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认识情感的重要性,把握时机,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培养积极向上的师生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78-0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有两种——知识和情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双重任务,教书这职责要求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启迪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努力,挖掘自我潜能,师生间的交往以知识为主要桥梁;而育人这一职责则要求教师在道德、人格上率先垂范,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人格去深深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就是情感。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情感的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和减力的效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和瓦解的效能。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友好,课堂气氛和谐宽松,学生就会处于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具有接受教育的最佳心境,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会表现出旺盛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进而自我努力,而不会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等情形,这时他们会听得专注,思维灵活,头脑清醒而无杂念,表现出更多的智慧与才能,在融洽宽松的环境下,也更容易产生灵感,发挥个人才能。另外,情感还具有迁移功能,即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相关的对象上的效能。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真挚,学生会将对老师良好的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课程上,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若师生关系生硬,相互抵触,学生会把对老师的不良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课程上,而不愿接受老师的各种言行。
二、把握时机,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积极的情感主要在教师情感的影响和诱导下产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理应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实现师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成功进行师生情感交流呢?
1.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来校了解学生情况时,经常带着孩子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时,学生心理紧张,最忌老师告状,也忌教师以势压人。这时教师如果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肯定成绩,也将不足和缺点如实指出,并给出改进措施,家长会尊重教师,也会客观对待孩子,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给面子,很容易从内心感激教师,增强对教师的情感。
2.学生取得阶段性成绩时,教师如果能一边分享他们的喜悦,一边捕捉最佳时机,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极佳,信心也足,很容易把教师的期望变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调动他们的更大潜在动力。
3.学生情感受到伤害时,教师如果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公正处理,给学生以真诚的开导,帮助学生走出感情误区,他们会加倍亲近和敬佩教师。
4.学生遇到挫折时,如遇到生病、成绩下降、家庭纠纷、批评等挫折时,也是教师情感投入的最佳时机。
5.闲暇休息时,对学生来讲是自由、轻松的,这时,教师若能以朋友的身份投入其中,和他们谈论自己的学生时代,他们会感觉到教师的亲近与随和,容易打破师生的隔阂,真正做到师生打成一片,使师生情感交流得到升华。
三、把握方法,在情感交流中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1.把握课堂,激励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扫视全体同学,示意学生要开始认真听课,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的学生,报以赞许的目光。对准备不足,听讲不认真的同学,投以警视的目光,示意他们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教师每堂课都应精神焕发,用睿智的目光启迪每个学生,把握他们的听课效果,因地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懂教学内容,引导他们调整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来,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2.及时表扬,发掘学生潜能。及时、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被表扬者受到激励,同时又能鼓舞他人,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让学生看清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优點,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多接触学生,在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没有接触是谈不上情感交流的,教师仅靠课堂和学生接触是不够的,还要多找机会接触学生。接触时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4.家访。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汇报,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掌握学生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良好的学风就容易形成。
总之,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爱为基础,以情为先导,多鼓励,多交流,充分发掘情感对认知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刘华山 教育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齐学红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刘居富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关键词: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78-0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有两种——知识和情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双重任务,教书这职责要求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启迪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努力,挖掘自我潜能,师生间的交往以知识为主要桥梁;而育人这一职责则要求教师在道德、人格上率先垂范,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人格去深深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就是情感。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情感的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和减力的效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和瓦解的效能。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友好,课堂气氛和谐宽松,学生就会处于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具有接受教育的最佳心境,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会表现出旺盛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学习和接受新知识,进而自我努力,而不会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等情形,这时他们会听得专注,思维灵活,头脑清醒而无杂念,表现出更多的智慧与才能,在融洽宽松的环境下,也更容易产生灵感,发挥个人才能。另外,情感还具有迁移功能,即对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相关的对象上的效能。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真挚,学生会将对老师良好的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课程上,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若师生关系生硬,相互抵触,学生会把对老师的不良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课程上,而不愿接受老师的各种言行。
二、把握时机,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积极的情感主要在教师情感的影响和诱导下产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理应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实现师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成功进行师生情感交流呢?
1.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来校了解学生情况时,经常带着孩子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时,学生心理紧张,最忌老师告状,也忌教师以势压人。这时教师如果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肯定成绩,也将不足和缺点如实指出,并给出改进措施,家长会尊重教师,也会客观对待孩子,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给面子,很容易从内心感激教师,增强对教师的情感。
2.学生取得阶段性成绩时,教师如果能一边分享他们的喜悦,一边捕捉最佳时机,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极佳,信心也足,很容易把教师的期望变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调动他们的更大潜在动力。
3.学生情感受到伤害时,教师如果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公正处理,给学生以真诚的开导,帮助学生走出感情误区,他们会加倍亲近和敬佩教师。
4.学生遇到挫折时,如遇到生病、成绩下降、家庭纠纷、批评等挫折时,也是教师情感投入的最佳时机。
5.闲暇休息时,对学生来讲是自由、轻松的,这时,教师若能以朋友的身份投入其中,和他们谈论自己的学生时代,他们会感觉到教师的亲近与随和,容易打破师生的隔阂,真正做到师生打成一片,使师生情感交流得到升华。
三、把握方法,在情感交流中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1.把握课堂,激励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扫视全体同学,示意学生要开始认真听课,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的学生,报以赞许的目光。对准备不足,听讲不认真的同学,投以警视的目光,示意他们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教师每堂课都应精神焕发,用睿智的目光启迪每个学生,把握他们的听课效果,因地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懂教学内容,引导他们调整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来,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2.及时表扬,发掘学生潜能。及时、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被表扬者受到激励,同时又能鼓舞他人,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让学生看清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优點,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多接触学生,在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没有接触是谈不上情感交流的,教师仅靠课堂和学生接触是不够的,还要多找机会接触学生。接触时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4.家访。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汇报,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掌握学生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良好的学风就容易形成。
总之,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爱为基础,以情为先导,多鼓励,多交流,充分发掘情感对认知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刘华山 教育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齐学红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刘居富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