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景要源于生活
“经济生活”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恰当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是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密切联系,有时代感和真实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和生活、情感的体验融合起来。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经济观察。班里高明奶奶到菜场上熟悉的王阿婆的摊位去买鸡蛋,王阿婆一看高明的奶奶就热情地打招呼:“张阿姨,买鸡蛋啊?4块5一斤。”高明奶奶很熟练地挑了2斤鸡蛋,付了9块钱,正准备离开,来了一位时髦女士走到王阿婆摊位面前,也挑了一袋鸡蛋,拎了就走。高明的奶奶想想有点蹊跷,走近了看看,挑的鸡蛋是同一筐里的,为什么不付钱呢?讲到这里,下面马上有同学说:“她是王阿婆的女儿,也可能是媳妇。”我创设情景的第一个目标达成,我说:“正如你们所料,是王阿婆的儿媳妇。那么现在高明奶奶篮子里的鸡蛋和王阿婆媳妇拎走的鸡蛋有何异同呢?”高明马上回答我说:“相同点是都可以当早饭吃。不同点是一个是买的,一个是送的。”由此我引入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高明奶奶买走的鸡蛋是商品,而王阿婆的媳妇拿走的鸡蛋就不是商品。接下来让同学分别举出一些商品和非商品的例子,学生都很踊跃,学生在这个情景教学中对商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条件理解得非常到位。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因为创设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课堂气氛很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景要紧扣所学知识,为教学服务
我们在课堂上之所以要创设情景,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政治课上创设教学情景应着眼于既定的教学目的,帮助其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讲授“我国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成果分配时,我让班里的一位同学用视频放映他家各个成员的自我介绍及收入状况:
爸爸:外资企业高级工程师,年收入15万元。
妈妈:某公办学校教师,年收入6万元。
姐姐:大学毕业自己开了一家品牌服装店,年收入10万元。
家里还有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出租,每月2000元的收入。
然后请学生们将这些收入归入相应的种类。学生看书后分小组讨论,很容易分辨出,爸爸的收入和房租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妈妈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姐姐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有一位同学提出:“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以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也应该是按劳分配,为什么是另外一种分配方式。”后来经过他们的争辩、讨论,他们发现自己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分配”。最终反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紧紧围绕收入分配这个知识的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分配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所以我们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不要流于形式。
三、教学情景的创设要有一定的可探究性,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辩空间
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梯度。如,我在讲授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班级中有明显的集中不同派别的观点:
甲派:“有钱能使鬼推磨”。
乙派:“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待金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课堂上讨论得非常激烈。怎样让学生有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情景中充分的讨论、探究,让他们的观点去撞击,在撞击中升华。教师做好引导,在讨论得差不多时我放映了一段在汶川地震时全国各地的群众捐款的视频。捐款的人有几岁的孩子,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教室里很安静,有的学生眼眶里有泪花。这节课下来,不仅传授知识的目的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育人的功能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经济生活”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恰当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是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密切联系,有时代感和真实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和生活、情感的体验融合起来。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经济观察。班里高明奶奶到菜场上熟悉的王阿婆的摊位去买鸡蛋,王阿婆一看高明的奶奶就热情地打招呼:“张阿姨,买鸡蛋啊?4块5一斤。”高明奶奶很熟练地挑了2斤鸡蛋,付了9块钱,正准备离开,来了一位时髦女士走到王阿婆摊位面前,也挑了一袋鸡蛋,拎了就走。高明的奶奶想想有点蹊跷,走近了看看,挑的鸡蛋是同一筐里的,为什么不付钱呢?讲到这里,下面马上有同学说:“她是王阿婆的女儿,也可能是媳妇。”我创设情景的第一个目标达成,我说:“正如你们所料,是王阿婆的儿媳妇。那么现在高明奶奶篮子里的鸡蛋和王阿婆媳妇拎走的鸡蛋有何异同呢?”高明马上回答我说:“相同点是都可以当早饭吃。不同点是一个是买的,一个是送的。”由此我引入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高明奶奶买走的鸡蛋是商品,而王阿婆的媳妇拿走的鸡蛋就不是商品。接下来让同学分别举出一些商品和非商品的例子,学生都很踊跃,学生在这个情景教学中对商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条件理解得非常到位。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因为创设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课堂气氛很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景要紧扣所学知识,为教学服务
我们在课堂上之所以要创设情景,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政治课上创设教学情景应着眼于既定的教学目的,帮助其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讲授“我国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成果分配时,我让班里的一位同学用视频放映他家各个成员的自我介绍及收入状况:
爸爸:外资企业高级工程师,年收入15万元。
妈妈:某公办学校教师,年收入6万元。
姐姐:大学毕业自己开了一家品牌服装店,年收入10万元。
家里还有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出租,每月2000元的收入。
然后请学生们将这些收入归入相应的种类。学生看书后分小组讨论,很容易分辨出,爸爸的收入和房租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妈妈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姐姐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有一位同学提出:“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以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也应该是按劳分配,为什么是另外一种分配方式。”后来经过他们的争辩、讨论,他们发现自己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分配”。最终反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紧紧围绕收入分配这个知识的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分配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所以我们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不要流于形式。
三、教学情景的创设要有一定的可探究性,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辩空间
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梯度。如,我在讲授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班级中有明显的集中不同派别的观点:
甲派:“有钱能使鬼推磨”。
乙派:“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待金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课堂上讨论得非常激烈。怎样让学生有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情景中充分的讨论、探究,让他们的观点去撞击,在撞击中升华。教师做好引导,在讨论得差不多时我放映了一段在汶川地震时全国各地的群众捐款的视频。捐款的人有几岁的孩子,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教室里很安静,有的学生眼眶里有泪花。这节课下来,不仅传授知识的目的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育人的功能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