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疫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市场活力以及其他重要指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去认知这些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在学界的很多预测模型当中,都被证实了其预测的不准确性。
我这里有一份早年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称,2003年,SARS等病毒传染性严重的疾病,给经济造成的损害都是经济学家预测出来的。比如SARS,它造成的损害应该是800亿美元,但是后来没想到最终造成的损失是5700亿美元。经济预测模型和最后的真实结果有非常大的落差,原因就在于疫情的迅速发展,超出了我们事前的预料。
两个变化
此次疫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市场活力以及其它重要指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要去认知这些影响,首先要判断的是,我们今天和昨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在高度暴发期阶段,防止二次伤害所采取的部分区域的人流限制应急措施,就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是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国际卫生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必须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将对正常的人流往来,包含旅游、经商等,都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性,这也是新的变化。
这两个变化首先挑战的就是消费领域。具体来说,短期由于人流的限制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会造成消费的萎缩。而消费的萎缩会影响到生产意愿,再加上人流的限制也会带来生产活力的复苏的问题。
采取人流限制的举措从中部地区来看,中部地区跨省务工人数占比相当高,所以人流的限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产行为。其他人流进入到中部地区工作的,这叫输入性的民工人数,我们发现它仅次于东部地区,占比也很高。所以大的人流限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生产的活力和消费的活力。
农民工的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制造业。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中制造业占比是29%,建筑业是7%,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当然还牵涉到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因此,人流限制措施影响最大的就是制造与建筑这两个支柱型的产业,不容忽视。
中长期机会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就是人口红利。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不具备人口红利了,因为他们狭义地把这理解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意味着人们收入水平在提高,所以,我们发现,中国家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储蓄资源。
目前,我们具备了发达国家不具备的“三流”条件——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物流:
这些年中国经济受到下行的压力,出口受阻、投资意愿受到了影响。但我们政府稳增长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给我们今天的现代物流创造了极好的交通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延伸到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因为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确保农村的新鲜蔬菜到达沿海城市居民的餐桌上,所以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流:
国家不光重视稳增长的线下的投资,更加重视线上的投资。我们拥有一批像华为这样做通信基站的强有力的企业,今天中国通信网络的环境是世界第一流的,这一点也为今天中国的电商线上模式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资金流:
以阿里巴巴的移动支付所创造的7天之后的资金支付和转账到企业账户的商业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消费者的不当消费行为和企业的欺诈行为,激发了人们敢于在线上消费的热情和意愿。
所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三流”如果能够用好,就一定能够把中国14亿人口的红利激发出来。
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
如今,老百姓在线上的消费,对商品更挑剔,这也迫使商家不断改进商品的质量。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电商的渠道,也给商家提醒了他们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信号,这是中国由小到大的结构转型的绝佳环境。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这些领域可以重点关注——
1.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力,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创造的新经济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如今中国新经济不能把底层技术再依赖于国外了。因此,在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总称)等主宰新经济的新商业模式上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国一定要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激活中国的人口红利,占据先发优势,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 “一带一路”
我们还想把这种数字经济的优势拓展到“一带一路”的倡议当中。“一带一路”国家的收入水平和信用体系都处在发展中和欠发达的状态,所以按照发达国家市场开拓的方法,不可能在“一带一路”国家形成有效的消费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一旦采取数字经济的布网方式,“一带一路”国家在移动支付的创新过程当中,也能够释放出今天消费的仓位效应出来。这樣,中国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商机,也随着中国资金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双向流通机会的增加而提高,所以这是一盘大棋。当然现在最大的短期挑战是人流的限制影响了物流。
复工复产后物流一旦保障了,国家又在多条举措当中确保资金流,不让市场出现流动性短板,信息流的移动支付也能够在现有的网络体系中发挥功能。这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就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能集中起来搞生产的状态下,也能够把中国过去的产能过剩的不利因素消化掉。当然还有很多疫情防控下的特殊生产需求,也可以通过特殊的物流保障体系的提供来解决。所以我非常看好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关的行业、企业,也看好国家在这上面所做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未来必须关注的机会。
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
疫情毫无疑问会影响资本市场,但市场的机会并不仅仅是在经济表现的好坏上,它有很多因素,其中非经济的因素表现在:
第一,市场的流动性是否充裕;
第二,市场对流动性带来的财富效应、估值水平的看法能不能形成合力;
第三,市场有没有引进外部资金;
第四,在非常时期,政府会不会采取救市资金投入的方式。
这些都会影响到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和个人财富增长的商机。资本市场受挫可能来自大家对未来过度悲观、现金为王,甚至是国家没有及时采取流动性的投入和补偿。大家感觉到资金成本会越来越贵,所以还是拿好资金。
股市和经济的表现不是直接相关的。综合考虑,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但股市下行可能是一个小概率的问题。国家已经确保了资本市场的资金充足,又大量放开海外资金的进场。主要的激励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已经确保了流动性的畅通,这实际上就是估值水平向上提的一种力量。所以今天资本市场在国家降息投放流动性的环境当中有一个上扬的表现。
第二,今天资金要补足,这一点也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业绩转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中小企业今天是不是能够在新的环境下抓住机会,成功转型?有一点非常清楚,国家前期保证中小企业流动性,等于在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做好一个安全网。
双向的动力,一个是流动性的充裕,一个是企业的业绩表现不会下滑,这对股市未来反弹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还有一个力量,就是债市的力量。因为资金的充裕,造成了利率的成本下降,这样大家会不断去融资,也会拿资金去做今天看得到机会的投资。所以社会交易会活跃起来,债市的价格也会不断往上攀升。在某种意义上,我更看好在疫情暴发期间债市的发力,可能比股市的发力更加明显。
(孙立坚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在学界的很多预测模型当中,都被证实了其预测的不准确性。
我这里有一份早年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称,2003年,SARS等病毒传染性严重的疾病,给经济造成的损害都是经济学家预测出来的。比如SARS,它造成的损害应该是800亿美元,但是后来没想到最终造成的损失是5700亿美元。经济预测模型和最后的真实结果有非常大的落差,原因就在于疫情的迅速发展,超出了我们事前的预料。
两个变化
此次疫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市场活力以及其它重要指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要去认知这些影响,首先要判断的是,我们今天和昨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在高度暴发期阶段,防止二次伤害所采取的部分区域的人流限制应急措施,就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是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国际卫生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必须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将对正常的人流往来,包含旅游、经商等,都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性,这也是新的变化。
这两个变化首先挑战的就是消费领域。具体来说,短期由于人流的限制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会造成消费的萎缩。而消费的萎缩会影响到生产意愿,再加上人流的限制也会带来生产活力的复苏的问题。
采取人流限制的举措从中部地区来看,中部地区跨省务工人数占比相当高,所以人流的限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产行为。其他人流进入到中部地区工作的,这叫输入性的民工人数,我们发现它仅次于东部地区,占比也很高。所以大的人流限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生产的活力和消费的活力。
农民工的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制造业。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中制造业占比是29%,建筑业是7%,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当然还牵涉到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因此,人流限制措施影响最大的就是制造与建筑这两个支柱型的产业,不容忽视。
中长期机会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就是人口红利。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不具备人口红利了,因为他们狭义地把这理解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意味着人们收入水平在提高,所以,我们发现,中国家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储蓄资源。
目前,我们具备了发达国家不具备的“三流”条件——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物流:
这些年中国经济受到下行的压力,出口受阻、投资意愿受到了影响。但我们政府稳增长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给我们今天的现代物流创造了极好的交通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延伸到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因为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确保农村的新鲜蔬菜到达沿海城市居民的餐桌上,所以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流:
国家不光重视稳增长的线下的投资,更加重视线上的投资。我们拥有一批像华为这样做通信基站的强有力的企业,今天中国通信网络的环境是世界第一流的,这一点也为今天中国的电商线上模式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资金流:
以阿里巴巴的移动支付所创造的7天之后的资金支付和转账到企业账户的商业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消费者的不当消费行为和企业的欺诈行为,激发了人们敢于在线上消费的热情和意愿。
所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三流”如果能够用好,就一定能够把中国14亿人口的红利激发出来。
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
如今,老百姓在线上的消费,对商品更挑剔,这也迫使商家不断改进商品的质量。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电商的渠道,也给商家提醒了他们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信号,这是中国由小到大的结构转型的绝佳环境。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这些领域可以重点关注——
1.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力,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创造的新经济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如今中国新经济不能把底层技术再依赖于国外了。因此,在BAT(百度、阿里、腾讯的总称)等主宰新经济的新商业模式上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国一定要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激活中国的人口红利,占据先发优势,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 “一带一路”
我们还想把这种数字经济的优势拓展到“一带一路”的倡议当中。“一带一路”国家的收入水平和信用体系都处在发展中和欠发达的状态,所以按照发达国家市场开拓的方法,不可能在“一带一路”国家形成有效的消费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一旦采取数字经济的布网方式,“一带一路”国家在移动支付的创新过程当中,也能够释放出今天消费的仓位效应出来。这樣,中国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商机,也随着中国资金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双向流通机会的增加而提高,所以这是一盘大棋。当然现在最大的短期挑战是人流的限制影响了物流。
复工复产后物流一旦保障了,国家又在多条举措当中确保资金流,不让市场出现流动性短板,信息流的移动支付也能够在现有的网络体系中发挥功能。这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就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能集中起来搞生产的状态下,也能够把中国过去的产能过剩的不利因素消化掉。当然还有很多疫情防控下的特殊生产需求,也可以通过特殊的物流保障体系的提供来解决。所以我非常看好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关的行业、企业,也看好国家在这上面所做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未来必须关注的机会。
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
疫情毫无疑问会影响资本市场,但市场的机会并不仅仅是在经济表现的好坏上,它有很多因素,其中非经济的因素表现在:
第一,市场的流动性是否充裕;
第二,市场对流动性带来的财富效应、估值水平的看法能不能形成合力;
第三,市场有没有引进外部资金;
第四,在非常时期,政府会不会采取救市资金投入的方式。
这些都会影响到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和个人财富增长的商机。资本市场受挫可能来自大家对未来过度悲观、现金为王,甚至是国家没有及时采取流动性的投入和补偿。大家感觉到资金成本会越来越贵,所以还是拿好资金。
股市和经济的表现不是直接相关的。综合考虑,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但股市下行可能是一个小概率的问题。国家已经确保了资本市场的资金充足,又大量放开海外资金的进场。主要的激励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已经确保了流动性的畅通,这实际上就是估值水平向上提的一种力量。所以今天资本市场在国家降息投放流动性的环境当中有一个上扬的表现。
第二,今天资金要补足,这一点也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业绩转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中小企业今天是不是能够在新的环境下抓住机会,成功转型?有一点非常清楚,国家前期保证中小企业流动性,等于在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做好一个安全网。
双向的动力,一个是流动性的充裕,一个是企业的业绩表现不会下滑,这对股市未来反弹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还有一个力量,就是债市的力量。因为资金的充裕,造成了利率的成本下降,这样大家会不断去融资,也会拿资金去做今天看得到机会的投资。所以社会交易会活跃起来,债市的价格也会不断往上攀升。在某种意义上,我更看好在疫情暴发期间债市的发力,可能比股市的发力更加明显。
(孙立坚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