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雾化治疗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操作本身的侵入性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临床中常有咳嗽、喘息等问题发生。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规范、正确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有助于提高对操作的耐受性,降低气道并发症风险。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基于现有研究资料和专家意见,共同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师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开展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优化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在耳科疾病诊疗过程中,颞骨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而空间分辨力提升是提高颞骨CT检查效能的必然需求。近四十年来,颞骨CT空间分辨力不断提升,为提高耳科疾病诊疗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最新报道的10μm级耳科专用CT设备,更是大幅提升了颞骨区关键结构及隐匿病变的显示能力,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有望为耳科临床诊疗实践带来全新变革。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CAS)和个性化截骨导板(PSI)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力线对准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拟行单侧初次TKA的80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并随机数字法分为CAS组和PSI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下肢力线参数等。结果共纳入患者80例,其中CAS组40例(男/女为6/34例),年龄(68±6)岁;PSI组40例(男/女为5/35例),年龄(69±6)岁;两组均未发生病例退出。两组患者性别、
本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登了关于青年肺栓塞患者基因筛查和相关家系的2篇论著文稿。针对此类患者的识别和相关机制的探索是临床医生面对的实际问题,青年肺栓塞患者大多存在易栓因素,近年来临床对于血栓栓塞类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期望同道在面对类似患者时除了关注诊断和治疗,更进一步深入探索其病因机制。
期刊
本期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在我国慢阻肺指南(2021年修订版)发布之后,针对临床实践中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即慢阻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规范应用,提出了7条推荐意见。本文简要回顾共识撰写背景和针对指南未能回答问题的思考,希望为读者理解共识的内容和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支气管镜技术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以支气管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介入呼吸病学是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基本在国内普及,同时不断加强规范发展,近年来水平迅速提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项目有我们的特色及优势。但存在缺乏原创性研究和技术、临床研究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和质控方面正在起步等不足。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加强、推动以下工作:医工结合原创性研究,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信息化及大数据建设,拓展在常见病、多发病的应用等。
期刊
2020年,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大会(简称WCBIP2020)在我国成功举办,是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联盟(WABIP)新的里程碑,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介入呼吸病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WCBIP2020已成过去;面向未来,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未来,我们应在呼吸病学的视角下全面把握学科方向,全面把握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脉络,全面布局,全面发展。重视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建设完善的介入呼吸病学体系,重视临床应用的规范性,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加强前瞻性
期刊
经支气管诊断技术作为肺外周病变的主要诊断方式之一,具有较高安全性。传统经支气管诊断技术的诊断率较低,使其应用受限。引导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其诊断效能,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应用。随着肺部磨玻璃结节和实性小结节检出率的不断增高,对经支气管诊断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事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呼吸科医生要重视肺外周病变经支气管诊断技术。
期刊
硅酮支架已应用于临床30余年,具有可现场加工、容易取出、肉芽增生较轻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气道狭窄、气道瘘。通过对硅酮支架的现场加工,可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创新及探索以扩大适应证、减少并发症。本文介绍了现场套接支架或支架环技术及自制封堵支架或封堵器,前者通过外套接和内套接增加或缩小支架外径,以适应气道结构;后者通过对硅酮支架进行剪裁、缝合制成硅酮封堵支架或硅酮封堵器,主要用于封堵中心支气管管腔,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及顽固性大咯血等。随着呼吸介入学者的不断探索,将进一步优化硅酮支架的临床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