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其庸先生的宅号有好几个,其中以“宽堂”最为著名,而“瓜饭楼”则是最早的,它与“宽堂”齐名,见证了他年轻时缺衣少饭,只能拿南瓜、金花菜充饥的日子。最早的“瓜饭楼”位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铁狮子胡同里,即后来的张自忠路,这也是冯老在北京的第一个住所。当时,冯老的身体与庞大的书群都占地,使得狭窄的“瓜饭楼”又万分的狭窄了,而冯老似乎也与很多鸿儒大哲一样—在对社会生活不满时,又在无力改变或回避的情况下,喜欢用幽默来嘲讽现状。“宽堂”也就与狭窄的“瓜饭楼”交替频繁的出现,此后,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宽堂”这一堂名所体现出的堂主的乐观,与“一年夜抄红楼”所表现出的坚韧,则一起尽显冯老“意”的深厚,以至罗振玉先生提笔赞到“隰拥具实如得,厄远宽堂实意宽也”。 而这“意宽”虽经“宽堂”几经变迁却始终没有消退。
1990年,冯老搬到了他北京的第二处住所—红庙的一处大了些的楼房里,这里“隰”没了,可是“拥”依然还在—同张自忠路的房子同样的“狭窄”。为什么?书、书、书、书。我认为有的时候,人尤其是一个学者、一个求知者所拥有的知识同渴求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两个敌对的国家进行军备竞赛的关系一样。一方多,则另一方就一定要更多更好,于是,冯老的书也就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这也就使得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来愈小,最后还是拥挤。
但不管是“隰”,还是“拥”,我认为这不可能长时间的伴随着一个勤奋、乐观的人。六年后,红庙的“宽堂”继张自忠路的“宽堂”之后也退休了,而与此同时,冯老也在这一年退休并搬进了位于通州区张家湾的新居。今天,与家严同去张家湾的“宽堂”去拜望冯老,在这一路上,虽不能说是风景秀丽,但连绵的春雨,对于像冯老这样的久居北方的南方人来说,心情一定会非常舒畅,至少笔者心里挺舒服的,有一种故乡的感觉。
抵达目的地,跨入大门,我站在门口,看着冯老的这占地一亩、布局甚是简单的宅子—一栋两层很中式的白墙黑瓦的小楼。楼前是种有花草、竹梅的园子,显得庄重而又有意趣,有一种江南文人精心营造的感觉,使我觉得“看样子这房子还是比较宽的”。楼房经十余年的吹打,稍显得有些旧,并在今天早春的阴湿之下,园子同楼房一起显得有些灰蒙蒙的。走过中间的两侧是篱笆相伴的砖路,穿过还没有发绿的园地,进到屋内,光线很暗,即使开灯后也不太光亮,但地板磨出的一块块白色斑驳,在屋内倒是很明显。环顾四周,门前所对的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两侧的过道两旁各是一间屋子,左房是会客厅。在过道内的十余步的路让我觉得很是拥挤—只要是能两个人走过的地方,就有大小不同、造型不一的各代石碑、佛像摆着。它们有的立着,有的躺着,还有的靠在墙上。这让我不时地左顾右盼,生怕一步不慎碰坏了某个宝贝。会客厅不大,除了一个书柜满满的之外,还算宽敞。
些许,家严与冯老说事聊天,这不细表。之后我们参观冯老的各个书房,我在这里想说: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是人所为的事,再奇怪,再不可思议,都没必要惊讶。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用不着惊讶,因为这些不是秦始皇或某个法老的成果,而是无数人民的成果,而人民的力量本来就是无限的,不用惊奇,所以,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让我惊讶的。但今天,冯老的书房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书,无数的书,楼上楼下几个书房,除了天花板,能放书的地方都放了,甚至光是冯老著的有关红学的书就有一两个书柜。房间,书;房间,书⋯⋯最后停步于楼下的画室。此时,我的惊奇之心停止了,不为走路磕碰而留心了,站在那,看,听。
冯老的画室好似只有一半是为他准备的,两个书柜与画桌一起拥挤在不大画室内,三面墙有两面是装满画册的书柜,另一面也只有中间的位置是画板,一侧挂有文学家钱仲联先生(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作于1947年的书法条幅,裱绫上并有钱先生92岁时的题跋。画室内有几把椅子,古玩陈设也不少,从书柜到画桌再到地上,满满当当的。两扇窗户中间有朱屺瞻先生题写的“宽堂”,暖气管道上还挂着几串葫芦,大概是自家所产。画桌上有个大号笔架,上面没有挂一支毛笔,却晾着两幅冯老所书的墨迹未干的“玄奘取经”,这可能是冯老应他人所约之书。冯老在他很大但拥挤的画桌前,向我们展示了乾隆时期的纸、嘉庆时期的墨块,以及正在进行的每天只能画十数厘米的长卷。冯老说,这一手卷完成后可达十好几米长。冯老画画都是自己研墨,用多少研多少。砚台上用一块圆形的玻璃作盖,比较特别。
此时我才觉得之前的看、听,确乎是真的。于是便不再惊讶,我在想:
书,看很多很精的书;画,画很长很慢的画。以前我认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把“乐观”说的太过神乎其神的—在正常情况下,人可以想得很远,但只有乐观才能让人走出,从“想”成为现实的一步。的确如此啊!无数的人也想有很多的书,画很长的画,但成真了几个?客观因素是一,但既使客观皆全,我想问,有人能把这些书看一遍的把握吗?或许有人能每天以厘米为单位的速度画十好几米长的画,但是,能画得像冯老那样文气勃发吗?我也可以这样问,有人能有将“想”变成现实的精神吗?“宽堂”从起名之日起就是代表着乐观,而且实体是拥挤的,张自忠路这样,红庙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1990年,冯老搬到了他北京的第二处住所—红庙的一处大了些的楼房里,这里“隰”没了,可是“拥”依然还在—同张自忠路的房子同样的“狭窄”。为什么?书、书、书、书。我认为有的时候,人尤其是一个学者、一个求知者所拥有的知识同渴求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两个敌对的国家进行军备竞赛的关系一样。一方多,则另一方就一定要更多更好,于是,冯老的书也就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这也就使得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来愈小,最后还是拥挤。
但不管是“隰”,还是“拥”,我认为这不可能长时间的伴随着一个勤奋、乐观的人。六年后,红庙的“宽堂”继张自忠路的“宽堂”之后也退休了,而与此同时,冯老也在这一年退休并搬进了位于通州区张家湾的新居。今天,与家严同去张家湾的“宽堂”去拜望冯老,在这一路上,虽不能说是风景秀丽,但连绵的春雨,对于像冯老这样的久居北方的南方人来说,心情一定会非常舒畅,至少笔者心里挺舒服的,有一种故乡的感觉。
抵达目的地,跨入大门,我站在门口,看着冯老的这占地一亩、布局甚是简单的宅子—一栋两层很中式的白墙黑瓦的小楼。楼前是种有花草、竹梅的园子,显得庄重而又有意趣,有一种江南文人精心营造的感觉,使我觉得“看样子这房子还是比较宽的”。楼房经十余年的吹打,稍显得有些旧,并在今天早春的阴湿之下,园子同楼房一起显得有些灰蒙蒙的。走过中间的两侧是篱笆相伴的砖路,穿过还没有发绿的园地,进到屋内,光线很暗,即使开灯后也不太光亮,但地板磨出的一块块白色斑驳,在屋内倒是很明显。环顾四周,门前所对的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两侧的过道两旁各是一间屋子,左房是会客厅。在过道内的十余步的路让我觉得很是拥挤—只要是能两个人走过的地方,就有大小不同、造型不一的各代石碑、佛像摆着。它们有的立着,有的躺着,还有的靠在墙上。这让我不时地左顾右盼,生怕一步不慎碰坏了某个宝贝。会客厅不大,除了一个书柜满满的之外,还算宽敞。
些许,家严与冯老说事聊天,这不细表。之后我们参观冯老的各个书房,我在这里想说: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是人所为的事,再奇怪,再不可思议,都没必要惊讶。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用不着惊讶,因为这些不是秦始皇或某个法老的成果,而是无数人民的成果,而人民的力量本来就是无限的,不用惊奇,所以,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让我惊讶的。但今天,冯老的书房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书,无数的书,楼上楼下几个书房,除了天花板,能放书的地方都放了,甚至光是冯老著的有关红学的书就有一两个书柜。房间,书;房间,书⋯⋯最后停步于楼下的画室。此时,我的惊奇之心停止了,不为走路磕碰而留心了,站在那,看,听。
冯老的画室好似只有一半是为他准备的,两个书柜与画桌一起拥挤在不大画室内,三面墙有两面是装满画册的书柜,另一面也只有中间的位置是画板,一侧挂有文学家钱仲联先生(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作于1947年的书法条幅,裱绫上并有钱先生92岁时的题跋。画室内有几把椅子,古玩陈设也不少,从书柜到画桌再到地上,满满当当的。两扇窗户中间有朱屺瞻先生题写的“宽堂”,暖气管道上还挂着几串葫芦,大概是自家所产。画桌上有个大号笔架,上面没有挂一支毛笔,却晾着两幅冯老所书的墨迹未干的“玄奘取经”,这可能是冯老应他人所约之书。冯老在他很大但拥挤的画桌前,向我们展示了乾隆时期的纸、嘉庆时期的墨块,以及正在进行的每天只能画十数厘米的长卷。冯老说,这一手卷完成后可达十好几米长。冯老画画都是自己研墨,用多少研多少。砚台上用一块圆形的玻璃作盖,比较特别。
此时我才觉得之前的看、听,确乎是真的。于是便不再惊讶,我在想:
书,看很多很精的书;画,画很长很慢的画。以前我认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把“乐观”说的太过神乎其神的—在正常情况下,人可以想得很远,但只有乐观才能让人走出,从“想”成为现实的一步。的确如此啊!无数的人也想有很多的书,画很长的画,但成真了几个?客观因素是一,但既使客观皆全,我想问,有人能把这些书看一遍的把握吗?或许有人能每天以厘米为单位的速度画十好几米长的画,但是,能画得像冯老那样文气勃发吗?我也可以这样问,有人能有将“想”变成现实的精神吗?“宽堂”从起名之日起就是代表着乐观,而且实体是拥挤的,张自忠路这样,红庙这样,现在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