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璀璨艺术瑰宝,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武术拥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极高的养生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又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意义。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将武术列为课程,传授学生武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应该说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开展已经具备了传统习惯的意识认同基础。有助于我们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到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促进传统武术在社会的价值体现,进而推动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扬。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教育价值 价值
一、前言
传统武术是由传统与武术两个概念复合而成的。“传”原指古驿道沿途设有许多驿站、传递信息,使者每到一站便可换乘马车继续赶路。引申到现在为相传继续,代代相传的意思。“统”本意是茧的头绪,引申为一脉相承,世代相继的系统。“传统”由单一概念转变为联结的概念,是取其世代相传某种根本性的东西之意,变现为“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流向未来”(吕乃澄《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武术价值就是传统武术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它回答了“传统武术”对人有何意义的问题。
二、对传统武术和教育价值的认识
(一)对传统武术的认识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名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这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称。武术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较强的宗派性。
(二)对教育价值的认识
教育价值是指主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在教育活动之中既要合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也要合乎人类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
(三)对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的认识
传统武术价值就是它对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是指传统武术主体在把传统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武术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传统武术价值与传统武术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传统武术活动的目的。
三、传统武术的价值及其影响
(一)传统武术健身价值
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人们进行武术练习,除了技击,健身是主要目的。以太极拳为例,中国科学院对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的科技人员进行心电图谱检查,研究显示,心脏的传导功能、心功率、心率等功能指标,在练拳30min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调整心率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国外的研究学者也在太极拳对心肺、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传统武术的德育价值
传统武术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古往今来,德是武术教育贯彻始终的主线。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传统武术的切磋武技还是现今的武术比赛,开始时都要进行“抱拳礼”,来表示尊重与礼让。单单一个“抱拳礼”足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三)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衍生而来的,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成员把武术作为介质,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德。因此,在武术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把传统武术文化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它带来的社会效益。这样,武术运动不仅在技艺上得到认可,其自身内在的文化内涵也被有效地利用起来,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
(四)传统武术的学校教育价值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学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继承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传统武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建设和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武术正符合学生群体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是学校体育达到“健康第一”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
(五)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性,又有自身独特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创造物。中西方文化的竞争与较量主要体现在文化渗透上,这就要求我们切实的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社会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部分青少年由于接受了外来文化刺激,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人类需要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予以弥补。传统武术对于人们精神文化丰富、和谐家庭生活的构建以及人们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四、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武术教学
传统的武术文化其内涵渊源,博大精深,简单的教学不能体现其内在精髓。当前的武术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渗透力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增加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应注重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武术教学中的创新力度,在教学中,一改陈旧的教学方法,采取新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武术的某些动作编纂成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某个武术动作。在现代教学中,应当将传统武术文化了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来可以吸引学生们学习传统武术,二来可以优化传统武术,与国际接轨,使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
五、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武术在中小学中的发展现状
虽然武术进入中小学的方针政策早已实施,但是没有固定的教学科目,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师当前中小学武术发展的普遍现象,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革命的本钱,使得当前学生体质越来越差。社会监管力度不够,学校对武术教学不重视,使得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缓慢。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虽然传统武术已经进入到各高校,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是没有专业的武术老师是一个主要制约方面,由于学生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在武术教学课时安排上还远远不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案。
六、传统武术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及其发展前景
(一)实现途径
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所以我国要完善学校体育的武术教育,提高社会武术团体的文化素养,注重武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加强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使武术走向国际化。在落实和传播武术过程中,把民族精神教育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武术形象。社会教育机构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应该是学校武术教材的编撰,应当以传统武术为主,编写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武术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二)发展前景
传统武术“尚武崇德”精神丰富的内涵,传统武术的健身作用,教育作用及对世界体育文化的深远影响充分证明了传统武术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当今社会,传统武术必将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当前的武术段位制在全国各地的实施,影响力已经在学校群体中蔓延开来,随着日后人们对武术段位制的认知程度加深,武术的发展也将蒸蒸日上。
七、结语
武术在数千年的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精神和内容,注重整体合一,强调道德修养,具有健身、教育、社会等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对武术的追求,武术越来越被人所重视,武术练习的科学性也不断增强。在国际上,武术运动正以稳健的步伐向世界性体育项目迈入。在其他西方国家中,随着武术的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到我国来求学拜师。
在未来发展中,应大力发展宣扬武术文化,让每一个国人都深切体会到武术带来的益处,在武术锻炼中,深刻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应团结起来,加入全民武术健身行列中,为武术的进一步壮大尽一份力量,加快武术向国际进军的脚步,使每一个外国友人都能了解到我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弘扬我们的传统武学。
参考文献:
[1] 刘欣如,高小辉.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J].武当.2013.1.1(总269期).
[2] 刘文武.传统武术进入我国学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5(第36卷第1期).
摘 要 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璀璨艺术瑰宝,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武术拥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极高的养生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又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意义。当代学校体育教育将武术列为课程,传授学生武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应该说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开展已经具备了传统习惯的意识认同基础。有助于我们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到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促进传统武术在社会的价值体现,进而推动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扬。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教育价值 价值
一、前言
传统武术是由传统与武术两个概念复合而成的。“传”原指古驿道沿途设有许多驿站、传递信息,使者每到一站便可换乘马车继续赶路。引申到现在为相传继续,代代相传的意思。“统”本意是茧的头绪,引申为一脉相承,世代相继的系统。“传统”由单一概念转变为联结的概念,是取其世代相传某种根本性的东西之意,变现为“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流向未来”(吕乃澄《中国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武术价值就是传统武术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它回答了“传统武术”对人有何意义的问题。
二、对传统武术和教育价值的认识
(一)对传统武术的认识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名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这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称。武术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较强的宗派性。
(二)对教育价值的认识
教育价值是指主体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在教育活动之中既要合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也要合乎人类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
(三)对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的认识
传统武术价值就是它对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是指传统武术主体在把传统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武术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传统武术价值与传统武术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传统武术活动的目的。
三、传统武术的价值及其影响
(一)传统武术健身价值
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人们进行武术练习,除了技击,健身是主要目的。以太极拳为例,中国科学院对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的科技人员进行心电图谱检查,研究显示,心脏的传导功能、心功率、心率等功能指标,在练拳30min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调整心率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国外的研究学者也在太极拳对心肺、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传统武术的德育价值
传统武术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古往今来,德是武术教育贯彻始终的主线。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传统武术的切磋武技还是现今的武术比赛,开始时都要进行“抱拳礼”,来表示尊重与礼让。单单一个“抱拳礼”足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三)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衍生而来的,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成员把武术作为介质,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德。因此,在武术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把传统武术文化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它带来的社会效益。这样,武术运动不仅在技艺上得到认可,其自身内在的文化内涵也被有效地利用起来,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
(四)传统武术的学校教育价值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学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继承人。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传统武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建设和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武术正符合学生群体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是学校体育达到“健康第一”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
(五)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性,又有自身独特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创造物。中西方文化的竞争与较量主要体现在文化渗透上,这就要求我们切实的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社会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部分青少年由于接受了外来文化刺激,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人类需要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予以弥补。传统武术对于人们精神文化丰富、和谐家庭生活的构建以及人们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四、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武术教学
传统的武术文化其内涵渊源,博大精深,简单的教学不能体现其内在精髓。当前的武术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渗透力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增加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应注重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武术教学中的创新力度,在教学中,一改陈旧的教学方法,采取新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武术的某些动作编纂成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某个武术动作。在现代教学中,应当将传统武术文化了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来可以吸引学生们学习传统武术,二来可以优化传统武术,与国际接轨,使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
五、武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武术在中小学中的发展现状
虽然武术进入中小学的方针政策早已实施,但是没有固定的教学科目,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师当前中小学武术发展的普遍现象,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革命的本钱,使得当前学生体质越来越差。社会监管力度不够,学校对武术教学不重视,使得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缓慢。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虽然传统武术已经进入到各高校,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是没有专业的武术老师是一个主要制约方面,由于学生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在武术教学课时安排上还远远不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案。
六、传统武术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及其发展前景
(一)实现途径
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所以我国要完善学校体育的武术教育,提高社会武术团体的文化素养,注重武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加强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使武术走向国际化。在落实和传播武术过程中,把民族精神教育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武术形象。社会教育机构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应该是学校武术教材的编撰,应当以传统武术为主,编写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武术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二)发展前景
传统武术“尚武崇德”精神丰富的内涵,传统武术的健身作用,教育作用及对世界体育文化的深远影响充分证明了传统武术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当今社会,传统武术必将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当前的武术段位制在全国各地的实施,影响力已经在学校群体中蔓延开来,随着日后人们对武术段位制的认知程度加深,武术的发展也将蒸蒸日上。
七、结语
武术在数千年的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精神和内容,注重整体合一,强调道德修养,具有健身、教育、社会等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对武术的追求,武术越来越被人所重视,武术练习的科学性也不断增强。在国际上,武术运动正以稳健的步伐向世界性体育项目迈入。在其他西方国家中,随着武术的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到我国来求学拜师。
在未来发展中,应大力发展宣扬武术文化,让每一个国人都深切体会到武术带来的益处,在武术锻炼中,深刻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应团结起来,加入全民武术健身行列中,为武术的进一步壮大尽一份力量,加快武术向国际进军的脚步,使每一个外国友人都能了解到我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弘扬我们的传统武学。
参考文献:
[1] 刘欣如,高小辉.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J].武当.2013.1.1(总269期).
[2] 刘文武.传统武术进入我国学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5(第3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