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的得主是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时至今日,塞罕坝人聊起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的这一幕,依然激动不已。
跨越50多年,三代塞罕坝人在平均海拔1500多米、最低气温-43.3℃的高寒荒漠上,成功植树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把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创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的绿色奇迹,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如今,在塞罕坝精神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艰苦创业,荒原沙地崛起万顷林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众多之地。但从清同治年间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已变成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沙源地。
塞罕坝条件之艰苦让人难以想象。气象资料显示,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年平均气温-1.3℃,年均积雪7个月,年大风天数53天,最晚降雪记录是6月10日。
塞罕坝能不能种树?人们疑虑重重。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坤带领专家,于1961年登上塞罕坝,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发现一颗落叶松迎风屹立。“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专家们见状欣喜若狂。
1962年,为遏制沙漠逼近北京,国家决定以承德地区塞罕坝、大唤起、阴河3个林场为基础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随后,从全国18个省市,调集127名干部、专家、大学生,加上承德地区原有林场职工、技术人才和大学生共369人。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帷幕,和他们的后人一起,前赴后继在塞罕坝植树造林。
“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个窝棚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回忆起创業之艰难,第一代塞罕坝人总是感慨万千。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们第一年就栽下1000亩树苗。然而,树苗的成活率不足5%。1963年春天又造林1240亩,可成活率仍不足8%。接踵而来的两次失败,如同两盆冰水,泼在了创业者的头上。
不信东风唤不回。1964年开春,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区接到坝上安了家。他带领职工啃窝头、喝冷水、睡窝棚,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搞起了造林大会战。经过30多个昼夜鏖战,千亩树苗根植地下。7月,一颗颗幼苗吐出了新绿。10月,造林成活率达95%。
“马蹄坑大会战”的胜利,开创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落叶松的先河。从此,塞罕坝造林全面铺开,创造了中国高寒荒漠造林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被击垮,一次次从头再来,用了20年造林96万亩。到1984年,塞罕坝人累计造林4.8亿余株,保存率达70.7%,创下当时全国造林保存之最。
从“一棵松”到“万顷林”,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今天,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最生动的诠释,都是塞罕坝人执着奋斗鲜活的注脚,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接续奋斗,塞罕坝精神越扎越深
党旗招展,誓言铮铮。
在塞罕坝林场马蹄坑营林区,河北省承德军分区的官兵和民兵来到“尚海纪念林”参观学习。这里,是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下葬地。
松涛阵阵。王尚海1米多高的雕像宁静而安详,仿佛在注视林子里的一草一木。长眠于此的他,如一颗深埋的种子,让塞罕坝精神有了“根”。
在塞罕坝,听到最多的就是“扎根”二字,人在这里扎下根,心也就扎下根了。“扎根”二字,是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接力的无悔选择,也是撬动塞罕坝绿色奇迹的力量之源。
石质阳坡进行拓展造林,但因山坡太陡,机械上不去,他们就用钢钎凿树坑,再从别处背土回填。树苗先用拖拉机运到山下,骡子上不去,他们就靠人背着往上爬……数十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沿着前辈的足迹,在这块土地上接续奋斗着。
陈彦娴,“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1964年,承德二中陈妍娴、甄瑞林、王晓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6名女高中毕业生带着梦想,扎根塞罕坝林场。春天造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回到窝棚,腰酸腿疼,穿着带泥水的衣服倒头就睡。进入10月份,进行选苗作业,选苗棚里一坐就是1天“。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塞罕坝!我的青春我的梦想都在那儿。”年逾70岁的陈妍娴说起这话,态度仍然坚定。
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亮兵台“望火楼”,每年6个月防火期。进入冬季后大雪封山,民兵护林员刘军、齐淑艳夫妇白天每隔15分钟、晚上1个小时瞭望报告1次火情,并认真做好记录,不管有无情况,都要向场部电话报告,简单重复的工作、极度寂寞的环境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然而,两人在此一守望就是13年。13年里,这样的动作,他们重复了30多万次,累积起来的登记册已有1米多高。他们没有节假日,不曾外出旅游,更不能夫妻俩一同下山去看望孩子和家里的老人,包括春节、中秋节这样的日子,也无法回家团圆。
第三代务林人于士涛是个“80后”,工作成绩突出的他曾获得“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领奖回来那天,于士涛就把奖章塞到了书柜里,让自己荣誉“归零”。然而一提起林子,于士涛就感情似火。他说:“一棵树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成材,而毁掉一棵树只需几十秒。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们要用生命守护好这片绿色。”于士涛的话,道出了所有护林人的心声。有人用“拓荒”来形容第一代务林人,用“传承”来形容第二代务林人。那么,哪个词语更适合用来描述第三代务林人呢?记者在林区采访,听到最多的回答是:“攻坚”。
为了塞罕坝的绿水青山,三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身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建场之初的塞罕坝,没有医院,职工一旦生病,轻的就硬撑着,实在扛不住才送县城。不到100公里的山路,靠马车或牛车要走上两三天,大雪封山只能与世隔绝。早年去世的“老坝上”平均寿命只有52岁。
经过一代代人的奋斗,整个塞罕坝能够造林的地方几乎已被开发殆尽。尽管如此,新一代塞罕坝人还在向更干旱区域、更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突破了多品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在新征程上继续艰苦创业。
“绿水青山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几代塞罕坝人干出来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一位领导告诉笔者: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成近8万亩的石质荒山造林,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蓄积底气,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
播下的是绿色,收獲的是美丽。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
2014年早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明确指出“张承地区要定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承德提出的功能定位。
承德的决策者下了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擎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大胆实践,开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的大幕。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上,强化生态经营意识,推进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全力打造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由黑到绿的产业发展新路。
浩瀚如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碧草如茵的御道口牧场……进入夏季以来,河北承德坝上地区进入旅游旺季。去年暑期,当地借助塞罕坝生态品牌打造了全长180公里的“一号风景大道”,涵盖森林、草原、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一改承德旅游“山庄独秀”的局面。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天的塞罕坝有林地112万亩,如果林木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绕赤道12圈。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8.6%,苗木、旅游等每年带动当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森林资源总价值达200多亿元……换句话说,塞罕坝的建设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与此同时,承德与北京合作开展了国内首单跨区域碳排放交易,已完成碳汇交易13笔,交易量6.9万吨,收益254.1万元,成为全国首家开展跨区域碳汇项目的城市。同时,当地还积极探索跨区域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生态产品交易,已完成排污权交易158笔,收益2390万元。
实践证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环境优势、生态优势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塞罕坝的绿色还在加快向周边辐射延伸,在首都北方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职工改善生活、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塞罕坝旅游业发展。而在塞罕坝决策者看来,这反而成了“成名后的烦恼”。
“旅游业看似无污染,但森林承载力是有限度的。”林场一位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所惑,而是科学分析林场承载力,在保护的同时通过提档升级景点、改造森林小镇等工程,提升塞罕坝的品位与形象。
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塞罕坝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建成了美不胜收的绿色生态旅游地。目前,年平均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50万人次、收入4000多万元。“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塞罕坝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陈智卿说。
未来的塞罕坝去向何处?塞罕坝人给出的答案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释放更大生态效益,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生态产品。去年8月,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完成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次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