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选择与选择的自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经典之作。小说自问世以来,女主人公萨拉的形象塑造便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萨拉的行为选择所展现的自我意识进行分析,从而为解读萨拉的形象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 萨拉 自我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以其故事性和实验性的完美融合而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作品自问世以来,女主人公萨拉的形象塑造便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作品中,萨拉的形象被刻画得神秘莫测,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她被人们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但她自己却不否认;她似乎是精神病患者,但似乎又不是;她似乎是查尔斯的拯救者,又似乎是他的陷害者;她似乎是贞女,又似乎是荡妇;她似乎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又似乎虚无缥缈。作者试图一笔一笔生动地描绘出心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又一笔一笔地将其擦除。“萨拉是谁?”这个疑问在作品中反复出现,不仅在作者的心中,更是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无法解答的困惑。
  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萨拉的自我概念和形象进行探讨,通过萨拉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自我嬗变的多个角度,来分析萨拉从“妓女”到新女性的蜕变过程,揭示萨拉从堕落到新生的自我实现的矛盾和复杂的本质,从而全方位地展示萨拉的真实的、饱满的形象。
  二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历史进程中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发展。正如勃兰克兑斯所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小说抑或是戏剧,都是对人的描绘,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揭示特定历史阶段下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了个体的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人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关系密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评价离不开人物在作品中特定环境的行为表现,以及周围他人对人物本身的评价。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读者必须借助人物所处环境的变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影响来探讨人物的真实自我,才能真正把握有关作品人物形象的真正内涵。
  三
  心理学将自我划分为三种不同形式:1、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2、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3、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事实上,萨拉寻求自由、实现自我的道路,也是她的自我选择与被选择的道路,体现了物质的萨拉、社会的萨拉和精神的萨拉三种不同形式的自我交织、纠葛和蜕变的过程。
  1 无奈的身份——物质的萨拉
  萨拉18岁学成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她从此孤单一人。在做家庭教师期间,她与一名法国中尉相爱。中尉海誓山盟,答应很快从法国返回接她,同她结婚。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中尉杳无音信,而萨拉则成了远近闻名的坏女人。
  萨拉最初是塔尔博特夫人家的家庭教师。在维多利亚时代,家庭教师处于一个极其敏感的地位,由于受过一定的教育,懂得社会礼仪,因此,从这方面说,家庭教师的地位要优于仆人;但因为要工资,家庭教师在经济地位上又等同于仆人。萨拉爱塔尔博特夫人的孩子,但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与她们同龄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萨拉与相同年龄的女孩一样充满爱心,对幸福和自由有着自己的追求,可是出身的低贱及其灵魂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使她成为黑暗社会欺压嘲弄的对象。
  在波尔蒂尼夫人家里任职期间,波尔蒂尼夫人对萨拉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而在波尔蒂尼夫人的周围,又有一大批自发的监控者。萨拉在自由支配时间的每一举动,每一面部表情,都被他们夸大得一塌糊涂,曲解得面目全非,而且很快会传到波尔蒂尼夫人的耳朵里。
  在这样的社会中,萨拉无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会身份。所以,她甘愿去做一个名不副实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是她对社会表达反抗的一种方式。“堕落的女人”这样的一个角色对萨拉所生存的现实社会构不成任何威胁,但也的确体现了她内心的无奈与困惑。
   2 破碎镜片中的女人——社会的萨拉
  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克尔凯郭尔说,自我“不仅是个人一己的自我,而是社会的、公民的自我”。而海德格尔则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对萨拉的看法可谓是支离破碎,社会的萨拉就如同破碎镜片中的女人,“女教师”、“仆人”、“坏女人”、“妓女”,她就是莱姆镇居民冷眼和鄙视的“局外人”。萨拉自己也曾说过:“我一直过着孤寂的生活,……命运似乎注定我永远不能和同等的人建立友谊,永远不能住在自己的家里,永远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主体世界之外。”
  而在查尔斯的心中,萨拉一直是神秘莫测的,他对萨拉的认识有个从虚无到真实的转变。一开始,萨拉本人确定无疑地向查尔斯承认:“我把自己给了他。……因此我是个蒙受双重耻辱的女人,既是环境所迫,又是自主选择”;“我蝼蚁不如,几乎不再是人。我是法国中尉的妓女。”至此,“萨拉”这一符号的所指意义似乎是“荡妇”。但是,当她和查尔斯在一家小旅馆经过一番性爱之后,查尔斯衬衫上的斑斑血迹,却醒目地告诉查尔斯:萨拉不仅不是娼妇,而且还依然是位处女!因此,“荡妇”与“贞女”这两个词的差异在这一瞬间也就处于被延异的状态。因此,萨拉的社会代码也在变动中被消解。“教师”、“仆人”、“坏女人”、“贞女”等等形象不停地挤压融合,虽然很难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萨拉的影子,但却给了萨拉一面立体的镜子照出了她丰满而复杂的形象。
  3 自由的追求者——精神的萨拉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是所有体验的总和,因而是流动的,是经验性而非存在性的。罗杰斯的定义意味着不以过去的经验和行为模式来限制自己,开放地按照当下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感受和行为。人的纯粹意识活动,它所体现的是人格的尊严和独立的思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是物质的存在;后者是个体在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时所获得的一种存在。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实际上就是自由选择、积极行动、追求真实的自我。而人注定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
  精神的萨拉是追求和向往自由,尽管有无奈的身份和众多的社会舆论,但是并没有威胁到她追求自由的心,反而坚定了她选择独特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和重生的信心。
  当萨拉生活在莱姆镇的时候,她不断受到别人的侮辱和咒骂,但她根本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依靠孤独来唤醒自己的自由意识,并在对孤独的体验中来体验自由。这正如萨特所认为的,当一个人蹂躏另一个人时,并不是、也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反而为别人提供了一种自由选择的境遇,促使别人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萨拉从“法国中尉的女人”到“查尔斯的情人”,再自我放逐,都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为生活赋予了个人的意义。
  在一个女性除了嫁人就别无出路的年代:“在她已经离开的那个阶级中的男青年眼里,她变得过于挑剔不可娶,而她渴望进入的那个阶级的青年男子则认为她仍然过于平庸。”(John Fowles,2003:46)在经历过法国中尉的事件之后,萨拉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他者已不能拥有自己声音的存在,她情愿选择背负不公的耻辱罪名,向社会提出控诉,证明自己作为社会他者的生存合法性,通过把自己置身于社会所不容的境地而获得了自由。因为对一个公认的“娼妓”、“精神病人”,人们不能有更多的道德批判和要求了。
  萨拉对自由的追求主要还表现在对宗教观念和传统婚姻观念的否定。小说中所描绘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问世,并且对像查尔斯这样的青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时期。但也正是在此时,英国掀起了一场宗教复兴运动,“那时候兴建起来的教堂比在那之前历史上所造的总和还多”。然而,萨拉却“并不信神”,“正如她看穿了所有的人一样,她也看穿了维多利亚时代教会的各种荒唐行为,看穿了那个时代教堂污秽的玻璃,也看穿了教会对于《圣经》的狭隘的按字面的解释”。当波尔蒂尼太太威胁她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时,萨拉蔑视地回敬道:“是在上帝面前吗?你那么肯定到了来世上帝还能听见你说话吗?”在萨拉与查尔斯的关系中,萨拉一直貌似是需要查尔斯同情、帮助的对象,但实际上,她却一直控制着与查尔斯关系的发展,包括与他见面的时间、地点、情感高峰以及自己离开莱姆镇的时机选择,完全将他们的“处境颠倒过来了”。这是对男权社会的无声控诉。在小说的一个结尾中,查尔斯找到了萨拉,但萨拉却拒绝了查尔斯结婚的要求。她说:
  “我发现我很珍惜这种生活。我不想与他人分享。我喜欢保持我目前的状况,而不是一个丈夫——无论他待我多么好,多么溺爱我——必定会期待我表现得像一个妻子应该表现得那样。”
  这表明,萨拉对现状很满意,她希望能够本真地生活下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即便是因为爱情。
  萨拉找到了她一直在追寻的生活:自由、创新,能够和那些艺术界的“天才”一起工作。她这样来阐述她的满足和喜悦:
  “我快乐,我最终找到了——或者在我看来是这样——我的归宿。”
  四
  萨拉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是一个在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上已步入20世纪的新型女性。她的肉体属于1867年,精神则属于1967年,福尔斯在文中这样描写萨拉:
  “我们有时可以从现代人的脸上看到一个世纪前人的表情,但永远不能看到一个世纪后人的表情。”
  精神的萨拉是自由的,无奈的身份和众多的社会舆论并没有威胁到她追求自由的心,反而给了她勇气和信心选择了她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和重生。
  萨拉的自我是自由的自我,尽管她在自我选择的道路上经历了磨难,受到了无尽的唾弃和侮辱,但她最终的选择却是自主的自由的和美好的。她在赢得了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他人自由:萨拉自我选择的道路在无形中神秘地操纵了查尔斯,使他也走上了寻求人生的意义和自由的价值的道路。给了查尔斯自由是萨拉自我最完美的体现。正如萨特所说:“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自由完全依赖他人的自由,而他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们的自由”。因此,“我就不得不在要求我自己的自由的时候,同时也要求他人的自由”。
  萨拉在人生道路的交叉点上面对自我的不断选择和探索,充分体现了作者福尔斯对人的独立生存、人的自由、人的自我界定、人类生存状态等现实生存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 约翰·福尔斯,陈安全译:《法国中尉的女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 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版。
   [3] 彼得·沃尔夫:《约翰·福尔斯》(英文版),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4]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译本前言),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5] 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6] 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 刘象愚:《康拉德作品中的存在主义试析》,文美惠主编:《超越传统的新起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9] 卡尔·R·罗杰斯,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黄琦,女,1976—,湖南东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其他文献
摘要长久以来,知识分子被认为是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而其自身也有一种精英意识。但邱华栋对知识分子的描写却别具一格。在他的小说中,知识分子集体背叛了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其宏伟理想也被世俗的现世态度取代,他们心甘情愿地向物质欲望低头,完成了告别崇高与自我庸俗化指认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 邱华栋 世俗 欲望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1世纪初,女性诗歌写作深入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之中,诗人们不再过分张扬“黑夜意识”,而是目光向下,通过对底层世界、日常生活、自然万物以及美好亲情的细致抒写,以感恩敬畏的心向着诗意的天空仰望,而这也昭示出21世纪初的女性诗歌已然踏上了众人期待已久的从“黑夜”走向“白昼”的征程。  关键词:新世纪 女性诗歌 底层世界 日常生活 自然万物 美好亲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
期刊
摘要徐则臣《居延》的意蕴有:否定泡沫般虚幻的爱情、肯定经受现实考验的平凡的真正成熟的爱情;张扬现代女性应对人生困境与现实情状时的独立精神,肯定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歌颂底层人们的互助与友爱,赞美人世间的温情;在否定虚幻的理想追求过程中,否定人性本身的诸多缺陷。  关键词:意蕴 爱情 独立 友爱 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70后实力派代表作家徐则臣发表于2009年的中篇“京
期刊
摘要《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了家乡呼兰河城的人民生活与社会风貌,揭示了那里的国民的落后、不幸与悲哀。小说既是作者孤寂与悲哀的内心独白,又是小城呼兰河的孤寂与悲哀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孤寂 悲哀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优秀长篇代表作,带有
期刊
摘要现代文学的报章研究始于90年代,相关成果、论著斐然,但贵州现代文学的报章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由贵州近代报章入手,通过对贵州现代文学发生的原生态图景的展现,从整体面貌、创作者、作品题材三个方面,揭示了贵州现代文学的发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的共时性特征。  关键词:贵州现代文学 发生 原生态图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文学自发生之日起就与现代传媒共生共存,现代传
期刊
摘要五四时期的主体的传统观念,是重新建设以“民主与科学”为基础的“人生哲学”。冰心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鲜明和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流行的“爱”与“美”的哲学对五四青年知识分子新的人生观产生的影响。“爱的哲学”曾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慰藉作用,安抚了青年知识分子苦闷落寞的心灵,鼓舞了他们生活和前进的勇气。但冰心之后思想的停滞不前也正说明了“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关键词:“民主与
期刊
摘要玛雅·安吉罗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系列自传体小说,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品。本文从“肤色情结”入手,探讨了在“肤色情结”影响下处于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分析了玛雅·安吉罗自传体小说中摆脱“肤色情结”樊笼的黑人女性形象。  关键词:肤色情结 黑人女性 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民权运动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美
期刊
摘要时间哲学是导引《喧哗与骚动》中的昆丁走向死亡的深层文化机制。本文探究了时间指向对于生存、爱情与死亡的意义,借以推衍出昆丁之死的存在主义价值底蕴。时间之于昆丁表现为挥之不去的梦魇,“有时间性”是福克纳营构昆丁情绪记忆的重要维度。凯蒂作为昆丁的欲望对象的破灭是导致他选择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意识中“未来性”的缺失,则使他只能以过去和记忆作为解释“此在”的根据,以致沦为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谭恩美所著《喜福会》的每部分都由一个引言故事导出,四个引言小故事看似简单实则有着多重的功能:理清并强调了全书的结构,突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起到了独特的美学功效,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  关键词:《喜福会》 引言故事 多重功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所著《喜福会》被誉为是一张“编织精密的锦缎”。这张细密的织锦是由四组共16个小故事编织而成
期刊
摘要在德莱塞的主要作品中,物、欲、幻灭和理想是贯穿其小说的永恒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物的尖锐叫嚣与欲望的急剧扩张,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心在物化过程中的困惑、挣扎、幻灭的深刻关注和描写,以及他对理想世界的探寻等多元的、动态变化的思想。德莱塞的小说揭示了在伦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都非常重要的本质现实。  关键词:物 欲 幻灭 理想 本质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西奥多·德莱塞(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