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皮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一上了年纪大都容易怀旧,剃头师傅陈三皮怀旧的情绪尤甚。
  


  最最让陈三皮难以释怀的是他的剃头挑子。遥想当年,操着“唤头”,挑着担儿,在人们的赞叹声中“先上山、后下山、再上山”,把一个个零乱的蓬头打理成青光瓦亮的葫芦瓢,那种感觉是何等惬意呀!
  清明那天,陈三皮趴在师傅田一刀的坟前大哭了一场。陈三皮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牵来了周围上坟人的目光:“啧啧,看人家这儿子养的,值!”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陈三皮哭的不是师傅,而是他自己。
  陈三皮的命比黄连还苦。五岁爹死了,六岁娘嫁了人,陈三皮过早地成了孤儿。十岁那年,陈三皮讨饭讨到了师傅田一刀的家门口。已经三天了没有讨到一口吃的,陈三皮饿昏了。瞧这个小叫花子口齿伶俐眉清目秀,田一刀救活了陈三皮之后,就收他做了徒弟。
  三年出师,三年历练,陈三皮学到了师傅剃头的全部绝技。待到陈三皮十六岁时,不仅玉树临风伟岸魁梧一表人才,而且也是陶城很有名气的剃头师傅了。
  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初二这天,陈三皮在城东江记杂货店门前支起了摊子。“二月二,龙抬头。”来剃头的人真多呀,接踵而至,一个挨一个不断头,从日上三杆一直剃到日落西山才有停歇。就在陈三皮收拾行头时,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从乱发中探出半张脸来,直晃陈三皮的眼睛。陈三皮捡起来一瞧,是女人用的金簪子。于是陈三皮就扯开喉咙喊:“这是谁的金簪子?谁丢了金簪子?”
  这时,从江记杂货店里踅出一位婀娜多姿的妙龄女子,朱唇轻启,如莺声燕语:“是奴家的。”那女子抓起金簪子,飘然而去。进入院门前又嫣然回首,冲陈三皮莞尔一笑。
  足足楞怔了半个时辰,陈三皮才悻悻地挑起担子,魂不守舍地往回返。
  以后,陈三皮每天都要到江记杂货店门前逗留片刻,每次都有所收获。挑子一头的方凳抽屉里,不是有几粒糖块就是有几个枣果。最后的一次是一块香帕,香帕上还有几行字:剃头下九流,人前难抬头。撇下剃头刀,奴愿随郎走。
  不让陈三皮耍剃头刀,等于是抽陈三皮的筋啊。
  三天后,一顶花轿被义无反顾地抬到城南的济春堂,江小姐嫁给了堂主柳如春的三公子。
  再次見到江小姐是一年以后。江小姐找上门来,要陈三皮给她的儿子剃“满月头”。
  “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姐还不抵你手中的剃头刀子?”已是人妇人母的江小姐悲悲戚戚,哀哀怨怨,眼睛红红的。
  陈三皮落荒而逃。为了剃头刀,也为了他心中的那个女子,他选择了独身。
  三十年前师傅田一刀也弃他而去。临终前,师傅攥着陈三皮的手说:“师傅我就收了你和二瓢两个弟子。你师哥何二瓢靠不住,早晚会遭报应的。往后剃头这手艺就指望你传承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啊!”师傅什么东西也没有给陈三皮留下,只留下了一把握了五十多年的剃头刀。
  望着满街五颜六色的脑袋瓜子,瞅着街道两旁霓虹闪烁的美发店,瞧着十天半月也派不上一次用场的剃头刀,陈三皮不时地叹气:“江河日下呀!”
  手头实在痒了,陈三皮就拉过街边的一个乞丐,聊以发泄一下胸中的闷气。
  在一年清明节,陈三皮挑着担子一步三晃晃到师傅的坟前。放下方凳,打开火炉,围上围裙,陈三皮给自己剃起头来。剃一刀,陈三皮说一句:“师傅,这是您教的‘关公拖刀’。”再剃一刀,陈三皮再说一句:“师傅,这是您传授的‘张飞打鼓’。”
  第二天人们发现,陈三皮早已在师傅的坟前气绝身亡。在春日融融的阳光映照下,陈三皮的头皮青铮泛亮熠熠发光。
  选自《当代小小说》
其他文献
欧阳修走下朝堂,见枢密副使孙抃正在那儿等他。他想绕道而走,可是已经晚了。孙抃紧走两步,上前扯住了欧阳修的袍带。  孙抃这个人,没给欧阳修留下什么好印象。虽然孙抃也是进士及第,但及第后,他胸中的墨水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变得昏忘而多病。  欧阳修亲眼看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医官,写了一份简历,交给了吏部的官员,想晋升一下职务。吏部官员拿着这份简历来找孙抃,孙抃正在那儿打瞌睡,见吏部官员穿着紫色的
期刊
将军回湖桥村那天,可谓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几朵几近透明的云彩悬浮在天幕上,自由自在,来回飘荡。将军舒心畅意地笑了,对陪在左右的县领导说,我参加八路军那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将军叹了口气,一转眼就是好几十年哪!  按照县里安排,将军回乡后的第一件事是参观专为将军修建的纪念馆。将军战功赫赫,是湖桥村走出去的唯一一位将军,是村里的荣耀,也是全县的骄傲。通往纪念馆的道路铺着红色的地毯,两侧,摆满了五颜六色
期刊
夜幕下的首阳山,山势巍峨,古松苍苍;参差薇菜,魆魆茫茫。  清冷的月光斜照进一个不大的山洞里,仰面躺在草铺上的伯夷烦躁地转了个身,似乎更清醒了,没有了一点睡意。他看看身边的叔齐,睡得正香,阵阵均匀的鼾声给死寂的山洞增添了些微的生机。  叔齐的脸明显又瘦了一圈,菜色愈重。伯夷不忍看下去,他眼里滚出一大滴泪,心里隐隐作痛:都是哥哥不好,是哥哥害了你呀!  伯夷抓扯着头上乱草一样纷披的长发,把脸埋在树叶
期刊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深秋的季节,王终于答应带她去河边狩猎。其实,对充满暴力与血腥的的狩猎,她毫无兴趣。只有她自己清楚,走出重门紧锁的吴宫,真正想去看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秘密,深隐内心那最柔软的部位。  王和将士们驰马弯弓,欢声雷动地追撵着猎物。然而,车帘后那双忧郁的美眸,却只在苍苍蒹葭、潇潇秋水、河心小岛上徘徊。她想起了那首风传天下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期刊
不知是因为万这个姓还是医术高,得珠大爷不大爱说话。晚饭后,得珠大爷爱绕着小镇遛弯。年老的年少的见着了,会远远地喊一嗓子,得珠大爷,遛弯呢?通常情况下,得珠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只从鼻子里“嗯”一声,然后背着手,照旧走自己的路。遇到得珠大爷心情不佳的时候,这声“嗯”会被省略掉。  小镇人呢,见怪不怪,半点儿不计较。转天见了面,依旧恭敬地打招呼。  小镇很多年轻人不懂,大家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唯独万姓
期刊
是解放前的事了。    襄阳城南的李家庄,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掌柜的叫李老根。李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疙瘩,小儿子叫宝贵。  疙瘩性格木讷,有点儿呆头呆脑的样子,人前人后不喜欢多说话,是典型的憨厚老实、心地善良之人。  宝贵就不同了。宝贵生得眉清目秀,嘴巴甜得如同抹了蜂蜜,加上又会哄人,从小深得父母宠爱。  俗话说,树大分杈,人大分家。眼看两个儿子都到成家立业年龄了,李老根就着手给他们盖了六间大瓦房
期刊
我师范学校毕业时,分配在偏僻、四面环水的周庄镇实习,学校在镇南,一座破旧的庙宇连接一个破败的庭院。我住的地方一只脚跨上去便发出“咯吱、咯吱”声响的木楼梯上面有一间朝南的小厢房,推开木格窗,可眺望烟波浩渺的南湖,令人心旷神怡。    吃罢中饭,我回到厢房刚躺下不久,校门口飘来柔柔的甜甜的叫卖声:“阿要吃糖拌梅子哎!”我被这个又甜又糯的吴侬软语吸引住了,细细聆听,幽幽地像夏日里若有若无的风,这声音渐次
期刊
瞎二行如果不摘下墨镜来,那个帅气劲就甭提了,远看高仓健,近看费翔。当然这只是我凭着奶奶的述说想像的,具体嘛样,现在人都不在了,已死无对证。  瞎二行是我们村惟一留过洋的。他回来后,村里人没见到别的稀罕物,就发现一副墨镜。那时墨镜在全中国都不多见。本来他因为一只眼瞎,整张脸都狰狞可怖,但墨镜美化了他。  瞎二行学医归来,又变成了帅哥,他爹乐得不行,说得找个俊媳妇。  可令他爹失望的是,他相中了好多姑
期刊
她患了肺癌,住了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医生说她癌症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也就一个月了。起初孩子们忍着悲痛,不愿意把这消息告诉她,可越掩盖她越怀疑,因为从女儿的眼睛里,她已经读到了她的病情。到她的男人真正把病情的真相告诉了她时,她倒平静下来。死,她倒不怕,人早一天或晚一天,都要死的,这只是个早晚的问题。可目前,她不愿死,也不能死,因为她还放心不下她的男人:他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照顾自己,他有高血
期刊
王大孩刚买了辆新自行车,急着出门走亲戚。  骑过几个庄,他看见前面地上坐着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东西,用红绸子包着。  那个人说:“站住!把自行车留下!”  王大孩看事不好,快蹬几下。  那个人说:“看你骑车子快,还是俺的枪子儿快。”  王大孩赶紧下车,不敢走了,跟劫道的净说好的。  劫道的说:“把车子留下,快走!别等俺站起来,俺站起来。你就麻烦大了!”  王大孩放下车子就走,不敢回头。  劫道的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