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这辑照片并没有政治意味, 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用相机捕捉下来而已。”采访时,蒋雅文这样声明。从这组《在》中,除了看到一张张老人真实的脸和他们充满故事的双眼,更能从中窥视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香港“老人社会”、“地产霸权”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关注焦点的时候,引发诸多思考。摄影师采用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为画面补充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待拆迁的房子、破旧的住所、高楼林立的街道、一箱箱沉重的啤酒……黄启裕介绍这组作品时特别指出,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拍摄者不仅仅通过影像完成了对这些老人生活状态的记录,还将摄影集是以明信片的方式印制,后面有老人們的姓氏、年龄和遇见他们的地方,在感染观众的同时,更鼓励年轻人带着明信片去寻找这些老人家给予关怀。这一简单的做法,让摄影脱离了单向传达,形成影像内容与观者的互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摄影不再是一个结果,而是另一个行为的开始。的确,与其对着照片扼腕叹息,将探望老人列入你的时间表,不是更有价值吗?
—— 编者手记
如何想到拍摄这组以老人为题材的作品?
当初拍摄这辑照片是因为那阵子自己在当老人义工,发现了很多人对身边需要被关怀的老人视而不见。比如露宿街头的老人,人们自己活在繁忙的世界里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那样的情景让我觉得很心酸,显现了都市人的无情。这组照片是我在半年内利用假期走遍港九新界离岛完成的,并推出了摄影集,为的是将这些平常被视而不见的老人们以影像形式记录下来。
为何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在》?
照片中有很多是露宿者和独居老人,说真的就算他们有天过世了大概也没人发现,跟他们聊天时也知道了他们的一些背景,大多都是被儿女抛弃且失去联络的……人类总是喜欢逃避责任,只要自己看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自欺欺人这一点真的很可悲,所以这一辑照片才会被命名为“Here”,即“在”。 为的是证明这些老人的存在,而在曾推出的摄影集中,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注明老人们的称呼,还有年龄以及跟他们相遇的地点。
这组作品展出时你附上了老人的住址,鼓励人们去关怀他们?让摄影成为了一种行为的开始,而不是结果。
摄影集是以明信片方式印制,后面有老人们的姓氏、年龄和发现他们的地区等简单数据,目的是想鼓励大家带着这些明信片去该区寻找老人聊聊天,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们对他们的注意,活得像个隐形人般的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用的,而且大部分老人都有寻死的倾向。
记得当中有一张照片,我拍摄的对象是天桥上的一位露宿婆婆,我坐在她旁边看着桥上人来人往,却绝少有人正视她一眼,偶然有好心人送上便当或零钱但立即就走。婆婆无奈地对我说,这已经是她今天第5餐了……便当最后就这样丢在一边变成废物,老人家的胃口其实根本吃不下太多食物,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关怀。但没人愿意逗留陪伴她聊聊天。
那天她像十年没讲过话一样对我这个陌生人非常开放,把自己的背景身世都告诉了我,而且一口气讲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大概就是小孩都移民了,本来说好每年回来看她,最后一次比一次久,到现在已经不再回来了。说到这里她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跟她就这样坐在人来人往的地上哭了起来,印象挺深刻的。
《在》中出现的老人的生活状况都是怎样的?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说不定有些老人不是没有家的,而是当只有自己一个住在一个空间里的孤独感太可怕,才会选择走到繁忙的街道上,除了想获得安全感,也想得到大家一点点的注意。虽然老人家的语言有时候比较难听得清楚,但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听懂了多少不是重点,而是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发泄些闷气,心情也能舒畅一点。
当然还是有些比较开朗的老人们,虽然同样是独居的老人,但他们选择了用积极的心态生活。拍摄他们也是想让这辑照片的感觉不要过于悲观、灰暗,让大家知道活着是有很多种方式的,正面或负面的思考和动机会直接决定我们的未来。
石硖尾是香港著名的老人区,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那张石硖尾村的老人照(首图),是我在该区宣布清拆后不久去拍摄的。当天我所感觉到的是所有居民的无奈,街坊们在楼梯边轻松聊着家常事的画面不复再,一起长大,一起居住多年的邻近们也将各散东西,虽然大家都没讲话,但在神情上都显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当时我是想记录这一个感觉,也想让大家看见他们的感受。
拍摄手法上,选择直视镜头的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让人印象很深刻。
是的。如果你有注意,会发现这一辑照片里全都是被摄者看镜头的人像照。因为在每次拍摄前我都尽量跟老人们交流、沟通,尝试了解他们的故事,最后再邀请他们拍照留念。我认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他们的经历,这是因为老人们到了这个年纪已不需要像我们一样伪装,看透世事的他们总是毫不掩饰。有时候眼神强烈得让我需要更稳步地拿好相机,这也是这辑照片给我带来的冲击。
摄影师简介:蒋雅文,出生于香港,籍贯上海,曾为香港女流行歌手、演员及模特儿,曾参与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集。2008年赴台湾学习设计,并以“文迪”之名活跃于网上。个人微博:http://weibo.com/moblog2010。
—— 编者手记
如何想到拍摄这组以老人为题材的作品?
当初拍摄这辑照片是因为那阵子自己在当老人义工,发现了很多人对身边需要被关怀的老人视而不见。比如露宿街头的老人,人们自己活在繁忙的世界里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那样的情景让我觉得很心酸,显现了都市人的无情。这组照片是我在半年内利用假期走遍港九新界离岛完成的,并推出了摄影集,为的是将这些平常被视而不见的老人们以影像形式记录下来。
为何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在》?
照片中有很多是露宿者和独居老人,说真的就算他们有天过世了大概也没人发现,跟他们聊天时也知道了他们的一些背景,大多都是被儿女抛弃且失去联络的……人类总是喜欢逃避责任,只要自己看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自欺欺人这一点真的很可悲,所以这一辑照片才会被命名为“Here”,即“在”。 为的是证明这些老人的存在,而在曾推出的摄影集中,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注明老人们的称呼,还有年龄以及跟他们相遇的地点。
这组作品展出时你附上了老人的住址,鼓励人们去关怀他们?让摄影成为了一种行为的开始,而不是结果。
摄影集是以明信片方式印制,后面有老人们的姓氏、年龄和发现他们的地区等简单数据,目的是想鼓励大家带着这些明信片去该区寻找老人聊聊天,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们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们对他们的注意,活得像个隐形人般的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用的,而且大部分老人都有寻死的倾向。
记得当中有一张照片,我拍摄的对象是天桥上的一位露宿婆婆,我坐在她旁边看着桥上人来人往,却绝少有人正视她一眼,偶然有好心人送上便当或零钱但立即就走。婆婆无奈地对我说,这已经是她今天第5餐了……便当最后就这样丢在一边变成废物,老人家的胃口其实根本吃不下太多食物,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关怀。但没人愿意逗留陪伴她聊聊天。
那天她像十年没讲过话一样对我这个陌生人非常开放,把自己的背景身世都告诉了我,而且一口气讲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大概就是小孩都移民了,本来说好每年回来看她,最后一次比一次久,到现在已经不再回来了。说到这里她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跟她就这样坐在人来人往的地上哭了起来,印象挺深刻的。
《在》中出现的老人的生活状况都是怎样的?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说不定有些老人不是没有家的,而是当只有自己一个住在一个空间里的孤独感太可怕,才会选择走到繁忙的街道上,除了想获得安全感,也想得到大家一点点的注意。虽然老人家的语言有时候比较难听得清楚,但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我们听懂了多少不是重点,而是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发泄些闷气,心情也能舒畅一点。
当然还是有些比较开朗的老人们,虽然同样是独居的老人,但他们选择了用积极的心态生活。拍摄他们也是想让这辑照片的感觉不要过于悲观、灰暗,让大家知道活着是有很多种方式的,正面或负面的思考和动机会直接决定我们的未来。
石硖尾是香港著名的老人区,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那张石硖尾村的老人照(首图),是我在该区宣布清拆后不久去拍摄的。当天我所感觉到的是所有居民的无奈,街坊们在楼梯边轻松聊着家常事的画面不复再,一起长大,一起居住多年的邻近们也将各散东西,虽然大家都没讲话,但在神情上都显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当时我是想记录这一个感觉,也想让大家看见他们的感受。
拍摄手法上,选择直视镜头的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让人印象很深刻。
是的。如果你有注意,会发现这一辑照片里全都是被摄者看镜头的人像照。因为在每次拍摄前我都尽量跟老人们交流、沟通,尝试了解他们的故事,最后再邀请他们拍照留念。我认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他们的经历,这是因为老人们到了这个年纪已不需要像我们一样伪装,看透世事的他们总是毫不掩饰。有时候眼神强烈得让我需要更稳步地拿好相机,这也是这辑照片给我带来的冲击。
摄影师简介:蒋雅文,出生于香港,籍贯上海,曾为香港女流行歌手、演员及模特儿,曾参与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集。2008年赴台湾学习设计,并以“文迪”之名活跃于网上。个人微博:http://weibo.com/moblog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