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影响,中职生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的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地融入社会。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最终形成合力,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促进个人发展,为服务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中职生 不良习惯 转化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习惯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还必然关系着我们所在的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我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县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引导不力甚至缺失、学校教育引导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大多数同学明显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我深刻地认识到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改掉不良习惯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职责。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职生的不良表现
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在品德、学习、纪律等层面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思想品德层面
不讲信用,爱撒谎,不管是对同学还是对老师或家长,谎话张口就来;爱说脏话,举止轻浮,很多男女生在公共场合无所顾忌,举止亲昵;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遇到一点困难就要逃避,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节约,没钱就找人借,借了还不能及时还,缺少契约精神;遇到老师连问好都不愿意说,缺乏基本的礼貌;等等。
(二)学习行为层面
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且缺少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问老师问题,班级也缺少学习氛围;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不讲究方法,想学就学,学习没有持续性;学习过程中怕吃苦,有畏难情绪,遇到一点困难立马退缩;等等。
(三)遵规守纪层面
大多数中职生漠视班规校纪,纪律意识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晚上熬夜玩手机网络游戏,白天上课睡觉;喜欢吹牛,说脏话,爱去网吧玩,甚至有一些玩网络游戏而夜不归宿的同学,严重缺乏自制力;喜欢感情用事,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搞小团体,重哥们义气,不辨是非。这些都是造成校园欺凌和校园伤害的原因之一。
二、中职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中职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也非常溺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的甚至对子女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不管不问,从而造成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行,有的可能发展到违法乱纪,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据我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单亲家庭的同学有近300名,约占学生总数的10%,这些孩子大多数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因为他们的父母要出去打工赚钱养家。老年人是很难管理好孩子的,一是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二是他们也没有什么精力和好的管理方法。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要钱时给点钱就行了,一旦孩子犯错或者达不到要求就是简单粗暴的恐吓、责骂。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很难得到关爱和温暖。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他们往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温暖。据我校办公室统计,我校学生家长中夫妻有一人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家庭不到2%,专科学历的约5%,高中学历的18%,初中小学学历的69%,文盲的约6%。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从事着体力劳动,他们中有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养成了抽烟酗酒、赌博等坏习惯,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起到消极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规范,职业学校也越发重视品德和技能教育。但仍然有许多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智育、轻技能,不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对一些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捣乱,很多时候听之任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排斥,甚至达到了厌恶的地步,更不可能体会到学知识或技能时的成就感。虽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他们也进行了引导和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这部分学生人数比较多,班主任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这么多同学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引导,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中,甚至比以前更加厌学,这样也加速了不良习惯的形成。
(三)心理因素的变化。
中职生的三观正处在形成的阶段,生理、心理都在发展变化,逐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如果家长或班主任不能及时关注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心理的不成熟让他们常常对其个人发展感到困惑,再加上对各种社会现象认识不清,就会更加地感到迷茫;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离开家庭住进了学校的集体宿舍,从依赖父母逐渐走向独立生活,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表现为喜欢标新立异,如染头发、穿奇装异服等,心理状态不稳定。
三、纠正中职生不良习惯的办法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培养的,好的习惯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和家庭必须狠抓教育,要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具体方法如下。
(一)从家庭入手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一个民主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自尊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反之,一个包办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他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时,父母还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学校教育切入
学校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一定要强化德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在德育课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并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要加大对师德师风的考核,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地落到實处;要强化管理,加大培训,特别是对班主任的管理和培训。在职业学校,可以说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的老师,班级的管理效果是班主任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同学们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班主任的教育密不可分。
(三)社会层面
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之本,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力推广“工匠精神”,推进“中国制造2025”,将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了快车道,让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全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的育人环境也越来越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各级各类媒体的管理和整治,整治低俗恶俗,为我们的职业学校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总之,职业学校的教育根本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高级蓝领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让他们不仅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吴国芬.浅谈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3(12):5556.
[2]冉诗亚.浅析我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其矫正[J].科学咨询:2015(20):2425.
[3]周国基.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J].甘肃教育,2016(3):3.
关键词:中职生 不良习惯 转化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习惯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还必然关系着我们所在的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我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县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引导不力甚至缺失、学校教育引导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大多数同学明显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我深刻地认识到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改掉不良习惯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职责。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职生的不良表现
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在品德、学习、纪律等层面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思想品德层面
不讲信用,爱撒谎,不管是对同学还是对老师或家长,谎话张口就来;爱说脏话,举止轻浮,很多男女生在公共场合无所顾忌,举止亲昵;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遇到一点困难就要逃避,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节约,没钱就找人借,借了还不能及时还,缺少契约精神;遇到老师连问好都不愿意说,缺乏基本的礼貌;等等。
(二)学习行为层面
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且缺少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问老师问题,班级也缺少学习氛围;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不讲究方法,想学就学,学习没有持续性;学习过程中怕吃苦,有畏难情绪,遇到一点困难立马退缩;等等。
(三)遵规守纪层面
大多数中职生漠视班规校纪,纪律意识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晚上熬夜玩手机网络游戏,白天上课睡觉;喜欢吹牛,说脏话,爱去网吧玩,甚至有一些玩网络游戏而夜不归宿的同学,严重缺乏自制力;喜欢感情用事,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搞小团体,重哥们义气,不辨是非。这些都是造成校园欺凌和校园伤害的原因之一。
二、中职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中职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也非常溺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的甚至对子女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不管不问,从而造成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行,有的可能发展到违法乱纪,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据我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单亲家庭的同学有近300名,约占学生总数的10%,这些孩子大多数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因为他们的父母要出去打工赚钱养家。老年人是很难管理好孩子的,一是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二是他们也没有什么精力和好的管理方法。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要钱时给点钱就行了,一旦孩子犯错或者达不到要求就是简单粗暴的恐吓、责骂。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很难得到关爱和温暖。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他们往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温暖。据我校办公室统计,我校学生家长中夫妻有一人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家庭不到2%,专科学历的约5%,高中学历的18%,初中小学学历的69%,文盲的约6%。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从事着体力劳动,他们中有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养成了抽烟酗酒、赌博等坏习惯,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起到消极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规范,职业学校也越发重视品德和技能教育。但仍然有许多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智育、轻技能,不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对一些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捣乱,很多时候听之任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排斥,甚至达到了厌恶的地步,更不可能体会到学知识或技能时的成就感。虽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他们也进行了引导和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这部分学生人数比较多,班主任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这么多同学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引导,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中,甚至比以前更加厌学,这样也加速了不良习惯的形成。
(三)心理因素的变化。
中职生的三观正处在形成的阶段,生理、心理都在发展变化,逐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如果家长或班主任不能及时关注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心理的不成熟让他们常常对其个人发展感到困惑,再加上对各种社会现象认识不清,就会更加地感到迷茫;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离开家庭住进了学校的集体宿舍,从依赖父母逐渐走向独立生活,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表现为喜欢标新立异,如染头发、穿奇装异服等,心理状态不稳定。
三、纠正中职生不良习惯的办法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培养的,好的习惯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和家庭必须狠抓教育,要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具体方法如下。
(一)从家庭入手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一个民主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自尊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反之,一个包办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他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时,父母还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学校教育切入
学校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一定要强化德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在德育课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并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要加大对师德师风的考核,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地落到實处;要强化管理,加大培训,特别是对班主任的管理和培训。在职业学校,可以说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的老师,班级的管理效果是班主任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同学们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班主任的教育密不可分。
(三)社会层面
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之本,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力推广“工匠精神”,推进“中国制造2025”,将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了快车道,让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全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的育人环境也越来越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各级各类媒体的管理和整治,整治低俗恶俗,为我们的职业学校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总之,职业学校的教育根本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高级蓝领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让他们不仅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吴国芬.浅谈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3(12):5556.
[2]冉诗亚.浅析我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其矫正[J].科学咨询:2015(20):2425.
[3]周国基.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J].甘肃教育,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