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重视。激励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资源,是国家间竞争的关键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在对国际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中,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鲜明地代表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使我们对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所了解和借鉴,建立起适应中国文化及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希望能够给予中国企业构建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所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日本管理模式 借鉴和创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的竞争逐步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竞争,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和基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盛与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它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式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至今都是很多国家学习的典范,其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在7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日本企业中出现了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精髓是其人本主义。
三、在聘用上采取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美国学者阿贝格伦(J.C. Abegglen)在1958年对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和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后,指出日本企业在用人制度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终生关系”(life-time commitment)。所谓终身雇用制是指公司从大学毕业生或其他年轻人中雇用基本核心员工,规划员工的持续培训和发展计划,在公司集团内部的员工永远供职到55岁或60岁。除非发生极其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解雇员工。但这种稳定就业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而受到了挑战。
年功序列制就是员工的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同一个企业里连续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同时,连续工龄还是决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年功序列制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第二,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去掉许多评估中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第一,因为企业按照工龄升职发薪,容易使员工安于现状;第二,使年轻有为人士没有破格晋升的机会,打消工作的积极性。
四、在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和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具有用人制度上的相对封闭性,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高素质的员工,只要经过技能培训,就能胜任所有工作。所以,在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而不太看重个人具体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在培训的基础上,在现有人才的范围内,进行内部提拔为主,因为内部人员对于企业的现状最为了解,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培训和避免人才流失,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就业稳定性,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五、在考核上注重精神激励的薪酬制度
日本企业重视长期的增长,不是以短期利润为主,加上日本文化传统中平均主义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民族中地少人多的现状,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中很重视公平和合理的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因此,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认为过分奖励高层经理会给企业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带来麻烦。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是长期地、稳定地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短期评估员工成绩,只能影响到员工在公司长久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在人员评估上,日本表现出很强的平均主义,多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考核,重视公司的或集体的业绩,否定或低估特定个人成绩,并且把态度列为考核的重要的内容。
六、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从上诉一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一些不足之处,但同时,日本企业的很多做法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去借鉴和学习的。
(一) 在聘用上采取长期雇佣制度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有一系列优点,但是这种就业政策也有缺陷,因为这种就业政策会使员工失去失业的危机感,这样一来会降低劳动的积极性,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使企业利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不应该采取终身雇佣制,但也不能像美国一样,采取短期雇佣制度,而是主张融合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短期雇佣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所以采取长期雇佣制度,既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又可以减少人才流动。
(二) 在配置上应当以内部提拔为主,外部引进为辅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还不健全,要想在短时间内引进充足的适用人才,以全面改变企业员工的素质还有困难,因此从外部引入人才应作为企业配置的辅助措施。从长期看,应该学习日本,主要立足于内部培养,以内部人才的提拔为主,因为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具体情况了解,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培训。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投资严重不足。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培养一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
(三)在考核上应是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激励原则,即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关键是拿捏好分寸。我国企业要建立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经营方式,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福利要求的措施具体化,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前途命运。企业还应学习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和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很好的发展壮大。
七、小结及研究展望
当前,中国企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决策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借鉴到创新,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构建自己的模式,概括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结出中国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方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员工的培养,这样才能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1997).组织行为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傅永刚.(2000).如何激励员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孟省,李洪亮.(2008).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浅析.现在经济.7(2),79-80.
[4] 武藤山治.(1967).武藤山治全集. 第6卷 .新树社,60-62.
[5] 王弘钰,刘宇清.(2004(3)).论日本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东北亚論坛.
[6] 卢冰,吴狄亚.(2004(3)).日、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企业经济.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日本管理模式 借鉴和创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的竞争逐步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竞争,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和基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盛与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它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式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至今都是很多国家学习的典范,其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在7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日本企业中出现了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精髓是其人本主义。
三、在聘用上采取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美国学者阿贝格伦(J.C. Abegglen)在1958年对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和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后,指出日本企业在用人制度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终生关系”(life-time commitment)。所谓终身雇用制是指公司从大学毕业生或其他年轻人中雇用基本核心员工,规划员工的持续培训和发展计划,在公司集团内部的员工永远供职到55岁或60岁。除非发生极其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解雇员工。但这种稳定就业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而受到了挑战。
年功序列制就是员工的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同一个企业里连续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同时,连续工龄还是决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年功序列制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第二,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去掉许多评估中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第一,因为企业按照工龄升职发薪,容易使员工安于现状;第二,使年轻有为人士没有破格晋升的机会,打消工作的积极性。
四、在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和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具有用人制度上的相对封闭性,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高素质的员工,只要经过技能培训,就能胜任所有工作。所以,在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而不太看重个人具体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在培训的基础上,在现有人才的范围内,进行内部提拔为主,因为内部人员对于企业的现状最为了解,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培训和避免人才流失,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就业稳定性,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五、在考核上注重精神激励的薪酬制度
日本企业重视长期的增长,不是以短期利润为主,加上日本文化传统中平均主义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民族中地少人多的现状,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中很重视公平和合理的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因此,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认为过分奖励高层经理会给企业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带来麻烦。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是长期地、稳定地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短期评估员工成绩,只能影响到员工在公司长久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在人员评估上,日本表现出很强的平均主义,多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考核,重视公司的或集体的业绩,否定或低估特定个人成绩,并且把态度列为考核的重要的内容。
六、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从上诉一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一些不足之处,但同时,日本企业的很多做法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去借鉴和学习的。
(一) 在聘用上采取长期雇佣制度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有一系列优点,但是这种就业政策也有缺陷,因为这种就业政策会使员工失去失业的危机感,这样一来会降低劳动的积极性,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使企业利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不应该采取终身雇佣制,但也不能像美国一样,采取短期雇佣制度,而是主张融合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短期雇佣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所以采取长期雇佣制度,既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又可以减少人才流动。
(二) 在配置上应当以内部提拔为主,外部引进为辅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还不健全,要想在短时间内引进充足的适用人才,以全面改变企业员工的素质还有困难,因此从外部引入人才应作为企业配置的辅助措施。从长期看,应该学习日本,主要立足于内部培养,以内部人才的提拔为主,因为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具体情况了解,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培训。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投资严重不足。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培养一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
(三)在考核上应是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激励原则,即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关键是拿捏好分寸。我国企业要建立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经营方式,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福利要求的措施具体化,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前途命运。企业还应学习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和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很好的发展壮大。
七、小结及研究展望
当前,中国企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决策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借鉴到创新,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构建自己的模式,概括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结出中国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方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员工的培养,这样才能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1997).组织行为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傅永刚.(2000).如何激励员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孟省,李洪亮.(2008).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浅析.现在经济.7(2),79-80.
[4] 武藤山治.(1967).武藤山治全集. 第6卷 .新树社,60-62.
[5] 王弘钰,刘宇清.(2004(3)).论日本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东北亚論坛.
[6] 卢冰,吴狄亚.(2004(3)).日、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企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