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雅文映画香港“老人社会”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这辑照片并没有政治意味, 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用相机捕捉下来而已。”采访时,蒋雅文这样声明。从这组《在》中,除了看到一张张老人真实的脸和他们充满故事的双眼,更能从中窥视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香港“老人社会”、“地产霸权”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关注焦点的时候,引发诸多思考。摄影师采用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为画面补充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待拆迁的房子、破旧的住所、高楼林立的街道、一箱箱沉重的啤酒……黄启裕介绍这组作品时特别指出,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拍摄者不仅仅通过影像完成了对这些老人生活状态的记录,还将摄影集是以明信片的方式印制,后面有老人們的姓氏、年龄和遇见他们的地方,在感染观众的同时,更鼓励年轻人带着明信片去寻找这些老人家给予关怀。这一简单的做法,让摄影脱离了单向传达,形成影像内容与观者的互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摄影不再是一个结果,而是另一个行为的开始。的确,与其对着照片扼腕叹息,将探望老人列入你的时间表,不是更有价值吗?
  —— 编者手记
  
  如何想到拍摄这组以老人为题材的作品?
  当初拍摄这辑照片是因为那阵子自己在当老人义工,发现了很多人对身边需要被关怀的老人视而不见。比如露宿街头的老人,人们自己活在繁忙的世界里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那样的情景让我觉得很心酸,显现了都市人的无情。这组照片是我在半年内利用假期走遍港九新界离岛完成的,并推出了摄影集,为的是将这些平常被视而不见的老人们以影像形式记录下来。
  
  为何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在》?
  照片中有很多是露宿者和独居老人,说真的就算他们有天过世了大概也没人发现,跟他们聊天时也知道了他们的一些背景,大多都是被儿女抛弃且失去联络的……人类总是喜欢逃避责任,只要自己看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自欺欺人这一点真的很可悲,所以这一辑照片才会被命名为“Here”,即“在”。 为的是证明这些老人的存在,而在曾推出的摄影集中,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注明老人们的称呼,还有年龄以及跟他们相遇的地点。
  
  这组作品展出时你附上了老人的住址,鼓励人们去关怀他们?让摄影成为了一种行为的开始,而不是结果。
  摄影集是以明信片方式印制,后面有老人们的姓氏、年龄和发现他们的地区等简单数据,目的是想鼓励大家带着这些明信片去该区寻找老人聊聊天,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们对他们的注意,活得像个隐形人般的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用的,而且大部分老人都有寻死的倾向。
  记得当中有一张照片,我拍摄的对象是天桥上的一位露宿婆婆,我坐在她旁边看着桥上人来人往,却绝少有人正视她一眼,偶然有好心人送上便当或零钱但立即就走。婆婆无奈地对我说,这已经是她今天第5餐了……便当最后就这样丢在一边变成废物,老人家的胃口其实根本吃不下太多食物,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关怀。但没人愿意逗留陪伴她聊聊天。
  那天她像十年没讲过话一样对我这个陌生人非常开放,把自己的背景身世都告诉了我,而且一口气讲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大概就是小孩都移民了,本来说好每年回来看她,最后一次比一次久,到现在已经不再回来了。说到这里她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跟她就这样坐在人来人往的地上哭了起来,印象挺深刻的。
  
  《在》中出现的老人的生活状况都是怎样的?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说不定有些老人不是没有家的,而是当只有自己一个住在一个空间里的孤独感太可怕,才会选择走到繁忙的街道上,除了想获得安全感,也想得到大家一点点的注意。虽然老人家的语言有时候比较难听得清楚,但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听懂了多少不是重点,而是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发泄些闷气,心情也能舒畅一点。
  当然还是有些比较开朗的老人们,虽然同样是独居的老人,但他们选择了用积极的心态生活。拍摄他们也是想让这辑照片的感觉不要过于悲观、灰暗,让大家知道活着是有很多种方式的,正面或负面的思考和动机会直接决定我们的未来。
  
  石硖尾是香港著名的老人区,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那张石硖尾村的老人照(首图),是我在该区宣布清拆后不久去拍摄的。当天我所感觉到的是所有居民的无奈,街坊们在楼梯边轻松聊着家常事的画面不复再,一起长大,一起居住多年的邻近们也将各散东西,虽然大家都没讲话,但在神情上都显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当时我是想记录这一个感觉,也想让大家看见他们的感受。
  
  拍摄手法上,选择直视镜头的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让人印象很深刻。
  是的。如果你有注意,会发现这一辑照片里全都是被摄者看镜头的人像照。因为在每次拍摄前我都尽量跟老人们交流、沟通,尝试了解他们的故事,最后再邀请他们拍照留念。我认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他们的经历,这是因为老人们到了这个年纪已不需要像我们一样伪装,看透世事的他们总是毫不掩饰。有时候眼神强烈得让我需要更稳步地拿好相机,这也是这辑照片给我带来的冲击。
  
  摄影师简介:蒋雅文,出生于香港,籍贯上海,曾为香港女流行歌手、演员及模特儿,曾参与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集。2008年赴台湾学习设计,并以“文迪”之名活跃于网上。个人微博:http://weibo.com/moblog2010。
其他文献
“爱之深,责之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乡土,不仅仅表现在对它的赞美,更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能看到故乡发展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看到后不会漠不关心、任其发展;而会伤于内、呼于外,发出呼吁或表达叹惋之情。高志强的这组名叫《幽闭恐惧症》的彩色作品所展现的香港世貌,用他照片展示时一直重复的词汇来说就是“怪”。摄影师一反惯用的黑白纪实手法,采用了鲜艳的色彩。优秀的色彩处理更加应和了作
期刊
从2010年发布的NEX-5C开始,无反光板结构、可更换镜头的微单相机成为索尼数码相机产品线的重要分支。这类相机采用与单反相机相同尺寸的影像传感器,取消了棱镜与反光镜结构,因此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也保证了与单反相同的成像画质。NEX-5N作为索尼微单机型NEX-5C的升级版,于8月25日正式发布。它是今年索尼微单产品线中最为重要的一款新品。7月下旬,笔者有幸提前拿到了索尼NEX-5N的样机,参
期刊
“走在石屎森林,一支支擎天石柱把原有的绿洲覆盖,灰白总是跟翠绿对着干。  諷刺,是在人工化的白色土地上,人们还是依恋真正的森林,试着重组亲手破坏的一切。  叶绿素于红外线摄影下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  用镜头追逐及捕捉大街小巷从不起眼的绿林,引证花草树木金光灿烂的顽强生命。  在时空错配的城市空间,发掘现实的矛盾点。  都市化对大自然不断驱逐。”  ——萧伟恒    萧伟恒是一名纪实摄影师。通过相机
期刊
从法国到香港  早年留学法国Mulhouse艺术学院主修艺术的香港摄影师秦伟曾是法国的“国家艺术家”。1993年秦伟回到自己出生的香港,想用自己的所学为香港做一点事情。从自己的老本行雕塑到摄影,当代艺术一直是秦伟的主要探索领域。秦伟与许多香港摄影人一样,并没有将摄影看作是单独的一门艺术,而认为摄影是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一起表现当代艺术。  秦伟在法国的学习和 “国家艺术家”的经历
期刊
说过香港50、60后的中坚摄影人,香港的新一代摄影人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谈到青年摄影人,从70后到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的创作理念、拍摄手法和艺术眼界,都与艺术教育和摄影教育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这个专题中,我们特邀三位长期活跃在摄影教育一线的摄影人,冯汉纪、高志强、黄启裕讲讲他们对香港摄影教育的总结和看法。  在对香港优秀青年摄影师与摄影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当代的香港摄影和教育界一种声音愈唱愈
期刊
“当我在港岛盲人心光学校见到这些视障的孩子时,我觉得我好像在一个演了千百遍的电视剧里,了无新意。但逐渐,我发现自己是个局外人,因为我发现这里的学生们根本不希望被贴上‘需要帮助’的标签,相反,他们一直对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正常人’充满渴望。他们想成为‘局内人’。”摄影师Trevor说。  这组摄影作品的故事实际上描写了摄影师与视障学生通过影像建立起双向沟通关系的过程。  摄影师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局外
期刊
你接受自己(的身体) 吗?你爱自己(的身体) 吗?你要面对自己(的身体) 吗?你是否已把自已(的身体) 忘掉?为什么你只相信广告传媒给你的身型标准?真的只有唯一的一套美的标准吗?有些时候那些故事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们所穿或不穿的、化或不化妆、所摆的姿势、所选的位置、地点背景、及一些围绕他们的对象中反映出来。  ——沈嘉豪《普通人》    从一只镜头开始人像摄影  其实,与沈嘉豪交谈过的人都能感觉到,
期刊
编者按:《窗》系列作品是香港商业摄影师张益平的一组湿版摄影作品。80年代初开始走上摄影及广告之路的张益平,一直从事严谨的产品类拍摄,从胶片到数码,见证了商业摄影在香港几十年来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张益平眼中的产品类商业摄影已经越来越缺少耐人寻味的创意,更多只是产品的展示和直观表现。他将这种惋惜之情表现在自己的《窗》系列作品中,借棕色色调和湿版摄影的手法,用人生与四季变化相比较,表达自己对
期刊
水作为摄影的主题充满多样性和挑战性,本期《实用摄影》在长达18页的专题中介绍了15种技术和技巧来应对大多数的拍摄可能。无需特殊的设备,你只需要准备好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不同的镜头即可。本期专题由Ed Godden和Andrew James为你提供拍摄水的指导。    1. 溅起的水珠  溅起的水滴在肉眼看来也许并不精彩,但是当你拍摄近距离特写时,却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影像。拍摄方法如下:  1)在保
期刊
今年67岁的钱海皓中将,几年前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他不仅自己摄影,还组织其他同志一起开展摄影活动。每年数次约上大家到各地采风撷英。近年来,每逢春节,钱将军都要组织影友联谊活动,包括观片会、请摄影界专家讲课指导、请器材商介绍新款摄影器材等。在访谈时,钱海皓将军透露,眼下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10月份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的“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