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直在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是北京来的大学生,下放在母亲所在的偏远小村。母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小的代课老师兼扫盲班的老师。父亲来了之后,经常帮她,成了她的老师,爱情不知不觉地降临。
  结婚后,父亲成了村里第一个钓鱼的人。其实,沿河的人家都在河堤边架着渔网,想吃鱼,网一撒就有,可父亲总爱在河边,执着一枝鱼竿。母亲总是看着父亲笑,由着他钓,饭熟了也只低低地轻唤他,生怕惊跑了他的鱼儿。
  父亲被调回北京之前,彻夜流着泪。母亲却无忧无虑的样子,说:“回去吧,安顿好了来接我们!”然后就打起了呼噜,睡得很熟的样子。我们都知道,母亲其实是从不打呼噜的。
  初回北京的父亲,情况并不如预想那样好。他提出过接我们过去,却被母亲拒绝了,让他先安心顾好自己。
  两年后,父亲再婚了。自然,先与母亲离了婚,我们四个女儿也都跟着母亲。
  二十多年一晃而过,我们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飞走,她依然独自一人,沿河住着。
  母亲不会钓鱼,却喜欢在河边坐着,呆呆地盯着水,看那水里的鱼虾快活地游来游去,她似乎也快活起来。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都开始说母亲傻。
  母亲是村里最俊的女子,却守着活寡。父亲离开了再婚了,她却始终不肯再嫁,只是守着老屋,拉扯着我们四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她卖过血,和男人一样去建筑工地抬过砖。直到代课教师转正,她的日子才稍稍轻松一点,可生活已偷走了她的青春,一点不剩。
  那么多年,父亲居然没回来看过我们一次。连大姐都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恨恨地对我们三个妹妹说:“我们的爸爸早死了,要记住,我们只有妈妈!”
  谁也没有料到,在母亲七十岁那年,父亲却回来了。
  送父亲回来的是他后来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小弟。小弟歉疚地告诉我母亲:“阿姨,本不该再打扰您宁静的生活,可是父亲退休不久就开始迷糊了,老年痴呆。他不认识儿子,不记得自己是谁,出了门就不清楚回家的路。可是,他却记得您,对着我妈的遗像,叫的却是您的名字,然后闹着要找您,偷偷跑出门,不是邻居发现得及时,可能早就跑丢了。我带他来见您!”
  父亲对着母亲傻笑,很显然,他不认识面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母亲叫父亲的名字,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竟然也喊出了母亲的名字,却依然傻傻的。母亲知道,父亲记忆中的她,不是现在的她。
  母亲把父亲留下,帮他剃去了蓬乱的胡子,带着他在村子里散步,告诉他哪些是过去的朋友,哪些人曾经帮助过她和女儿,叫他谢谢他们。父亲很顺从地笑着,逐一照办。母亲陪着父亲坐在河边,看水边的芦苇摇曳,看水中的鱼儿嬉闹,那一刻,父亲显得特别安静。
  奇迹般的,父亲的举动越来越像当年母亲熟悉的样子。没有药,没有医生,有的只是母亲对父亲的喁喁细语和温柔体贴。
  我们终于明白,爱情原来不是风花雪月。爱情的茧一层层剥开,里面是平静与温暖,是琐碎与重复,是那河里的鱼虾,是那进出屋檐下的低头。母亲之所以一直守着老屋,是因为她一直期待着,相信着,父亲会回来,他们的爱情会回来。
其他文献
我的父亲,中等个头,身材不胖不瘦而壮实,常年着一身蓝布对襟衫,粗大的手掌里总爱握着一根1米多长、卡竹制叶子烟杆,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总是露出一副善良而严肃的庄重神情,很少有笑容且不善言谈,十足一位典型的贵州山区忠厚老实质朴的农民形象。  老人家自幼出生在距石阡县城北1公里左右的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寨。成家以后,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情况下,父亲索性带着母亲、我的哥姐举家搬进县城,租最廉价最简陋的
期刊
8月14日,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贵州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唐映祥、全国老龄办国际部副主任肖才伟先后致辞。会议就联合国第七周期援华项目相关实施设想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往各周期老龄项目的情况及我国老龄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专题讨论了第七周期老龄项目的方向、策略和目标。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总结。   (本刊记者 田婧 樊一)
期刊
为迎接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的到来,8月5日,贵州省首届省直机关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在省体育馆开幕。  本届老年健身运动会设网球、钓鱼、台球、门球、乒乓球,太极拳、太极剑等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来自省直机关、贵阳医学院、六盘水驻贵阳办事处等43个代表团、97个代表队的708名运动员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竞赛。  开幕式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健身腰鼓、健身舞蹈和中国功夫扇等文体表演。  (本刊记者 梁健)
期刊
1960年5月3日上午9时,到贵阳视察的周恩来总理乘车从贵州省军区出发,按原定计划是先参观黔灵公园,途中总理却告诉司机改道,先去贵阳钢铁厂。很快,总理及随行人员的车队进入贵钢厂区,这时,时任贵钢党委书记王心本及其他领导迎上去和总理握手,并请总理到会议室听取工作汇报,总理说:“不必了,还是先到车间去看看,边走边谈吧。”  行进中总理的步伐十分稳健轻快,到了炼钢车间,面对转炉冒出的浓浓黄烟和散发出的煤
期刊
74岁老人迷上蛤蟆功   文 / 周超   1982年,74岁的肖清连退休后,身体每况愈下,还患上了肩周炎,开始锻炼身体。当年播出《射雕英雄传》后,他迷上了变幻莫测的蛤蟆功,—练就是27年,身体也日渐结实。  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不仅身子骨越发硬朗,还时常在附近的公园内表演“功夫”。每次开始前,他总是先将右腿抬起轻松举过头顶,后脚跟超过头顶10余厘米,做准备运动“朝天蹬”,再继续开始做自己自创的蛤蟆
期刊
2007年,花甲之年的我退休了,八年更年期抑郁症也嘎然而止。40岁读电大时便开始晨练,现已有20多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一支“女子别动队”,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支“别动队”每周六清晨六点半从省委徒步走至森林公园,一共八人,有公务员、下岗工人、退休干部、医务和财务工作者,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45岁。每逢周六,各自带上饼干、瓜子、花生、糖果等食品,大家分享着不同口味的小吃,走在乡间的
期刊
“老玩童”,是朋友送我的绰号。老玩童也好,老玩闹也罢,我都乐得接受。因为“玩”让我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马上就要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了,但精力仍很充沛,每天积极工作,一年四季出满勤,风雨无阻。难得到老我的身体状况都良好,从没歇过病事假。究其奥秘,还得仰仗这一个“玩”字。  玩不是胡闹,也得讲科学。我每天早上晨练,边呼吸新鲜空气边跑步练操,整个一天都精神饱满。晚上去露天舞场,跟着一群老友
期刊
老玩童语  中国著名养生保健专家宋为民说:“爱玩之心人皆有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玩的。”但是,要玩出一种境界,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想知道我们平时都比较关注的名人们是怎样玩的吗?本期,我们将带您看一下玩家于光远的“玩道”,漫画家丁聪的玩趣,领略一下“艺术老顽童”黄永玉的潇洒顽皮生活。细细品味之后,愿您也能感到快乐。    于光远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而且很喜欢玩、很会玩。他曾经说:“
期刊
从认识女孩的那天起,他就知道女孩喜欢打牌打麻将。而他则告诉她:我不会打牌。她不信,执意要教他,但无论如何,他就是学不会。  她家人也打。有的时候,女孩自己没有上牌桌,便站在一旁看自己的家人出牌。一张牌打出去,她开始咋咋呼呼:你怎么这么笨?为什么打这张?言语之间,丝毫不管出牌的是自己的弟弟或者是父母。做弟弟或是做父母的又开始还击:不这么打怎么打,你以为就你会打啊?很快地,一家人吵成了一团。  而他只
期刊
到了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刷精美的春联,可我总觉得这些批量生产的春联少了一丝墨香,我最喜欢的还是父亲写的春联。  记忆中每年过年我家都要贴春联,这些春联无一例外都出自父亲之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父亲的工厂也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父亲由于工作积极,超额完成任务,在1984年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厂里还奖励了父亲一台日立黑白电视机。那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