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联出了新书,搞了新活动,倡导生活新品质——“Home书系”三种,欧阳应霁的《设计私生活》、《回家真好》、《两个人住》——总之是新,簇新的包装,崭新的说法,全新的价格,献给大陆新的一代。
新的一代什么都要。拿来无需主义,只管拿来。为了弥补过往的缺憾,更为了追赶别处同辈的繁华似锦,新一代一路狂奔而去,重要的是张开双臂,伸展十指,抓住一切目力所及的先进和美好,哪怕能力暂时不及。
据说有人买欧阳应霁的书,回去当装修指南看。这虽背离了欧阳的本意,却如实反映了大陆的恶补心情。《回家真好》记录十八位艺术家的家;《两个人住》描绘一个家从无至有的建设过程;《设计私生活》讲述或大或小或有名或无名的物件及人物故事,穿插种种微妙心情。而关于这一切,一切对物质的爱恨,对私生活的全力以赴,对微妙事物抱之以热情,我们已做足了精神上的准备,只待物质储备的跟进。
十年来都是这样地过:首先是房子,然后是家。这是十年来我们的集体心思。房子的事情,早已想得很清楚了:买房、买房、还是买房。周围的二十岁出头的朋友,八十年代生人,还没赚到第一个月的薪水,就开始掰手指算计月供——不消说,首付是父母家给。反正上一代父母仍旧是中国式父母,对儿女之事比儿女自己更着急。新一代结婚生子的更要快快买房。因为同事都已买房。因为老同学买了第二套房。因为要给新鲜粉嫩的婴儿创造人文环境,因为婴儿们必须在整洁安全的社区成长,长大后才能迅速成家立业。而所谓成家立业,不过是找工作、买房子,再找个人一起住并分担房费。
总之大家买了房子,外观是一样的钢筋水泥,内部是不一样的人家。家的样子原先也是一模一样。小时候去邻家串门,所见无非是办公桌旧衣柜,糖果盒圆衣镜亦无二致。再往后,不知道哪位大师傅发明了组合柜,家家户户靠着泥墙码了一排三合板墙——本人大概是自那时起,迷茫地觉出家具似也有好看难看之分。
所以人们打定主意,马上建设“个性”之家,然后在建材城削尖脑袋,反复比较每块木地板的价格和阅感(阅感而不是手感),犹豫不定至撕心裂肺。硕大的广告牌多半在展示意式马桶和德式厨具——卫生间和厨房,构成一个家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欠缺已久因此变本加厉苦苦追求的。是的,一个华美的马桶能够带来莫大的幸福,这生活的真理直到二十世纪末我们才得以重新体会。
但是折腾半天,发现你家和我家仍然相像。经济局限固然是普通人家装修雷同的原因,然而有钱的人家暂时也难免彼此相仿,因为更深层的相似之处是我们世界一流的模仿能力和虚荣心。不是每个人都成了暴发户,但是人人都有一点“暴发户”心理,喜欢募仿、堆砌、炫耀。
这无妨。香港曾是盛产暴发户之地。早年间看香港的小说,里面常有提到暴发户,大致是为抨击某人的穿衣品位。文化人自己并不是贵族,但是站在商人面前,凭空地起了优越心,以至于刻薄、不讲理。自己也不过多看了几期国外杂志,多去了几趟欧洲。而商人,不过是多花了些时间赚钱,多赚了些钱多买了些名牌堆在身上——但是久病成医,久发成贵。“暴发户”只要一直发下去,品位是早晚会有的。好比欧洲人将“暴发户”这个词用在美国人身上,用了几百年,现在哪里还好意思用?人家早有顶尖的设计师顶尖的品位,反过来再教导欧洲。
而眼下的情形是,暴发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但没有品位还不如去死——至少部分都市男女再也不能过没有品位的生活。买房子需要的是钱和决心,买家需要钱和耐心。是到了建设自己的家的时候了,然而一切需要参照,品位需要培养。“宜家”家居代表了初级阶段的审美观,我们既有能力快速进入,就有勇气快速撤退。
畅销出版物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知道人们要所以给,一种是知道给了人们就会要。“Home书系”简直是应运而生。欧阳应霁在香港长大,在世界各地逡巡,他的书作为指南再合适不过——诚然,《回家真好》之所以好,在于每个家都品格不一,是各自主人的心血创造,但为了快速修炼出一双懂得辨别的审美的眼,首先得不加辨别地吸收效仿,之后才可言其他。
而令我震惊的是欧阳的书里,对物质生活的单纯热爱。《两个人住》里经常为买不买一个调羹、一个杯子而忧伤喜悦,患得患失。这热爱发自身体,也有关香港,应该是在物质最繁华之地长大之人,应该是在过去消失、而未来不明的不安中长大之人,才会有的吧。《设计私生活》里有一篇叫“玩出个未来”,写到一个企业家对儿童玩具的热爱,欧阳说:“如果这就是拒绝长大,我们也实在没有需要长大的理由……爱玩才不老,爱玩才会赢,才会有未来。” 物质自然是物质的,但热爱物质就成了一种玩乐精神,虚无中开出来的花。把心中的恐惧与不安,转换为对现世具体可感之物的迷恋。
现在的大陆仿佛是一个被放大的香港,被东西方大洋包围的岛屿。这并非从象征意义上说,我们的视角早就变了:从飞机上看,所有人都生活在岛上。早晚有一天,大家会有一种浮萍的感觉,而周遭的物质,像泡沫一样在身边漂流——那也是我们手指间惟一抓得到的实在。
新的一代什么都要。拿来无需主义,只管拿来。为了弥补过往的缺憾,更为了追赶别处同辈的繁华似锦,新一代一路狂奔而去,重要的是张开双臂,伸展十指,抓住一切目力所及的先进和美好,哪怕能力暂时不及。
据说有人买欧阳应霁的书,回去当装修指南看。这虽背离了欧阳的本意,却如实反映了大陆的恶补心情。《回家真好》记录十八位艺术家的家;《两个人住》描绘一个家从无至有的建设过程;《设计私生活》讲述或大或小或有名或无名的物件及人物故事,穿插种种微妙心情。而关于这一切,一切对物质的爱恨,对私生活的全力以赴,对微妙事物抱之以热情,我们已做足了精神上的准备,只待物质储备的跟进。
十年来都是这样地过:首先是房子,然后是家。这是十年来我们的集体心思。房子的事情,早已想得很清楚了:买房、买房、还是买房。周围的二十岁出头的朋友,八十年代生人,还没赚到第一个月的薪水,就开始掰手指算计月供——不消说,首付是父母家给。反正上一代父母仍旧是中国式父母,对儿女之事比儿女自己更着急。新一代结婚生子的更要快快买房。因为同事都已买房。因为老同学买了第二套房。因为要给新鲜粉嫩的婴儿创造人文环境,因为婴儿们必须在整洁安全的社区成长,长大后才能迅速成家立业。而所谓成家立业,不过是找工作、买房子,再找个人一起住并分担房费。
总之大家买了房子,外观是一样的钢筋水泥,内部是不一样的人家。家的样子原先也是一模一样。小时候去邻家串门,所见无非是办公桌旧衣柜,糖果盒圆衣镜亦无二致。再往后,不知道哪位大师傅发明了组合柜,家家户户靠着泥墙码了一排三合板墙——本人大概是自那时起,迷茫地觉出家具似也有好看难看之分。
所以人们打定主意,马上建设“个性”之家,然后在建材城削尖脑袋,反复比较每块木地板的价格和阅感(阅感而不是手感),犹豫不定至撕心裂肺。硕大的广告牌多半在展示意式马桶和德式厨具——卫生间和厨房,构成一个家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欠缺已久因此变本加厉苦苦追求的。是的,一个华美的马桶能够带来莫大的幸福,这生活的真理直到二十世纪末我们才得以重新体会。
但是折腾半天,发现你家和我家仍然相像。经济局限固然是普通人家装修雷同的原因,然而有钱的人家暂时也难免彼此相仿,因为更深层的相似之处是我们世界一流的模仿能力和虚荣心。不是每个人都成了暴发户,但是人人都有一点“暴发户”心理,喜欢募仿、堆砌、炫耀。
这无妨。香港曾是盛产暴发户之地。早年间看香港的小说,里面常有提到暴发户,大致是为抨击某人的穿衣品位。文化人自己并不是贵族,但是站在商人面前,凭空地起了优越心,以至于刻薄、不讲理。自己也不过多看了几期国外杂志,多去了几趟欧洲。而商人,不过是多花了些时间赚钱,多赚了些钱多买了些名牌堆在身上——但是久病成医,久发成贵。“暴发户”只要一直发下去,品位是早晚会有的。好比欧洲人将“暴发户”这个词用在美国人身上,用了几百年,现在哪里还好意思用?人家早有顶尖的设计师顶尖的品位,反过来再教导欧洲。
而眼下的情形是,暴发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但没有品位还不如去死——至少部分都市男女再也不能过没有品位的生活。买房子需要的是钱和决心,买家需要钱和耐心。是到了建设自己的家的时候了,然而一切需要参照,品位需要培养。“宜家”家居代表了初级阶段的审美观,我们既有能力快速进入,就有勇气快速撤退。
畅销出版物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知道人们要所以给,一种是知道给了人们就会要。“Home书系”简直是应运而生。欧阳应霁在香港长大,在世界各地逡巡,他的书作为指南再合适不过——诚然,《回家真好》之所以好,在于每个家都品格不一,是各自主人的心血创造,但为了快速修炼出一双懂得辨别的审美的眼,首先得不加辨别地吸收效仿,之后才可言其他。
而令我震惊的是欧阳的书里,对物质生活的单纯热爱。《两个人住》里经常为买不买一个调羹、一个杯子而忧伤喜悦,患得患失。这热爱发自身体,也有关香港,应该是在物质最繁华之地长大之人,应该是在过去消失、而未来不明的不安中长大之人,才会有的吧。《设计私生活》里有一篇叫“玩出个未来”,写到一个企业家对儿童玩具的热爱,欧阳说:“如果这就是拒绝长大,我们也实在没有需要长大的理由……爱玩才不老,爱玩才会赢,才会有未来。” 物质自然是物质的,但热爱物质就成了一种玩乐精神,虚无中开出来的花。把心中的恐惧与不安,转换为对现世具体可感之物的迷恋。
现在的大陆仿佛是一个被放大的香港,被东西方大洋包围的岛屿。这并非从象征意义上说,我们的视角早就变了:从飞机上看,所有人都生活在岛上。早晚有一天,大家会有一种浮萍的感觉,而周遭的物质,像泡沫一样在身边漂流——那也是我们手指间惟一抓得到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