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的社会。农村居民点就是农村聚居的地方,是表现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在农村土地被利用的重要部分。近来农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而且农村人口也不断增长,农村居民点处于自发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没有合理的规划,土地利用呈现杂乱状态,难免会使土地资源遭到浪费。所以有必要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来改变现状,以此来增加我国有效耕地数量。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影响;潜力;政策
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不仅仅满足于有居住的地方,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扩张,直接导致耕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私自占用。在社会经济对耕地的要求下不得不提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即改善农村居民点用地零乱,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对农村土地格局进行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采取此措施来还原耕地,增加耕地面积,从而保证粮食充足,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发展潜力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发展潜力包括土地整理综合发展潜力和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这两个部分,其中增加耕地面积潜力是土地整理潜力探索中主要的挖掘部分。
(一)土地整理综合潜力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探索必须要形成合理的全面的评估评价体系,由部分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值来评估整体在特定时间段及条件下土地整理后能够节省出耕地的大小。土地整理潜力评估是土地整理的基石,是进行土地整理的依据,只有准确评估,才能使得土地整理顺利进行。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方向和手段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人文背景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各地区实际给予综合评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实现并不是单一的过程,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评价体系必须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估和体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情况,考虑到各个方面。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的挖掘对农村地区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增加耕地数量有积极作用。只有不断加深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认识,才能将土地整理进行到底。
(二)增加耕地面积潜力
增加耕地数量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要制定政策规定用地标准,将每户人家超出标准的部分还原为耕地。一般采用政策指标计算法、闲置住宅地抽样调查法和提高建筑物容积率法这三种方法来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
1. 政策指标计算法
政策指标计算法是计算增加耕地面积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将居民点每人或每户的用地量调整为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从而得到耕地。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现状潜力和规划潜力。政策指标计算法简便易操作,同时也表现了要探索地区自然环境、文化和地区发展因素的不同,联合实际综合研究,也研究了自然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农村居民点由闲置用地、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商业用地、村乡管理机构用地五部分构成,但宅基地分为居住性用地和生产性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构造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会影响通过政策指标计算的增加耕地面积的结果,故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理论值。
2. 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
闲置住宅抽样调查法,顾名思义就是用部分代表整体,选出能代表农村居民点闲置状况的地方作为样本,经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闲置土地面积,用这个结果来测算总体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简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没有考虑农村非闲置宅基地的整理潜力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所以得到的结果比真实值小。
3.提高建筑容积率的方法
提高建筑物容积率这种方法是首先得到现如今农村居民点用地建筑容积率的值,通过得到的值联系实际推出策划建筑容积率的期望值,用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面积去乘现值与期望值的差来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虽然此方法把土地集约利用因素考虑在内,但村庄闲置土地整理潜力并没有考虑,以至得到的结果值偏小。
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都离实际有一定的偏差,还需要继续研究,探索更好的方法。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
目前,人们对农村居民点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有不少人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归根到底如何以增加耕地为基础改善农村土地结构是急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括农村城镇化型、异地迁移型、自然村缩并型等几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但是目前提出的整理模式是从理论方面分析的一般固定模式,并不是我国土地整理的普遍适用模式。考虑到我国自然条件有所差别,各地区经济、文化有所差异,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去选择或对一般模式进行修正。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把土地整理模式细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土地整理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整理模式,使土地整理模式更好的为增加耕地数量来服务,当然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土地整理政策意见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耕地的需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扩大耕地面积探索需要一定的政策来作支撑,现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政策探索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寻找资金渠道的研究还不透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要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不能脱离开来,这样两者都得不到发展。据研究资料,再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意见:
1.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探索还不够深入很多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计算公式一般都是定性描述,理论与实践还有很大差距,不同理论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联系起来,还达不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和。从全局来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实践缺少理论支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实践还需要更完善更全面的理论来指导。
2.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耕地面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粮食安全,所以怎样来计算增加耕地数量潜力是更好的完善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体系关键的一步。目前,在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方法中所使用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而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所以这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中比较难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不应该完全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准,必须依照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拟定出有可行性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标准体系。因此,在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要注重政府对土地整理的认知程度,了解农民的意愿,考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土地整理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习惯的深刻影响,并将这些指标量化,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不断完善土地整理体系,为投入实践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总结
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数量,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探索成果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达到土地整理的目的和意义,在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与土地模式探索的前提下上,面对耕地越来越少的现象,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如今我国对其还在探索阶段,还需努力加强对土地整理理论的认识,早日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岩;《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研究》;2011年
【2】何英彬;《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7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影响;潜力;政策
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不仅仅满足于有居住的地方,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扩张,直接导致耕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私自占用。在社会经济对耕地的要求下不得不提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即改善农村居民点用地零乱,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对农村土地格局进行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采取此措施来还原耕地,增加耕地面积,从而保证粮食充足,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发展潜力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发展潜力包括土地整理综合发展潜力和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这两个部分,其中增加耕地面积潜力是土地整理潜力探索中主要的挖掘部分。
(一)土地整理综合潜力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探索必须要形成合理的全面的评估评价体系,由部分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值来评估整体在特定时间段及条件下土地整理后能够节省出耕地的大小。土地整理潜力评估是土地整理的基石,是进行土地整理的依据,只有准确评估,才能使得土地整理顺利进行。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方向和手段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人文背景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各地区实际给予综合评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实现并不是单一的过程,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评价体系必须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估和体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情况,考虑到各个方面。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的挖掘对农村地区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增加耕地数量有积极作用。只有不断加深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认识,才能将土地整理进行到底。
(二)增加耕地面积潜力
增加耕地数量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要制定政策规定用地标准,将每户人家超出标准的部分还原为耕地。一般采用政策指标计算法、闲置住宅地抽样调查法和提高建筑物容积率法这三种方法来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
1. 政策指标计算法
政策指标计算法是计算增加耕地面积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将居民点每人或每户的用地量调整为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从而得到耕地。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现状潜力和规划潜力。政策指标计算法简便易操作,同时也表现了要探索地区自然环境、文化和地区发展因素的不同,联合实际综合研究,也研究了自然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农村居民点由闲置用地、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商业用地、村乡管理机构用地五部分构成,但宅基地分为居住性用地和生产性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构造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会影响通过政策指标计算的增加耕地面积的结果,故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理论值。
2. 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
闲置住宅抽样调查法,顾名思义就是用部分代表整体,选出能代表农村居民点闲置状况的地方作为样本,经计算得到农村居民点闲置土地面积,用这个结果来测算总体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简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没有考虑农村非闲置宅基地的整理潜力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所以得到的结果比真实值小。
3.提高建筑容积率的方法
提高建筑物容积率这种方法是首先得到现如今农村居民点用地建筑容积率的值,通过得到的值联系实际推出策划建筑容积率的期望值,用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面积去乘现值与期望值的差来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虽然此方法把土地集约利用因素考虑在内,但村庄闲置土地整理潜力并没有考虑,以至得到的结果值偏小。
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都离实际有一定的偏差,还需要继续研究,探索更好的方法。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
目前,人们对农村居民点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有不少人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归根到底如何以增加耕地为基础改善农村土地结构是急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括农村城镇化型、异地迁移型、自然村缩并型等几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但是目前提出的整理模式是从理论方面分析的一般固定模式,并不是我国土地整理的普遍适用模式。考虑到我国自然条件有所差别,各地区经济、文化有所差异,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去选择或对一般模式进行修正。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把土地整理模式细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土地整理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整理模式,使土地整理模式更好的为增加耕地数量来服务,当然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土地整理政策意见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耕地的需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扩大耕地面积探索需要一定的政策来作支撑,现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政策探索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寻找资金渠道的研究还不透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要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不能脱离开来,这样两者都得不到发展。据研究资料,再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意见:
1.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探索还不够深入很多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计算公式一般都是定性描述,理论与实践还有很大差距,不同理论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联系起来,还达不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和。从全局来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实践缺少理论支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实践还需要更完善更全面的理论来指导。
2.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耕地面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粮食安全,所以怎样来计算增加耕地数量潜力是更好的完善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体系关键的一步。目前,在计算增加耕地面积潜力方法中所使用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而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所以这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中比较难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不应该完全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准,必须依照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拟定出有可行性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标准体系。因此,在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要注重政府对土地整理的认知程度,了解农民的意愿,考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土地整理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习惯的深刻影响,并将这些指标量化,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不断完善土地整理体系,为投入实践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总结
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数量,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探索成果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达到土地整理的目的和意义,在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与土地模式探索的前提下上,面对耕地越来越少的现象,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如今我国对其还在探索阶段,还需努力加强对土地整理理论的认识,早日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岩;《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研究》;2011年
【2】何英彬;《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