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专业结构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牵制。因此,通过对黑龙江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高校必须通过科学论证、优化专业设置、建立动态管理体系等来协调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使之互相促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65-02
截至2015年,黑龙江省有本科院校36所,独立学9所;本科专业共有252种,专业布点1 150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79个专业,最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17个专业,校均53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10个(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最少的为3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均7.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97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小的为243人(东北农业大学),平均395人。可以说,黑龙江省大学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上升的空间不大,大学的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学院和独立学院扩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黑龙江省理工科院校较多,在11个门类专业布点中工学最多,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这四个门类共907个专业布点,占总数的79%;这四个门类共有专业177个,占专业总数的70%。可以看出门类间的专业布点还是比较均衡的,工学专业独占鳌头,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导学科,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等;排在后三位的是哲学、农学和历史学。从招生情况看,2005—2015年这10年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程度较大的工学、理学在校生人数有下降的势头,特别是理学,比重下降较为明显;与第三产业关联较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在校生人数比重呈现增长的态势。黑龙江省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新兴专业也在不断涌现。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行业的兴起,在社会对传统专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高校为适应这种需求,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如经济学类的金融工程、投资学、风险管理与精算等。各种新兴专业的设置,满足了社会需求,增强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后劲。
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在绝对值发展上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结构上来看,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黑龙江省20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 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659.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 591.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6 788.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7.2:45.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2%和64.7%。产品倾向于以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二产业在绝对值上发展非常快,但产业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工业一直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三产业呈不断增长趋势,且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不断扩大。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产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科学论证,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高校无论在新增还是调整专业时,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协会专家的论证,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高校自身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调整时能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能与学校的规模发展和资源建设相适应、能正确处理好长期和短期、数量与质量、适度与超前的关系,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跟风。
(二)科学预测,避免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性
如何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根据大学生就业率进行预测。这项工作可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基于历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也可由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教育咨询和评估机构进行预测,帮助诊断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之间问题,提出调整专业结构的预测结论。对于就业率连年不达标且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的专业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招生,对于就业率良好专业也需要维护和完善。其次,高校应当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专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最后,高校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面对区域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人才新需求,相关专业要快速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尽快为产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三)结合新形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结构合理、有机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虽然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广,但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文科类、管理类尤其财经类专业开设过多问题。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过多, 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工科专业虽多,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具体来看,开设专业过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追求学科齐全或扩大招生,而没有深入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要大力开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特别是要优先考虑与黑龙江省能源、制造、化工、食品等支 柱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钢铁产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林纸产业、光伏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减少就业难的专业布点,对于一些绿牌专业和专业布点较少的专业,一些高校可以适当增设。要利用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契机,做强学校的有优势的和有潜力的专业,做强学校的品牌专业。对于黑龙江省还没有的文、理、工等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增设。
(四)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全省高等学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办法,对专业的设置加强宏观管理,对各个高校的各个本科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等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的布点专业外,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鼓励学校按二级类别专业组织招生,设置多个专业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使之与专业招生规模挂钩。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3年就业率及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最终归宿,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事实证明,凡是高校越是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大学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就越高;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除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外,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恰恰是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宋承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分析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袁榴艳,等.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1):41-47.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65-02
截至2015年,黑龙江省有本科院校36所,独立学9所;本科专业共有252种,专业布点1 150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79个专业,最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17个专业,校均53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10个(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最少的为3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均7.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97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小的为243人(东北农业大学),平均395人。可以说,黑龙江省大学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上升的空间不大,大学的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学院和独立学院扩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黑龙江省理工科院校较多,在11个门类专业布点中工学最多,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这四个门类共907个专业布点,占总数的79%;这四个门类共有专业177个,占专业总数的70%。可以看出门类间的专业布点还是比较均衡的,工学专业独占鳌头,成为黑龙江省的主导学科,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其次是文学、理学和管理学等;排在后三位的是哲学、农学和历史学。从招生情况看,2005—2015年这10年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程度较大的工学、理学在校生人数有下降的势头,特别是理学,比重下降较为明显;与第三产业关联较大的经济学、管理学在校生人数比重呈现增长的态势。黑龙江省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新兴专业也在不断涌现。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行业的兴起,在社会对传统专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对一些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高校为适应这种需求,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如经济学类的金融工程、投资学、风险管理与精算等。各种新兴专业的设置,满足了社会需求,增强了黑龙江经济发展后劲。
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在绝对值发展上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结构上来看,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黑龙江省20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 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 659.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 591.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6 788.0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7.2:45.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2%和64.7%。产品倾向于以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二产业在绝对值上发展非常快,但产业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工业一直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等资源开发型与低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第三产业呈不断增长趋势,且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不断扩大。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产业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科学论证,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高校无论在新增还是调整专业时,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协会专家的论证,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高校自身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调整时能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能与学校的规模发展和资源建设相适应、能正确处理好长期和短期、数量与质量、适度与超前的关系,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盲目跟风。
(二)科学预测,避免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性
如何避免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根据大学生就业率进行预测。这项工作可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基于历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也可由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教育咨询和评估机构进行预测,帮助诊断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之间问题,提出调整专业结构的预测结论。对于就业率连年不达标且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的专业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招生,对于就业率良好专业也需要维护和完善。其次,高校应当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专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最后,高校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面对区域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人才新需求,相关专业要快速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尽快为产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三)结合新形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结构合理、有机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专业设置虽然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广,但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文科类、管理类尤其财经类专业开设过多问题。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过多, 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工科专业虽多,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具体来看,开设专业过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追求学科齐全或扩大招生,而没有深入结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形势。要大力开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特别是要优先考虑与黑龙江省能源、制造、化工、食品等支 柱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钢铁产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林纸产业、光伏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减少就业难的专业布点,对于一些绿牌专业和专业布点较少的专业,一些高校可以适当增设。要利用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契机,做强学校的有优势的和有潜力的专业,做强学校的品牌专业。对于黑龙江省还没有的文、理、工等专业,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增设。
(四)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
根据全省高等学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办法,对专业的设置加强宏观管理,对各个高校的各个本科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等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的布点专业外,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鼓励学校按二级类别专业组织招生,设置多个专业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使之与专业招生规模挂钩。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3年就业率及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最终归宿,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事实证明,凡是高校越是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大学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就越高;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除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外,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恰恰是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宋承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分析与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袁榴艳,等.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