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国家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问题。不管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率,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和工业转移。所以,国家和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运用各种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提搞农田水利建设质量和水平,以此来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是通过兴建并运用各种水利工程设施,来调节和改善农田地区的水利条件和水分状况,从而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优化生态环境,来使农业增产的水利工程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涉及范围广,不仅有诸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和水产养殖,以及防洪、防虫害及除涝等除害减灾功能,此外还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养育、果园等,并承担一些大田作物灌溉工作。
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田水利建设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依然很薄弱,而且年久失修,加之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弊端,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系统不能有效利用,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一些弊端如速度慢、规模小、设施不配套、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
1.1.1 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
即目前而言,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大,回报慢,致使各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长期沿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加上各级政府受内政业绩考核的影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种回报慢,业绩不明显的工作其热情也就不是很高。而群众又存在天塌压大家的狭隘思想,以及小农意识严重,也就不愿出资出力。由于多年累积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欠账太多,造成当群众受灾时政府无力给予及时的解决,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缓慢,影响农业生产质量。
1.1.2 资金投入少
20 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增长低于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每一处建设都关系到经济,而国家把有限的财力都投入到防洪上,农田水利的设施没有得到经济的支持,再加以上所述农民对农田水利的狭隘认识,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停滞不前。
1.2 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存在一些诸如维修管理责任不明确、实施困难等问题。而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靠水利服务站来进行管理。在农村,农民没有建立自己的水资源管理组织,加之人们灌溉用电和用水的价格高昂,使农民承担不起,同时管理单位征收水费有很难,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许多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体制问题也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比如政府、农民和社会力量的责任及权利关系、对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监管、工程管护责任的落实等都不明确。加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缺乏法律约束力,这就导致了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利建設方面的人才匮乏,造成水利建设不能实行科学化管理,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停滞不前。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供给不足,重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现有的水库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这些都导致灾害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加上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更新改造也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单靠国家财政难以支撑。政府可以从多方面来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资金并争取个人资金(社会资金),并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建设如吸引社会投资机构、与国际金融合资等。政府还可以积极参加水利资金的竞争工作,争取各种竞争性资金补助。
2.2 完善管理体制
2.2.1 完善体制
政府应该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价指标体系,还要明确农田水利投入增长,从而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并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还应该着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2 加强领导和管理
各政府部门应密切合作,做好工程规划和技术指导,并加强监督。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投身到农田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来。对于小型的农田建设要统一管理、责任到人,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优化组合,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确保工程质量;完成工程后,要加强行政、资金及经营管理等。要履行“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制度,合理运用经费,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
2.2.3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执法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是需要立法保障的,国家和政府应该强制执行并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法律法规,从而确立新时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政策,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将农田水利建设法制化。
2.2.4 引进人才
为了更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应该引进水利专业水平高的人才,从而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结论
总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在特大旱情面前,暴露出我国薄弱的防灾减灾系统,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等现状,还有一些基层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农村河流和湖沼污染日益严重,导致了农民吃水和灌溉用水困难。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已对企业的污染进行了整治和改造,但已污染的水源仍然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农田水利建设设施的滞后也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是我国建设新农村迫在眉睫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可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农业增收,而且可以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谐农村建设的前提,关系到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进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而有效实施也不能在短时间取得成效,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需要人才培养和国家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良性发展,可为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国家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问题。不管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率,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和工业转移。所以,国家和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运用各种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提搞农田水利建设质量和水平,以此来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是通过兴建并运用各种水利工程设施,来调节和改善农田地区的水利条件和水分状况,从而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优化生态环境,来使农业增产的水利工程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涉及范围广,不仅有诸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和水产养殖,以及防洪、防虫害及除涝等除害减灾功能,此外还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养育、果园等,并承担一些大田作物灌溉工作。
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田水利建设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依然很薄弱,而且年久失修,加之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弊端,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系统不能有效利用,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一些弊端如速度慢、规模小、设施不配套、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
1.1.1 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
即目前而言,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大,回报慢,致使各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长期沿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加上各级政府受内政业绩考核的影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种回报慢,业绩不明显的工作其热情也就不是很高。而群众又存在天塌压大家的狭隘思想,以及小农意识严重,也就不愿出资出力。由于多年累积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欠账太多,造成当群众受灾时政府无力给予及时的解决,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缓慢,影响农业生产质量。
1.1.2 资金投入少
20 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增长低于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每一处建设都关系到经济,而国家把有限的财力都投入到防洪上,农田水利的设施没有得到经济的支持,再加以上所述农民对农田水利的狭隘认识,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停滞不前。
1.2 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存在一些诸如维修管理责任不明确、实施困难等问题。而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靠水利服务站来进行管理。在农村,农民没有建立自己的水资源管理组织,加之人们灌溉用电和用水的价格高昂,使农民承担不起,同时管理单位征收水费有很难,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许多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体制问题也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比如政府、农民和社会力量的责任及权利关系、对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监管、工程管护责任的落实等都不明确。加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缺乏法律约束力,这就导致了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利建設方面的人才匮乏,造成水利建设不能实行科学化管理,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停滞不前。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供给不足,重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现有的水库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这些都导致灾害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加上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更新改造也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单靠国家财政难以支撑。政府可以从多方面来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资金并争取个人资金(社会资金),并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建设如吸引社会投资机构、与国际金融合资等。政府还可以积极参加水利资金的竞争工作,争取各种竞争性资金补助。
2.2 完善管理体制
2.2.1 完善体制
政府应该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评价指标体系,还要明确农田水利投入增长,从而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并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还应该着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2 加强领导和管理
各政府部门应密切合作,做好工程规划和技术指导,并加强监督。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投身到农田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来。对于小型的农田建设要统一管理、责任到人,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优化组合,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确保工程质量;完成工程后,要加强行政、资金及经营管理等。要履行“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制度,合理运用经费,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
2.2.3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执法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是需要立法保障的,国家和政府应该强制执行并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法律法规,从而确立新时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政策,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将农田水利建设法制化。
2.2.4 引进人才
为了更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应该引进水利专业水平高的人才,从而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结论
总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在特大旱情面前,暴露出我国薄弱的防灾减灾系统,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等现状,还有一些基层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农村河流和湖沼污染日益严重,导致了农民吃水和灌溉用水困难。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已对企业的污染进行了整治和改造,但已污染的水源仍然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农田水利建设设施的滞后也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是我国建设新农村迫在眉睫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可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农业增收,而且可以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谐农村建设的前提,关系到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进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而有效实施也不能在短时间取得成效,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需要人才培养和国家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良性发展,可为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