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设置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生资助奖金等等,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在国家制定的奖金资助制度和限定条件中,要怎样发挥出国家资助奖金的最大效力,也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内容。其中,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是发挥国家资助奖金作用的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国家资助奖金的评定制度和各种资助手段,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评定 管理 资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82-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0万,占全国所有在校生人数的25%,数量庞大。针对这么的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制定了很多资金资助政策,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贫困生资助奖金等。此外,每个省市,也会设立相应的爱心助学金、政府助学金等措施,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各大高校也相应地设置了校内奖学金和各种勤工俭学的岗位,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涉及面比较广,经费投入大,要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无误,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拿到相应的资助,因此,需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工作。
一、现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方法
现阶段,高校普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方面采取的方法是:先发放认定标准,再经过班主任教师对班级中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进行认定,再和班级的相关班委进行复议,再由院系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审核,最后再由学校的学工处进行统一的审核,才确定每个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在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面,都按照这個程序进行,也可以直接从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选择。[1(20):185]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评定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申请流程如下:在开学前,需要将录取通知书内附带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完整;开学时,学生需要进行缴费、生源地贷款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新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开学后,要对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经过这些步骤之后,确定出本院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再由学院的院学工处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确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委复议时,可以让班委调查学生的平时消费水平,来确定学生的名单。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水平要低于全院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针对突然增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能出示可以证明的数据和资料,确认信息无误,才能发放贫困补助金。
二、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提供的地方证明材料可信度低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学生所在的地方政府出示的贫困证明材料,[2(05):230 229]但是,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会肆意鼓吹在外大学生申请困难补助,会随意开贫困证明,而且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也会积极办理相关的贫困证明,有些地方政府所开具的贫困证明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不能很好地证明学生是否就是贫困生,出现了许多“伪贫困生”。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要进行公示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公开和公示,可以发挥出学生群众的监督作用,提高贫困生评定工作的透明度。但是在公开信息的同时也损害了一些学生的隐私,因此,多半都采取的是不公开公示,保全学生的个人隐私。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年级而增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多,主要是因为旁观者效应。[3(27):86-87]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学生,看到班级里与自己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学生都申请了补助金,自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说不定也可以获得补助金。同时,班主任教师看到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在申请补助金,也鼓励和煽动本班的学生去申请补助金。
(四)评定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拿到补助金之后,学校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学生本身又缺乏一种感恩的心理,都普遍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在补助金到手之后,不到几天就挥霍完了。
(五)在评定的过程中存在着“人情分”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过程中,班主任和班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班主任和班委的评定心态不对,将补助金看作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4(02):49-54]会着重考虑班委,认为班委为学生办事,理应得到奖励,也有很多的班委,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中,侧重于与自己关系的朋友,存在着“人情分”。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端正心态
目前,高职院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健康心态教育,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觉得补助金申请的程序太麻烦、复杂,而不愿意申请。有的学生则认为补助金是国家对他们的施舍和某种投资,不想接受,也没必要抱着感恩的心态。
三、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措施
(一)坚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评定原则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无偿救助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5(06):111-114]其中,无偿救助原则是指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经济困难条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资助;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是指学生在获得资助金时得到了一定的权利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付出,总体来说是资助权利大于义务付出;公平竞争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院内部奖学金等。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判定,选择各自的侧重点来进行使用,在助学金方面可以侧重于无偿救助原则,在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方面, 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在个人能力发展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方面时,就可以侧重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注重学生的品行考量,建立诚信档案
国家实施助学金和补助金等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教育育人的,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目前,国家推行的助学贷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风险,银行也害怕资金的投入会没有回报,在银行方面来说,风险意识必须放在首位,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而选择助学贷款,银行可以为在校学生发放无担保贷款,而学生又缺乏个人信用担保,学生未来发展的可变性因素太多,银行存在一定的担忧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在学生贷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品行考量,建立相关的诚信档案,[6(12):194-195]在诚信档案中可以涉及学生的个人承诺书、个人背景资料,品行状况、学习成绩、信用记录等等,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概括,银行也可以借助这个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品行情况,来考量是否给学生发放贷款,降低银行的顾虑。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
助学金是由高校直接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助学补助的,也只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才可以得到,由于助学金的金额比较大,学生和学校都比较在乎一笔钱。因此,在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标准进行,适当的向一些弱势群体倾斜,[7(07):242-243]如身患残疾的学生、地处贫困山区的学生等,也可以根据班级里的实际情况,先补助特困和极困的学生,再将剩余下来的名额,由班主任和班委共同协商,来确定普通困难学生的名额,要能确保每个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程序是科学的,提供的数据是可靠的、准确的。此外,学校还要对肆意挥霍助学金的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要针对拿到助学金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这笔钱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利用,以后可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家长邮寄一封信,告诉学生家长事情的经过,让家长帮助监督学生。学校在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中,采取分批发放,在全院校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广大师生进行监督和举报,针对举报情况的轻重,实施相应的处罚。
(四)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学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化解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将经济困难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前进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开设专门性的心理疏导讲座和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定期的进行检查,不断排除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如自卑心理、叛逆心理、虚荣心理等,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注重助学金的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
在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要同时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可以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偿救助项目,要秉承“救勤不救懒”的原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助学金,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六)拓展奖学金资助渠道
单凭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救助是远远不够的,要呼吁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来开展相关的“爱心捐赠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此外,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创业,根据学生创业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技创新奖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大众传媒来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英雄事迹,来鼓励和帮助那些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当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单是一个家庭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高校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從根本上解决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应该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注重评定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评定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性。此外,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资助项目,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由于大学生的层次化情况比较明显,需要制定一个评定、资助、管理、教育为一体的管理工作程序,完美地解决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185.
[2]李乐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等级认定量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5):230 229.
[3]李德亮,王博,乔向东.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与资助体系构建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86-87.
[4]孙佩瑜.高职院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的探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49-54.
[5]张明远.新资助政策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11-114.
[6]陆孙琦.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S高职院校为例[J].轻工科技,2015(12):194-195.
[7]杜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242-243.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评定 管理 资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82-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0万,占全国所有在校生人数的25%,数量庞大。针对这么的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制定了很多资金资助政策,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贫困生资助奖金等。此外,每个省市,也会设立相应的爱心助学金、政府助学金等措施,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各大高校也相应地设置了校内奖学金和各种勤工俭学的岗位,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涉及面比较广,经费投入大,要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无误,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拿到相应的资助,因此,需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工作。
一、现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方法
现阶段,高校普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方面采取的方法是:先发放认定标准,再经过班主任教师对班级中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进行认定,再和班级的相关班委进行复议,再由院系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审核,最后再由学校的学工处进行统一的审核,才确定每个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在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面,都按照这個程序进行,也可以直接从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选择。[1(20):185]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评定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申请流程如下:在开学前,需要将录取通知书内附带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完整;开学时,学生需要进行缴费、生源地贷款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新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开学后,要对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经过这些步骤之后,确定出本院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再由学院的院学工处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确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委复议时,可以让班委调查学生的平时消费水平,来确定学生的名单。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水平要低于全院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针对突然增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能出示可以证明的数据和资料,确认信息无误,才能发放贫困补助金。
二、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提供的地方证明材料可信度低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学生所在的地方政府出示的贫困证明材料,[2(05):230 229]但是,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会肆意鼓吹在外大学生申请困难补助,会随意开贫困证明,而且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也会积极办理相关的贫困证明,有些地方政府所开具的贫困证明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不能很好地证明学生是否就是贫困生,出现了许多“伪贫困生”。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要进行公示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公开和公示,可以发挥出学生群众的监督作用,提高贫困生评定工作的透明度。但是在公开信息的同时也损害了一些学生的隐私,因此,多半都采取的是不公开公示,保全学生的个人隐私。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年级而增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多,主要是因为旁观者效应。[3(27):86-87]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学生,看到班级里与自己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学生都申请了补助金,自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说不定也可以获得补助金。同时,班主任教师看到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在申请补助金,也鼓励和煽动本班的学生去申请补助金。
(四)评定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拿到补助金之后,学校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学生本身又缺乏一种感恩的心理,都普遍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在补助金到手之后,不到几天就挥霍完了。
(五)在评定的过程中存在着“人情分”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过程中,班主任和班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班主任和班委的评定心态不对,将补助金看作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4(02):49-54]会着重考虑班委,认为班委为学生办事,理应得到奖励,也有很多的班委,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中,侧重于与自己关系的朋友,存在着“人情分”。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端正心态
目前,高职院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健康心态教育,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觉得补助金申请的程序太麻烦、复杂,而不愿意申请。有的学生则认为补助金是国家对他们的施舍和某种投资,不想接受,也没必要抱着感恩的心态。
三、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措施
(一)坚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评定原则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无偿救助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5(06):111-114]其中,无偿救助原则是指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经济困难条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资助;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是指学生在获得资助金时得到了一定的权利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付出,总体来说是资助权利大于义务付出;公平竞争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院内部奖学金等。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判定,选择各自的侧重点来进行使用,在助学金方面可以侧重于无偿救助原则,在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方面, 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在个人能力发展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方面时,就可以侧重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注重学生的品行考量,建立诚信档案
国家实施助学金和补助金等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教育育人的,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目前,国家推行的助学贷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风险,银行也害怕资金的投入会没有回报,在银行方面来说,风险意识必须放在首位,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而选择助学贷款,银行可以为在校学生发放无担保贷款,而学生又缺乏个人信用担保,学生未来发展的可变性因素太多,银行存在一定的担忧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在学生贷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品行考量,建立相关的诚信档案,[6(12):194-195]在诚信档案中可以涉及学生的个人承诺书、个人背景资料,品行状况、学习成绩、信用记录等等,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概括,银行也可以借助这个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品行情况,来考量是否给学生发放贷款,降低银行的顾虑。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
助学金是由高校直接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助学补助的,也只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才可以得到,由于助学金的金额比较大,学生和学校都比较在乎一笔钱。因此,在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标准进行,适当的向一些弱势群体倾斜,[7(07):242-243]如身患残疾的学生、地处贫困山区的学生等,也可以根据班级里的实际情况,先补助特困和极困的学生,再将剩余下来的名额,由班主任和班委共同协商,来确定普通困难学生的名额,要能确保每个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程序是科学的,提供的数据是可靠的、准确的。此外,学校还要对肆意挥霍助学金的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要针对拿到助学金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这笔钱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利用,以后可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家长邮寄一封信,告诉学生家长事情的经过,让家长帮助监督学生。学校在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中,采取分批发放,在全院校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广大师生进行监督和举报,针对举报情况的轻重,实施相应的处罚。
(四)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学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化解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将经济困难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前进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开设专门性的心理疏导讲座和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定期的进行检查,不断排除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如自卑心理、叛逆心理、虚荣心理等,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注重助学金的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
在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要同时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可以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偿救助项目,要秉承“救勤不救懒”的原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助学金,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六)拓展奖学金资助渠道
单凭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救助是远远不够的,要呼吁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来开展相关的“爱心捐赠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此外,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创业,根据学生创业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科技创新奖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大众传媒来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英雄事迹,来鼓励和帮助那些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当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单是一个家庭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高校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從根本上解决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应该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注重评定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评定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性。此外,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资助项目,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由于大学生的层次化情况比较明显,需要制定一个评定、资助、管理、教育为一体的管理工作程序,完美地解决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185.
[2]李乐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等级认定量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5):230 229.
[3]李德亮,王博,乔向东.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与资助体系构建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86-87.
[4]孙佩瑜.高职院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的探究——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49-54.
[5]张明远.新资助政策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11-114.
[6]陆孙琦.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S高职院校为例[J].轻工科技,2015(12):194-195.
[7]杜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242-243.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