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应他们学习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各类的习惯的养成。本文将从一些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角度,来探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单向把控课堂,指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为主。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无非是使用复述,默写等技巧使学生得到长期的记忆储存。只顾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其理解力等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在的教学中所欠缺的部分。我们将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曾提出了這样一个教学观点:“学生中心论。”该观点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导,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觉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愿融于语文教学中,顺利延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了这一点,追赶进度而对学生“满堂灌”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然而再次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由此,何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规划之时,我们要控制好课程的内容,给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法,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我探索。
此外,还要通过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通过检查预习,学生知道这是一篇科普文,然后不断地引发学生质疑,比如:为什么地球只有一个呢?地球有没有什么“亲戚伙伴”呢?地球上存在哪些生物呢?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问的方式,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经统计,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占了课堂总问题的90%以上。单纯的提出概念式的问题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要尤为注意。
2教学要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文字的解读也尤为重要。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运用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也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语言交往,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巧妙的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答书本知识中的疑虑,用生活中的乐趣来化解课本的枯燥,让课本上的静态文字活跃为生活动画,让教学更生活化、形象化,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学习《华北明珠白洋淀》这篇游记文时,在上课初始教师播放课件激趣引入:有人去过白洋淀吗?请到过此处的学生给大家介绍美景和感受,随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品字、品词感悟语言,从不同方面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美丽的荷花,绿色的芦苇、碧绿的荷叶,感悟作者从一年四季设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由远及近、一年四季的描写顺序的写法,为以后写作做好铺垫。节假日期间,孩子们跟随家人去游玩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游览中用课堂上所学习的方法,对景点的景物有所观察。游玩后安排他们完成一篇“配画习作”。学生不仅画出了自己心仪的美景,兴高采烈地交流了自己的游赏感受,而且他们带着独特的体验,应用移步换景法描述了所见景物,这种寄情于山水的体验感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成就动机,便于他们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学习。
在交流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游玩体验,并让其与课文比较,更加深刻的理解文中的含义。这样将生活活动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习作能力。
3运用媒体技术教学
在时代的日益发展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所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渐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教材,它完美地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融合成一个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将学生从黑白的书本世界带到一个多彩的动态乐园,通过多媒体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图像的视觉效果、声音的听觉效果等来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也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这是一部外国名著,文章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并结合地图为学生讲解文章涉及的地理知识,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关的影片来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的名著教学在多媒体的应用下,不仅让学生看了一个喜爱的视频动画,也将名著梗概放大化,让小学生完整地看到一个名著故事,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得有趣。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化解了阅读名著的困难,增加对名著阅读的喜爱。
4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时期,同样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各类的习惯的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的语文教学还有许许多多可以改进革新之处,本文所举之列,不过其中一二。希望能借此微薄之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为小学教育的革新做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利达.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5(6):215-215.
[2]陈龙长.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文摘版,2016(2):00186-0018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单向把控课堂,指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为主。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无非是使用复述,默写等技巧使学生得到长期的记忆储存。只顾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其理解力等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在的教学中所欠缺的部分。我们将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曾提出了這样一个教学观点:“学生中心论。”该观点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导,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觉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愿融于语文教学中,顺利延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了这一点,追赶进度而对学生“满堂灌”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然而再次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由此,何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规划之时,我们要控制好课程的内容,给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法,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我探索。
此外,还要通过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通过检查预习,学生知道这是一篇科普文,然后不断地引发学生质疑,比如:为什么地球只有一个呢?地球有没有什么“亲戚伙伴”呢?地球上存在哪些生物呢?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问的方式,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经统计,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占了课堂总问题的90%以上。单纯的提出概念式的问题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要尤为注意。
2教学要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文字的解读也尤为重要。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运用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也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语言交往,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巧妙的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答书本知识中的疑虑,用生活中的乐趣来化解课本的枯燥,让课本上的静态文字活跃为生活动画,让教学更生活化、形象化,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学习《华北明珠白洋淀》这篇游记文时,在上课初始教师播放课件激趣引入:有人去过白洋淀吗?请到过此处的学生给大家介绍美景和感受,随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品字、品词感悟语言,从不同方面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美丽的荷花,绿色的芦苇、碧绿的荷叶,感悟作者从一年四季设喻的妙处。学习作者由远及近、一年四季的描写顺序的写法,为以后写作做好铺垫。节假日期间,孩子们跟随家人去游玩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游览中用课堂上所学习的方法,对景点的景物有所观察。游玩后安排他们完成一篇“配画习作”。学生不仅画出了自己心仪的美景,兴高采烈地交流了自己的游赏感受,而且他们带着独特的体验,应用移步换景法描述了所见景物,这种寄情于山水的体验感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成就动机,便于他们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学习。
在交流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游玩体验,并让其与课文比较,更加深刻的理解文中的含义。这样将生活活动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习作能力。
3运用媒体技术教学
在时代的日益发展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所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渐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教材,它完美地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融合成一个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将学生从黑白的书本世界带到一个多彩的动态乐园,通过多媒体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图像的视觉效果、声音的听觉效果等来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也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这是一部外国名著,文章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章中涉及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并结合地图为学生讲解文章涉及的地理知识,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关的影片来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的名著教学在多媒体的应用下,不仅让学生看了一个喜爱的视频动画,也将名著梗概放大化,让小学生完整地看到一个名著故事,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得有趣。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化解了阅读名著的困难,增加对名著阅读的喜爱。
4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时期,同样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各类的习惯的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的语文教学还有许许多多可以改进革新之处,本文所举之列,不过其中一二。希望能借此微薄之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为小学教育的革新做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利达.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5(6):215-215.
[2]陈龙长.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文摘版,2016(2):00186-0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