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精彩故事需要精妙的艺术表达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具有易于跨越文化、种族与不同意识形态,为更多人们接受的特点。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种选项中,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表达,无疑是一个开放且令人愉快的选择,对于向世人展示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当代形象、传播中国当代的价值观等具有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艺术语言 中国故事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精彩的故事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生动写照,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核心象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外界在对中国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偏差甚至疑虑。如何消除误解、建构与传播好国家形象,是大国崛起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讲述中国故事不难。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并不缺乏故事的素材。从绵长悠远的古代文化到现代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激流勇进,我们拥有着蕴意深邃、震撼心灵的中国故事。但讲好中国故事不易。我们所欠缺的,是以什么样的视角、运用什么方式,把中国故事的内涵讲出世界性的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听众的多样性,只有站在世界的背景中,用独到的眼光来挖掘中国故事的深意,才能吸引听众,消除误解,更容易赢得亲近与尊重、支持与信任,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并最终使得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表达,是讲好中国故事一个开放且令人愉快的选项
  作为人类精神世界三大支柱之一的艺术,是实现历史进步、传承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与科学、人文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虽各有侧重,但却互为傍依,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巧妙的形象性、独特的审美性和“润物细无声”式的表达方式,成为可以跨越文化、种族与不同意识形态,为更多人们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既是一种外化,也是一种内省。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我们,完全有责任从历史与现实中挖掘这些凸显东方智慧的经验,让全球共同享有这份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对中国自身优秀艺术、文化传统的自信、自觉、自省和自新则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基本的前提。
  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形式上的易读感和亲和力外,更应该直击人心、人性和人情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探索不缺乏精彩的故事。然而,精彩的故事需要精彩的讲述,需要准确、到位的阐释;亦需要艺术的表达,需要诗意和精妙的描绘。艺术作品除了形式上的易读感和亲和力外,其根本面向应该是人心、人性和人情,是艺术家以其个性与创造力,通过其艺术语言与观众的娓娓交谈,是集品格、情怀、理想、信念与包容为一体的精神的神遇,更是时代对讲述者才能的检验。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不管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都会是真实而又深刻的,都会显现饱满、富有活力的中国经验。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2016年11月展出于国家博物馆、历时5年精心创作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此前已完成、2009年9月展出于中国美术馆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由国家倡导实施的高规格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的姊妹篇,是近年来运用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范例。依托国家之力,以鲜明的中国文化立场、中国艺术风格、中国民族气派为引导,以现实主义精神与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诸种艺术样式充分兼容互补为特点,以集中集体智慧与展现艺术家个性相结合,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以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展现历史风云、文明进步中的中国故事,达到的艺术上、学术上的高度统一,自然站在了当代文化的制高点。
  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电影、曲艺等艺术的语言和多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往往可以超越地域和语言的隔阂,更好地达到不同民族间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以《小蝌蚪找妈妈》《鹿铃》等水墨动画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引起世界的关注与轰动。“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是民族风格表达的成功,更是对中国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寓言等多种中国文化元素,以及水墨画、民间美术、皮影、泥塑、木刻等多种艺术表现语言的世界性表达的成功。
  当下的中国正在吸引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因为世界需要了解中国、需要倾听中国故事。在我们熟知的中国故事的开篇,更多的是经济成功的案例,然而,我们在政治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也十分显著。在世界视域中,中国的国家形象绝不能仅仅是单一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化也不应该仅仅只是太极、武术、书法、杂技等这些传统的“国粹”。国际社会对我们有更多的好奇、疑问与期待,恰恰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因此,讲好“中国故事”,艺术的语言和语言的艺术尤显重要。讲述什么、如何讲述,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一个人人都是叙述者、人人都是倾听者的世界,讲好一个国家的故事、构建一个民族的灵魂、唤醒一种文化的自信、赢得一种心灵的理解和信赖,也许是更为广义和更有内涵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同一语境中的对内讲述,还要不断拓展跨文化、跨媒体的传播,要有不断审视的自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对话的姿态、沟通的诉求从整体到细节转换话语方式,运用多种讲述形式,包括艺术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当代形象、传播中国当代的价值观。使中国故事与多维现实契合,让“复雜”中国变成“多彩”中国,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当代中国呈现为真实、优美、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百名优秀青年作家艺术家扶持计划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姚晓东:《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江海学刊》,2010年第6期。
  责编/谭峰 美编/王梦雅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线跟踪法的多虚拟原型自由交互方法,并通过多重纹理绘制解决交互 过程的逼真绘制问题。多重纹理绘制通过存储原型材质标识号,采用切割不同纹理图源文件分别渲 染小三角形面片的手段,将不同纹理同时渲染到虚拟原型相应位置,以实现高度真实感的虚拟原型交 互过程的实时逼真显示,给出了该方法在虚拟医学手术训练中的应用。
“具有反攻击能力的双向指纹校验系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加密保护系统。系统采用双向交互检验指纹的方法 ,防止攻击者修改指纹系统 ,并且具有自主反攻击能力 ,可有效地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种数据加密保护系统对经济、金融、政治、军事、科技等安全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SIP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由于SIP协议本身不能保证SIP信令能安全地穿过NAT和防火墙,从而限制了其在现有广域网上的使用和发展。文中归纳了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ALG的解决方案,并根据SIP的特点提出了SIPALG的具体实现框架。
基于基因表达谱提出了一种依据类加权Bhattacharyya距离提取特征基因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肿瘤亚型识别的方法。分析了儿童小圆蓝细胞瘤(SRBCTs)的基因表达数据后,在训练样本集上计算出各个基因的类加权Bhattacharyya距离,并据此选择特征基因构造若干ANN模型,利用独立测试集验证其分类能力,且依据分类错误率最小的原则确定了含40个基因的特征基因组合。基于该特征基因组合的
通过分析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结合电大学生的生源、学习动机,提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策略:注重教材选择,修正学生学习动机,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案例
通过对长绒棉精梳细号纱CJ5.9 tex生产工艺的分析和讨论,采取了合理的纺纱工艺,提高了成纱质量水平,有助于积累生产经验,增强产品竞争力.
针对MPEG 1标准压缩率低,不适合远程网络传输的问题,提出远程网络传输视频压缩采用MPEG 4标准,从而在现有MPEG 1平台上实现多通道数字视频远程网络监控。首先,系统从MPEG 1压缩卡获取数据实现本地硬盘录像;然后用软件实现MPEG 1解码、MPEG 4编码和网络传输。采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技术,为每个通道准备五个数据缓存区,解决了多制式视频信号存储与实时传输中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图像产生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