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近几年才热火起来的词语。顾名思义,它不是具体的一幢建筑、一件文物或一处遗迹;它的内涵是宽泛而抽象的,简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比如表演艺术、民俗、传统技能等。
你会想到什么?
红火的剪纸、风趣的皮影戏、栩栩如生的木偶……
这些记忆深处的欢乐一件件跳了出来。质朴、亲切的艺术形式曾带给我们欢欣雀跃,热闹、活泼的表演风格曾令我们叹为观止,幕后勤奋、执著的民间艺术家们更让我们心存感激。
城市依然喧嚣而忙碌,落地玻璃不再眷顾“剪纸”,电动玩具、动画片更是取代了“皮影”和“木偶”的地位。
与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危害。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社会形态的变迁、传承人的断层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式微、甚至消失的危险。
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一个兼收并蓄的过程,多元文化相互补充,不该把“遗忘”作为前进的代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也正是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着祖先特有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民族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一颗颗凝聚了民族智慧的明珠见证着历史。我们不想看到它们的光辉渐渐被城市的霓虹吞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令人欣慰的是,一批肩负着传承使命的民间艺术家从未放弃,仍然在寂寞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欢乐、忧虑、自豪和困惑,且听他们把个中滋味一一道来……
范正安:我的心病是“人”
63岁的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戏”的第6代传人。泰山皮影是清朝光绪年间发源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古老绝活儿,演出时,他独自坐在幕后,神情专注、字正腔圆、手脚并用,铿锵锣鼓声伴着朗朗对白,手中的人物活了一般,演绎着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这正是泰山皮影与众不同之处——所有的表演都由一个人来完成,又称“十不闲”,也就是“五官、四肢、脑”同时运用,最大程度地考验着艺人的协调性和熟练度。
范正安13岁师从刘玉峰师傅学习皮影,8个徒弟中只有他最终坚持了下来,泰山皮影的经典曲目《泰山石敢当》在他手里已经演绎得炉火纯青。随着对泰山皮影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范正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构想,他尝试着把新内容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范正安创造性地一分为二——师傅传下来的曲目原封未动,充分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自己创作的新曲目与时代结合,抓住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理特点。这样既保留了真实的历史,又避免固步自封,使这种表演形式在民间蓬勃发展。
现在,范正安还在继续着新节目的设计与改进,他一人包揽了从道具、剧情、台词到表演的所有事宜。泰山皮影的精髓就是强调“独立”。此外,范正安一直在思考推广泰山皮影的方法。考虑到泰山皮影中的人物讲的都是山东当地的方言,很多人尤其是南方人听不大懂,影响到了观众对剧情的欣赏,范正安想到用“同步字幕”来解决这一难题。“技术上难度倒不大,增加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就可以,不过这就需要另一个人来协助了。”范正安说,“很想在实践中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谈到传承人,范正安很认真地说道:“我没有接收外面的徒弟。很多人找过我,我都没收。我看得出他们不是真心爱这个,他们是有目的的。看到近两年皮影戏慢慢热起来了,就想从我这儿学上个一两段,然后出去表演挣钱。这种功利性的我不教。我要的是‘热爱’不是‘盈利’。”
这项独门绝技在家族内部默默地延续着,三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是泰山皮影戏的第7代传人,11岁的外孙女和9岁的外孙学习皮影戏也已四五年了,第8代传人的重任落在了他们肩上。
最近,泰安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正和范正安商讨组建培训班的事项,不过,很多细节尚未落实,一切才刚刚开了个头。“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个事,我希望能尽早有个专门的场地。泰安是旅游城市,想找个地方费用太大,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达不到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范正安强调,“不过我最大的心病还是‘人’,什么场所啊,经费啊,这些再怎么困难也能克服,可传承人真的是一件大事,千万不能让这门技艺失传!”
目前,泰山皮影戏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中。谈到未来,范正安充满信心,当地文化局已经将泰山皮影戏列入到5年保护计划之内:2008年,泰山皮影戏的全部曲目均以文字、影像的形式整理完毕,形成完整的剧目;2009年,为泰山皮影戏建立固定的演出场所;2010年,招收不低于10名学员;2011年市文化局组织相关专家权威举行学术研讨会,对泰山皮影戏进行研究和评价;2012年,完成从制作、创作、演出到市场开发的一条龙规划,扩大泰山皮影戏的知名度。
范正安不回避“市场”,“‘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与保护和发展并不冲突,关键是适当的方式。单靠国家、政府的拨款是有限的,只有走到群众中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才更加有生命力。”
刘静兰:只是想为后人留点什么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只看到一团火红在手中翻转着,不一会儿,一只乖巧的小猪便跃然眼前。每当拿起剪刀的时候,刘静兰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完全沉醉于剪纸的魅力。
刘静兰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8岁开始接触剪纸,当时是因为看到自家的窗花不如别人家好看,争强好胜的她便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家里的窗花又喜庆又漂亮。最初跟着同村妇女学,十几岁时,刘静兰剪出的窗花已经像模像样了。随着技能的提高,她不满足于总是按照老花样来剪,逐渐将自己的灵感融入到剪纸中去,一有机会就拿着作品去请教美术方面的专家、教授。
刘静兰说:“爱一个东西就老是要琢磨它,想着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不然我心里放不下。”与剪纸结缘40多年来,刘静兰对剪纸的学习、钻研始终未曾间断过。凭借对剪纸发自内心的热爱,刘静兰源源不断地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有《十二生肖》《草原吉祥》《三羊开泰》《老窗户》《月光》等,并有二百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另外,部分剪纸还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邮票、首日封、明信片的图案发行。
总的来说,剪纸在民间的根基比较牢固,想要学习的不乏其人。刘静兰介绍,现在学剪纸的大概有两类人:岁数大一点的,有古老的情节,喜欢把剪纸作为消遣,同时也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小孩子也有学的,家长希望他们多一门技能。但真正愿意把剪纸当作一项事业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刘静兰认为剪纸最大的特点是独一无二,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特点和创意。现在市场上也有大量机器印制的剪纸在出售,可其中原创的韵味已经完全没有了,剪纸的精髓在这里无法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家户户已不再使用木格窗,更别提贴窗花了,人们一般把剪纸直接挂在墙上。渐渐地,剪纸不再是逢年过节才出现的装饰品,它们进入了百姓日常的生活。刘静兰把新鲜元素注入作品中,大胆地推陈出新,她说光靠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图案是不够的,剪纸也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贴近生活、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
刘静兰最大的心愿就是趁着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她笑称自己做事情慢,最近社会事务又多,创作的时间比以前少了。现在得好好把脑子清理清理,争取将心中的想法都落实下来。
“等我有一天没了,我希望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也算是我的一点价值吧!”刘静兰很认真地说。
李天明:我该把绝活儿传给谁?
一旦耍起木偶,李天明便立刻进入了状态,矫健的身手、浑厚的唱腔、精湛的技巧,很难相信这表演竟出自一位67岁的老人之手。李天明自豪地说:“活人能做的动作,汉调桄桄杖头木偶都能做得很好。”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是陕西省汉中市的地方剧种,因在表演过程中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而得名,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它萌芽于元末明初,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桄桄木偶表演中有很多绝活儿:担水换肩、吹胡子、亮靴子、脱衣服等等,这是一般木偶做不到的。
桄桄木偶剧团由汉中市洋县的十几位农民自发组成,没有经费,无人管理。农闲时、春节前后会在周边村镇和县城里演出,平时成员们就在家里做农活。李天明和师弟杨丑娃是剧团的牵头人,也是桄桄木偶的传承人。“剧团收入很少,如果去庙会,十几个人表演,一天一共赚300块;要是在村子里演,观众都是看着给。不挣钱,就是图个乐子。”李天明憨厚地笑着。
1956年,国家在洋县成立了一个木偶剧团,李天明就是从那时开始跟随师傅李德山学习桄桄木偶的。11年后,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解散了,剧团人员也都流落四方,如今能熟练表演桄桄木偶剧目的只剩下李天明、杨丑娃二人。
虽然汉调桄桄杖头木偶已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项经费仍未落实。桄桄木偶剧团一直处于松散、自然的状态,会表演的农民不断流失,又没有新人加入,桄桄木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时,师傅教戏都是口传身授,李天明把二三十部戏牢牢记在了脑子里,最拿手的是《李彦贵卖水》《唐玄宗醉酒》《竹子山》等。一出戏要十几个人共同协作,其中2~5人耍木偶,剩余的弹奏乐器,一般持续2~3个小时。李天明计划着把桄桄木偶的戏词好好整理一遍,请人记录下来,“就害怕它失传了,对不起师傅。这么多词,最少也得三个月。”
“我现在没有正式的徒弟,有人学也只是学上一点点,表演个简单的还行,那些绝活儿就耍不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向‘钱’看,不挣钱的东西碰都没人碰。桄桄木偶的基本功要练上两三年,谁也没这个时间。”停顿片刻,李天明老人叹了一口气,“我真不知道该把绝活儿传给谁。”
今年6月,李天明接到省里邀请,带着剧团去北京表演了一遭,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一举夺魁,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日奖”。这是他第一回走这么远,谈起这次的经历,他仍激动不已,“好几个国家领导人都在台下看呢!”
说到未来的打算,李天明道出了朴实的愿望——去一趟西安,到省木偶剧院买点道具。他说剧团里的木偶还是1994年定做的,早就坏得差不多了。当时是一两百块钱一个,不知道现在涨价了没有。无论如何,剧团是要添置些物件了。
不管环境怎么变迁,李天明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只要有一个人喜欢看,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几千年的民族智慧如同一株大树,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将枝脉伸向更广阔的天空。这是我们的历史之源,它身上镌刻了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怀老艺人,用心留住这珍贵的历史记忆。
编辑/麻 雯
你会想到什么?
红火的剪纸、风趣的皮影戏、栩栩如生的木偶……
这些记忆深处的欢乐一件件跳了出来。质朴、亲切的艺术形式曾带给我们欢欣雀跃,热闹、活泼的表演风格曾令我们叹为观止,幕后勤奋、执著的民间艺术家们更让我们心存感激。
城市依然喧嚣而忙碌,落地玻璃不再眷顾“剪纸”,电动玩具、动画片更是取代了“皮影”和“木偶”的地位。
与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危害。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社会形态的变迁、传承人的断层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式微、甚至消失的危险。
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一个兼收并蓄的过程,多元文化相互补充,不该把“遗忘”作为前进的代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也正是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着祖先特有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民族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一颗颗凝聚了民族智慧的明珠见证着历史。我们不想看到它们的光辉渐渐被城市的霓虹吞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令人欣慰的是,一批肩负着传承使命的民间艺术家从未放弃,仍然在寂寞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欢乐、忧虑、自豪和困惑,且听他们把个中滋味一一道来……
范正安:我的心病是“人”
63岁的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戏”的第6代传人。泰山皮影是清朝光绪年间发源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古老绝活儿,演出时,他独自坐在幕后,神情专注、字正腔圆、手脚并用,铿锵锣鼓声伴着朗朗对白,手中的人物活了一般,演绎着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这正是泰山皮影与众不同之处——所有的表演都由一个人来完成,又称“十不闲”,也就是“五官、四肢、脑”同时运用,最大程度地考验着艺人的协调性和熟练度。
范正安13岁师从刘玉峰师傅学习皮影,8个徒弟中只有他最终坚持了下来,泰山皮影的经典曲目《泰山石敢当》在他手里已经演绎得炉火纯青。随着对泰山皮影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范正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构想,他尝试着把新内容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范正安创造性地一分为二——师傅传下来的曲目原封未动,充分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自己创作的新曲目与时代结合,抓住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理特点。这样既保留了真实的历史,又避免固步自封,使这种表演形式在民间蓬勃发展。
现在,范正安还在继续着新节目的设计与改进,他一人包揽了从道具、剧情、台词到表演的所有事宜。泰山皮影的精髓就是强调“独立”。此外,范正安一直在思考推广泰山皮影的方法。考虑到泰山皮影中的人物讲的都是山东当地的方言,很多人尤其是南方人听不大懂,影响到了观众对剧情的欣赏,范正安想到用“同步字幕”来解决这一难题。“技术上难度倒不大,增加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就可以,不过这就需要另一个人来协助了。”范正安说,“很想在实践中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谈到传承人,范正安很认真地说道:“我没有接收外面的徒弟。很多人找过我,我都没收。我看得出他们不是真心爱这个,他们是有目的的。看到近两年皮影戏慢慢热起来了,就想从我这儿学上个一两段,然后出去表演挣钱。这种功利性的我不教。我要的是‘热爱’不是‘盈利’。”
这项独门绝技在家族内部默默地延续着,三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是泰山皮影戏的第7代传人,11岁的外孙女和9岁的外孙学习皮影戏也已四五年了,第8代传人的重任落在了他们肩上。
最近,泰安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正和范正安商讨组建培训班的事项,不过,很多细节尚未落实,一切才刚刚开了个头。“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个事,我希望能尽早有个专门的场地。泰安是旅游城市,想找个地方费用太大,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达不到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范正安强调,“不过我最大的心病还是‘人’,什么场所啊,经费啊,这些再怎么困难也能克服,可传承人真的是一件大事,千万不能让这门技艺失传!”
目前,泰山皮影戏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中。谈到未来,范正安充满信心,当地文化局已经将泰山皮影戏列入到5年保护计划之内:2008年,泰山皮影戏的全部曲目均以文字、影像的形式整理完毕,形成完整的剧目;2009年,为泰山皮影戏建立固定的演出场所;2010年,招收不低于10名学员;2011年市文化局组织相关专家权威举行学术研讨会,对泰山皮影戏进行研究和评价;2012年,完成从制作、创作、演出到市场开发的一条龙规划,扩大泰山皮影戏的知名度。
范正安不回避“市场”,“‘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与保护和发展并不冲突,关键是适当的方式。单靠国家、政府的拨款是有限的,只有走到群众中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才更加有生命力。”
刘静兰:只是想为后人留点什么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只看到一团火红在手中翻转着,不一会儿,一只乖巧的小猪便跃然眼前。每当拿起剪刀的时候,刘静兰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完全沉醉于剪纸的魅力。
刘静兰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8岁开始接触剪纸,当时是因为看到自家的窗花不如别人家好看,争强好胜的她便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家里的窗花又喜庆又漂亮。最初跟着同村妇女学,十几岁时,刘静兰剪出的窗花已经像模像样了。随着技能的提高,她不满足于总是按照老花样来剪,逐渐将自己的灵感融入到剪纸中去,一有机会就拿着作品去请教美术方面的专家、教授。
刘静兰说:“爱一个东西就老是要琢磨它,想着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不然我心里放不下。”与剪纸结缘40多年来,刘静兰对剪纸的学习、钻研始终未曾间断过。凭借对剪纸发自内心的热爱,刘静兰源源不断地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有《十二生肖》《草原吉祥》《三羊开泰》《老窗户》《月光》等,并有二百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另外,部分剪纸还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邮票、首日封、明信片的图案发行。
总的来说,剪纸在民间的根基比较牢固,想要学习的不乏其人。刘静兰介绍,现在学剪纸的大概有两类人:岁数大一点的,有古老的情节,喜欢把剪纸作为消遣,同时也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小孩子也有学的,家长希望他们多一门技能。但真正愿意把剪纸当作一项事业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刘静兰认为剪纸最大的特点是独一无二,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特点和创意。现在市场上也有大量机器印制的剪纸在出售,可其中原创的韵味已经完全没有了,剪纸的精髓在这里无法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家户户已不再使用木格窗,更别提贴窗花了,人们一般把剪纸直接挂在墙上。渐渐地,剪纸不再是逢年过节才出现的装饰品,它们进入了百姓日常的生活。刘静兰把新鲜元素注入作品中,大胆地推陈出新,她说光靠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图案是不够的,剪纸也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贴近生活、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
刘静兰最大的心愿就是趁着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她笑称自己做事情慢,最近社会事务又多,创作的时间比以前少了。现在得好好把脑子清理清理,争取将心中的想法都落实下来。
“等我有一天没了,我希望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也算是我的一点价值吧!”刘静兰很认真地说。
李天明:我该把绝活儿传给谁?
一旦耍起木偶,李天明便立刻进入了状态,矫健的身手、浑厚的唱腔、精湛的技巧,很难相信这表演竟出自一位67岁的老人之手。李天明自豪地说:“活人能做的动作,汉调桄桄杖头木偶都能做得很好。”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是陕西省汉中市的地方剧种,因在表演过程中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而得名,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它萌芽于元末明初,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桄桄木偶表演中有很多绝活儿:担水换肩、吹胡子、亮靴子、脱衣服等等,这是一般木偶做不到的。
桄桄木偶剧团由汉中市洋县的十几位农民自发组成,没有经费,无人管理。农闲时、春节前后会在周边村镇和县城里演出,平时成员们就在家里做农活。李天明和师弟杨丑娃是剧团的牵头人,也是桄桄木偶的传承人。“剧团收入很少,如果去庙会,十几个人表演,一天一共赚300块;要是在村子里演,观众都是看着给。不挣钱,就是图个乐子。”李天明憨厚地笑着。
1956年,国家在洋县成立了一个木偶剧团,李天明就是从那时开始跟随师傅李德山学习桄桄木偶的。11年后,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解散了,剧团人员也都流落四方,如今能熟练表演桄桄木偶剧目的只剩下李天明、杨丑娃二人。
虽然汉调桄桄杖头木偶已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项经费仍未落实。桄桄木偶剧团一直处于松散、自然的状态,会表演的农民不断流失,又没有新人加入,桄桄木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时,师傅教戏都是口传身授,李天明把二三十部戏牢牢记在了脑子里,最拿手的是《李彦贵卖水》《唐玄宗醉酒》《竹子山》等。一出戏要十几个人共同协作,其中2~5人耍木偶,剩余的弹奏乐器,一般持续2~3个小时。李天明计划着把桄桄木偶的戏词好好整理一遍,请人记录下来,“就害怕它失传了,对不起师傅。这么多词,最少也得三个月。”
“我现在没有正式的徒弟,有人学也只是学上一点点,表演个简单的还行,那些绝活儿就耍不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向‘钱’看,不挣钱的东西碰都没人碰。桄桄木偶的基本功要练上两三年,谁也没这个时间。”停顿片刻,李天明老人叹了一口气,“我真不知道该把绝活儿传给谁。”
今年6月,李天明接到省里邀请,带着剧团去北京表演了一遭,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一举夺魁,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日奖”。这是他第一回走这么远,谈起这次的经历,他仍激动不已,“好几个国家领导人都在台下看呢!”
说到未来的打算,李天明道出了朴实的愿望——去一趟西安,到省木偶剧院买点道具。他说剧团里的木偶还是1994年定做的,早就坏得差不多了。当时是一两百块钱一个,不知道现在涨价了没有。无论如何,剧团是要添置些物件了。
不管环境怎么变迁,李天明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只要有一个人喜欢看,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几千年的民族智慧如同一株大树,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将枝脉伸向更广阔的天空。这是我们的历史之源,它身上镌刻了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怀老艺人,用心留住这珍贵的历史记忆。
编辑/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