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野生鸳鸯繁殖记录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3月14日至6月23日,在广东韶关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附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溪边一静水水面(114°15′21″E,24°43′32″N,海拔340 m),观察到野生鸳鸯(Aix galericulata)雌雄成体各1只及雏鸟3只.期间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较完整的繁殖和育雏活动行为,共收集视频影像资料43条(图1).查阅历史文献(王紫江等1983,吴志康等1986,赵正阶2001,杨岚2004,Zhi et al.2009,方忠艳等2019),确定本报道为野生鸳鸯在广东省繁殖的首次记录.
其他文献
洞鳅属(Troglonectes Zhang,Zhao&Tang 2016)鱼类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洞穴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流中.2018至2019年在贵州省荔波县境内进行洞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4号洞鳅属标本,经过形态比较,与弱须洞鳅(Troglonectes barbatu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yt b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显示,4号洞鳅属标本与来自模式产地的弱须洞鳅高度支持聚为一支;利用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基于16S rRNA和Cyt b的遗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由叶君、萧寒执导,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而拍摄的文博类纪录片.虽然,2016年初这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CCTV-9)播出时反响并不热烈,但被搬上bilibili视频播放网站后,“视频点击量超过200万,弹幕6万余条,好评如潮,收获粉丝无数.”1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一度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热议的焦点,更被称为“现象级”纪录片.2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岗位更因此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据悉,截至2016年12月,共有2万人报名故宫博物院文物
期刊
网络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狂飙突进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冲击相当强大.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需探索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定位,与新媒体全面融合,以获得核心提升,增强与观众群体的黏合度,方能实现可持续性长远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在这方面,近年来尤以文博类题材电视节目制作表现突出.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上新了·故宫》等围绕故宫等博物馆为基点辐射开来,关涉文物保护、知识科普、文物背后故事演绎、文创互动等,带动了一系列优质文博类节目在线上、线下均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号召力,从《韩熙载夜
期刊
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动物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参与免疫和疾病预防,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患肠炎病和健康群组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肠道微生物进行对比,尝试揭示鸳鸯肠炎可能的致病菌.鸳鸯肠道微生物共鉴定出2020个相似度97%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健康组和肠炎组共同的OTU数量为564个.健康组鸳鸯的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与肠炎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ann Whitney U test,P>0.05).在门水平,鸳鸯的肠道微生物组成
2018年11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扎木镇(29°48′25″N,95°41′56″E)海拔3400m处捕获1只缺齿鼩属动物.该个体背毛深灰色,腹面毛色稍淡,呈苍灰色;尾长明显大于头体长,背腹异色不明显,尾部末端缺少簇毛;头骨坚固,头盖骨隆起明显,颧骨板很窄,齿式3.1.1.3/2.0.1.3=28,这些特征与烟黑缺齿鼩(Chodsigoa furva)的鉴别特征一致.通过测定其Cyt b基因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缺齿鼩属已有同源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该个体与烟黑缺齿鼩聚为一支(
人工繁育是当前我国保护野生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林麝种群复壮的过程中,消化道寄生虫病始终威胁着林麝的健康.为探究林麝消化道寄生虫群落对不同扰动策略的响应,本研究分别使用复合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和单一成分药阿维菌素粉去除林麝体内线虫和绦虫,监测林麝其他寄生虫和群落动态变化.选取60只雄性林麝,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20只)、阿维菌素用药组(20只)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20只),并连续采集8周用药组和对照组林麝的新鲜粪便.基于改良的Wi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的摄食器官,蕴含丰富的生态信息.根据2018年中国鱿钓船在日本海采集的303尾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ister shevtsovi)样本,对其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显示,上头盖长、上喙长和上喙宽可解释舍氏贝乌贼上颚形态特征80.71%的信息,选为上颚的外形表征参数,下头盖长、下脊突长和下喙长可解释形态特征81.57%的信息,选为下颚的外形表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舍氏贝乌贼角质颚外形表征参数与胴长和体重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方程拟合和赤池信息准
2020年7月4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响水水库(23°47′40″N,100°37′49″E,海拔1350 m)发现一只身体虚弱的隼形目(Falconiformes)猛禽,并对该猛禽进行了鉴定和救助.rn经对该活体的观察和测量,记录鉴别特征如下:体重4.5 kg、体长930 mm、嘴峰(自蜡膜前缘量起)52 mm、翅长620mm、尾长295mm、跗跖110 mm.通体棕褐色;头顶裸露,鼻孔呈狭形纵裂状,虹膜黑色;脚黑色.
期刊
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徐家坝一溶洞中发现齿蟾雄性成体1只,并采集到12只蝌蚪标本.雄性成体标本形态特征与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模式产地标本相符:即鼓膜明显,有鼓环,雄性第一、二指上婚刺粗大,内外掌突长椭圆形,极显著,排成倒“八”形;体侧有10余个极显著的橘红色或浅黄圆疣;腋腺及股后腺大而圆,橘红色.蝌蚪体形肥大,紫色或无色透明,第一行短唇齿的下方,又有一行短唇齿位于左、右第一和二行唇齿之间,两口角处副突多,且有小齿.故鉴定为红点齿蟾,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
2021年1月17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曼安职工公寓和版纳大学城之间的公路旁(101°15′50″E,21°55′01″N,海拔551 m),于16:25时发现3只尾羽较为细长的棕灰色鸟从地面飞起,2只飞到曼安职工公寓内约3.5 m高的木瓜(Carica papaya)树上停歇,稍后1只飞离.17:35时再次观察到3只具有相同特征的鸟从地面飞起,降落在四楼楼顶,推测应与前者是同一群.2月20至3月23日,再次在相同地点观察到2只同种鸟类(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