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根廷作家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告诉我们说有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名叫《永乐大典》,其中出现了对动物的分类:(1)属于皇帝的动物;(2)充满香气的动物;(3)驯养的动物;(4)未断奶的小猪;(5)美人鱼;(6)神话中的动物;(7)无家可归的狗;(8)包括在这一范畴中的动物;(9)那些摇摇晃晃似乎发疯的动物;(10)脸很长的动物;(11)其他动物;(12)刚刚打碎花瓶的动物;(13)远看像苍蝇的动物。
尽管博尔赫斯发明这种分类法可能有着他自己的目的,但是,古代中国人没有采用与希腊人一样的方法对世界进行归类,这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对于希腊人来说,如果一些事物可以用同样的属性来描绘,那么这些事物就属于同一个范畴。但是,哲学家孟旦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事物共同的属性并不能决定这些事物属于共同的类别。事物被划分为同一个范畴是因为他们通过共鸣而相互影响。例如,在中国的五行体系中,春、东、木、风和绿这几个范畴都是相互影响的。风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四个范畴的改变——“在类似共鸣的过程中,任何两者之间都没有外在的接触”。哲学家莫大卫也指出,相似性存在于两个类别之间,而同一个类别的个体之间是没有相似性的,这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很有趣。他们并不关注一个类别中的一员(一匹马)与整个类别(马)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对分类有一种断然的憎恶。庄子说:“……如何界定名词及其属性这个问题正好把人们引入错误的方向。对知识进行分类或是限定就会破坏更全面的知识。”我们发现,《道德经》对范畴效果的影响持怀疑态度。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道德经》
对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的分类缺乏兴趣与古代中国人头脑中世界的基本图式是一致的。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世界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因此,部分-整体的二分法对他们才有意义。而希腊人的世界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物体构成的,个体-类别这样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就很自然。
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知识传统很不相同的情形。我们又一次在问古代哲学家的思维习惯是否与现在的普通人的感知和推理相似。根据认知差异的历史证据以及我们有关这些差异的社会起源理论,我们可以说,现代的西方人,(1)比东方人更倾向于对物体进行归类;(2)发现把有关各种属性的规则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新的范畴比较容易;(3)对范畴进行了更多的归纳,也就是说,从某个范畴的具体事件概括其他事件或者是对范畴进行整体概括。我们还可以说,东方人坚信每一个事实与所有其他事实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会从感知到的各种关系及相似性方面来组织这个世界。
请看下面图片中三个物体(鸡、牛、草)。如果要把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会是哪两个物体呢?为什么这两个是属于一体的?
如果你是西方人,你可能会认为鸡和牛是属于一体的。发展心理学家邱良黄把如图中所示的三个物体一组的图片给美国和中国的儿童看。邱发现,美国的儿童喜欢根据分类学的范畴给物体分组,而中国的儿童喜欢根据各种关系对物体进行归类。他们很可能说图中的牛和草是一类,因为“牛吃草”。
我和季李军、张智勇把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与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进行比较;我们采用词汇而不是图片,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我们向参与者们出示了一系列三个单词一组的词汇(比如,熊猫、猴子、香蕉),然后让他们指出三个单词中哪两个关系最密切。美国的参与者们明显地表现出根据共同范畴中成员所具备的资格进行分类的倾向:熊猫和猴子属于动物;中国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根据主题关系进行分组的倾向(比如,猴子和香蕉),从关系角度来判断,他们的答案是:猴子吃香蕉。
……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人更多地是从各种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从可以归入各个范畴的静止物体来看这个世界。育儿的习惯在产生这些不同看法方面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东亚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引向各种关系,西方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引向了各种物体及其所属的范畴。而语言,或许至少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作用,或许在稳定贯穿人们生活的不同倾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但在促使人们从范畴或关系方面来描绘这个世界方面,语言的结构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摘自《思维的版图》,参见“本刊4月荐书”
尽管博尔赫斯发明这种分类法可能有着他自己的目的,但是,古代中国人没有采用与希腊人一样的方法对世界进行归类,这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对于希腊人来说,如果一些事物可以用同样的属性来描绘,那么这些事物就属于同一个范畴。但是,哲学家孟旦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事物共同的属性并不能决定这些事物属于共同的类别。事物被划分为同一个范畴是因为他们通过共鸣而相互影响。例如,在中国的五行体系中,春、东、木、风和绿这几个范畴都是相互影响的。风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四个范畴的改变——“在类似共鸣的过程中,任何两者之间都没有外在的接触”。哲学家莫大卫也指出,相似性存在于两个类别之间,而同一个类别的个体之间是没有相似性的,这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很有趣。他们并不关注一个类别中的一员(一匹马)与整个类别(马)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对分类有一种断然的憎恶。庄子说:“……如何界定名词及其属性这个问题正好把人们引入错误的方向。对知识进行分类或是限定就会破坏更全面的知识。”我们发现,《道德经》对范畴效果的影响持怀疑态度。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道德经》
对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的分类缺乏兴趣与古代中国人头脑中世界的基本图式是一致的。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世界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因此,部分-整体的二分法对他们才有意义。而希腊人的世界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物体构成的,个体-类别这样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就很自然。
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知识传统很不相同的情形。我们又一次在问古代哲学家的思维习惯是否与现在的普通人的感知和推理相似。根据认知差异的历史证据以及我们有关这些差异的社会起源理论,我们可以说,现代的西方人,(1)比东方人更倾向于对物体进行归类;(2)发现把有关各种属性的规则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新的范畴比较容易;(3)对范畴进行了更多的归纳,也就是说,从某个范畴的具体事件概括其他事件或者是对范畴进行整体概括。我们还可以说,东方人坚信每一个事实与所有其他事实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会从感知到的各种关系及相似性方面来组织这个世界。
请看下面图片中三个物体(鸡、牛、草)。如果要把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会是哪两个物体呢?为什么这两个是属于一体的?
如果你是西方人,你可能会认为鸡和牛是属于一体的。发展心理学家邱良黄把如图中所示的三个物体一组的图片给美国和中国的儿童看。邱发现,美国的儿童喜欢根据分类学的范畴给物体分组,而中国的儿童喜欢根据各种关系对物体进行归类。他们很可能说图中的牛和草是一类,因为“牛吃草”。
我和季李军、张智勇把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与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进行比较;我们采用词汇而不是图片,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我们向参与者们出示了一系列三个单词一组的词汇(比如,熊猫、猴子、香蕉),然后让他们指出三个单词中哪两个关系最密切。美国的参与者们明显地表现出根据共同范畴中成员所具备的资格进行分类的倾向:熊猫和猴子属于动物;中国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根据主题关系进行分组的倾向(比如,猴子和香蕉),从关系角度来判断,他们的答案是:猴子吃香蕉。
……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人更多地是从各种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从可以归入各个范畴的静止物体来看这个世界。育儿的习惯在产生这些不同看法方面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东亚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引向各种关系,西方的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引向了各种物体及其所属的范畴。而语言,或许至少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作用,或许在稳定贯穿人们生活的不同倾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但在促使人们从范畴或关系方面来描绘这个世界方面,语言的结构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摘自《思维的版图》,参见“本刊4月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