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但被作为重要的理念被强调、作为教学建议被提出,而且还被写进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思考。
一、熟悉探究具体程序,掌握常用探究方法
(一)熟悉探究学习的具体程序
地理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包括: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记录并展示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并得出结论;以适当方式进行交流。有些探究活动包括这六个步骤(如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课题),甚至更多(如在交流了探究结果之后,又发现新的证据,就需要补充或重新进行解释等)。但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具备这六个环节,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有些探究问题是教材中给出的(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素材)或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不需专门提出。
(二)运用各种方法探究不同知识
探究中常用方法包括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类比和推理等。例如采用因果归纳法探究学习“海底扩张学说”,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为何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又称分布呢?为何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2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通过执果索因,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
二、以问题为导向,突显探究核心
解决问题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如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呢?
首先要开展问题探究式的范例教学,以问题作为课题,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探讨空间,以利于学生从观察到模仿到实践。如学习“地震”时,就可以播放我国汶川地震的视频来呈现这一案例,设问:你能不能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成因?为什么这次地震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为什么同样级别的地震如果发生在日本伤亡却小得多?地震来临怎样逃生?如何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如何制定紧急预案?
其次,要向学生介绍提问方法,帮助学生达到“会问”、“善问”的境界。(1)揭示现实矛盾:为什么飞机在阳光普照的平流层中飞行,下面却是浓云密布,机场附近细雨蒙蒙?(2)在比较中寻找问题:青藏高原南部同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原因是什么呢?(3)进行假设性提问: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和三圈环流会怎样变化?(4)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提问:横断山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要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的?(5)评价提问:缺乏水资源是导致中东长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你是中东某国的领导人,打算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三、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适合探究的内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增加最新的知识,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灵活、广泛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呈现鲜活而有用的地理。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关注并收集地理信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反映地理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如人类对太阳系以外行星及地外文明的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等。例如,结合我国神舟六号的发射和返回,引导学生探究神舟六号在技术上如何解决穿越大气层遇到的种种问题。二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如一带一路、单独二孩政策、城市化、清洁生产、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三是仔细观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验,而经验更多地来自生活实际。通过探究生活化的地理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创建富有生命力的生活课堂。例如,学习地转偏向力时,设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洗澡水在流入下水道的时候是径直流入还是成逆时针的漩涡流入?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性,因此,很适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活动形式为:小课题交流与点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绘制图表分析问题等。这些活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建构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新的见解,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各种科研能力的综合提高。
例如,“小课题交流与点评”活动。时间为5分钟,2-3人为一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人文地理要结合实例,自然地理则要体现学习这些知识对生产、生活的帮助。交流形式不限,但要体现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品,一是可以让参加交流的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与盲点,也有利于指导其他小组如何提高交流质量。各小组在交流形式上不断创新,如配有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和背景音乐的演讲、丰富的视频插播、穿越时空的小品表演、问答竞赛、案例的分析、实验、动画模拟演示等。这些个性化的作品及活泼、自主的表达方式时常令人耳目一新。
五、以激励的评价方式鼓励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更要洞察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要把过程和结果作为同等重要的评价指标,评价的目标不仅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以上策略在地理探究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使探究地理的过程成为师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过程。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第一中学)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思考。
一、熟悉探究具体程序,掌握常用探究方法
(一)熟悉探究学习的具体程序
地理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包括: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记录并展示证据;分析、评价证据并得出结论;以适当方式进行交流。有些探究活动包括这六个步骤(如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课题),甚至更多(如在交流了探究结果之后,又发现新的证据,就需要补充或重新进行解释等)。但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具备这六个环节,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有些探究问题是教材中给出的(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素材)或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不需专门提出。
(二)运用各种方法探究不同知识
探究中常用方法包括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类比和推理等。例如采用因果归纳法探究学习“海底扩张学说”,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为何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又称分布呢?为何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2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通过执果索因,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
二、以问题为导向,突显探究核心
解决问题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如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呢?
首先要开展问题探究式的范例教学,以问题作为课题,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探讨空间,以利于学生从观察到模仿到实践。如学习“地震”时,就可以播放我国汶川地震的视频来呈现这一案例,设问:你能不能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成因?为什么这次地震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为什么同样级别的地震如果发生在日本伤亡却小得多?地震来临怎样逃生?如何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如何制定紧急预案?
其次,要向学生介绍提问方法,帮助学生达到“会问”、“善问”的境界。(1)揭示现实矛盾:为什么飞机在阳光普照的平流层中飞行,下面却是浓云密布,机场附近细雨蒙蒙?(2)在比较中寻找问题:青藏高原南部同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原因是什么呢?(3)进行假设性提问: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和三圈环流会怎样变化?(4)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提问:横断山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要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的?(5)评价提问:缺乏水资源是导致中东长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你是中东某国的领导人,打算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三、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适合探究的内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增加最新的知识,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灵活、广泛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呈现鲜活而有用的地理。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关注并收集地理信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反映地理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如人类对太阳系以外行星及地外文明的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等。例如,结合我国神舟六号的发射和返回,引导学生探究神舟六号在技术上如何解决穿越大气层遇到的种种问题。二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如一带一路、单独二孩政策、城市化、清洁生产、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三是仔细观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验,而经验更多地来自生活实际。通过探究生活化的地理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创建富有生命力的生活课堂。例如,学习地转偏向力时,设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洗澡水在流入下水道的时候是径直流入还是成逆时针的漩涡流入?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性,因此,很适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活动形式为:小课题交流与点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绘制图表分析问题等。这些活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建构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新的见解,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各种科研能力的综合提高。
例如,“小课题交流与点评”活动。时间为5分钟,2-3人为一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人文地理要结合实例,自然地理则要体现学习这些知识对生产、生活的帮助。交流形式不限,但要体现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品,一是可以让参加交流的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与盲点,也有利于指导其他小组如何提高交流质量。各小组在交流形式上不断创新,如配有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和背景音乐的演讲、丰富的视频插播、穿越时空的小品表演、问答竞赛、案例的分析、实验、动画模拟演示等。这些个性化的作品及活泼、自主的表达方式时常令人耳目一新。
五、以激励的评价方式鼓励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更要洞察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要把过程和结果作为同等重要的评价指标,评价的目标不仅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以上策略在地理探究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使探究地理的过程成为师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过程。
(作者单位:安徽淮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