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考试中所占分值最高的作文题,或许还有少数考生颇有自信;但对于阅读鉴赏题,则可能是所有考生都感到头疼的,恐怕没有一个会说自己有绝对把握答对。通过考察,考生在解答阅读鉴赏题时导致失分的最常见的三个问题是:读不懂,审不清,不会答。第一属于能力问题,第二属于人为因素,第三则属于技巧问题。能力问题需要长期训练,但也绝非没有办法;至于人为原因和技巧问题,则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和提高。下面试以2011年高考江苏卷《捧与挖》为例说明解答阅读鉴赏题的三个要领。
第一个要领是“读懂”,就是指读懂文本,有效的办法是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思路的过程实质是先将文本化整为零,这样也便读懂了文本。
《捧与挖》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对考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文章先说中国人“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征兆的人物”时有两种习惯的做法:“压”和“捧”,引出下文,重点谈“捧”。在谈“捧”时,先分析了人们“捧”的动机是“谋利”和“免害”,又重点抓住为“免害”而进行的“捧”,明确指出“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那么“捧”的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然后列举三例给予佐证,证明“捧”的危害。最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做法,收束全文。理清了这样的思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便读懂了:作者通过三个例子证明对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人不要“捧”而要“挖”,即不要讨好奉承而要打击批评。
理清思路不仅是读懂文本的有效途径,而且高考中还经常直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实质是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如《捧与挖》后的第一道题就是: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1点1分,共4分)
从整体上读懂文章,可以抓住理清思路这一方法,而要读懂文章的局部,有时会显得更难一点。如文末提出的“挖”到底是何意,很多考生可能是受上文黄河河道一段写到的“不去增堤,却去挖底”的影响,大谈要“挖底”;又有很多考生可能受文末“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中“惰性”的影响,大谈不能懒惰而要勤劳。读不懂“挖”和“捧”是相对立的两种做法,是造成第17题得分很低的重要原因。
《捧与挖》后的第三道题是: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参考答案](1)“挖”是“自求多福”之道。(2)“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3)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1点2分,共6分)
我认为阅卷组提供的这份参考答案欠妥。首先,前两点似乎是回答“提出的‘挖’”的深意,其实又好像在回答“提出‘挖’”的深意,但第三点则明显是在回答“提出‘挖’”的深意。其次,这三点答案都只是由文章最后一段抽取、概括出来的,并未结合全文进行概括。既然作者的观点是“不要捧而要挖”,则可知“挖”的做法应该是与“捧”的做法相对的,因此回答“挖”的深意必然要与上文谈“捧”的危害的三例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我认为此题答案应包含以下几点:(1) 对于贪婪者,不要迎合他,甚至连最低的要求都不要满足他;(2) 对于廉洁者,不要恭维他,甚或腐化他;(3) 对于高高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4) 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要自己解决问题;(5) 要打倒封建统治者。其中(1)(2)(3)和(4)(5)分别是由三个事例和结尾一段提炼概括而成。这种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可称为结合全文联系语境。
另外,文中“他(指那个都督)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中的“绿林大学”很多考生不懂,而误以为那个都督是个大学生,从而影响到第16题的正确表述。这是由于不懂“绿林”这个典故而造成的。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人率领农民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起义,号为“绿林兵”,后来常用“绿林”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兵或抢劫财物的人。文中的都督可能是指绍兴光复后入城的王金发。这种因知识的欠缺而带来的读不懂,在短期内是难以突破的,必须靠平时长期的有意识的积累。
第二个要领是“审清”,即审清题意。这应该是正确答题的前提,也应该是个常识,但几乎每次考试都有考生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如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有部分同学不是概括论述思路而是概括文章大意,答非所问,造成人为失分。事实上,如果看清了题意,必然会按“首先”、“其次”、“再次”的程式去回答。即使拿不到满分,也绝不会4分全失。再如前面我所认为欠妥的第17题参考答案,也正是由于审题不清所造成的,命题者混淆了“提出的‘挖’”和“提出‘挖’”这二者的区别。
第三个要领是“会答”。所谓会答,至少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要有得分意识,分点回答。如4分题一般要分两点回答,6分题一般分三点回答。但新高考阅卷办法要求考生答全要点。为应对这一调整,我们在回答4分题时最好不少于三点,因为评分标准很可能是: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而在回答6分题时最好要从四方面回答。会答的第二层意思是要规范答题,突出关键词。就现代文阅读鉴赏题而言,特别要注意不能简单摘抄原文词句,而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并进一步提升概括。
如《捧与挖》后面的第二题: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
对该题第一问,不少考生只是对例证材料进行概括而不作提升,答不到关键。比方说答“知县寿辰,给他送了金老鼠,他就想要金牛金象;都督被捧得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跟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河道愈壅愈高,一旦溃决,祸害就更大”。更严重的是,流于例子表面不作概括,便难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因为不会规范解答第一问,又直接影响到第二问的解答,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如“时间上的古今递进”、“从故事到事实的递进”、“由人到物的递进”等。
[参考答案]后果:(1) 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2) 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3) 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1点2分,共6分)
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2分)
“读懂”、“审清”、“会答”这三个答题要领,不只适用于现代文阅读鉴赏题,同样适用于古诗鉴赏题,下举一例简要说明,考生可在平时的练习中加以运用和体会。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 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 “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
2. 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3分)
【简析】读懂古诗要注意几点:1. 把古诗当文言文一样逐字逐句进行理解。2. 适当加以联想和想象。3. 知人论世,如作者杜甫的生活年代、时代背景及一贯思想等。4. 千万不可放过诗后的“注”,如注意到本诗后面的注①和注③,便不难理解颈联上句为想象(虚写),下句为实写。审清题意在古诗鉴赏中特别重要,一定不能忽略题干的任何信息。如第1题中的“哪些”,第2题中的“颈联”,第3题中的“结合诗句”、“概括”、“哪些”等。会答,最主要体现在第2题,分析特色一定要按照“手法+说明+作用”的顺序规范答题,再有,分析颈联包括颔联的写作特色绝对不要答对偶,因为这是所有律诗所共同的要求而不能称为“特色”。
第一个要领是“读懂”,就是指读懂文本,有效的办法是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思路的过程实质是先将文本化整为零,这样也便读懂了文本。
《捧与挖》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对考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文章先说中国人“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征兆的人物”时有两种习惯的做法:“压”和“捧”,引出下文,重点谈“捧”。在谈“捧”时,先分析了人们“捧”的动机是“谋利”和“免害”,又重点抓住为“免害”而进行的“捧”,明确指出“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那么“捧”的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然后列举三例给予佐证,证明“捧”的危害。最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做法,收束全文。理清了这样的思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便读懂了:作者通过三个例子证明对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人不要“捧”而要“挖”,即不要讨好奉承而要打击批评。
理清思路不仅是读懂文本的有效途径,而且高考中还经常直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实质是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如《捧与挖》后的第一道题就是: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1点1分,共4分)
从整体上读懂文章,可以抓住理清思路这一方法,而要读懂文章的局部,有时会显得更难一点。如文末提出的“挖”到底是何意,很多考生可能是受上文黄河河道一段写到的“不去增堤,却去挖底”的影响,大谈要“挖底”;又有很多考生可能受文末“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中“惰性”的影响,大谈不能懒惰而要勤劳。读不懂“挖”和“捧”是相对立的两种做法,是造成第17题得分很低的重要原因。
《捧与挖》后的第三道题是: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参考答案](1)“挖”是“自求多福”之道。(2)“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3)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1点2分,共6分)
我认为阅卷组提供的这份参考答案欠妥。首先,前两点似乎是回答“提出的‘挖’”的深意,其实又好像在回答“提出‘挖’”的深意,但第三点则明显是在回答“提出‘挖’”的深意。其次,这三点答案都只是由文章最后一段抽取、概括出来的,并未结合全文进行概括。既然作者的观点是“不要捧而要挖”,则可知“挖”的做法应该是与“捧”的做法相对的,因此回答“挖”的深意必然要与上文谈“捧”的危害的三例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我认为此题答案应包含以下几点:(1) 对于贪婪者,不要迎合他,甚至连最低的要求都不要满足他;(2) 对于廉洁者,不要恭维他,甚或腐化他;(3) 对于高高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4) 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要自己解决问题;(5) 要打倒封建统治者。其中(1)(2)(3)和(4)(5)分别是由三个事例和结尾一段提炼概括而成。这种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可称为结合全文联系语境。
另外,文中“他(指那个都督)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中的“绿林大学”很多考生不懂,而误以为那个都督是个大学生,从而影响到第16题的正确表述。这是由于不懂“绿林”这个典故而造成的。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人率领农民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起义,号为“绿林兵”,后来常用“绿林”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兵或抢劫财物的人。文中的都督可能是指绍兴光复后入城的王金发。这种因知识的欠缺而带来的读不懂,在短期内是难以突破的,必须靠平时长期的有意识的积累。
第二个要领是“审清”,即审清题意。这应该是正确答题的前提,也应该是个常识,但几乎每次考试都有考生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如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有部分同学不是概括论述思路而是概括文章大意,答非所问,造成人为失分。事实上,如果看清了题意,必然会按“首先”、“其次”、“再次”的程式去回答。即使拿不到满分,也绝不会4分全失。再如前面我所认为欠妥的第17题参考答案,也正是由于审题不清所造成的,命题者混淆了“提出的‘挖’”和“提出‘挖’”这二者的区别。
第三个要领是“会答”。所谓会答,至少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要有得分意识,分点回答。如4分题一般要分两点回答,6分题一般分三点回答。但新高考阅卷办法要求考生答全要点。为应对这一调整,我们在回答4分题时最好不少于三点,因为评分标准很可能是: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而在回答6分题时最好要从四方面回答。会答的第二层意思是要规范答题,突出关键词。就现代文阅读鉴赏题而言,特别要注意不能简单摘抄原文词句,而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并进一步提升概括。
如《捧与挖》后面的第二题: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
对该题第一问,不少考生只是对例证材料进行概括而不作提升,答不到关键。比方说答“知县寿辰,给他送了金老鼠,他就想要金牛金象;都督被捧得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跟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河道愈壅愈高,一旦溃决,祸害就更大”。更严重的是,流于例子表面不作概括,便难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因为不会规范解答第一问,又直接影响到第二问的解答,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如“时间上的古今递进”、“从故事到事实的递进”、“由人到物的递进”等。
[参考答案]后果:(1) 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2) 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3) 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1点2分,共6分)
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2分)
“读懂”、“审清”、“会答”这三个答题要领,不只适用于现代文阅读鉴赏题,同样适用于古诗鉴赏题,下举一例简要说明,考生可在平时的练习中加以运用和体会。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 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 “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
2. 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3分)
【简析】读懂古诗要注意几点:1. 把古诗当文言文一样逐字逐句进行理解。2. 适当加以联想和想象。3. 知人论世,如作者杜甫的生活年代、时代背景及一贯思想等。4. 千万不可放过诗后的“注”,如注意到本诗后面的注①和注③,便不难理解颈联上句为想象(虚写),下句为实写。审清题意在古诗鉴赏中特别重要,一定不能忽略题干的任何信息。如第1题中的“哪些”,第2题中的“颈联”,第3题中的“结合诗句”、“概括”、“哪些”等。会答,最主要体现在第2题,分析特色一定要按照“手法+说明+作用”的顺序规范答题,再有,分析颈联包括颔联的写作特色绝对不要答对偶,因为这是所有律诗所共同的要求而不能称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