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1]德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小学阶段的德育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注重对其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浅谈如何通过多方合力,挖掘不同途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
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等。“以思想品德的核心道德品质为例,就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的。”[2]其中,道德認识与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品德的性质,而且也决定着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反映了知情意行这4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长期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才能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着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选择从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虽然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多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不同于学龄前通过游戏来获得知识、价值态度与行为规范,小学生进入小学之后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逐步能够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抽象的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个别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小学生的意志自制性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发展”[3],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特点,遵循德育长期性、连贯性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内外障碍去实现一定的道德动机,预防和有效处理不良品德行为的发生。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出现不良品德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原因,比如,“(1)不理解或未正确理解纪律要求,或者对纪律要求的正确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2)对教师持有对立情绪;(3)意志、气质上有缺陷;(4)没有养成纪律行为所必需的习惯;(5)特殊爱好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或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等。”[4]我们应该采取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通过多方合力,培养良好的品德。
(一)激发内在动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促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人类文化知识、掌握尽可能高的生活学习技能;怎样把教育意向性转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意向性,并引导学生自己本身去克服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情绪、意向冲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生活责任,并有效地规划且执行自己学习生活进程,逐渐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他们的学习就会是被动的,学习效果很可能不好,道德行为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的目标才是持久之计。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班(组)活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等来给学生读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青少年的讲话,或者是一些关于理想、关于读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等,帮助儿童树立理想,让理想引领儿童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我们也引导小学生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可以学习别人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一种好的习惯。生命的张力是无穷的,想要超越自我,就要学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再分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实现,逐步靠近自己的梦想。也许最后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追逐梦想会给他们留下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坚强的品质和刻苦的精神。我们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成绩,而应该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坚强的品质。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要。这样才有助于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德的渴望,从而增强学生道德认识完善的自我意识。
(二)树立榜样,加强道德情感体验
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要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只有以真实的小学生活、社会事件或者是德育小故事作为依托,小学德育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也才不会流于虚空和无效。
一方面,我们要用真心和实际行动去关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对立的情绪,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道德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而言,想让他们改过自新、颠覆自我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如果他们身边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来激励他们,他们就很可能勇于迈出第一步。我们可以请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感受;表扬那些热心班里的事务,经常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的学生,以此增强全班同学的集体观念,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树立榜样,我们就可以运用“正能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和正直的学风,从而影响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能够引起学生内心冲突与情绪波动的反面事件,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发自内心地检讨自己道德认识的错误,感受到自我强烈的道德谴责。总之,营造丰富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会比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道德情感,养成健全的德性。
(三)纪律与方法并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而高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已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5]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从“外部依附型”逐步过渡到“自律控制型”的这种规律和特点,教师要采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品质。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他律”来强化儿童在实践中对道德规范的接受和践行。另一方面,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向“自律”发展,实现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主体的自我意识的统一。我们在讲纪律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越红线”“不踩地雷”对他们自己的好处是什么。好的班风学风需要有一套“铁的纪律”,但是我们需要把这块“铁”“熔化”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对纪律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也将影响学生的终身。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班级的荣誉和成绩是靠每一位同学来创造的”,从而帮助学生慢慢地把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班级的命运无形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杜绝不良的道德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同时,教师要注意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够在犯错后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德行为,也会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产生一定的转变。但是转变过程中由于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经常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积极关注和反复引导督促,增强其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巩固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环境调整法、活动矫正法和榜样引导法等。针对小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我们要正确交替使用批评和表扬来纠正不良道德行为,巩固正确的道德行为。批评学生应把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教师批评学生,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进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面对同样情形,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语言批评学生,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再次,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当时的情绪状态。批评学生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情绪状态来决定。最后,要做好必要的善后工作。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进步。教师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必须做好善后工作。如教师判断失误,错批了学生,应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这不但不会损害教师的威信,还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对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批评之后要做一些疏导工作,理顺情绪,以防发生意外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这一粒扣子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扣,因为它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气。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个方面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如果说“树立目标”是“内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那么“纪律教育”就是“指南针”,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而“树立榜样”和“教导方法”就如同“左右翅膀”,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持久、更出色。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仔细分析实际的德育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联合科任老师,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合力”才能最终达成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49-250.
[2]杜德栎,曹汉斌.简明教育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2.
[3]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3.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33.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44.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
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等。“以思想品德的核心道德品质为例,就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的。”[2]其中,道德認识与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它们不仅决定着品德的性质,而且也决定着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反映了知情意行这4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长期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才能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着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选择从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虽然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多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不同于学龄前通过游戏来获得知识、价值态度与行为规范,小学生进入小学之后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逐步能够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抽象的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个别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小学生的意志自制性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发展”[3],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特点,遵循德育长期性、连贯性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内外障碍去实现一定的道德动机,预防和有效处理不良品德行为的发生。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出现不良品德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原因,比如,“(1)不理解或未正确理解纪律要求,或者对纪律要求的正确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2)对教师持有对立情绪;(3)意志、气质上有缺陷;(4)没有养成纪律行为所必需的习惯;(5)特殊爱好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或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等。”[4]我们应该采取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通过多方合力,培养良好的品德。
(一)激发内在动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促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人类文化知识、掌握尽可能高的生活学习技能;怎样把教育意向性转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意向性,并引导学生自己本身去克服年龄阶段的各种心理、情绪、意向冲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生活责任,并有效地规划且执行自己学习生活进程,逐渐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他们的学习就会是被动的,学习效果很可能不好,道德行为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的目标才是持久之计。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班(组)活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等来给学生读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青少年的讲话,或者是一些关于理想、关于读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等,帮助儿童树立理想,让理想引领儿童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我们也引导小学生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可以学习别人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一种好的习惯。生命的张力是无穷的,想要超越自我,就要学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再分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实现,逐步靠近自己的梦想。也许最后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追逐梦想会给他们留下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坚强的品质和刻苦的精神。我们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成绩,而应该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坚强的品质。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要。这样才有助于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德的渴望,从而增强学生道德认识完善的自我意识。
(二)树立榜样,加强道德情感体验
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要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只有以真实的小学生活、社会事件或者是德育小故事作为依托,小学德育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也才不会流于虚空和无效。
一方面,我们要用真心和实际行动去关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对立的情绪,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道德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而言,想让他们改过自新、颠覆自我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如果他们身边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来激励他们,他们就很可能勇于迈出第一步。我们可以请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感受;表扬那些热心班里的事务,经常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的学生,以此增强全班同学的集体观念,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树立榜样,我们就可以运用“正能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和正直的学风,从而影响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能够引起学生内心冲突与情绪波动的反面事件,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发自内心地检讨自己道德认识的错误,感受到自我强烈的道德谴责。总之,营造丰富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会比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道德情感,养成健全的德性。
(三)纪律与方法并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而高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已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5]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从“外部依附型”逐步过渡到“自律控制型”的这种规律和特点,教师要采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品质。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他律”来强化儿童在实践中对道德规范的接受和践行。另一方面,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向“自律”发展,实现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主体的自我意识的统一。我们在讲纪律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越红线”“不踩地雷”对他们自己的好处是什么。好的班风学风需要有一套“铁的纪律”,但是我们需要把这块“铁”“熔化”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对纪律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也将影响学生的终身。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班级的荣誉和成绩是靠每一位同学来创造的”,从而帮助学生慢慢地把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班级的命运无形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杜绝不良的道德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同时,教师要注意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够在犯错后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德行为,也会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产生一定的转变。但是转变过程中由于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经常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积极关注和反复引导督促,增强其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巩固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环境调整法、活动矫正法和榜样引导法等。针对小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我们要正确交替使用批评和表扬来纠正不良道德行为,巩固正确的道德行为。批评学生应把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教师批评学生,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进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面对同样情形,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语言批评学生,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再次,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当时的情绪状态。批评学生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情绪状态来决定。最后,要做好必要的善后工作。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进步。教师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必须做好善后工作。如教师判断失误,错批了学生,应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这不但不会损害教师的威信,还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对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批评之后要做一些疏导工作,理顺情绪,以防发生意外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这一粒扣子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扣,因为它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气。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个方面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如果说“树立目标”是“内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那么“纪律教育”就是“指南针”,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而“树立榜样”和“教导方法”就如同“左右翅膀”,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持久、更出色。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仔细分析实际的德育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联合科任老师,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合力”才能最终达成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49-250.
[2]杜德栎,曹汉斌.简明教育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2.
[3]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3.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33.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44.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