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原市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为例,在实地调查后,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探索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发展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饮马河公园 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饮马河公园概况
1.1饮马河公园简介
饮马河公园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新建路与府西街的交汇处,北起旱西关街,南至府西街,占地面积为41807平方米,其中湖面16000平方米,绿地16946平方米,道路近四千平方米。饮马河公园作为城西水系公园之一,是城西水系三个公园中唯一获得省级四星级称号的公园。近年来饮马河公园湖心岛“民乐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并于06年荣获文化部“全国特色文化活动广场”。公园作为太原市城西水系改造工程的一个节点,与城西水系改造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于2004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1.2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腹部,位于东经111°30′至113°09′和北纬°27′至38°25′之间。市区座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特征光照充足,降水集中 。冬春干燥,雨雪稀少。季风环流交替明显,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9℃~11℃,最冷年只有7℃~9℃。
饮马河公园深居市中心居民楼区域内,其所处的小环境受季风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周边高楼林立,园内多数大乔木生长年代较久,树荫浓密,使得园内的光照度较小。
1.3土壤条件
据考察,饮马河公园属于次生内陆盐碱土,地下水位高,一般1.0m深的土层呈泥状,.2m—1.5m出现积水,因此土壤的排水性、通气性、通透性差。土壤PH值为8.0―8.5, 土壤含盐量平均为1.2%—1.5%,最高可达2.9%,最低为0.2%--0.4%,达到重度盐碱土的指标值。
1.4 公园历史沿革及植物景观概述
饮马河公园始建于1983年,于2002年城西水系工程建设中进行重建。公园所在的这片土地,早先是一片大湖泊,相传明太原三卫驻军常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河。
处于现代都市的饮马河公园,四周多为居民楼,公园景观主题为湖面景观,湖心小岛将湖面有致分离,长廊回榭,古朴小桥,又将岛与岸巧妙连接。小桥、流水、码头、木船,一派江南风光。公园植物配植多用槐柳、松柏等大小乔木片植、丛植,形成高低起伏的树冠线,并在公园内形成较为浓密的树荫。草坪中点缀色彩斑斓的蔷薇、月季、玫瑰、黄刺玫等花灌木,并在部分草坪边缘种植了高低不同的地被植物进行镶边,丰富了草坪的绿地景观。湖面景观与植被景观虚实相间,再加之湖心岛戏台上戏迷票友的文娱活动所形成的人文景观,使饮马河公园成为了一个景色优美,具有水系特有文化品位的现代园林。(附录图1)
2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构成
2.1构成原则
公园植物景观构成,尊重并保留了公园原有植被,并充分考虑了公园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植物品种选择了既适合太原本土生长,又能适应相对湿度较大的壤环境的乡土树种,以保证植被能够有适合的、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保证植被的美观与健康。同时,植物景观构成从所选择植物要素特征(颜色、大小、质地、形态等)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畫面,使公园植物景观的画面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2】
2.2构成要素
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由表2.1中的植物要素所构成。大小乔木、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共同营造出了公园郁郁葱葱、层次分明、律动变换的植物景观。(附录图2、图3)
表2.1 饮马河公园植物情况汇总表
2.3植物配置形式
公园以柳树、国槐等高大的落叶乔木列植,树冠相接,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树冠线,不仅将公园与周边的居民楼相阻隔,使公园拥有相对独立景观空间。在乔木之下,布置了贴梗海棠、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花灌木,不仅使公园植物花期错落,同时也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在绿地的边缘,或种植扶芳藤与芍药、或片植胶东卫矛(附录图4),行成比较紧凑、密实的边缘线。林下绿地种植草坪,较为郁闭的林下绿地种植玉簪。这种乔、灌、地被、草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景观,不仅使植物景观层次分明,空间结构序列性强;在水面中种植了睡莲,(附录图5)水中的睡莲与湖岸的垂柳相呼应,丰富了公园的植物景观构成,达到了植物种类多样化的配置目的,也形成了较好的植物景观效果。
3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饮马河公园在建设初期,乔木以垂柳为主,尽管其植物景观婀娜多姿,并与公园建筑与湖面景观之间相协调,较为美观,但由于柳树为速生树种,寿命较短,已有大部分柳树长势下降,出现枝条倒伏、树干空洞、易患病虫害等问题。因此,在骨干树种尤其是乔木配置更替时,应改换为银杏、国槐等慢生树种,以避免产生以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
景观用冷季型草坪覆盖公园绿地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可是作为降水量小的北方城市,冷季型草坪的大量种植是比较不生态的一种选择,不仅需要频繁浇水,而且退化较快,需要常常更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附录图6)绝大多数的城市的公园也具有同样的问题。
因此,在确保一部分绿地的冷季型草坪景观的同时,应逐步改换一些耐旱、耐荫的地被植物如玉簪、麦冬等(附录图7),已形成美观生态的园林植物景观。
在公园的建设中,在植物的选择上较好的体现了适地适树的栽植原则,但是在植物造景方面,建设者为突出观赏效果,大量使用了常绿针叶树,在耐水湿、耐盐碱树种的使用,特别是乡土树种的使用上仍显得相对欠缺,应多采用如馒头柳、国槐、构树、小叶朴及黄栌等树种,这样既可以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在植物配置上,某些地段植物搭配不合理,常常成为植物病虫害的诱因,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例如圆柏犁锈病、圆柏苹果锈病等的病原生物以圆柏为越冬寄主,对圆柏本身虽然伤害不太严重,但对犁、苹果、海棠等则危害很大。此外,地被植物还不是太丰富,应在今后的建设中,适量减少草坪面积,增加地被植物,以改善植物景观效果同时减少后期管理的投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体说来饮马河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演替较为成功,使饮马河公园在建园后的几十年里,仍然具有较好的植物景观。作为城西水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自己良好的园林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健身、休闲、娱乐的理想空间。 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这对提高整个景观区域的品质和整个城市的品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太原气候特点【E】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542550.html?an=0&si=1
[2]园林树木学陈有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园林规划设计胡长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浅谈太原市城西水系的植物种植设计刘春河太原科技2008年10期
[6]苏雪痕植物造景[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9
关键词:饮马河公园 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饮马河公园概况
1.1饮马河公园简介
饮马河公园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新建路与府西街的交汇处,北起旱西关街,南至府西街,占地面积为41807平方米,其中湖面16000平方米,绿地16946平方米,道路近四千平方米。饮马河公园作为城西水系公园之一,是城西水系三个公园中唯一获得省级四星级称号的公园。近年来饮马河公园湖心岛“民乐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并于06年荣获文化部“全国特色文化活动广场”。公园作为太原市城西水系改造工程的一个节点,与城西水系改造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于2004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1.2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腹部,位于东经111°30′至113°09′和北纬°27′至38°25′之间。市区座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特征光照充足,降水集中 。冬春干燥,雨雪稀少。季风环流交替明显,气温年平均7.8℃~10.3℃,最热年可达9℃~11℃,最冷年只有7℃~9℃。
饮马河公园深居市中心居民楼区域内,其所处的小环境受季风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周边高楼林立,园内多数大乔木生长年代较久,树荫浓密,使得园内的光照度较小。
1.3土壤条件
据考察,饮马河公园属于次生内陆盐碱土,地下水位高,一般1.0m深的土层呈泥状,.2m—1.5m出现积水,因此土壤的排水性、通气性、通透性差。土壤PH值为8.0―8.5, 土壤含盐量平均为1.2%—1.5%,最高可达2.9%,最低为0.2%--0.4%,达到重度盐碱土的指标值。
1.4 公园历史沿革及植物景观概述
饮马河公园始建于1983年,于2002年城西水系工程建设中进行重建。公园所在的这片土地,早先是一片大湖泊,相传明太原三卫驻军常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河。
处于现代都市的饮马河公园,四周多为居民楼,公园景观主题为湖面景观,湖心小岛将湖面有致分离,长廊回榭,古朴小桥,又将岛与岸巧妙连接。小桥、流水、码头、木船,一派江南风光。公园植物配植多用槐柳、松柏等大小乔木片植、丛植,形成高低起伏的树冠线,并在公园内形成较为浓密的树荫。草坪中点缀色彩斑斓的蔷薇、月季、玫瑰、黄刺玫等花灌木,并在部分草坪边缘种植了高低不同的地被植物进行镶边,丰富了草坪的绿地景观。湖面景观与植被景观虚实相间,再加之湖心岛戏台上戏迷票友的文娱活动所形成的人文景观,使饮马河公园成为了一个景色优美,具有水系特有文化品位的现代园林。(附录图1)
2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构成
2.1构成原则
公园植物景观构成,尊重并保留了公园原有植被,并充分考虑了公园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植物品种选择了既适合太原本土生长,又能适应相对湿度较大的壤环境的乡土树种,以保证植被能够有适合的、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保证植被的美观与健康。同时,植物景观构成从所选择植物要素特征(颜色、大小、质地、形态等)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畫面,使公园植物景观的画面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2】
2.2构成要素
饮马河公园植物景观由表2.1中的植物要素所构成。大小乔木、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共同营造出了公园郁郁葱葱、层次分明、律动变换的植物景观。(附录图2、图3)
表2.1 饮马河公园植物情况汇总表
2.3植物配置形式
公园以柳树、国槐等高大的落叶乔木列植,树冠相接,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树冠线,不仅将公园与周边的居民楼相阻隔,使公园拥有相对独立景观空间。在乔木之下,布置了贴梗海棠、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花灌木,不仅使公园植物花期错落,同时也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在绿地的边缘,或种植扶芳藤与芍药、或片植胶东卫矛(附录图4),行成比较紧凑、密实的边缘线。林下绿地种植草坪,较为郁闭的林下绿地种植玉簪。这种乔、灌、地被、草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景观,不仅使植物景观层次分明,空间结构序列性强;在水面中种植了睡莲,(附录图5)水中的睡莲与湖岸的垂柳相呼应,丰富了公园的植物景观构成,达到了植物种类多样化的配置目的,也形成了较好的植物景观效果。
3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饮马河公园在建设初期,乔木以垂柳为主,尽管其植物景观婀娜多姿,并与公园建筑与湖面景观之间相协调,较为美观,但由于柳树为速生树种,寿命较短,已有大部分柳树长势下降,出现枝条倒伏、树干空洞、易患病虫害等问题。因此,在骨干树种尤其是乔木配置更替时,应改换为银杏、国槐等慢生树种,以避免产生以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
景观用冷季型草坪覆盖公园绿地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可是作为降水量小的北方城市,冷季型草坪的大量种植是比较不生态的一种选择,不仅需要频繁浇水,而且退化较快,需要常常更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附录图6)绝大多数的城市的公园也具有同样的问题。
因此,在确保一部分绿地的冷季型草坪景观的同时,应逐步改换一些耐旱、耐荫的地被植物如玉簪、麦冬等(附录图7),已形成美观生态的园林植物景观。
在公园的建设中,在植物的选择上较好的体现了适地适树的栽植原则,但是在植物造景方面,建设者为突出观赏效果,大量使用了常绿针叶树,在耐水湿、耐盐碱树种的使用,特别是乡土树种的使用上仍显得相对欠缺,应多采用如馒头柳、国槐、构树、小叶朴及黄栌等树种,这样既可以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在植物配置上,某些地段植物搭配不合理,常常成为植物病虫害的诱因,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例如圆柏犁锈病、圆柏苹果锈病等的病原生物以圆柏为越冬寄主,对圆柏本身虽然伤害不太严重,但对犁、苹果、海棠等则危害很大。此外,地被植物还不是太丰富,应在今后的建设中,适量减少草坪面积,增加地被植物,以改善植物景观效果同时减少后期管理的投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体说来饮马河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演替较为成功,使饮马河公园在建园后的几十年里,仍然具有较好的植物景观。作为城西水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自己良好的园林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健身、休闲、娱乐的理想空间。 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这对提高整个景观区域的品质和整个城市的品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太原气候特点【E】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542550.html?an=0&si=1
[2]园林树木学陈有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园林规划设计胡长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浅谈太原市城西水系的植物种植设计刘春河太原科技2008年10期
[6]苏雪痕植物造景[M]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