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周佳花(1991-),女,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研究生。
李湛,苏州市发改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现状开始约束经济增长。基于国情,本文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重点介绍再制造这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将实现资源再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十余年来再制造业在我国正逐步壮大,本文将分析再制造产业兴起之路上遇到的各种障碍,比如公众观念、融资困境、政策不完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再制造;环境保护;资源回收
目前,我国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负荷加重的困境。同时,固体废弃物不断增加,占据较多空间,造成了政府的巨额开支,这些迫使我们思考废弃品的处理方式。因此,“十二五”规划以引导和规范汽车、机械等再制造业为重点,积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1]。再制造,或许会是解决我国资源匮乏问题,实现高效处理废弃品的道路。
一、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再制造产业在众多发达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群,尤其是美日德。但是,再制造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1999年,中国工程院徐滨士院士首次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再制造产业在徐滨士院士等知名学者的呼吁下,得到了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再制造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2]。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它是再循环的最佳形式,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再制造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2009年,我国启动了包括8大领域35家企业在内的再制造产品试点工作,包括上海大众、奇瑞、潍柴等汽车制造公司,到2010年底,试点单位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产值超过20亿元[3];其次,我国开始抓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以及家具再制造试点。近年政府持续扩大再制造产品的种类和范围,继续组织开展再制造试点,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目前,我国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具有“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4]。但与美日德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在产业规模、政策立法及公众意识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再制造遇到的困境
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发展再制造业或许会有优势,但是刚兴起的再制造产业,要想在国内得到进一步发展,仍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
(1)缺乏社会认可度
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再制造业,虽然在我国发展了十几年,但社会对其认知度并不高。不少业内人士称,“中国不缺少再制造技术,缺的是社会认可度”。部分消费者将再制造与旧件翻新等价,消费者尚未形成对再制造的正确理念,总质疑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消极的消费心理会阻碍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家也怀疑再制造业的发展扩大是否会影响自己新产品的销售,损害自身利益。实际上,目前国内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并不多,有些企业虽然已经看到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和高收益,却不知如何下手。
(2)再制造企业融资困难、技术研发力度不足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政府已成功进行了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试点,但是,再制造企业数目较少,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与国外再制造的产业规模相差甚远,技术水平以及研发力度亦是如此[5]。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对废弃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持,故企业需要掌握先进的处理技术,且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研发新技术,获取核心竞争力。而现实却是,小企业初始投资有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所剩不多。一个企业难以承担研发经费,企业间存在的“搭便车”心理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6]。
(3)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再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再制造产业市场发展还没规范化,缺少再制造产品质量的统一标准,以致市场上不合格的再制造产品出现,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再制造业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只对部分示范试点的再制造企业给予补贴,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管理政策未完善,缺乏对再制造市场的监督。随着国内再制造产业的逐步成长,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还没来得及与之匹配,政策体系修订的滞后性,使之难以适应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始终难以取代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再制造产品理念,提高社会认知度
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报废的汽车、机械等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因此,传统消费理念需要被更新,我们要主动关注低碳环保的再制造产品,从翻新和二手的误区中走出来,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再制造产品的理念。我们政府和企业也有责任提升公众对其的认知度。政府部门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去加强宣传。例如,在火车站播放公益广告。对企业而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利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鼓励顾客体验再制造产品的优越性,打响再制造产品的品牌。随着再制造业宣传的深入、公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必能成功提升社会认知度。
(2)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力度,努力构建产业集群
众多行业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困境,再制造业,一个新兴产业,更是如此。刚起步的再制造企业因为资金限制无法施展拳脚。要解决融资困难,需要政府与银行、担保机构商榷,使他们迎合国家政策,提高贷款限额,加大对再制造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再制造市场前景广阔,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我国制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再制造产业以促进循环经济向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采取过试点单位的方法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造再制造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走国外“技术产业化”的普遍模式,加快新技术的研发。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效仿日本的经验,政府可以对达到使用年限的汽车和机械等这些废弃品的处理问题进行立法,减轻不合理处理废弃品的现象,为再制造产业提供丰富资源。另外,政府需要根据国内再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产品市场的监督。对于再制造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發投入,同时鼓励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借鉴日美德关于再制造产品的标准体系,政府应订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统一的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利益。
四、小结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所以,我们更需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赛迪研究院.赛迪专报[N],2010(8):1-16.
[2]姚巨坤,时小军,崔培枝.绿色再制造工业发展综述[J].再生资源研究,2007(5):26-30.
[3]解振华.努力实现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新突破[J].中国表面工程,2011(6):164-166.
[4]徐滨士.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及其创新发展[J].电焊机,2012(5):1-5.
[5]宁艳凤.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10).
[6]房巧红.政府在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7):137-140.
[7]杜娟.卡特彼勒:推动中国再制造业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1(1):91-91.
[8]唐力媛.美日德废旧汽车再制造回收物流对中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9(5):20-21.
李湛,苏州市发改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现状开始约束经济增长。基于国情,本文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重点介绍再制造这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将实现资源再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十余年来再制造业在我国正逐步壮大,本文将分析再制造产业兴起之路上遇到的各种障碍,比如公众观念、融资困境、政策不完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再制造;环境保护;资源回收
目前,我国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负荷加重的困境。同时,固体废弃物不断增加,占据较多空间,造成了政府的巨额开支,这些迫使我们思考废弃品的处理方式。因此,“十二五”规划以引导和规范汽车、机械等再制造业为重点,积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1]。再制造,或许会是解决我国资源匮乏问题,实现高效处理废弃品的道路。
一、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再制造产业在众多发达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群,尤其是美日德。但是,再制造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1999年,中国工程院徐滨士院士首次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再制造产业在徐滨士院士等知名学者的呼吁下,得到了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再制造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2]。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它是再循环的最佳形式,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再制造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2009年,我国启动了包括8大领域35家企业在内的再制造产品试点工作,包括上海大众、奇瑞、潍柴等汽车制造公司,到2010年底,试点单位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产值超过20亿元[3];其次,我国开始抓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以及家具再制造试点。近年政府持续扩大再制造产品的种类和范围,继续组织开展再制造试点,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目前,我国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具有“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4]。但与美日德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在产业规模、政策立法及公众意识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再制造遇到的困境
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发展再制造业或许会有优势,但是刚兴起的再制造产业,要想在国内得到进一步发展,仍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
(1)缺乏社会认可度
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再制造业,虽然在我国发展了十几年,但社会对其认知度并不高。不少业内人士称,“中国不缺少再制造技术,缺的是社会认可度”。部分消费者将再制造与旧件翻新等价,消费者尚未形成对再制造的正确理念,总质疑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消极的消费心理会阻碍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家也怀疑再制造业的发展扩大是否会影响自己新产品的销售,损害自身利益。实际上,目前国内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并不多,有些企业虽然已经看到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和高收益,却不知如何下手。
(2)再制造企业融资困难、技术研发力度不足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政府已成功进行了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试点,但是,再制造企业数目较少,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与国外再制造的产业规模相差甚远,技术水平以及研发力度亦是如此[5]。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对废弃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持,故企业需要掌握先进的处理技术,且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研发新技术,获取核心竞争力。而现实却是,小企业初始投资有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所剩不多。一个企业难以承担研发经费,企业间存在的“搭便车”心理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6]。
(3)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再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再制造产业市场发展还没规范化,缺少再制造产品质量的统一标准,以致市场上不合格的再制造产品出现,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再制造业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只对部分示范试点的再制造企业给予补贴,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管理政策未完善,缺乏对再制造市场的监督。随着国内再制造产业的逐步成长,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还没来得及与之匹配,政策体系修订的滞后性,使之难以适应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始终难以取代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再制造产品理念,提高社会认知度
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报废的汽车、机械等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因此,传统消费理念需要被更新,我们要主动关注低碳环保的再制造产品,从翻新和二手的误区中走出来,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再制造产品的理念。我们政府和企业也有责任提升公众对其的认知度。政府部门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去加强宣传。例如,在火车站播放公益广告。对企业而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利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鼓励顾客体验再制造产品的优越性,打响再制造产品的品牌。随着再制造业宣传的深入、公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必能成功提升社会认知度。
(2)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力度,努力构建产业集群
众多行业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困境,再制造业,一个新兴产业,更是如此。刚起步的再制造企业因为资金限制无法施展拳脚。要解决融资困难,需要政府与银行、担保机构商榷,使他们迎合国家政策,提高贷款限额,加大对再制造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再制造市场前景广阔,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我国制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再制造产业以促进循环经济向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采取过试点单位的方法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造再制造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走国外“技术产业化”的普遍模式,加快新技术的研发。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效仿日本的经验,政府可以对达到使用年限的汽车和机械等这些废弃品的处理问题进行立法,减轻不合理处理废弃品的现象,为再制造产业提供丰富资源。另外,政府需要根据国内再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产品市场的监督。对于再制造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發投入,同时鼓励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借鉴日美德关于再制造产品的标准体系,政府应订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统一的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利益。
四、小结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所以,我们更需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赛迪研究院.赛迪专报[N],2010(8):1-16.
[2]姚巨坤,时小军,崔培枝.绿色再制造工业发展综述[J].再生资源研究,2007(5):26-30.
[3]解振华.努力实现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新突破[J].中国表面工程,2011(6):164-166.
[4]徐滨士.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及其创新发展[J].电焊机,2012(5):1-5.
[5]宁艳凤.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10).
[6]房巧红.政府在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7):137-140.
[7]杜娟.卡特彼勒:推动中国再制造业发展[J].WTO经济导刊,2011(1):91-91.
[8]唐力媛.美日德废旧汽车再制造回收物流对中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9(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