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型主持人往往会接触大量的社会底层公民,要想得到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就必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礼貌。在追究真相的过程中,态度决定成败。这个社会的美好与丑恶是并存的,主持人不能因为外界的现象而影响自己心理的平衡,应该用宽广的胸怀,从容的心态来包容社会的各个方面,保持自己情绪和思想上的中立,始终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去了解,认识新闻事件。在传递节目内容的同时,记者型主持人也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个人品质和精神品质。他们应该是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人,在言谈举止上都有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从而完成对节目的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
随着《东方时空》等一批电视新闻杂志性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形象的推出,主持人开始拥有独立的声音,一种和电视画面相配合,属于自己的思考过的声音。主持人纷纷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反映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焦点、热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社会意义。
一、敏感独到的新闻思维
新闻思维的本质是读者思维,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时对各种信息,做出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阅读欲望的判断,形成独特的新闻报道。独特的新闻思维意味着要培养新闻的敏感度,进而发散思维,独立视角来进行报道,为所写的新闻打下个性化的标签。
有人感叹新闻敏感是看不到、摸不着、神秘又玄乎的东西。其实,新闻敏感并非虚无缥缈之物,而是可感可触,有着实在内容,能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隐藏着的价值的新闻事实,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实施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迅速在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遇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二、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主持人的个性是气质个性、思想审美个性、语言风格个性的多重结合。主持人的气质来源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持人会将自己的个性特征融汇到节目中,使节目带由主持人气质的特色,从而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如果用“个性化”“人格化”的角度来审视《新闻调查》的主持人,首先它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无论在采访方式、语言风格、性格情感,还是镜头前的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得节目的调查过程多元又丰富,而且因为节目个性化传播的需要,也是的记者型主持人的个性在节目中充分地加以体现,成为节目中的一个元素、一个符号。
记者型主持人带有着双重的角色,记者的一面在内容上要求必须通过调查行为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主持人的一面在形式上要求必须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式,借鉴人际交流的友谊来获取信息,从而就展示自己的一些情感、态度、观点的流露和表现,使节目传递出更多的人性魅力。
三、技巧性的现场采访
美国威·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从导演到结尾》一书中谈到:“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作家,仍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采访是记者型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具备主持人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采访,这也正是对记者型主持人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往往在转换,面对新闻人物,主持人带着观众去观察去提问,而面對观众,主持人既不是万事通也不是新闻的转述者,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记者的素质,不断的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观众面前,根据节目本身的需要和观众的心理,精心设计节目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主持人要学会揣摩观众的心理,观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会对什么问题提出质疑,在节目中合理地铺垫、合理地解构、合理地渲染,增强节目的悬念性,这其中,主持人不是个简单的陈述者,而是体现主持人的智慧和引导。其中,悬念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他的根本出发点是把握好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和主持人同时面对一个疑点。
四、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如果是一个职业化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以寻找事实真相为目的,他不会回避尴尬的问题,同时会保持人文意识,也就是关心新闻事件中的人。面对真理,不能用简单放任的态度,也不是一味的批判,更不能生硬教化,应该用理性的目光去观察,用切实的行动去引导,将问题合理地解决,使得社会健康发展,这是一份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面对受访者,不管是否地位尊卑,都要以平等、尊重和礼貌的态度对台每一个受访者,在追究真相的过程中,态度有时候直接决定采访效果。
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就有很强的采访能力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的是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才能平等对待,冷静观察,获得别人的善意,更加客观的进行报道。
五、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自我修养
记者邢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屏幕上,诉诸于受众视野中。屏幕形象的好坏,与长相不无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其内在的魅力。
当今许多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无一例外的具备以上的素质,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在基于他们深厚学识和文化底蕴上给人以成熟、自信、稳重的感觉,水均益、敬一丹等一批魅力无穷并自成一家的主持人,正是她们丰厚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化功底,成就了他们的主持风格,也促进他们主持节目的品牌效应。
六、有新闻敏感度和逻辑分析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具备这一能力,当面对一个事件,意识到这是新闻,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分析并传递出去。同时,还要具备逻辑分析能力,清晰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最基本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头脑中要有明确的脉络,具有一线采访的现场感,写下具有记者视角的串联词,主持播出中带有记者的思考和述评。
记者型主持人用个性化和人格化的方式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和行为语言驾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进程,并将整个调查过程展现给观众,通过不断的提高修养和素质与新闻媒体共同并肩为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公共诉求平台,尊重每个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同意见和声音能够彼此协调、有序、互助地共生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媒介环境。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型主持人往往会接触大量的社会底层公民,要想得到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就必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礼貌。在追究真相的过程中,态度决定成败。这个社会的美好与丑恶是并存的,主持人不能因为外界的现象而影响自己心理的平衡,应该用宽广的胸怀,从容的心态来包容社会的各个方面,保持自己情绪和思想上的中立,始终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去了解,认识新闻事件。在传递节目内容的同时,记者型主持人也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个人品质和精神品质。他们应该是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人,在言谈举止上都有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从而完成对节目的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
随着《东方时空》等一批电视新闻杂志性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形象的推出,主持人开始拥有独立的声音,一种和电视画面相配合,属于自己的思考过的声音。主持人纷纷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反映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焦点、热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社会意义。
一、敏感独到的新闻思维
新闻思维的本质是读者思维,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时对各种信息,做出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阅读欲望的判断,形成独特的新闻报道。独特的新闻思维意味着要培养新闻的敏感度,进而发散思维,独立视角来进行报道,为所写的新闻打下个性化的标签。
有人感叹新闻敏感是看不到、摸不着、神秘又玄乎的东西。其实,新闻敏感并非虚无缥缈之物,而是可感可触,有着实在内容,能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隐藏着的价值的新闻事实,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实施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迅速在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遇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二、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主持人的个性是气质个性、思想审美个性、语言风格个性的多重结合。主持人的气质来源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持人会将自己的个性特征融汇到节目中,使节目带由主持人气质的特色,从而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如果用“个性化”“人格化”的角度来审视《新闻调查》的主持人,首先它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无论在采访方式、语言风格、性格情感,还是镜头前的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一特性使得节目的调查过程多元又丰富,而且因为节目个性化传播的需要,也是的记者型主持人的个性在节目中充分地加以体现,成为节目中的一个元素、一个符号。
记者型主持人带有着双重的角色,记者的一面在内容上要求必须通过调查行为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主持人的一面在形式上要求必须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式,借鉴人际交流的友谊来获取信息,从而就展示自己的一些情感、态度、观点的流露和表现,使节目传递出更多的人性魅力。
三、技巧性的现场采访
美国威·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从导演到结尾》一书中谈到:“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作家,仍可做一个很好的记者,但是如果你不善于采访,就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采访是记者型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具备主持人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采访,这也正是对记者型主持人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往往在转换,面对新闻人物,主持人带着观众去观察去提问,而面對观众,主持人既不是万事通也不是新闻的转述者,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记者的素质,不断的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观众面前,根据节目本身的需要和观众的心理,精心设计节目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主持人要学会揣摩观众的心理,观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会对什么问题提出质疑,在节目中合理地铺垫、合理地解构、合理地渲染,增强节目的悬念性,这其中,主持人不是个简单的陈述者,而是体现主持人的智慧和引导。其中,悬念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他的根本出发点是把握好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和主持人同时面对一个疑点。
四、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如果是一个职业化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以寻找事实真相为目的,他不会回避尴尬的问题,同时会保持人文意识,也就是关心新闻事件中的人。面对真理,不能用简单放任的态度,也不是一味的批判,更不能生硬教化,应该用理性的目光去观察,用切实的行动去引导,将问题合理地解决,使得社会健康发展,这是一份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面对受访者,不管是否地位尊卑,都要以平等、尊重和礼貌的态度对台每一个受访者,在追究真相的过程中,态度有时候直接决定采访效果。
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就有很强的采访能力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的是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才能平等对待,冷静观察,获得别人的善意,更加客观的进行报道。
五、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自我修养
记者邢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屏幕上,诉诸于受众视野中。屏幕形象的好坏,与长相不无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其内在的魅力。
当今许多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无一例外的具备以上的素质,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在基于他们深厚学识和文化底蕴上给人以成熟、自信、稳重的感觉,水均益、敬一丹等一批魅力无穷并自成一家的主持人,正是她们丰厚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化功底,成就了他们的主持风格,也促进他们主持节目的品牌效应。
六、有新闻敏感度和逻辑分析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具备这一能力,当面对一个事件,意识到这是新闻,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分析并传递出去。同时,还要具备逻辑分析能力,清晰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最基本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头脑中要有明确的脉络,具有一线采访的现场感,写下具有记者视角的串联词,主持播出中带有记者的思考和述评。
记者型主持人用个性化和人格化的方式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和行为语言驾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进程,并将整个调查过程展现给观众,通过不断的提高修养和素质与新闻媒体共同并肩为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公共诉求平台,尊重每个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同意见和声音能够彼此协调、有序、互助地共生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媒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