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照报料的天空下撑起一片蔚蓝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永超是湖北郧县人,高考落榜后,像许多南下寻梦者一样,2007年的9月来到了深圳。杨永超打工的第一站是宝安区龙华镇,先在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当时工作又累又苦,每天工作十三小时以上,这对于刚出门的他来说,有些吃不消。尽管如此,他还是保持着学生期间的习惯,利用中午半小时甚至晚上就寝之前的时间读书看报。杨永超尤其喜欢读报上的社会新闻,在阅读中,他发现这一带的报刊始终把社会新闻作为重点推荐,并了解到新闻第一线索提供者往往拍张现场图片后再打电话报料,第二天这则新闻和图片就刊登出来了,后面往往写着报料人的奖金,最少五十,多者达到两百甚至三百。这个发现,令杨永超羡慕不已,心想自己也能够如此靠提供新闻线索挣钱啊。
  一个星期天,工厂破天荒地放了假,杨永超独自去逛街,走到龙华公园附近时,他看到一个炒爆米花的店铺竟然把液化气瓶放在爆米花的机器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弄不好引起爆炸,酿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杨永超不由得担忧起来,他走上前想提醒一下,但店老板对他毫不理会。杨永超自讨没趣地离开了,他突然想起经常阅读的《深圳特区报》,上面常刊登类似的图片,作为新闻发表出来,目的在于提醒广大民众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引起高度重视。于是他掏出手机偷偷地把这一情景拍了下来,晚上找到一家网吧,将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深圳特区报》的都市新闻版。没想到照片第二天还真刊登了出来,奖金一百元:一张图片就值一百元!杨永超没想到这种好事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当时他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拍照时他没有想到赚钱,只图个好玩而已。当时他所在的工厂一个月有一到两天的休息,上班累了他就请假。他利用这点来之不易的时间去外面走走,逐渐熟悉了这一带的情况。后来,他陆续跟拍一些图片投给报社,但没有他想象里的顺利,发稿率极低。不过勤奋的他用数量保证了质量,在当年十二月份,他也因为新闻拍照报料挣了三百元,这对他来说,已是非常满足了,就当业余爱好,挣点外快。
  2008年3月,杨永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辞工。因为他感到拍照在深圳媒体还是有市场的。深圳媒体众多,尽管报料竞争激烈,一般的突发事件,两个报料人很难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杨永超辞工后,租住在光明新区附近做起了抓拍图片的新闻线人。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杨永超在开始的整整一个月,平均每天投稿二十多张照片,到月底只采用了一张,赚了八十块,这让他有些失望。他发现,同样一个类似的事件,别人拍下来就能采用,而自己的却不能采用。他不断地总结原因,不断地给报社打电话询问。报社建议他采用数码相机,因为手机像素太低,拍摄出来的效果不好。最后,他一咬牙,把仅有的积蓄取出来,买了一台三星数码相机,同时买了台二手电脑,接上网线……果不其然,他的稿件录用率猛增,稿酬一下子提高很多,由三月份的八十元到五月份的三千多元。
  做新闻拍照报料是非常辛苦的,杨永超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经常辗转在深圳各个镇街道的大街小巷,为了尽快找到新闻,拍到图片,他常常顶着太阳出门,渴了就喝口自己随身带的凉水,饿了就以一个面包对付,在生活上近乎苛刻……由此,一段时间的拍客生活让他变得又黑又瘦。
  2008年6月13日,深圳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街头到处都是水泽地。为了抓拍到新闻图片,那天下午,杨永超骑着自行车冒雨在满是水的路面上歪歪扭扭地行驶,一不小心跌进一米多深的排水沟里,相机也因进水而坏掉,自行车摔得不成样子,身体也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让杨永超损失惨重。摸着自己口袋里所剩不多的钱,杨永超还是去电子市场,生重新买了台相机,毕竟这是做这一行必备的武器!买了相机,他身上就只剩几十块了,但他有自己的打算,现在只要把口袋捂紧一点,再努力一把,度过了这个艰难时期,用稿费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又一个傍晚,杨永超在街头发现治安员抓住一个抢劫犯。抢劫犯被打得趴在地上不动了,那些治安员还在往死里整。当时场面十分混乱,杨永超站在人群中间连拍了几张照片,在问了被抢劫女青年后准备离开时,几个治安员却拉扯着他不放,硬说他是抢劫犯的同伙,拍照是想以后寻仇报复。治安员不问青红皂白对他一顿拳打脚踢,同时把相机也夺了去,最后他与抢劫犯一起被扭送到派出所。杨永超反复强调自己只是观众,只想在报上曝光抢劫犯的恶劣行径。当治安员知道他是《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的通迅员后,忙向他道歉,又是递烟又是端水,都被他拒绝了……那天抢劫犯被抓后,治安员施暴了十几分钟,场面全部被拍了下来,而治安员根本没有处理犯罪嫌疑人的权力!后来经过双方协商,照片最终还是被妥协删除。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杨永超拍照时更是小心谨慎,遇到突发事件,先与事主沟通好,然后才进行拍照。
  经过努力,杨永超先后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宝安日报》等众多报刊发表了几千幅新闻图片——这是深圳媒体对他的认可,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他的镜头里,更好地让大家看到鲜活的新闻现场,而他每月的收入也逐渐达四千元以上。杨永超说,他还只是摸索阶段,收入不算高,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才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报料和抓拍到更多的好图片。
  杨永超对拍照报料着了魔般执著,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在外奔波,晚上回来发稿。他说他还会继续努力下去。以前他投的图片报料命中率并不高,每天投稿照片三十多幅,能采用的最多不过十分之一……在失败和成功交织中,他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哪些可以拍,哪些不可以拍,哪些拍了能发表,哪些不能采用,他都有了自己总结性的了解。同时,对不同报刊采用照片的风格和编辑的胃口,杨永超都做到心中有数,投稿时有的放矢。
  在杨永超的图片里,小到城市牛皮癣、市政建设、体育赛场、打工生活;大到房屋倒塌、孩童溺水、火灾事件、车祸事故等等。杨永超说:“抓拍新闻图片,要有非常敏锐的新闻观察力,不能见到啥都拍照,那样不划算,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他举了一个小例子,有一次他发现一只鸭子在前面跑,一名男子在后面追,两个好像在赛跑。他立刻抓拍了,结果照片发出去,赚到八十元。这本来是一般人不会特别注意的小事,可在他眼里却变得鲜活,变得有趣,而且有新颖性。又如他在沙井一个朋友处玩的时候,发现有一棵仙人掌长得很特别,垂下来几乎有一层楼那么高。他就拍下来,最后竟被几家报纸同时刊用,赚了几百块……现在,杨永超投的新闻照片稿件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新闻图片发表,有时一天多达十张之多,稿费七八百块钱。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杨永超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奋斗,在深圳一带的媒体中已经很有名气了,他被各家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深圳媒体评为十大金牌新闻报料人之一。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杨永超更是信心十足,干劲十足了——在脱离工厂打工的轨道后,他终于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在新闻拍照报料的天空里撑起了一片蔚蓝……
其他文献
谁这么缺德 杨继承 (江苏)    让 位 陆昌友 (江苏)    待 聘赵国品 (湖北)    自谦与自吹 文达林 (江西)
期刊
你是我守候的温柔  可是你并不知道  看到你写的诗  那天我模糊地  读懂另一个人的故事    你可曾在意  飞落你窗口的信鸟  是怎样的流连忘返  是怎样的饥寒交迫  怎样的彷徨无助    我知道你会盛开  可我不敢不敢  掏空你所有的香  我只想只想  在你盛开的季节  能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和一瓣久违了的花香    不要让我空等  不要令我失望  不要让我抬不起头来  今夜以后你将是我  
期刊
有句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反过来,在千万打工子女中又有哪个不想念自己的母亲?  出来打工有一年了,每次打电话回家我都希望电话那头是母亲在听。虽然每次母亲都重复着同样的话,但我觉得母亲所说的话,能让我在异乡冷漠、枯燥的打工生活中找到一丝温暖,能让我在生活中战胜所有挫折。  一年前,我刚来广东的时候,母亲也在广东。不过那时候她在一家离我工厂较远的快餐店打工,加上工厂经常加
期刊
厂里打工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来,旧人走。可清洁工始终坚持着,清洁工是个女人。  女人看起来有三十几岁,实际上她已超过四十了。  女人做清洁工作极认真,每天她都把活儿做得漂漂亮亮,上面检查卫生都给厂里满分,厂长高兴,女人也高兴。厂长高兴是因为有一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清洁工,女人高兴是因为自己没给厂里抹黑。  女人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一个人时,她常常发呆,或者说她常忧郁。有一次,一个即将辞职的男孩对一
期刊
去年5月21号那天我没加班,吃过晚饭后就到镇上去闲逛。我们工厂就在镇郊区,离镇上很近,可一般只有在节假日才偶尔和工友们来走走,平时很少来,工厂货源虽然不多,但还是要加班的,九点十点的很正常,平时下班以后冲冲凉就睡觉了,也没有心思逛街。这个时候附近工业区的人都在加班,进镇的公路两旁行人稀少,只有川流不息的车流扬起的灰尘漫天飞舞。  过了十字路口就到了镇中心,不料这时我感觉左手臂被人轻轻撞了一下,接着
期刊
公司茶点 (二十七) 不骂员工 孙 锋 (深圳)    乌龙门诊部 (五) 跳楼事件 许志华 (东莞)
期刊
我是一个有学历有知识的人,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没有生小孩之前,我原本是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很爱我的丈夫,可这一切在我女儿出生后被重男轻女的婆婆所毁了。  事情得从2006年的一个夏天说起,我和斌是同一个系的大四学生,我们从不同的学校调到深圳一家企业实习。在工作中一次偶然接触我们相识了,工余时间我们找机会相约在一起,谈乡情,谈工作,谈前途,谈将来。总而言之,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觉得时间过的很轻
期刊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个偏远的小山区,一位年仅40岁的妇女阿群,正躺在床上犹如植物人般毫无知觉,丈夫为了医治妻子,已经倾家荡产,现在终日守在病床前照顾阿群,一对上大学及上高中的儿女也面临着失学的境况,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赌博”。  阿群家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全村人都买不起车时,她丈夫靠在外打工赚的钱买了一辆东风车回家里做运输生意。当时在镇上很多人做建筑,阿群丈夫的生意很红火,不久便盖起了两层小楼房
期刊
一位22岁的花季打工妹,8年前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这8年间,她既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病痛,也经历了心灵的震颤和感动。她曾流过泪、被恋人抛弃过、也自杀过,但她学会了坚强,体验到了什么是割舍不下的亲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人间的真情……    背井离乡,全家打工在新疆    我叫蒋丽莉,1986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茶亭乡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很苦,人口多田地少,山区路窄,
期刊
我的老家在湘西,大哥今年三十出头,膝下有一儿一女。  那年,因一场火灾,大哥的家园被摧毁,怕吃苦的大嫂狠心抛下两个幼小的孩子走了。大哥知道后从广东连夜赶回家,面对残垣断壁,潸然泪下,伤心欲绝。一向乐观爱笑的大哥变得郁郁寡欢、萎靡不振。  困难纵然再多,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为了能让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大哥再次踏上南下的列车打拼生活。临走前,母亲千叮万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大哥能够再找个好媳妇共度今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