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当今的美术高考现象,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孩子的美术才能得到了开发和培养,一方面看似为社会储备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美术人才,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隐藏着种种隐患,美术高考变成盈利的工具,短期模式化的应试教育,不断向社会输送着一批又一批资质平平的人才。美术高考的狂热带来的利弊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关键词: 美术高考教育 现状 利弊
一、报考美术专业圆大学梦其实并不容易
近些年,中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尤其是设计类专业,可谓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近些年艺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就河南而言,每年大约就有六万名美术高考生,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报考美术专业是考取大学的一条捷径。在这庞大的美术考生队伍中,有的是自愿走进美术高考培训班,有的是家长为了子女能上大学强迫孩子拿起画笔。
报考美术专业借此圆自己的大学梦,往往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考大学无望才被迫半路出家学起了美术,很多考生通常是在考前几个月才走进画室,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文凭的“终南捷径”似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事实,这或多或少是对美术高考热的一种讽刺,也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教育的悲哀。
为照顾专业特点,美术类考生文化课分数线定的偏低,一般是300分左右,远远低于普通类高考分数线,这也是众多家长和考生之所以把目光盯上美术高考的重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是把美术专业招生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专业考试达标,其次是文化课考试进入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两个阶段都能通过才能有望成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然而根据每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各省参加美术科统考的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中国美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报名人数高达10万人,最后只录取了1600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其实并不容易,还有一部分考生最后文化课没有通过,可谓前功尽弃。与美术高考相对照,很多省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7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来看,当今美术高考倒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独木桥。
二、教学模式程式化,考试内容的固化与单一,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七八十年代的美术考生数量很少,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绘画报考美术院校,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现在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兴趣和爱好的少之又少,学生大都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报考美术专业,这样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上不够主动。很多美术考生从接受专业美术培训到美术高考的时间半年都不到,甚至有些学生参加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参加高考。一些高考培训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大肆鼓吹:两个月包过本科线,四个月包过重点线。使得许多家长和考生听后怦然心动。很多培训机构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迎合教师喜好、阅卷要求,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与临摹,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美术本是充满创造性的学科,需要心灵的感悟,试问:这种模式的牢笼、功利的锁链、审美的桎梏,怎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多年以来,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基本上形成一个定势:素描、色彩、速写。考试内容大致围绕如下几种:素描考试以人物头像写生或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色彩考试以警务色彩写生,人物色彩写生或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为主;速写考试内容一般为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人物动态速写组合,或根据提供的人物照片进行速写。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教师就指导学生用记忆的方式去画,即将一幅画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如此机械、教条的专业考试程序及教学大大磨损了考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学生在大量充斥于市场的美术高考的辅导书籍中临摹复制,没有了独特的想法,即便通过了考试也很难成为合格的艺术家,这种程式化的考试内容与模式化的美术教学,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
三、疯狂扩招造成生源质量下降与就业困难
美术高考热导致艺术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校、辅导老师、美术材料商家及商店都获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那些被名利冲昏头脑的各种高等学校纷纷开设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学科,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艺术类学生可以上大学。但上了大学就真的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吗?许多高校根本不顾及学校是否具有相关师资、教学设备与经验等条件,较为盲目地开设了大量美术相关专业,再加上许多考生是通过短时间的专业冲刺训练进入艺术院校。这类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理论知识认知模糊,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严重阻碍艺术教育良性健康的发展,在思维和观念上与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背道而驰,是造成生源素质急剧滑坡的重要因素。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制约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最终影响就业率。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超出社会的实际需要,由从前的稀缺人才变成大众化人才。这不得不说,高校美术专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真正美术人才的缺失和平庸美术人才的过剩。
伴随近期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成为现实,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再加上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已在所难免。根据对美术毕业生市场调查统计,本科美术毕业生的月薪平均水平在1500-3000,这与他们大学以前和大学四年里为了学习专业付出的大量时间和钱财几乎不能平衡。社会有限的岗位迫使一部分美术生选择了转行,剩下的很多人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有些毕业之后直接不找工作,办个画室培训班,招来学生考上大学,等毕业之后他们一部分又来办画室,如此循环意义何在?希望学校和社会都能从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引导美术高考热潮现象,同时奉劝家长和考生认清美术高考现状,克服盲目性,不跟风,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报考美术专业之前,请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或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语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绝不能滞后。当前的美术教育不得不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冷静反思,盲目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高昂的学费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失衡,就业压力加大导致美术专业前景黯淡。从这几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美术专业教育不适合“遍地开花”。任何事物都不能走向极端化,我们应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尊重市场,克服盲目性,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玲.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众文艺,2013(03).
[2]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方勇.关于美术高考及美术教育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4]王小涓.就美术高考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24).
[5]崔丹.从美术高考热引起对美术教育的一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4(13).
[6]张志民.对美术高考“热”的“冷”思考[J].中国美术馆,2005(04).
关键词: 美术高考教育 现状 利弊
一、报考美术专业圆大学梦其实并不容易
近些年,中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尤其是设计类专业,可谓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近些年艺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就河南而言,每年大约就有六万名美术高考生,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报考美术专业是考取大学的一条捷径。在这庞大的美术考生队伍中,有的是自愿走进美术高考培训班,有的是家长为了子女能上大学强迫孩子拿起画笔。
报考美术专业借此圆自己的大学梦,往往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考大学无望才被迫半路出家学起了美术,很多考生通常是在考前几个月才走进画室,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文凭的“终南捷径”似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事实,这或多或少是对美术高考热的一种讽刺,也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教育的悲哀。
为照顾专业特点,美术类考生文化课分数线定的偏低,一般是300分左右,远远低于普通类高考分数线,这也是众多家长和考生之所以把目光盯上美术高考的重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是把美术专业招生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专业考试达标,其次是文化课考试进入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两个阶段都能通过才能有望成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然而根据每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各省参加美术科统考的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中国美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报名人数高达10万人,最后只录取了1600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其实并不容易,还有一部分考生最后文化课没有通过,可谓前功尽弃。与美术高考相对照,很多省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7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来看,当今美术高考倒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独木桥。
二、教学模式程式化,考试内容的固化与单一,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七八十年代的美术考生数量很少,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绘画报考美术院校,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现在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兴趣和爱好的少之又少,学生大都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报考美术专业,这样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上不够主动。很多美术考生从接受专业美术培训到美术高考的时间半年都不到,甚至有些学生参加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参加高考。一些高考培训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大肆鼓吹:两个月包过本科线,四个月包过重点线。使得许多家长和考生听后怦然心动。很多培训机构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迎合教师喜好、阅卷要求,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与临摹,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美术本是充满创造性的学科,需要心灵的感悟,试问:这种模式的牢笼、功利的锁链、审美的桎梏,怎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多年以来,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基本上形成一个定势:素描、色彩、速写。考试内容大致围绕如下几种:素描考试以人物头像写生或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色彩考试以警务色彩写生,人物色彩写生或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为主;速写考试内容一般为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人物动态速写组合,或根据提供的人物照片进行速写。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教师就指导学生用记忆的方式去画,即将一幅画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如此机械、教条的专业考试程序及教学大大磨损了考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学生在大量充斥于市场的美术高考的辅导书籍中临摹复制,没有了独特的想法,即便通过了考试也很难成为合格的艺术家,这种程式化的考试内容与模式化的美术教学,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
三、疯狂扩招造成生源质量下降与就业困难
美术高考热导致艺术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校、辅导老师、美术材料商家及商店都获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那些被名利冲昏头脑的各种高等学校纷纷开设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学科,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艺术类学生可以上大学。但上了大学就真的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吗?许多高校根本不顾及学校是否具有相关师资、教学设备与经验等条件,较为盲目地开设了大量美术相关专业,再加上许多考生是通过短时间的专业冲刺训练进入艺术院校。这类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理论知识认知模糊,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严重阻碍艺术教育良性健康的发展,在思维和观念上与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背道而驰,是造成生源素质急剧滑坡的重要因素。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制约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最终影响就业率。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超出社会的实际需要,由从前的稀缺人才变成大众化人才。这不得不说,高校美术专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真正美术人才的缺失和平庸美术人才的过剩。
伴随近期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成为现实,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再加上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已在所难免。根据对美术毕业生市场调查统计,本科美术毕业生的月薪平均水平在1500-3000,这与他们大学以前和大学四年里为了学习专业付出的大量时间和钱财几乎不能平衡。社会有限的岗位迫使一部分美术生选择了转行,剩下的很多人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有些毕业之后直接不找工作,办个画室培训班,招来学生考上大学,等毕业之后他们一部分又来办画室,如此循环意义何在?希望学校和社会都能从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引导美术高考热潮现象,同时奉劝家长和考生认清美术高考现状,克服盲目性,不跟风,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报考美术专业之前,请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或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语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绝不能滞后。当前的美术教育不得不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冷静反思,盲目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高昂的学费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失衡,就业压力加大导致美术专业前景黯淡。从这几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美术专业教育不适合“遍地开花”。任何事物都不能走向极端化,我们应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尊重市场,克服盲目性,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玲.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众文艺,2013(03).
[2]付秀飞.美术高考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方勇.关于美术高考及美术教育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4]王小涓.就美术高考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24).
[5]崔丹.从美术高考热引起对美术教育的一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4(13).
[6]张志民.对美术高考“热”的“冷”思考[J].中国美术馆,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