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剧里剧外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不知道哪个是现实生活,
  哪个是戏剧桥段
  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因为有了戏剧,乌镇的美丽变成了独特的魅力。
  进入乌镇西栅景区,扑面而来的是江南小桥流水的别致景韵,还有浓浓的戏剧之风。码头上、弄堂里、古桥边、染坊前,随处可见室外的戏剧。整个戏剧节期间,来自五大洲的300组艺术表演团体,奉献了1500多场精彩演出。
  我和2008年鲁迅文学院的同桌任洋一起吃饭,门口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演员投入,观众都是路过的游客。邂逅在街头,大家心里都装着对戏剧的痴爱。老板和老板娘喜滋滋地看着门外的演出,不时地笑出了声。老板娘说看好多天了,就是看不懂。
  那天的演出确实有些晦涩,几个年轻人戴着面具在撕报纸。不远处,一个崩爆米花的大爷喊“响了”,砰一声,雪白的爆米花蹦出来。观众欢呼着,演员也笑了,你不知道哪个是现实生活,哪个是戏剧桥段。
  当当几声锣鼓响,只看到伴奏的乐师,却不见演员。问才知道,演员正在船上往这赶。观众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翘首盼着。少顷,一艘小船抵近,船头站一美貌古典少妇,这是京剧《曹七巧》的演员,据说是男旦。曹七巧轻挪碎步,下船来开口就唱,观众被这从天而降的戏曲艺术迷住了。曹七巧还现场抓来一个老外参与,跟她一起进入剧情……
  古桥上走来三人,白蛇、青蛇和许仙,对于合影,他们有求必应。这许仙还挺时尚,穿着戏装发着微信。那边更绝,冯程程和许文强站在小巷口,对你说:“10分钟以后我们的戏要开始了,谢谢您的支持。”老外很活跃,语言不通,但有字幕,他们还会为你解释演出的内容……路边小摊有免费的菊花茶,清酌一口,菊花飘香,静静享受戏剧的美好。
  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是田沁鑫导演的《青蛇》。那天,飘着细雨,组委会细心周到,给每个观众发了雨衣和座垫。观众穿着雨衣在露天水剧场看演出。演员就在水里表演。你忽然觉得:戏剧原来可以这样演,戏剧原来可以演这个。那个座垫我随身携带,每次去看戏都坐着。后来,我把座垫带回了沈阳,摆在写字台上舍不得再坐了。
  丹麦欧丁剧团带来一个时长65分钟的戏剧作品《追忆》。我从别的剧场匆匆赶来,在小巷的胡同里吃完两个萝卜丝饼,原想进剧场休息几分钟的,却被工作人员告知:8点演出,准点进入。
  这真是一个新奇的演出,打开一扇门,一个客厅,40个座位。早早端坐好的两位老人是今晚的演员。据说,这场戏剧在世界各地演出,每次只准许40个观众看,看来传言非虚。两张椅子,三件乐器,一个布娃娃,茶几上一盏灯,还有乌镇的菊花茶。老太太看观众坐好,端起茶壶倒水,喝一口,戏剧开始。她娓娓道来,或说或唱。
  《追忆》讲述的是二战中4个人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女孩斯黛拉是集中营幸存者,战争结束以后,大家把纳粹战犯绞死在街头的时候,斯黛拉捂着脸说,复仇失去了快乐……老太太的声音宛如天籁,唤起观众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临近尾声,两位老人搀扶着绕过观众,开门走出,关门,把观众留在了现场。许久,我们一起为他们的精湛演出鼓掌。
  戏剧节邀请了一个韩国的独角戏作品《墙壁里的精灵》,主演金星女一人独饰35个角色。据说现场爆棚,观众嗨到极点。很遗憾,我没看到这场演出,但在小镇对话和工作坊单元,我不仅看到金星女,还了解了这部戏剧的内容,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对追星族来说,这里也算一个不错的地方。我很多朋友都拿到了黄磊等明星的签名。见黄磊一点儿不难,他是乌镇戏剧节的总监制。和《爸爸去哪儿》里的“黄大厨”有些许不同,很帅气,很幽默。这就是乌镇,你可能突然发现你身边坐着的人是黄磊,是李立群,是赖声川。
  黄磊参加的小镇对话很精彩,他说艺术是放在心里的,绝不是放在身上。他说感谢在场的观众朋友,今天的对话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到你们。但是,各位一定会影响到世界。没准什么时候,我的小孩就会被各位影响。
  见到赖声川不是第一次了,几年前我还是他一个培训班的学员。他是很有魅力的艺术家,在跟《追忆》导演对话中,他兼职翻译。
  乌镇戏剧节的戏票价钱不低,从200元到380元不等,但也有免费的戏剧可以看。除了小镇嘉年华以外,青年竞演单元还上演了12部戏剧。小小的蚌湾剧场,能够容纳200人。这个剧场没有座椅,只有阶梯式的平台,上面摆着小垫子。说是下午5点开演,4点钟的时候观众就已经排成了长龙。
  那几天我像个战士,计算好时间,每次都冲在队伍前列。这些戏剧作品虽然有的略显青涩,但是不乏亮点。我看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有的没怎么看懂,甚至看错,闹出了笑话。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热爱戏剧的心在这里得到了润养。
  短短十几天,我们邂逅在戏剧的桃花源里。回归戏剧之自由精神,弘扬戏剧之时尚品格。这是我经历过最独特的一届戏剧节。艺术节主席陈向宏说:“希望乌镇能够成为世界级的中国骄傲。”是的,我们都期待着。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戏剧编剧来说,今年我是观众,明年我可能就是一个参与者。乌镇戏剧节为我注入了活力和希望,给了我多重的感受,激起了创作的激情。就如青年竞演单元里《流转门》里的台词所说:人生太短了,要是卑劣地过一生,那人生就太长了。
  离开乌镇的时候,我们并未远离戏剧。菊花茶香,戏剧绵长,我们都在戏剧的路上。
其他文献
研究生毕业后,我通过关系进入一家效益不错的国企。报到前,亲友们没少给我洗脑,说国企规则里,人际关系是核心内容。职场新人太有个性不行,也不要轻易得罪人,即使是开车的师傅、看收发的大爷,都可能有来头,所以要客客气气待之。  我谨记这些教导,谦逊低调、腿勤嘴勤。好在这里是金饭碗,人多肉更多,利益纠纷较少,看上去一团和气。行政领导和工会爱谈企业“家文化”,在会场上,在餐桌上,在休闲中,“和谐”、“关爱”“
期刊
普通人的天堂  受网上渲染的迪拜之奢华所诱惑,初到这里的我们都瞪大了眼睛,去寻找那些传说的景象。原谅我这残疾的眼神,使劲儿找,也没发现几辆世界顶级豪车,街上川流往来最多的是日本经济型轿车。至于羡慕的迪拜土豪牵着狮子老虎或者美洲豹等宠物任性逛街的情景,也没有机会领略。还听说迪拜的警车都是什么兰博基尼法拉利之类,我转了一天,竟然没见到一辆警车,甚至连一个警察的影子也没见到。是不是这里的人都太有钱了,不
期刊
刘植荣——  美国宪法规定公职人员工资必须遵守“利益回避制度”,谁提出涨薪,就不给谁涨薪,即使任期内通过涨薪法案,也要从继任者开始生效,其目的就是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牟私利。让收入分配改革更公正,就必须让数据说话,把全国劳动者的工资纳入一个坐标系,用人均GDP作为唯一的参照物。不然,大家都会与工资比自己高的人对比,都觉得自己工资低。  程鹤麟——  踩踏事故反映出中国的豪华非常脆弱。中国的事
期刊
沈阳市北陵社区位于黄河大街、北陵大街、泰山路和崇山路之间,四棱四角的一个方块,是4个社区合并而成的大社区,有80多栋楼,46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8万人,流动人口2000多。外地人要想在这走亲访友,初来乍到,一时摸不着门是常有的事。如果老杨在,就不一样了。  老杨叫杨建夫,是新乐派出所北陵社区的社区民警,今年54岁,长得不帅,个子不高,身板又干又瘦,脊背还微微有点驼,脱了警服,和菜场卖鸡蛋的老
期刊
慕强去年刚当上国电东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值长。他个子不高,有着一身健硕的肌肉,看起来有点像迷你版的史泰龙。“有时我去健身,人家都以为我是教练或举重运动员。我这都是工作中练出来的。”慕强曾是锅炉专业运行四班班长,一到打焦的时候,40多斤的打焦杆和大铁锤都得抡圆了,长久下来,就练成了大家眼中的肌肉男。  天边泛起鱼肚白,慕强和同事交了班。“供暖好不好,一早一晚最重要;环保好不好,出门一喘就知道”老百姓嘴
期刊
编前话  当下中国,恐怕再没有什么日子,比提起过年更让中国人茫然的了。茫然在于要思忖这年怎么过,有时甚至不知道怎么过。这和过去中国人过年时日期明确、目的明朗、过程明晰、内容明澈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这跟历史发展进程有关,跟时代变化有关,跟大家族分解成若干小家庭有关,跟人口大流动有关。几乎跟所有事情有关。由此,个性化、分散化、电讯化,直至碎片化、空心化的春节,便悄然而至。  问单个人,这年你打算怎
期刊
爷孙难见面  强强快放学了,强强妈给儿子打电话,关机。“这臭孩子。”强强妈嘀咕了一句。  还有几个月,强强就小学毕业了。这是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在一家货运站上班,负责五六个老爷们儿的一日三餐。强强放学后,也会到货运站吃晚饭。货运站的头儿看他们娘俩儿可怜,挺照顾的。头儿会在每个月的月末,把下个月的4000元钱餐费交给强强妈。强强妈每天都精打细算,干的稀的荤的素的都有,只为让这几个老爷们儿吃好,保住这个
期刊
我挡过3个红包  青阳  记者采访时,应不应该收红包?  有一天,几位同行在QQ群里突然聊起了这个话题。话题是从车马费扯出的,有位记者说周末出去采访,因为活动实在无趣,稿子肯定不能见报,而且车马费也没捞着,赔了。  另一位记者跳出来批评说,拿车马费就是变相收红包,令人不齿。一向冷清的QQ群像炸开了锅,有人辩解有人点赞,还有人称社会大环境如此,何必自我苛求?  想起我工作之后遇见的3个红包。第一次,
期刊
个案急呈  隋某是某公司管理岗位上的员工,由于这个岗位性质特殊,经劳动部门批准后,单位对其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有一段时间,隋某经常周六周日上班,超过了法定工作时间。于是,隋某找到单位,要求享受休息日的加班工资,但单位以综合计算工时为由,只支付其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即按150%计算。隋某不服,将单位告上仲裁庭,要求按200%支付周六周日加班工资。  申诉人  加班费这个东西,有时就是单位说的算,给
期刊
总部派人来培训  Jack认识到“洋老板是弹簧”这个道理,是从总部派人来培训开始的。  Jack是中国人,因为曾在美国留学,回国后又在外企工作,必须有个英文名字,他便随意起了个洋代号。Jack所在的外企,是H国一家公司。H国是以对待员工吝啬、苛刻出名的,他来公司两年多了,欧美这一大块的业务一直是他一个人负责,别说助手,就连最起码的打单员都不给配,他一个人要干起码5个人的活。现在工作不好找,这些,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