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學习已初步接触解析几何(如:一次函数);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必修2》第三章进一步完善解析几何知识,在《选修2-1》圆锥曲线章节中,更深层次探究解析几何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随着知识的深入,教师感慨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有些学者反映学生的能力不足,对讲过的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笔者却认为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教师没有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笔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习题为例,采取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一个拥有42名学生的教学班中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进行教学,探究学生的能力问题.
二、习题呈现
本题题意清晰明了,第(1)问是常规题目;第(2)问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个熟悉的问题.学生在小学已接触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又对三角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拓展.因此,采取小组合作讨论(6人一组)模式解决问题.7组成员的成果展示归为3类,具体如下:
从小组讨论的成果可以看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己构建[1],而且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的能力超乎想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不要瞻前顾后,理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教的思路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掌握,但他们独立创作出来的会永生难忘.
三、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代教学观念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以生为本”,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去发挥、体现.“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体现新型教学理念的一种班级授课制的典范,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中求得知识的掌握与内化,比单靠“讲授——听讲”单通道进行信息传送的质量要高很多.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亲历学习过程,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感受到知识习得的乐趣,活跃思维,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学会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归纳演绎能力,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做好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课中听课的效率.在上课时,学生心中有数,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及自己的疑点,知道自己在哪一环节更需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自学的自觉性不高,只有2%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自学.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自学;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学的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没有意识到自学的无可比拟性.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展示自学的成果(可以采取书面作业形式,也可以采取口答形式等)。
(二)思想碰撞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汇聚思维火花.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具备的能力不同,故自学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研讨中,他们可以一起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起探讨如何解决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共同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有些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下可以解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的启发.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在图形中找到表示 的线段,而在《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中,此时学生通过类比方法可以轻易地找到表示 的线段,但由于双曲线不同于椭圆有四个顶点,所以对于表示 的线段需要教师的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作如下启发:
师:在椭圆中,我们可以找到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在双曲线中是否也存在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呢?
生:存在.因为双曲线中 满足 ,所以肯定存在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而且 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师:在图形中,我们已经找到表示 的线段,可问题是这两线段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构造斜边为 ,两直角边为 的三角形呢?
学生小组讨论,给出如下解决办法:
生:以线段 的端点为圆心,线段 的长度为半径画圆,设圆与 轴的交点为 则 ( 为坐标原点)
四、总结
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着乐趣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满满的成就感,他们不但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也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努力解决新问题,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学有所成.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學习已初步接触解析几何(如:一次函数);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必修2》第三章进一步完善解析几何知识,在《选修2-1》圆锥曲线章节中,更深层次探究解析几何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随着知识的深入,教师感慨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有些学者反映学生的能力不足,对讲过的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笔者却认为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教师没有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笔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习题为例,采取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一个拥有42名学生的教学班中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进行教学,探究学生的能力问题.
二、习题呈现
本题题意清晰明了,第(1)问是常规题目;第(2)问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个熟悉的问题.学生在小学已接触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又对三角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拓展.因此,采取小组合作讨论(6人一组)模式解决问题.7组成员的成果展示归为3类,具体如下:
从小组讨论的成果可以看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自己构建[1],而且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的能力超乎想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不要瞻前顾后,理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教的思路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掌握,但他们独立创作出来的会永生难忘.
三、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代教学观念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以生为本”,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去发挥、体现.“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体现新型教学理念的一种班级授课制的典范,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中求得知识的掌握与内化,比单靠“讲授——听讲”单通道进行信息传送的质量要高很多.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亲历学习过程,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感受到知识习得的乐趣,活跃思维,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学会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归纳演绎能力,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做好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课中听课的效率.在上课时,学生心中有数,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及自己的疑点,知道自己在哪一环节更需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自学的自觉性不高,只有2%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自学.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自学;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学的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没有意识到自学的无可比拟性.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展示自学的成果(可以采取书面作业形式,也可以采取口答形式等)。
(二)思想碰撞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汇聚思维火花.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具备的能力不同,故自学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在研讨中,他们可以一起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起探讨如何解决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共同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有些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下可以解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的启发.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在图形中找到表示 的线段,而在《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中,此时学生通过类比方法可以轻易地找到表示 的线段,但由于双曲线不同于椭圆有四个顶点,所以对于表示 的线段需要教师的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作如下启发:
师:在椭圆中,我们可以找到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在双曲线中是否也存在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呢?
生:存在.因为双曲线中 满足 ,所以肯定存在由 三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而且 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师:在图形中,我们已经找到表示 的线段,可问题是这两线段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构造斜边为 ,两直角边为 的三角形呢?
学生小组讨论,给出如下解决办法:
生:以线段 的端点为圆心,线段 的长度为半径画圆,设圆与 轴的交点为 则 ( 为坐标原点)
四、总结
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着乐趣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满满的成就感,他们不但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也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努力解决新问题,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