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试验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常规施肥方法用肥量大、施肥次数多、投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减量施肥,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设立了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区。为了验证此项技术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特设置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地土质为壤土,全氮含量1.17%,速效磷含量8.2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106.81毫克/千克,有机质含量16.26%,pH值7.24,肥力水平中等。
  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总施氮量为当地常规高产施肥量75%的控释配方肥(27-10-12)。
  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南粳2728。
  3. 试验方法
  试验所有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同当地常规水平。选择土壤肥力相当的相邻田块进行对比,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2亩。2019年6月19~20日,采用久保田2ZGQ-6D1(SPV-6CMD)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插秧,行距30 厘米,株距11.5 厘米,每穴3~4株苗,每亩种植1.9万穴。在插秧的同时,通过鼓风机将颗粒配方肥料作为基肥施入距秧苗5厘米、深4厘米的土壤里。
  处理1:一次性側深施基肥(施肥量100%),亩施肥量为40千克。
  处理2:侧深施基肥(施肥量75%) 人工分蘖肥(施肥量25%),机插秧侧深施肥亩用量为30千克,移栽7天后,随除草剂使用,再人工每亩撒施配方颗粒肥10千克作为分蘖肥。
  处理3:侧深施基肥(施肥量75%) 人工抽穗肥(施肥量25%),机插秧侧深施肥亩用量为30千克,穗分化后10天,再人工每亩撒施配方颗粒肥10千克作为抽穗肥。
  处理4:常规施肥处理(CK),亩施用40千克复合肥(18-10-12)作为基肥,分蘖期每亩人工撒施10千克尿素,抽穗期每亩撒施5.5千克尿素。
  4. 样品采集与分析
  测产:每个处理考查100穴,计算有效穗,每小区取5穴考种测定穗粒结构;收实产。
  二、结果与分析
  1. 水稻主要生育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区水稻的始穗期较对照区提前1~2天,成熟期提前2~3天。
  2. 水稻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侧深施肥3个处理小区较常规施肥小区(CK),在总施氮量减少25%的情况下,仍分别增产44.5千克/亩、40.5千克/亩、53千克/亩,增幅分别为6.81%、6.20%、8.11%;比较3个侧深施肥处理小区产量,结果为处理3>处理1>处理2。
  三、小结
  一是与一般人工施肥模式相比较,机插秧侧深施肥可一次性完成插秧与施肥两道工序,不仅节省人工施肥成本,而且肥料被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侧深5厘米左右处,可以防止肥料挥发,减少养分损失,增强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是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总施氮量减少25%,但水稻亩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均比常规人工表面施肥有所增加,亩增产40.5~53千克,说明侧深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每亩节约化肥(尿素)7.67千克,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
  三是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在总用肥量相等的情况下,以侧深施基肥 人工抽穗肥小区水稻产量最高,表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抽穗期是追肥的关键期,追施10千克控释配方肥作为穗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
  (作者联系地址:陈彩娣 江苏省邳州市农业农村局邮编:221300;张 龙 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21300)
其他文献
为促进我国重症医学发展,提高重症患者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定于2013年5月23日至2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中华医学会第7次重症医学大会。此次会议是重症医学分会2013年年会,会议将介绍重症医学最新进展,讨论学科前沿问题,重点突出国内近年来在重症医学领域中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工作。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重症医学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主题正反方陈述(Pro&Con)、主题辩论、优秀论文宣读与壁报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旨在全面提高危重病护理质量,使危重病管理更加科学化. 方法自2001年起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10月19至20日,俄罗斯驻华使馆参赞阿列克谢耶夫率团来渝访问,拜谒了位于鹅岭公园的苏军烈士墓。市政府外办主任章勇
汪裕雄将审美意象作为审美创造的心理本体,结合中西文化历程从历史维度梳理了神话意象向审美意象演进的过程,在阐述宗白华意境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关于意象(意境)创构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