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子成,首揭私家侦探内幕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家侦探是什么样子的?《边缘调查》一书中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揭密
  
  《边缘调查》虽是小说,却以纪实的手法,揭示了目前游走在我国法律边缘、极具争议的调查公司的种种内幕;揭密了私家侦探神秘的调查手段,以及机智勇敢的个性。许多案例,生动离奇,却又无比真实,反映出现代人的情感追求,理想与挫折,诱惑与本性……
  本书作者俞子成,本名俞紫成,曾任报社记者、编辑等职务。从小就是一个侦探迷,最崇拜的是福尔摩斯和007,据说身手不凡。
  


  
  《记者观察》:为什么决定以私家侦探为主人公创作小说?
  俞子成:以前也写过一些其他题材的小说。一本是农村题材的,另一本是婚外情题材的,反响都一般,这让我很失望,开始考虑转型。就在这时,我看了电视剧《暗算》,随即萌生了写侦探小说的念头,刚好南京的报纸经常刊登一些私家侦探的新闻,很吸引人,我就决定写私人侦探方面的小说。
  这本书审稿前后持续了有半年多时间,由于题材很敏感,在我国还属于空白,也有一些作者写这种题材的小说,最后都被出版社否决了。出版社为了慎重起见,还特地把书稿送到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没想到很顺利地通过了。这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私家侦探小说。
  《记者观察》:国内的私家调查是如何起步的?其合法性如何?
  俞子成:我国的私家调查起步比较晚,1992年,中国第一家私家侦探机构——上海社会安全咨询调查事务所成立,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但不久,该调查事务所就因种种原因停业了。
  1993年9月7日,公安部颁布《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通知中称:“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各种形式的民事事务调查所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对现有此类机构认真清理,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然而,这一通知并没有让私人侦探公司销声匿迹,反而像野草一样,开遍全国大地。只是换了一个名头,变成了信息调查公司或者信息咨询公司。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允许将私人合法录制的录音和录像作为证据使用。我国新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有重婚或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无过错一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但对于证据如何采集,没有明确规定。婚外情导致的离婚案,是“谁主张,谁举证”,没有证据,对无过错方来说就太不公平了。由于法律对搜集证据的主体未作十分明确的规定,在当事人举证困难、法庭又因客观原因无法搜集证据的情况下,只有依靠社会力量包括私家侦探公司来完成。因此,这也给调查公司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记者观察》:目前具有私家侦探所性质的调查公司数量有多少?准入门槛高吗?
  俞子成:根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全国各地私家侦探所性质的调查公司有两万多家,从业人数超过十万。
  调查公司的门槛相对较低,几乎不需要什么特别许可和程序就可以在工商局注册,和普通的公司注册是一样的。当然注册是以信息咨询公司的名词注册的,不能注册私家侦探公司。低门槛也造成这一行的良莠不分,社会形象非常差,许多人把他们等同于黑社会,从事敲诈勒索活动。其实,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感到很可怕,甚至以为是黑社会人员组成的,一旦接触到就一辈子脱不了身。我采访了南京好几家调查公司,感觉很正规,他们的负责人有的以前在司法机关工作,有的是街道居委会干部,有的是中学老师,整体素质和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人很和善,也懂得相关法律。
  但是也有一些小公司出现不好的问题,比如欺骗委托人等等,影响很恶劣,所以我觉得要规范,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和监管力度。
  《记者观察》:私家侦探有什么神秘的调查手段?
  俞子成:这也是很多人,包括一开始也让我很好奇和困惑的问题。一提到私家侦探,就想到007、福尔摩斯等等,神秘莫测。但是,实际上,他们所谓的神秘侦查手段,其实更多的是个人的智慧和技巧。许多侦探公司往往会炫耀自己有怎样先进的高科技,比如卫星定位仪,针孔摄像机等等,其实这些设备是非法的,我们国家有明文规定,不准个人使用间谍设备,所以很多调查公司只是当作招牌,一般不会使用,或者根本就没有这种设备,因为价格很昂贵,很多人根本买不起。
  提到技巧和智慧,我举个例子,在“女教授的二十年无性生活”一文中,我提到:国庆期间,调查员在楼下守候,女教授丈夫独自住七楼,万一他情人就在楼上,根本不用下楼,这怎么办?于是调查员想出一个办法,剪下一段窄窄的透明胶粘在门把手上,再用一段粘在门和门框上。如果门一打开,则连着门和门框的透明胶就会松开,如果人进去,手一按门把手,上面的透明胶就粘到手上。所以调查员只要每隔一个小时上去看看透明胶是否完好即可判断是否有人进出。
  《记者观察》: 本书第一部分提到“调查二奶查出三奶”,在调查公司的工作内容中,婚外情调查涉及得多吗?还包括哪些?
  俞子成:这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很多人以为调查公司整天主要是忙着为别人调查婚外情,捉奸。其实这是误解。调查公司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早期基本都是从调查婚外情开始的,因为这个调查比较简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调查公司自身的发展,他们现在开始逐渐转向商务调查,专门帮企业调查商务侵权、打假等等,这些业务收费比较高,有的一项就是四五十万,甚至超过一两百万,而婚姻调查费用很低,一般在一万五左右,有的只有一万,甚至更低,而耗费的人力却是很大的,所以一般大的调查公司已经基本不做情感调查了。比如我采访的在江苏比较有名的南京玄博调查公司,他现在是国内几十家知名大企业的技术顾问,协助他们维护知识产权、避免遭到侵权等等,普通的情感调查基本不做了。
  当然,情感调查普通老百姓比较感兴趣,所以媒体记者采访的比较多,媒体也乐于报道,而商务调查相对采访的就比较少。
  《记者观察》:书中第四部分提到了私家侦探的“卧底后遗症”,是什么后遗症?此外,他们会有什么职业病?
  俞子成:关于卧底的那部分,是真实的事情,在调查公司真实发生过,但我用“卧底”一词可能有些煽动性。具体经过被我艺术加工过了,所以更具欣赏性。
  私家侦探的职业病问题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工作具有连续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给他们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肠胃系统容易生病。比如,调查公司规定,早上从公司出门以后就不准喝水,因为中途不能经常上厕所,大街上厕所不好找,也容易耽搁了跟踪。中午吃饭也不可能去饭店,最常见是吃面包,连方便面都很少吃,只有晚上回家才可以大吃一顿,所以基本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很多调查需要24小时连续跟踪,一连就是好多天,虽然可以轮换,但这对私家侦探来说也是很艰苦的事情,也很伤身体。
  此外,意外的伤害也经常出现,比如夜里不熟悉地形,导致跌跤骨折等,跟踪一旦被人识破会招致报复,也是不容忽视的。
  《记者观察》:私家侦探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家人又如何看待?
  俞子成:我也和很多私家侦探认真交流过,他们一般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刻意保密。由于现在很多私家侦探从事的是商务调查,他们可以以调查员的身份出现,所以感觉上容易被人接受一些,也更正大光明一些。一般调查员家人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工作,主要觉得是不稳定,还有就是嫌辛苦,尤其是对女调查员而言。
  在调查公司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夫妻调查员特别多。我开始也感到很奇怪,后来他们负责人解释了原因,原来,由于调查员流动性比较大,尤其一些比较好的调查员,待条件成熟往往就辞职自己开调查公司,或者转行去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而调查公司想挽留他们很难,所以,就从他们家庭入手,鼓励他们爱人一起来公司,由于调查员收入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对方工作不稳定或者没有工作,也很愿意进来。夫妻调查员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配合默契,很少出现差错。
  《记者观察》:本书所揭示的调查公司的种种内幕中,哪些最让你感到惊讶?
  俞子成:我觉得比较惊讶的是调查公司负责人的温情和善良。我前后采访了多家调查公司,我开始以为他们都很严肃,不苟言笑,把钱也看得很重。但接触和交往后,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很善良,遇到经济条件不好的,都会少收费用、免费,甚至会主动捐钱。而且他们调查到一方有婚外情时,往往会劝说当事人,帮助他们挽救家庭。还有的负责人甚至积极帮委托人介绍工作等等。这点我是很认可和佩服的,应该给予他们客观公正的评价。
  《记者观察》:在采访写作该书过程中,受到过什么触动?
  俞子成: 在采访中接触到了的两件实例很值得人深思,第一件就是“女教授二十年无性生活”的故事,我很钦佩女教授的爱人,二十年默默承受着没有夫妻生活的痛苦,但依然维护着家庭的稳定,坚守着道德情操。这也让我们相信,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颂扬。
  还有一个就是“最善于伪装的男人”,这件事也很真实,当年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南京闯荡,经过几年打拼,有了一点积蓄和资本,结果丈夫在外面包养情人,三年不归,哄骗妻子说在外地做生意,妻子一直蒙在鼓里,后来两人离婚了,妻子带着孩子,悲痛欲绝地离开了南京。这两件事有着截然不同的过程和结果,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思索,也有良心的拷问。
  《记者观察》: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题材?
  俞子成:下一部小说也是私家侦探题材的,已经完稿了,正在出版社审稿。这本书比《边缘调查》更深入了一些,可能是因我自己的思想和对调查行业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吧。
其他文献
由于PVC大规模的扩产,逐渐出现了供大于需的局面,行业竞争激烈,摆在想继续发展的PVC生产企业面前的道路有两条:(1)扩产,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2)致力于挖掘现有聚合装
一座恭王府,始如夏花,终如秋叶,如同对清朝历史小范围的表达    初春的周日下午,暖日未见,寒冷依旧,我躲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家快餐店里打发时间,见对面女孩埋头在地图上找寻,和我刚来北京时一样。找寻未果后,她终于抬起头向我求助:“恭王府怎么走?”我迅速地找准什刹海西北角,女孩的表情从疑惑转成豁然。    对于我这种路痴来说,能帮人家指路绝对是巧合,因为我曾多次和朋友探究过恭王府显耀的地理位置,据说
基于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阅读的本质及层次,着重从词汇、语法、信息处理、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了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宪政和政府法治是密切相关连的两个概念。宪政对法治、民主、人权的内在需要要求实现政府法治。因而在宪政视野下的政府法治就有其特定的含义,只有明确并处理好行政权与公民权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的产生与西藏社会的发展及西藏地方政权的政治状况密不可分。文章从与这两方面肾密相关的经济基础、教育制度、政治动因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一制度产生的每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升本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亦需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知识谱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升本前后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