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直是学术界不断争论的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民族性的文化可以转换为世界性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才能为别国所注意,才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知、所评、所判。才能为我国的艺术、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并非有民族性的艺术就有世界性,他必须包含一些特质之后,才能为全世界所接受。本文将结合当代艺术家徐冰老师的作品浅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关键词:徐冰;民族性;世界性;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49-01
鲁迅曾在《致陈烟桥》中谈论木刻艺术时说到:“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后来此观点被概括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此观点不免有些夸张,有些民族文化中的陋习劣俗得到各族人民的摒弃,所以很难融入到世界中去。民族性与世界性又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民族性的文化可以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艺术亦如此,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才能为别国所注意,才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知、所评、所判。才能为我国的艺术、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并非有民族性的艺术就有世界性,它必须包含一些特质之后,才能为全世界所接受。笔者将结合当代艺术家徐冰老师的作品浅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80年代后期,徐冰老师在他那狭小的房间里默默刻了4000多个“假汉字”,并以古代活字印刷的方式印了几百本线装书和几十本长卷,这部作品起初被别人费解,但当人们真正步入中国美术馆展厅时,人们被眼前这些文字震撼。而令人恼火的是,面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他们完全无法介入。因为这些汉字是在人类文明史上不曾存在的文字。
创作《天书》源于80年代文化热,从“文革”的文化荒漠到文革后太多的书、太多的文化争论,置身于其中的徐冰凭借本能的直觉把握,挖掘出中国独有的象形文字的意义,抓住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这部作品从形式上讲,版刻是他的母语,也是中国的印刷术,这种精心对于假字的雕刻、印刷与摆放,表现了徐冰利用中国符号对文化的调侃与颠覆。从内容上看,这部作品体现了“意象”精神。《天书》中每一个字看起来都极像文字,可在任何字典中都无迹可寻,每一个字都不具备普通文字的可读性与沟通功能。《天书》又是一部谁都读不懂得书,他把书和禅结合起来,以表现书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实用功能。这本书既具备“意”的特点,又具备“象”的特征,它经历了像意象一样从哲学到美学的过程——从中国式哲学以不沟通的形式达到沟通过渡到了中国美学,从字体到成书。除此之外,《天书》又表达出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观者在观看作品时产生的,他特意设计出一种情景,使观者借由和作品互助来体验这种冲突。由这种冲突来讨论一个文化议题:文化是否可以被任意翻译和转化。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植根于中国自有的文化智慧,又深入的提出了全球共同的文化议题,既具备民族性文化特点又具备世界文化的特征,是“当代思想意识困惑的真实反映,是时代普遍意识在徐冰身上具体、集中的表现”①。
徐冰老师稍后的两部作品《鬼打墙》、《英文方块字》也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特点,《鬼打墙》是一件用宣纸来拓印长城城墙的巨型之作。这部作品是徐冰在八达岭长城用掉一万五千张宣纸,三百瓶墨水,拓印的一段城墙和烽火台。并将成千上万的拓片装裱在一起,最后呈现的是一个尺寸巨大、充满质感的作品。1990年,徐冰带着他作品的照片到美国时,国外的同行们被震撼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在他们的概念中,中国艺术就是卷轴画,当看到一个与他们同样从事版画创作的中国艺术家,所用的版画语言、手段、材料超出他们的艺术思维之后,他们感到惊奇。
《英文方块字》以汉字的构架书写英文单词,并将其放入米字格内,作品邀请观众在美术馆的教室内,一起进行英文书法的写作练习。这种将观众带入到作品中一同参与的模式,与英文汉字化的书写,是对人们旧观念的挑战。徐冰老师这两部作品都从中国特有的元素出发却又超越了材质、语言。让人们回到了认识的原点,从而解放人们的思维束缚。
《何处惹尘埃》这件作品首展是2004年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徐冰将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灰尘吹到展览中,经过24小时,在展厅地面上由灰尘显示出六祖慧能的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展厅入口处有一组照片,叙述了作者将这些粉尘从纽约带到威尔士的过程。展厅被霜一样的灰白色粉尘覆盖着,有宁静、肃穆之美,但给人一种很深的刺痛和紧张脆弱之感,哪怕一阵轻风都能将现状改变。这些灰尘从双塔中分解出来散落到曼哈顿的各个角落,生命被灰尘掩盖,是否也融十灰尘之中,这不由得让人有了“人源于尘土,归于尘土”的感叹,就灰尘而言此时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无限的内容。而尘埃的这种特点也是中国传统表达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另一方面讲9.11的灰尘原本是组成世贸双塔的最基木的元素之一,那么是灰尘组成了它,最终它又分为尘土。正如徐冰所说:“尘埃是一种最基本,最恒定的物质状态,不能再改变什么了。为什么世贸大厦一旦失衡,顷刻化为平地,回到物质的原始形态?因为在它之上聚集了太多本不应该的人为意志。这类事件的起因往往是由于政治关系的失衡,但本源却是对自然形态的违背。所以说9·11是对人类本质性的警示。”徐冰老师的这部作品从六祖慧能的四句偈出发,表达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体现出中国“空”“无”的思想。
看徐冰老师的作品除了美学角度的欣赏以外,似乎更像是在阅读哲学书籍。他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特征:植根于中国自有的文化智慧,又提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文化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他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艺术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是二元对立的,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不能互相脱离,世界上的文化与艺术都是以民族形式存在着,民族的艺术也汲取世界艺术中的有益因素求得发展。“民族性是文化生长的土壤,而世界性则犹如文化的促生剂。”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话关系是通过否定与认同两种形式来实现的。”③民族性的艺术与文化可以转化为世界性的艺术与文化,但并非有民族性的就有世界性,他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适应普遍人类;象征人类共同理想;吻合人类共同审美情感;体现时代精神;趋向于人类普遍理解的表达方式。④只有包含这些特质之后,才能为全世界所接受。
注释:
①《“徐冰现象”议纷纷,众口评说吕胜中》,《美术》1989年第1期。
②③《奥林匹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探析》,《河北体育学院院报》2008年11月。
④《不要再打鲁迅的幌子》,《雕塑》,2009年2月。
参考文献:
[1]李娟,彭修银.解构与建构——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与徐冰艺术创作策略[J].文艺理论研究,2010.
[2]陈鹏军.徐冰的四重奏[J].山西青年,2012.
[3]杨心一.徐冰的书[J].东方艺术,2006.
[4]何晓鹏.又见徐冰——从《天书》到《地书》[J].中国新闻周刊,2008.
[5]白石.徐冰——从北大图书馆跑出来的天书[J].华人世界,2008.
[6]刘子超.我得益于社会主义背景——对话徐冰[J].南方人物周刊,2009.
作者简介:邱靖逸(199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文学硕士,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
关键词:徐冰;民族性;世界性;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49-01
鲁迅曾在《致陈烟桥》中谈论木刻艺术时说到:“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后来此观点被概括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此观点不免有些夸张,有些民族文化中的陋习劣俗得到各族人民的摒弃,所以很难融入到世界中去。民族性与世界性又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民族性的文化可以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艺术亦如此,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才能为别国所注意,才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知、所评、所判。才能为我国的艺术、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并非有民族性的艺术就有世界性,它必须包含一些特质之后,才能为全世界所接受。笔者将结合当代艺术家徐冰老师的作品浅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80年代后期,徐冰老师在他那狭小的房间里默默刻了4000多个“假汉字”,并以古代活字印刷的方式印了几百本线装书和几十本长卷,这部作品起初被别人费解,但当人们真正步入中国美术馆展厅时,人们被眼前这些文字震撼。而令人恼火的是,面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他们完全无法介入。因为这些汉字是在人类文明史上不曾存在的文字。
创作《天书》源于80年代文化热,从“文革”的文化荒漠到文革后太多的书、太多的文化争论,置身于其中的徐冰凭借本能的直觉把握,挖掘出中国独有的象形文字的意义,抓住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这部作品从形式上讲,版刻是他的母语,也是中国的印刷术,这种精心对于假字的雕刻、印刷与摆放,表现了徐冰利用中国符号对文化的调侃与颠覆。从内容上看,这部作品体现了“意象”精神。《天书》中每一个字看起来都极像文字,可在任何字典中都无迹可寻,每一个字都不具备普通文字的可读性与沟通功能。《天书》又是一部谁都读不懂得书,他把书和禅结合起来,以表现书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实用功能。这本书既具备“意”的特点,又具备“象”的特征,它经历了像意象一样从哲学到美学的过程——从中国式哲学以不沟通的形式达到沟通过渡到了中国美学,从字体到成书。除此之外,《天书》又表达出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观者在观看作品时产生的,他特意设计出一种情景,使观者借由和作品互助来体验这种冲突。由这种冲突来讨论一个文化议题:文化是否可以被任意翻译和转化。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植根于中国自有的文化智慧,又深入的提出了全球共同的文化议题,既具备民族性文化特点又具备世界文化的特征,是“当代思想意识困惑的真实反映,是时代普遍意识在徐冰身上具体、集中的表现”①。
徐冰老师稍后的两部作品《鬼打墙》、《英文方块字》也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特点,《鬼打墙》是一件用宣纸来拓印长城城墙的巨型之作。这部作品是徐冰在八达岭长城用掉一万五千张宣纸,三百瓶墨水,拓印的一段城墙和烽火台。并将成千上万的拓片装裱在一起,最后呈现的是一个尺寸巨大、充满质感的作品。1990年,徐冰带着他作品的照片到美国时,国外的同行们被震撼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在他们的概念中,中国艺术就是卷轴画,当看到一个与他们同样从事版画创作的中国艺术家,所用的版画语言、手段、材料超出他们的艺术思维之后,他们感到惊奇。
《英文方块字》以汉字的构架书写英文单词,并将其放入米字格内,作品邀请观众在美术馆的教室内,一起进行英文书法的写作练习。这种将观众带入到作品中一同参与的模式,与英文汉字化的书写,是对人们旧观念的挑战。徐冰老师这两部作品都从中国特有的元素出发却又超越了材质、语言。让人们回到了认识的原点,从而解放人们的思维束缚。
《何处惹尘埃》这件作品首展是2004年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徐冰将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灰尘吹到展览中,经过24小时,在展厅地面上由灰尘显示出六祖慧能的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展厅入口处有一组照片,叙述了作者将这些粉尘从纽约带到威尔士的过程。展厅被霜一样的灰白色粉尘覆盖着,有宁静、肃穆之美,但给人一种很深的刺痛和紧张脆弱之感,哪怕一阵轻风都能将现状改变。这些灰尘从双塔中分解出来散落到曼哈顿的各个角落,生命被灰尘掩盖,是否也融十灰尘之中,这不由得让人有了“人源于尘土,归于尘土”的感叹,就灰尘而言此时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无限的内容。而尘埃的这种特点也是中国传统表达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另一方面讲9.11的灰尘原本是组成世贸双塔的最基木的元素之一,那么是灰尘组成了它,最终它又分为尘土。正如徐冰所说:“尘埃是一种最基本,最恒定的物质状态,不能再改变什么了。为什么世贸大厦一旦失衡,顷刻化为平地,回到物质的原始形态?因为在它之上聚集了太多本不应该的人为意志。这类事件的起因往往是由于政治关系的失衡,但本源却是对自然形态的违背。所以说9·11是对人类本质性的警示。”徐冰老师的这部作品从六祖慧能的四句偈出发,表达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体现出中国“空”“无”的思想。
看徐冰老师的作品除了美学角度的欣赏以外,似乎更像是在阅读哲学书籍。他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特征:植根于中国自有的文化智慧,又提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文化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他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艺术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是二元对立的,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不能互相脱离,世界上的文化与艺术都是以民族形式存在着,民族的艺术也汲取世界艺术中的有益因素求得发展。“民族性是文化生长的土壤,而世界性则犹如文化的促生剂。”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话关系是通过否定与认同两种形式来实现的。”③民族性的艺术与文化可以转化为世界性的艺术与文化,但并非有民族性的就有世界性,他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适应普遍人类;象征人类共同理想;吻合人类共同审美情感;体现时代精神;趋向于人类普遍理解的表达方式。④只有包含这些特质之后,才能为全世界所接受。
注释:
①《“徐冰现象”议纷纷,众口评说吕胜中》,《美术》1989年第1期。
②③《奥林匹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探析》,《河北体育学院院报》2008年11月。
④《不要再打鲁迅的幌子》,《雕塑》,2009年2月。
参考文献:
[1]李娟,彭修银.解构与建构——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与徐冰艺术创作策略[J].文艺理论研究,2010.
[2]陈鹏军.徐冰的四重奏[J].山西青年,2012.
[3]杨心一.徐冰的书[J].东方艺术,2006.
[4]何晓鹏.又见徐冰——从《天书》到《地书》[J].中国新闻周刊,2008.
[5]白石.徐冰——从北大图书馆跑出来的天书[J].华人世界,2008.
[6]刘子超.我得益于社会主义背景——对话徐冰[J].南方人物周刊,2009.
作者简介:邱靖逸(199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文学硕士,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