获得治疗性护理服务和舒适的人性化服务需求逐年增高,这也是促使人性化服务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4]。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最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导致病情往往比实际化疗前还要严重,需及时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的心理干预[5]。面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开展再教育过程中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心理素质,这对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合理情绪疗法相信人能够“自己救自己”思想,主张通过改变认知而改变情绪。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的不护理信念有“癌症等于死亡,是医不好的病”“我是没有用的人,拖累了家庭”“我再也不能完美的生活在世上”等。护理人员运用人性化护理+情绪疗法帮助患者建立合理信念,如“癌症不等于死亡,现在医学水平的提高,只要选择积极有效的医疗措施,是完全可以稳定病情的”“家人都关心我,只要我积极乐观,就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虽然疾病导致外表的缺陷,但我仍然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以此消除负性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重获积极乐观信念。
  除此之外,通过人性化护理+情绪疗法也能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至于这种护理干预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广泛应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110.
  [2]唐试进.医疗服务人性化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37(6):137-138.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34,182-186.
  [4]黄俊.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1.
  [5]崔菊芬,顾水琴.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焦虑抑郁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0,15(2):90-91.
其他文献
随着道路运输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浮现出来。本文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及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 方法 把49例初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作为试验组,4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的FT3、FT4、促甲状腺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肌酸激酶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试验组以上项目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
目的通过对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了解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在肺部感染儿童的灵敏度及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而白细胞总数利用了电阻抗
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极大发展后,先行先试的理念开始被人们广泛讨论。先行先试是一个包含立法先行和经济改革两方面内容的创新体系。其中,立法先行是主体和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活动是技术创新,并通过创新要素的整合与资源的集聚,企业、技术和人才的孵化、创新能力的辐射和引领等几个主要方面影响
[摘要]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它以突发的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血糖急剧升高而无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为特征。该型糖尿病呈急性起病,如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本资料通过对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观察,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引起对该病的重视,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抢救。  [关键词] 暴发性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