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研究综述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b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50-04
  《通典》是我国典制体史书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学界有关《通典》的研究成果颇丰,有专题著作,如郑鹤声《杜佑年谱》、瞿林东《杜佑评传—创典制通史汇治国良模》、郭锋《杜佑评传》、李之勤《杜佑的从政生涯》等,也有专题论文,如李之勤《论杜佑<通典>与刘秩<政典>》、陶懋炳《杜佑和<通典>》、瞿林东《论<通典>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等,还有一些《通典》的成果,包括以中国传统史学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类著作,重要的有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与《隋唐五代史学》、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朱维铮《中国史学史讲义稿》等。现就《通典》的研究概况分类择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通典》作者生平的研究
  有关杜佑生平的研究,较早地是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通典>著者杜佑》(《龙谷大学论丛》第289卷,1930年1月)和郑鹤声《杜佑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对杜佑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排比、梳理。随后,岑仲勉发表长文《杜佑年谱补正》(《学原》第2卷第4期,1948年),针对郑鹤声研究成果的不足,对杜佑生平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订,补正了不少内容。李之勤《<杜佑年谱>不够完善》(《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和《杜佑年谱新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杜佑的从政生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也指出郑鹤声《杜佑年谱》对杜佑政治、学术思想及《通典》的背景、意义关注不够,导致出现对史料的运用和某些重大事件的考证不准确,并对杜佑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更为细密地考证与研究,取得了较大地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是瞿林东《杜佑评传——创典制通史汇治国良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郭锋《杜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的有关研究,其研究充分吸取了学界已有成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此外,北川俊昭《杜佑列伝考:人物像老幻0(气贺泽保规先生退休记念号)》(《明大史论集》2014年第18期)、曾贻芬《历史人物传记译注:杜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关于杜佑生平的著述也颇有特点,应予关注。总之,关于杜佑的生平事迹,大体上已经梳理得很清楚了。
  二,关于《通典》撰述的研究
  有关《通典》一书的编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叙述:
  一是编纂的渊源,传统上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王鸣盛为代表,认为《通典》是以刘秩《政典》为蓝本而作的(《十七史商榷》卷九零《新旧唐书二十二?杜佑作通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817页)。李之勤《论杜佑<通典>与刘秩<政典>》(《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6页)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通典》与《政典》在全书分量、编辑体例、思想渊源、成书时间、取材范围、门类设计、篇第安排等方面都存在的较大的不同。另一种是以章学诚为代表,则认为《通典》“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4《释通》,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3页)。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瞿林东《论<通典>在歷史编纂上的创新》(《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赞同这种说法,并认为正史书志与政书是同源而异流,到了《通典》,二者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形成合流。而谢保成《论<通典>的性质和得失》(《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反对上述两种说法,认为《通典》对《政典》的因袭属于局部范围的继承,不能视作以《政典》为蓝本,且其九门在内容选取上与前代史志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也不能算“统前史之书志”。后来的研究始终没有跳出《政典》和正史书志这两大范畴。
  二是成书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学界关于此说法较多,难以形成定论,这里谈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认为,“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上都显露出了败象,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一种疾呼改革弊政、理论朝政得失的风气,这种潮流,又在吸收和继承前代史学的基础上,对杜佑编纂《通典》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白寿彝《说六通》(《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王锦贵《试论<通典>的问世及其经世致用思想》(《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也认为《通典》的问世具有必然性,其面世适应了时代变化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徐大英《略论<通典>产生的原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s期)认为,《通典》的产生,既有杜佑个人修养的原因,又受到了中唐动乱、隋唐选举制变革、当时史学修纂的局限性影响和刺激。郝润华《简论<通典>的产生与唐中叶著政典之风》(《甘肃理论学刊》1993年第1期)则认为杜佑撰述《通典》是受到了唐中叶著政典之风的影响,他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改变了体例。张峰《<五代史志>与典制体通史的纂修》(《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认为,《五代史志》的编纂成就与特色,在历史编纂上为《通典》奠定了基础与条件。
  四是编纂思想、方法和特点。瞿林东《论<通典>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认为《通典》在历史编纂上有主会通、立分门、重论议三个特点。骆玉安《从<通典>看杜佑的编辑思想》(《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指出,杜佑强调编辑工作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坚持进化与发展的编辑观念,不信怪异、勇于疑古、善于求实的编辑态度。黎文丽《杜佑<通典>体现的编辑思想》(《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认为《通典》的撰述体现了杜佑明确的编辑意识、独特而有创意的编辑原则和严谨求实的编辑方法。此外,还有白寿彝《说六通》、瞿林东(仓修良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名著评介·通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93—518页)、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34-156页)等众多学者都指出,《通典》在编纂上存在着缺陷,如《礼典》篇幅过大、《兵典》体例失当等,但又认为这是那个时代的局限,不应苛责。韩昇《杜佑及其名著<通典>新论》(《社会?历史?文献一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3-138页)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是杜佑出于以史经世的目的,而对体例进行地合理调整,更能反映杜佑的旨趣。   三,关于《通典》版本的研究
  《通典》问世以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版本,如北宋本、傅增湘校本、宋刻元递修本、明人抄宋本、明嘉靖无刊记本、明人王吴校刻本、武英殿本、浙江书局本等。这方面的研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颇丰,仁井田陞《通典刻本私考》(《东洋学报》第22卷第3号,1935年8月)对《通典》现存宋元本、明本、傅氏校宋本、玉井博士之刻本、竹通博士校宋本等版本进行研究并比较分析,认为现传《通典》刻本中,以北宋本和重刻北宋本为最善。尾崎康《通典诸版本》(《斯道文库论集》第14卷,1977年12月)亦对北宋刊本、南宋刊本(覆北宋本)、元刊本、明刊本、武英殿版主版本从内容上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国内的研究也颇值得关注,郭天祥《近三十多年来<通典>研究述略(1978-2010)》(《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2012年9月)对1978年到2010年国内所刊行的《通典》版本进行了梳理。
  四,关于《通典》文本的考订、辨误
  目前,对《通典》文本的考订、辨误,规模较大、较为系统的,便是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的《通典》,是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霆云、谢方五位学者耗费近十年之功,以浙江书局本为底本并取北宋本、傅校本、明刻本、殿本通校,又以递修本、明抄本、王吴本参校,考订了数百处编撰上失误失实的地方。在此基础之上,于民、王文锦、李扬等学者对《通典》重新标点,也勘误了不少地方,1992年由岳麓书社出版。曾贻芬《<通典?食货典>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13年)则对《通典·食货典》加以更加细致地标点校勘,更以笺注的形式,考订《通典》史料来源。此外,还有不少学者继续深入对《通典》文本的考证,包括所载数字、地名、人名、论疏作者等的讹误(翁俊雄:《<通典·州郡门>所载唐代州县建置与户口数字系年考》,《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刘海峰:《两<唐书?地理志>户口资料系年——兼考<通典?州郡典>户口之年代》,《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吴玉贵:《西突厥新考——兼论<隋书>与<通典>、两<唐書>之“西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薛海:《<通典>银州榆林县辨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期。谭德兴:《<通典>所收张衡<疏>之作者辨证》,《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吴玉贵:《<通典>“焚传”识误》,《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张荣强:《<通典·职官>“散骑常侍”条有错简》,《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郭晓华:《<通典>勘误二则》,《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滑裕:《校点本<通典>失校一例》,《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黄光辉:《<通典?职官典>校读札记》,《古籍研究》2016年第2期),这些成果对于推动《通典》文本的勘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五,关于《通典》性质、体裁的研究
  有关《通典》一书性质、体裁的看法,传统上有不同的认识。北宋《崇文总目》和《新唐书》将其归入“类书”类(王尧臣等编、钱东原辑释:《崇文总目》卷3《经部·礼类·类书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76页。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59《艺文三·子部·类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5页),南宋理学家魏了翁也把它当作类书(《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64《通典跋》,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陈振孙虽认为“非类书”,却将它视作“典故”(《直斋书录解题》卷5《典故类·通典二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0-161页),明清时一般称其为“政书”,近代以来多称之为“典制体”,并为白寿彝、瞿林东、郭锋等诸多学者沿用。相较而言,谢保成和韩舁的论述较为特别。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2-209页)指出,《通典》的“篇第之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且其“兵”与“刑”两门并非记载制度沿革,因而不能简单将之看作典章制度体史书。柴德赓《史籍举要》将《通典》划入“政书”的范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282-291页)。韩异《杜佑及其名著<通典>新论》(《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3-138页)亦认为《通典》是一部“古代政治社会通史”,是杜佑“为现实政治而编纂的行政参考书”,因此,将它视为“政书”更能体现它的性质与特点。
  六,关于《通典》撰述旨趣、思想的研究
  由于杜佑在《通典·自序》、《进<通典>表》、《理道要诀·自序》、《进<理道要诀>表》等篇目中开宗明义,故而有关《通典》撰述旨趣、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大都大同小异。
  一是撰述旨趣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陶懋炳《杜佑和<通典>》(《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瞿林东《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张孟伦《中国史学史》(下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2-110页)、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2-209页)和《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150页)等,他们认为,《通典》的撰述旨趣主要在于以经世致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体要”探“政理”,洞察社会现实,突破传统史学的窠臼,着眼于从政治上总结历史上得失成败的经验,并结合现实情况阐发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张和见解,充分发挥史学的鉴戒功用,其史学思想上承《史记》实录精神遗风,下开经世之学先河。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切入点不同,如陶懋炳、张盂伦主要结合了唐代实际进行论述,瞿林东从《通典》的方法入手探讨,谢保成则从其性质着手。   二是关于思想的研究,研究者大都认为,杜佑的思想以经世为主,并具有实际的作用,如王锦贵《试论<通典>的问世及其经世致用思想》、瞿林东《中国史学名著评介·通典》、廖晓晴《杜佑与<通典>》(《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6期)、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0-189页)、庞天佑《论杜佑“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治史主张》(《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王德权《酌古之要,适今之宜一杜佑与中唐士人自省风气》(《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风气》,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从《通典》旨趣和内容等角度阐述了杜佑的经世思想。另有研究者认为,杜佑的经世史学除了体现在《通典》的撰述旨趣上,更体现在其经济、人才、军事、法制等思想上。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思想方面,如曾了若《杜佑的经济学说》(《食货》1935年第2卷第12期)、缪凤林《司马迁?杜佑——两位注重经济因素的旧史家》(《华声》1944年第1卷第5-6期)、陶懋炳《杜佑和<通典>》(《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曾贻芬《<通典?食货典>与正史<食货志>比较研究》(《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张剑光《杜佑农业管理思想初探》(《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徐大英:《从<通典·食货典>看杜佑富国安民的经济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郭锋《杜佑评传》(第七章《经济思想》,第281-335页)、李清凌《杜佑的经济和政治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李翠玉《杜佑理道致用经济思想浅说》(《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周怀宇和赵伟《浅论唐代杜佑<通典>对<管子>的继承》(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146-153页)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杜佑的田制、赋税、人口、钱币等思想,认为杜佑重视经济,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农民土地分配及归属问题,主张“薄敛”与“节用”等。相对而言,对人才、吏治、军事、法制、军事、民族等思想的研究较少,且未形成系统和体系,此处略。这些学者都认为杜佑十分注重将历史经验教训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他的思想和主张普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顺应了中唐以来经世史学的潮流,并迅速成为这个潮流中的突出代表。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通典》编纂体系存在的矛盾,是杜佑思想上的症结所在,他向往改革,又不愿触动朝政现状,他意图从历史上寻求施政经验,反而局限了他用历史的眼光通彻地反省过去,最终,只是在史书编撰方面給了后来的史家以启示,在施政方面却并没有价值,基本上否定了杜佑以史经世的说法。这种观点以朱维铮《说“三通”》(《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和《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5-220页)、剑光和国慰《杜佑思想局限性述论》(《思想战线》,1994年8月)、乔治忠《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6-188页)等为主要代表。
  七,关于《通典》历史观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大多成果散见于其他研究成果,少有专题论文,且大多数观点虽于细节之处各有不同,但总体的认识是相同的。关于古今关系认识的研究,以李之勤《杜佑的历史进化论》(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3-190页)、瞿林东《杜佑评传——创典制通史汇治国良模》(第七章《巨著<通典>(中):进步的社会历史观》,第90-108页)、郭锋《杜佑评传》(第八章《社会思想》,第335-355页)为代表,都指出,杜佑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应该正视这种变化,且应随之变革。关于天人关系认识的研究,陶懋炳《杜佑和<通典>》、王锦贵《<通典>浅议——读史札记之二》(《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7年第4期)、日本学者岛一《中唐期天人论杜佑<通典>》(The Journal of cultural sci—ences,the Ritsumeikan bungaku,1988年第506期)、郭锋《杜佑评传》和汪建《杜佑军事思想之天地人论》(《今日湖北》2011年第5期)等认为,在“天时”与“人事”之间,杜佑更注重“人事”的作用。关于国家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国家起源和国家职能两个方面。瞿林东主编《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卷,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7—260页)指出,杜佑认为,最初国家的建立有两个条件——人口和土地,并因此对传统的“天生蒸人,树君司牧”看法进行了重新解释,通过人的因素对天的作用加以限制和要求。而国家职能方面的认识,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章《第八世纪末期到第九世纪的经济思想?<通典>作者杜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51-452页)、杨晓宜《杜佑理想社会之建构——以<通典·食货典>为中心》(《早期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7卷第1期)等以《通典?食货》十二卷为例,对国家经济结构进行了阐述。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212页)、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1—324页)、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150页)、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9-181页)在此基础上又对《通典》所反映的整个国家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具体的职能则主要是通过杜佑的经济、政治等思想体现的,尚未有研究专篇,此不赘述。关于地理条件影响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夷夏之辨上,瞿林东《杜佑评传——创典制通史汇治国良模》(第七章《巨著<通典>(中):进步的社会历史观》,第100-106页)认为,杜佑指出,造成“中华”与“夷狄”发展变化差距,主要在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关于兴亡认识的研究,主要是跟其经世史学联系在一起的,并认为国家制度是对国家长治久安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如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66-276页)、张孟伦《中国史学史》(下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2-110页)、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35-275页)、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47-260页)等对有关制度的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认为杜佑十分重视国家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研究,瞿林东《重读<通典>史论》(《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作过一些论述,认为杜佑评价历史人物,注意到人物道德、品质,更加看重人物的事功,并对其所处历史环境有着充分地把握。关于民族观、民族史观的研究,以瞿林东《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下)》(《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李清凌《杜佑的经济和政治思想》(《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的论述最为深刻,瞿林东认为《通典·边防门》就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古代少数民族史,李清凌则谈到杜佑从唐代实际出发,主张实行怀柔民族政策。   八,关于《通典》史学价值和贡献的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主要认为其编撰方法、保存史料、发展自注、史论等具有很大价值,对史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通典》编撰方法、保存史料方面,陈光崇《杜佑在史学上的贡献》(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1-200页)、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瞿林东《论<通典>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等认为,《通典》的编撰,将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保存了不少价值较高的史料,在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通史家风”,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为史书编纂创造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内容和取材上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结构。《通典》发展自注方面,较早的是陈光崇《杜佑在史学上的贡献》,他将《通典》自注分为释音义、举典故、补史事、明互见、考史料五类,认为它继承和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随后,曾贻芬《论<通典>自注》(《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3期)进一步将《通典》自注分为十二类,认为它采用《洛阳伽蓝记》等书所使用的子注形式的同时,还沿袭了裴松之注《三国志》的特点,又运用了杨街之在注中注明材料取舍的方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正文不可或缺的辅翼。《通典》史论方面,以瞿林东《重读<通典>史论》的研究成果最具有代表性,他以《通典》的序、论、说、议、评、方法论、史学批评等为研究对象,对其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高度评价了杜佑的史论。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通典》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如杜佑的生平、《通典》的撰述,但在对制度本身的研究以及对《通典》内容的运用方面仍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理道要訣》作为与《通典》有着密切关联的一部书,在研究中应引起足够地重视,且需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此外,尚有《宾佐记》、《管氏指略》等著作,也应有机联系起来。但目前有关的研究却涉及极少,这对于全面认识《通典》和杜佑是不利的。就笔者所见,仅岳珍《杜佑<理道要诀>辑考》(《文献》2004年第3期)一文,文章对《理道要诀》的结构、体例、流传情况进行了讨论,又辑录了部分原文,认为《理道要诀》是《通典》的摘要,并在《通典》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校订、补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但该文未充分考虑《理道要诀》与《通典》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冬季的很多疾病也属于空调病。因此,冬季使用空调的同时必须注意健康。    空调整夜开人体似脱水    有些人的身体比较单薄,一到冬天就异常怕冷,当气温开始出现0℃的时候,不少人在晚上睡觉时干脆把空调开到29℃,且整夜不关。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面部干燥、嘴唇干裂,整个人好像脱水似的很不舒服,严重的甚至需要到医院求医。  从医院的就诊情况看,每年冬季因为使用空调不当,患上空调病的人确实不
历时70天的赴美国考察学习,我切身体验到美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深入考察了加油站及其支持系统的设施状况,真实地感受到了现代企业追求高度人性化管理所营造的宽松和
本文通过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重大历史背景,指出百年前的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大死敌,中华民族既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也有人民迅速觉醒和救亡图存的希望;在此基础
本文在分析“不太A”与“太不A”的汉语本体差异的基础上,以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抽取出来的120个与“不太A”和“太不A
2004年第十届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简称CRC2004)将干2004年6月8日至10日移师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隆重开幕。
《狂人日记》在整个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不言而明,其思想内涵对于当时以及当下都有着深刻的启发,小说采取的是日记这一文体,以狂人的内心独白为主体,并没有连串的故事情节。鲁
现在的医学检查项目很多,有时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的陶宇峰医师指出,不同部位的病变应该做什么检查,可以参照以下基本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快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企业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创造额外的价值.本文分别从个人、组织和战略的角度阐述了它们
驻地附近有一加油站,小巧玲珑、色彩鲜明、服务热情,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一天上午,打开车库大门,突然发现右后车胎明显气压不足,立即驱车去加油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