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物建筑的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法的经验,说明了文物建筑的防雷措施的施工和管理的特殊性,为文物建筑的防雷措施的安装和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建筑;防雷;施工;管理
引言
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建成20多年来,已成为中山市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筑,由于建设时间早、历时长,以前的木质结构已不能达到现在消防安全的要求,中山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改造后其剧场功能将得到加强,智能化大空间灭火系统在全省乃至全国堪称一流。
在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过程中,防雷工程的施工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属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文物建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编织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因此,在防雷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艺术价值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文物建筑的防雷保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所造成的无法估量的损失,在保持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在防雷施工时,应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法,从不影响到建筑本身的文物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出发,做到防雷装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 文物建筑的特点
我们在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的修缮改造项目中的防雷工程的施工过程的总结经验中,参考国内其它相关的经验,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所用的建筑材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归纳了文物建筑所具备的以下特点:
1)大多数的文物建筑,为了体现建筑的雄伟、挺拔,都建有高耸的屋脊,而这些屋脊就正好为带电云层放电创造了条件。
2)文物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木质构件的燃烧,而损坏建筑物。
3)文物建筑大多数都与高大树木相伴,而高大树木最易受雷击,而引起雷电反击,增大了文物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
4)当重建或修复文物建筑时,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增加不少现代化的元素,比如为了安全着想,文物建筑安装了监控、消防报警等线路、设备等,这样就会给文物建筑带来了更多的雷电入侵的通道。
5)不少的文物建筑,年久失修,长年累月经受风雨侵蚀,其原有的绝缘性能遭到了破坏,其中的一些立柱、砖墙等为电荷的聚集和向上运行提供了通道,增加了文物建筑其本身的雷击概率。
2 文物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
许多文物建筑直接遭受雷击或者因附近的雷电活动而受到影响时,并不是因为建筑物的文物保护级别,而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文物建筑的防雷施工前应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确定建筑的雷电防护等级,最后才根据评估和确定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对文物建筑进行施工。
文物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年预计雷击次数、自身结构、内部环境变化、雷击史等主要项目,得出了一个结论:文物建筑因其特殊性,极易遭受雷击,因此,应尽量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来安装防雷设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提高一个等次,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来处理防雷措施。
并且,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组织进行雷电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1)文物建筑重建或修复时;
2)文物建筑开发利用时;
3)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和价值级别提高时;
4)文物建筑需要引入电源、信号线路或增设消防、防盗防火报警、監控系统等信息设备时;
5)其它有可能给文物建筑增加雷电危害的情况发生时,如周围环境变化、敷设高压线路、埋设地下管道等。
因为,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加大文物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
3文物建筑的防雷措施的施工要点
一般文物建筑的防雷主要是防直击雷,但近年来,在文物建筑的结构维护与加固时,很多文物建筑物内安装了大量电子设备,其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增加了遭受雷电影响的概率,因而提出增加防感应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并且,文物建筑的防雷应参照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其与它相关的各种设施以及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考虑。
在防雷装置的安装施工时,比如避雷带的安装,在考虑保护效果的情况下,将避雷带做成各种艺术造型,尽量做到保持文物建筑的原貌和艺术特点,考虑实用性,并保证其美观性。对于一些无法直接敷设避雷带的文物建筑另外增设的防雷设施,——比如增设避雷针保护,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文物建筑造型,做成一种艺术品的形式,解决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与其原有风貌相矛盾的问题。参考近年来我国很多的风景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采用仿真树木进行伪装的方式,这种做法效果很好,既不影响设备工作,也很好保护了景区的景观。我们把这种方式借鉴到防雷装置的安装上,当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文物建筑时,将独立避雷针进行隐蔽伪装。采用这类仿真树形式的避雷设施,其内部多为镀锌钢管或水泥杆,外包高分子仿真树皮,树木顶端安装避雷针尖,引下线沿仿真树内部敷设引下,与接地装置连通接地。根据文物建筑的周边高大乔木的种类,有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仿真树的树种。这样的避雷装置架设在文物建筑物周围,对文物建筑的原貌影响很小。
4 文物建筑防雷设施的管理
为了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不仅要有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还要注意经常维护检查。这点在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项目的防雷设施的安装后期已经体现出来。
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的管理,应由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专业人员负责,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日常维护和雷害灾情上报。
对于在文物建筑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敷设高压线路、埋设地下管道等),有可能增加雷电危害时,应及时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发生雷击事故后,应及时向当地防雷机构上报情况,应由防雷专家参与雷电灾害评估并对雷击原因进行分析。
5 结论
通过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项目的防雷措施的安装过程的经验汇总,参考大多数文物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特点,提出文物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应在调查地理环境、土壤、气象、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防雷装置的安装应尽量做到保持文物建筑物的原貌和艺术特点,应做到与文物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
关键词:文物建筑;防雷;施工;管理
引言
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建成20多年来,已成为中山市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筑,由于建设时间早、历时长,以前的木质结构已不能达到现在消防安全的要求,中山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改造后其剧场功能将得到加强,智能化大空间灭火系统在全省乃至全国堪称一流。
在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过程中,防雷工程的施工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属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文物建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编织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因此,在防雷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艺术价值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文物建筑的防雷保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所造成的无法估量的损失,在保持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在防雷施工时,应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法,从不影响到建筑本身的文物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出发,做到防雷装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 文物建筑的特点
我们在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的修缮改造项目中的防雷工程的施工过程的总结经验中,参考国内其它相关的经验,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所用的建筑材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归纳了文物建筑所具备的以下特点:
1)大多数的文物建筑,为了体现建筑的雄伟、挺拔,都建有高耸的屋脊,而这些屋脊就正好为带电云层放电创造了条件。
2)文物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一旦遭受雷击,极易引起木质构件的燃烧,而损坏建筑物。
3)文物建筑大多数都与高大树木相伴,而高大树木最易受雷击,而引起雷电反击,增大了文物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
4)当重建或修复文物建筑时,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增加不少现代化的元素,比如为了安全着想,文物建筑安装了监控、消防报警等线路、设备等,这样就会给文物建筑带来了更多的雷电入侵的通道。
5)不少的文物建筑,年久失修,长年累月经受风雨侵蚀,其原有的绝缘性能遭到了破坏,其中的一些立柱、砖墙等为电荷的聚集和向上运行提供了通道,增加了文物建筑其本身的雷击概率。
2 文物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
许多文物建筑直接遭受雷击或者因附近的雷电活动而受到影响时,并不是因为建筑物的文物保护级别,而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文物建筑的防雷施工前应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确定建筑的雷电防护等级,最后才根据评估和确定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对文物建筑进行施工。
文物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年预计雷击次数、自身结构、内部环境变化、雷击史等主要项目,得出了一个结论:文物建筑因其特殊性,极易遭受雷击,因此,应尽量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来安装防雷设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提高一个等次,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来处理防雷措施。
并且,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组织进行雷电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1)文物建筑重建或修复时;
2)文物建筑开发利用时;
3)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和价值级别提高时;
4)文物建筑需要引入电源、信号线路或增设消防、防盗防火报警、監控系统等信息设备时;
5)其它有可能给文物建筑增加雷电危害的情况发生时,如周围环境变化、敷设高压线路、埋设地下管道等。
因为,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加大文物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
3文物建筑的防雷措施的施工要点
一般文物建筑的防雷主要是防直击雷,但近年来,在文物建筑的结构维护与加固时,很多文物建筑物内安装了大量电子设备,其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增加了遭受雷电影响的概率,因而提出增加防感应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并且,文物建筑的防雷应参照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其与它相关的各种设施以及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考虑。
在防雷装置的安装施工时,比如避雷带的安装,在考虑保护效果的情况下,将避雷带做成各种艺术造型,尽量做到保持文物建筑的原貌和艺术特点,考虑实用性,并保证其美观性。对于一些无法直接敷设避雷带的文物建筑另外增设的防雷设施,——比如增设避雷针保护,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文物建筑造型,做成一种艺术品的形式,解决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与其原有风貌相矛盾的问题。参考近年来我国很多的风景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采用仿真树木进行伪装的方式,这种做法效果很好,既不影响设备工作,也很好保护了景区的景观。我们把这种方式借鉴到防雷装置的安装上,当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文物建筑时,将独立避雷针进行隐蔽伪装。采用这类仿真树形式的避雷设施,其内部多为镀锌钢管或水泥杆,外包高分子仿真树皮,树木顶端安装避雷针尖,引下线沿仿真树内部敷设引下,与接地装置连通接地。根据文物建筑的周边高大乔木的种类,有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仿真树的树种。这样的避雷装置架设在文物建筑物周围,对文物建筑的原貌影响很小。
4 文物建筑防雷设施的管理
为了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不仅要有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还要注意经常维护检查。这点在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项目的防雷设施的安装后期已经体现出来。
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的管理,应由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专业人员负责,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日常维护和雷害灾情上报。
对于在文物建筑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敷设高压线路、埋设地下管道等),有可能增加雷电危害时,应及时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发生雷击事故后,应及时向当地防雷机构上报情况,应由防雷专家参与雷电灾害评估并对雷击原因进行分析。
5 结论
通过对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修缮改造项目的防雷措施的安装过程的经验汇总,参考大多数文物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特点,提出文物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应在调查地理环境、土壤、气象、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防雷装置的安装应尽量做到保持文物建筑物的原貌和艺术特点,应做到与文物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