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会在体验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的同时,体验到教师的价值、教育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动起来,挖掘其潜能,教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学会给他们喝彩,学会和孩子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学会欣赏;驾驭课堂;喜悦
当前的课堂教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并为其创设条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他们的求知需要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得以满足。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甚至是成长的需要,在学生“动”起来的时候,找准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做好该做的事情。
一、观察
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活动,教师只有用心去观察,才会发现哪个学生精神不振,需要关心一下他的身体状况;哪个学生茫然失措,需要及时给他以帮助;哪个学生信心不足,需要为他创设一次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他们心中的愿望,才能在游戏与实验中惊喜地发现他们细微的进步与变化。
二、倾听
当学生从传统教育中单一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后,课堂上“一问一答”教学模式的垄断地位也随之被打破。此时,学生既可以充满自信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评价伙伴的发言,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有时甚至还会问出一些令教师一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倾听使得学生有机会把他美妙的创意说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课堂上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高水平的、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或答案,为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评价
当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增强后,常常会就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论不休。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着充当“法官”的角色,以求恢复课堂的平静。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微笑着倾听,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使之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的创造性念头受到抑制。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依旧僵持不下时,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眼光集中到教师身上,以求获得帮助,这时教师再给予评价,往往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这个评价不是简单地肯定与否定,而应该是一种比较性评价,教师要乐意肯定学生的闪光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评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的层次。
四、明述
人的思维存在差异性,对不同事物有不同认识,即使认识相同,表达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受知识水平及能力所限,常常不能完整而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适时帮其一把,把学生想说又没说清的话明述一下,去除其回答中的条理不清晰的成份,抓住其主要成份,加以强调,甚至可以随机板书,突出其发言的重点与精彩之处。
五、体验
课堂上,当学生“动”起来了,教育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要生动、活泼、丰富。其间教师如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知识本身蕴含着的美,体验他们对老师的接纳、热爱和信任,体验他们在教师刻意创设的情境中,自发地激活自己的兴趣,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等形式,将一个个具体问题予以解决,主动完成知识内化的那一份惊喜与快乐。教师会在体验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的同时,真正体验教师存在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生“动”起来了,意味着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使自己也“动”起来,在决不“越位”的前提下,经常“跑位”“换位”,及时“补位”,才能保证“到位”,课堂上活跃向上、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形成,师生生命的活力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 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学会欣赏;驾驭课堂;喜悦
当前的课堂教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并为其创设条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动”起来。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他们的求知需要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得以满足。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甚至是成长的需要,在学生“动”起来的时候,找准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做好该做的事情。
一、观察
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活动,教师只有用心去观察,才会发现哪个学生精神不振,需要关心一下他的身体状况;哪个学生茫然失措,需要及时给他以帮助;哪个学生信心不足,需要为他创设一次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他们心中的愿望,才能在游戏与实验中惊喜地发现他们细微的进步与变化。
二、倾听
当学生从传统教育中单一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后,课堂上“一问一答”教学模式的垄断地位也随之被打破。此时,学生既可以充满自信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评价伙伴的发言,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有时甚至还会问出一些令教师一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倾听使得学生有机会把他美妙的创意说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课堂上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高水平的、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或答案,为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评价
当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增强后,常常会就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论不休。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着充当“法官”的角色,以求恢复课堂的平静。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微笑着倾听,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使之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的创造性念头受到抑制。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依旧僵持不下时,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眼光集中到教师身上,以求获得帮助,这时教师再给予评价,往往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这个评价不是简单地肯定与否定,而应该是一种比较性评价,教师要乐意肯定学生的闪光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评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的层次。
四、明述
人的思维存在差异性,对不同事物有不同认识,即使认识相同,表达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受知识水平及能力所限,常常不能完整而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适时帮其一把,把学生想说又没说清的话明述一下,去除其回答中的条理不清晰的成份,抓住其主要成份,加以强调,甚至可以随机板书,突出其发言的重点与精彩之处。
五、体验
课堂上,当学生“动”起来了,教育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要生动、活泼、丰富。其间教师如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知识本身蕴含着的美,体验他们对老师的接纳、热爱和信任,体验他们在教师刻意创设的情境中,自发地激活自己的兴趣,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等形式,将一个个具体问题予以解决,主动完成知识内化的那一份惊喜与快乐。教师会在体验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的同时,真正体验教师存在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生“动”起来了,意味着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使自己也“动”起来,在决不“越位”的前提下,经常“跑位”“换位”,及时“补位”,才能保证“到位”,课堂上活跃向上、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形成,师生生命的活力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 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