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OECD是教育国际化的助推器和重要平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OECD出台的各项政策进行了分析,不仅能够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也为我国制定教育国际化政策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OECD;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政策
在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有着独特的含义,OECD从独特的出发点,使用政策工具来制定教育领域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一、OECD与教育国际化概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将教育视为与经济、环境、农业和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议题,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内涵:OECD未明确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但大力着眼于跨境教育,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召开了多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为教育服务贸易的推进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研究与实践中,OECD从课程国际化着手来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
2.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跨境教育已被视为一种经济发展杠杆和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根据《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其中,境外消费在规模与水平上都远远超过其他三种形式,成为目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途径;
3.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展望:OECD出版的《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全四卷)分别讨论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全球化、技术和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历程
1.20世纪初至90年代:(1)教育国际化:二战后,為促进各国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教育国际化被初次提及;20世纪90年代,OECD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教育国际化对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2)课程国际化:OECD于1993年和1995年先后召开两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学术讨论会,对课程国际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3)国际化质量评估:OECD下属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和学术合作协会于1997年联合公布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来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与绩效。
2.21世纪以来:2003年,OECD和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第二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2004年,OECD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出台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分认证:跨国教育的挑战》,指出跨国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2005年,OECD与UNESCO一起制定《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导》,成为跨境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指导原则;2008年,OECD下属的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开始推出《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OECD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1.教育功能观、政策出发点及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OECD认为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本,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与竞争;共有互相理解型、技术移民型、创收型、能力建设型四种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不同的政策导向相互协同作用,对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2.政策制定所依赖的权力布局、政策立场:OECD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是在各国权力的博弈中制定的,受权力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权力分布与成员国的经济贡献直接挂钩。因此,它在根本上代表以美国为首的八国集团利益的前提下,倾向于走向共识、折中的政策立场。
3.政策关注的重心:OECD政策关注高等教育管理、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认证、入学机会与公平、利用跨境教育进行能力建设和政策的一致性。
4.使用的政策工具:OECD偏好于使用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象征劝诫工具。激励性政策工具包括:补贴、拨款、财政转移支付等;能力建设工具包括举办国际会议、举办培训活动、开展实验项目等。
5.政策利益分配机制:OECD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资金援助和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不可或缺。通过提供和分析数据,供集体讨论,帮助各国协商和制定政策。
四、OECD政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影响及约束力
经合组织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即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磋商,弥合分歧,进而达成共识。OECD影响力主要源于报告和分析的质量。OECD往往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措施来推行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不仅体现在各自政策文本的表述上,也体现在其实施政策的工具选择上。
五、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政策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OECD教育指标体系可以引导我们打开视野和思路,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准确地作出判断,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首先,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在一套比较成熟的指标理论指导下收集指标数据的,它不仅关注教育本身,而且关注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等全方位关系,对发展我国教育指标理论具有借鉴意义;其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监测系统,其整体性和科学性对建立我国教育指标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再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监测过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统筹系统对我国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福勒 F C.教育政策学导论[ M ].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玉霞.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J ].当代世界,2010(01).
[4]OECD.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ross-border challenge[ R ].2004.
【关键词】OECD;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政策
在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有着独特的含义,OECD从独特的出发点,使用政策工具来制定教育领域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一、OECD与教育国际化概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将教育视为与经济、环境、农业和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议题,在教育政策研究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内涵:OECD未明确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但大力着眼于跨境教育,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召开了多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为教育服务贸易的推进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研究与实践中,OECD从课程国际化着手来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
2.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跨境教育已被视为一种经济发展杠杆和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根据《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其中,境外消费在规模与水平上都远远超过其他三种形式,成为目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途径;
3.OECD视野下教育国际化的展望:OECD出版的《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全四卷)分别讨论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包括人口、全球化、技术和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历程
1.20世纪初至90年代:(1)教育国际化:二战后,為促进各国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教育国际化被初次提及;20世纪90年代,OECD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教育国际化对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2)课程国际化:OECD于1993年和1995年先后召开两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学术讨论会,对课程国际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3)国际化质量评估:OECD下属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和学术合作协会于1997年联合公布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来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与绩效。
2.21世纪以来:2003年,OECD和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第二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2004年,OECD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出台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分认证:跨国教育的挑战》,指出跨国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2005年,OECD与UNESCO一起制定《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导》,成为跨境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指导原则;2008年,OECD下属的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开始推出《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OECD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1.教育功能观、政策出发点及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OECD认为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本,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与竞争;共有互相理解型、技术移民型、创收型、能力建设型四种跨境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不同的政策导向相互协同作用,对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2.政策制定所依赖的权力布局、政策立场:OECD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是在各国权力的博弈中制定的,受权力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权力分布与成员国的经济贡献直接挂钩。因此,它在根本上代表以美国为首的八国集团利益的前提下,倾向于走向共识、折中的政策立场。
3.政策关注的重心:OECD政策关注高等教育管理、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认证、入学机会与公平、利用跨境教育进行能力建设和政策的一致性。
4.使用的政策工具:OECD偏好于使用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象征劝诫工具。激励性政策工具包括:补贴、拨款、财政转移支付等;能力建设工具包括举办国际会议、举办培训活动、开展实验项目等。
5.政策利益分配机制:OECD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资金援助和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不可或缺。通过提供和分析数据,供集体讨论,帮助各国协商和制定政策。
四、OECD政策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影响及约束力
经合组织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即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磋商,弥合分歧,进而达成共识。OECD影响力主要源于报告和分析的质量。OECD往往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措施来推行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不仅体现在各自政策文本的表述上,也体现在其实施政策的工具选择上。
五、OECD推动教育国际化政策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OECD教育指标体系可以引导我们打开视野和思路,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准确地作出判断,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首先,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在一套比较成熟的指标理论指导下收集指标数据的,它不仅关注教育本身,而且关注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等全方位关系,对发展我国教育指标理论具有借鉴意义;其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监测系统,其整体性和科学性对建立我国教育指标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再次,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监测过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统筹系统对我国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福勒 F C.教育政策学导论[ M ].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玉霞.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J ].当代世界,2010(01).
[4]OECD. 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ross-border challenge[ R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