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子没问题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去接一恒时,我看到教室门口贴有专门为万圣节准备的僵尸图片,是孩子们自己画在卡纸上再剪下来的。
  我站在教室门口挨个看了看,然后对一恒说:“张磊磊画的僵尸多形象啊,站在这里,感觉僵尸真的向我走来了一样。”
  “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画得一样好。”一恒非常不屑地说。
  “我相信你可以画得更好。妈妈只是提醒你要学会吸取别人的优点,好吗?”
  对于一恒话语中的嫉妒情绪,我并没有太在意,因而这种情绪也就没得到足够的重视。
  晚餐时,我再次在恒爸面前表扬张磊磊:“……我简直不相信那是一个8岁孩子画的,太形象了……”语气中充满了赞扬和肯定。
  “我讨厌他,我希望他死。”一恒恶狠狠地说。
  我很吃惊,他怎么可以说出这么恶毒的话?
  我知道,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孩子出现种种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说话的语气出了问题。如果家长这时只是一味指责孩子,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导致孩子叛逆。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那么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我再次回想了事情的经过,从下午接他放学到晚餐时他说出这句话,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像慢镜头一样在我脑中一遍遍地回放。最终,镜头停在我两次夸奖张磊磊上,问题就出在这里。
  首先,我在教室门口当着一恒的面夸奖张磊磊,却没有肯定一恒画中的优点,是我的说话方式出了问题。“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同样,美术作品也无第一,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我在肯定张磊磊作品的同时,也能指出一恒作品中的优点,他一定不会对张磊磊不屑。
  其次,晚餐时,我又一次给予张磊磊欣赏和肯定,这对于7岁的一恒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他可能认为张磊磊抢了自己的风头,也抢了妈妈的爱。所以才说出如此恶毒的话。
  2
  想到这里,我平静地问一恒:“张磊磊得罪你了吗?”“没有。”他淡淡地回答。
  “那么,你为什么希望他死?”我尽量用轻松、随意、平静的语气问他。他答:“他死了,我画的画就是最好的了。”
  问题果然出在这里,可我不能因此责怪他不大度、小心眼,七八岁的孩子心中没这些概念,这只是他出于本能的一种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无关善恶。
  接下来,我需要给他讲道理,并帮他缓解嫉妒的情绪。可单纯的道理对孩子来说,过于抽象,我决定先绕个弯子。
  一恒最近喜欢脑筋急转弯,我拿过纸笔对他说:“我给你出个脑筋急转弯,看看你会做吗?”
  “好。”他果然很有兴趣,飞快地跑到我身边来。
  我在纸上画出一条线,然后问他:“不擦,不涂,不改这条直线,怎么才能使它变得更短呢?”
  他想了好久,总是试图修改、涂擦那条直线,还想要拿剪刀剪去一段,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这条直线只是一个参照物,你不能对它做任何改动。”最后他放下纸笔说:“我想不出来。”
  我拿过笔,在那条直线旁边画了一条比它更长的直线,然后对一恒说:“要想使这条直线变短,在它旁边画一条更长的就可以了。”“这么简单啊。”他恍然大悟。
  “嗯,就是这么简单。你知道吗?现在张磊磊就是第一条直线,你不能去嫉妒、攻击甚至排挤他,你需要改变自己,争取让自己更优秀,使自己成为比他更长的直线。”我对他说。
  一恒若有所思地说:“是不是我只要认真画,就会比张磊磊画得好?”
  “也可以这么说,但画画这件事,是发挥创意和想象力的一件事,我之前说张磊磊比你画得好,是欠妥当的。你们的画各有优劣,你也有你的优点,你的色彩调得非常好。”我解释说。
  “这个,我明白,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的,妈妈就是这个意思。”我及时给予他肯定。“那么,如果别人在其他事情上做得比我好,我只要更努力,超过他就行?”他问。“对,你不能因为别人比你好而嫉妒,应该努力地超过他。不过,能超越他固然好,实在不能超越,只要你努力了,也是值得赞赏的,我一样会为你感到骄傲。”我回答他。
  他想了一下,说:“我以为你喜欢张磊磊胜过喜欢我呢。我不是真的想让他死,只是不想让你更喜欢他。”“我明白,宝贝,你是我的儿子,无论任何时候,我当然是更喜欢你。”我对他说。
  然后,他放心地去做作业了。
  3
  等一恒做完作业,我搬了把椅子坐在他对面,看着他的眼睛说:“我想和你聊会儿天。”
  “是不是又给我出脑筋急转弯?”他两眼放光。
  本来是想和他聊聊合作,但看到他那么喜欢脑筋急转弯,我改变了主意,以急转弯的形式开始了这场有关合作的谈话。
  “你构图、调色比张磊磊好,他画得比你画得更形象。那么,现在老师给你俩布置一个任务,要求你的画要形象,他构图、调色要和你一样好,你该怎么办?”我问他。
  他说:“我可以模拟他的画,他也可以模拟我的构图。”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一种既省时又能出好作品的办法?”我继续问。他抓耳挠腮,实在想不出。
  “如果你们合作呢?你调色、构图,他负责画出来。”我提示他。
  他一拍脑袋,恍然大悟的样子:“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们可以联手啊,这样我们就是班上画得最好的了。”
  于是,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第二天和张磊磊合作画几张僵尸,剪下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并趁机告诉他:“孩子,以后你会发现,在你身边,有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你更优秀,嫉妒并不能使你变得更好。若想变得更好,你可以选择和对方合作。这样,你们能吸取彼此的优点,对提升自己和对方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天放学后,他拉着我的手,走到教室门口,指着墙上的几幅僵尸图画说:“妈妈,你看,这是我和张磊磊联合画出来的,漂亮吧?”
  “是的,很漂亮,比你们各自的画好。”我及时给予肯定。
  容易嫉妒的孩子一般是争强好胜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适当的竞争意识,让他明白竞争是为了发展和提升自己。把孩子的好胜心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不失为排解嫉妒的一种好办法。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由于社会上长期以来呼吁保护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国内的“国学热”持续高温不降,很多小孩子也参加各种国学班。到底孩子该不该学国学呢?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的观点一经报道,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国学教育改革的评估报告显示,73%的家长和87%的老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
期刊
最近读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喜欢至极。书中的每一个实例,每一篇文章,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平和的内容都在向我传递着看似平常实则深邃的教育哲理,给我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和无形的厚重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此书诠释的理念。书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期刊
1  “妈妈,我现在不想跳,我就在旁边看看就行了。”才上四年级的女儿仰着冻得红彤彤的小脸,向我祈求着。  今天的温度特别低,站在操场上,西北风毫不留情地刮着,我恨不得戴个防护头盔才行。  “不行!你现在必须跳!”当着学生们的面,我尽量控制自己的分贝,低声怒吼着。  “为什么?妈妈。”女儿哆嗦着有些发紫的嘴唇,怀里抱着一大捆衣服。  “因为这是课间操时间,你必须要锻炼身体!”我反应很快,脱口而出一个
期刊
小朋友,你们一定喜欢荡秋千吧?当秋千被高高地荡起后,是不是感觉特别惬意?仿佛鸟儿一样飞上了蓝天。你们留意过吗?当秋千荡起后,即使后面没有人推,它依然能荡来荡去。难道有人对秋千施了什么奇妙的魔法吗?当然不是了,惯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停不下来的溜溜球、推翻的多米诺骨牌、急刹车时身体前倾……这些都是惯性。  惯性以及惯性实验  老师小心翼翼地将8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
期刊
多给孩子“五谷杂粮”,让他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学习上的智者。  ——过怿的父亲过则正说  从在外婆身边生活的柔弱小男孩,到独立独行去美国求学的男子汉,过怿慢慢转变,一步步成长。如今,他已考取了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药剂专业博士,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读书求学梦想。  放手,在快乐中学习  孩子爱听故事是天性。过怿从小特爱听故事,作为优秀小学教师的过爸爸,除了亲自给孩子讲故事之外,还买了《黑猫警长》《两只笨
期刊
女儿爱说“假话”,怎么办?  江苏无锡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4岁半,最近她喜欢说些“假话”,就是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话,比如:跟小朋友、老师说,爷爷有个苹果手机;对邻居说,自己家里有辆敞篷车;跟我们说,卧室里有只小猫……其实,这些都是假的。我总觉得是她的幻想,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答:幼儿大约从接近3周岁时,开始喜欢玩想象性游戏,这是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一种方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辨别幻想和现
期刊
儿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江苏南通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喜欢一边玩一边丢东西,从不按我的要求整理玩具;下次玩的时候就翻箱倒柜,到处找东西。现在,儿子快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以后还不知道有多费神,我该怎么办呢?  答:大多数小朋友玩起来都不大容易顾及整洁、分类存放,总想玩个痛快。这虽然符合探索的天性,但是父母多少会从习惯养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会产生一些焦虑。  大多数孩子所犯的类似错误都是家
期刊
0-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1、父母亲切的态度  宝宝想要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
期刊
儿子在温哥华的小学已经读了半年多,这学期以来,我一直在观察儿子每天在学校里到底学了什么。  关于分班  儿子飞飞是从幼儿园开始在加拿大上学的,去年9月升一年级,经历了分班过程。我先介绍一下加拿大学校是如何分班的。幼儿园最后一学期快结束时,老师会发表格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填下你最想和哪些孩子在一个班,又不想和哪些孩子在一个班,另外也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飞飞和某某一定不会分在一个
期刊
来美国之后,我发现美国人礼数颇多,完全颠覆了我想象中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形象,让我这个来自礼仪之邦的人汗颜。比如,客人来我家吃饭后,隔几天我必然会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感谢和赞美的话。或者帮助别人做过什么事情,哪怕小事一桩,就会有感谢的贺卡寄来。或者有时他们寄卡,只是表达大家能相识的高兴之情,很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不仅朋友之间会送礼,师生之间也会彼此送礼,表示感谢、祝福等。女儿小学学期快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