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的超微结构特点。
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因并发性白内障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葡萄膜炎患者7例(7只眼)[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为(49±20)岁],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作为对照[3例(3只眼),均为女性,年龄54、71、74岁]。术中撕取前囊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前囊膜上皮细胞,记录细胞形态、细胞之间连接、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变化。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细胞形态、细胞核及细胞器变化的比例和细胞凋亡的比例采用
±s或中位数(范围)进行统计学描述。
7例(7只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均可见上皮细胞极性消失,所有细胞(100%)均呈梭形,而3例(3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别仅有28.00%、16.67%、16.67%的细胞呈梭形。7例(7只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破坏,细胞核核质正常的上皮细胞比例为8.33%(0~16.67%),染色质密度增加的细胞比例为47.07%±22.28%,核固缩细胞比例为38.02%±19.61%,核碎裂细胞比例为9.96%±8.10%;上皮细胞内线粒体中至重度肿胀;上皮中凋亡细胞占全部细胞的比例为48.16%±26.66%,而3例(3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0、8.33%、0。典型自噬小体仅见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
结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重,主要表现为细胞凋亡增加及自噬过程抑制。(中华眼科杂志,2018,54:35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