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临床遇到的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和DIC等,除了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酸中毒外,最主要的是用广谱抗生素,目的是杀伤病原菌控制感染,但部分感染未能有效控制,如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1×109/L,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同样有部分患者死于严重的感染。对免疫功能低下已发生感染者,广谱抗生素又是非用不可,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遇到的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和DIC等,除了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酸中毒外,最主要的是用广谱抗生素,目的是杀伤病原菌控制感染,但部分感染未能有效控制,如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1×109/L,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同样有部分患者死于严重的感染。对免疫功能低下已发生感染者,广谱抗生素又是非用不可,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措施要采取在感染发生之前,一方面预防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则要设法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最近有报道用细胞因子来提高血循环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其功能,使免疫功能低下者安然渡过化疗期,不发生或少发生感染。
其他文献
于1985~1989年常规入院的肺结核病人中,发现肺癌等恶性病变患者409例,非结核性肺部良性病变199例,分别占同期初诊入院病人总数4834例的85‰及41.2‰。在非结核性肺部良性病变中,有137例在入院或确诊前一段时间内误诊为肺结核。误诊率达68.8%。兹就非结核性肺部良性病变的误诊情况简析如下。
测定了67例急、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数以及反映血小板体内释放功能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同时检测血浆血栓烷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浓度。结果表明:14%急性肝炎、23%慢性肝炎、67%未作脾切除手术的肝硬化、4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小板数少于100×109/L,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最明显,3例肝硬化脾切除后血小板数正常。急、慢性肝病患者均有血
测定了33例结节病患者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抗体,发现27例(81.8%)阳性,其中1例血培养BB阳性。对15例结节病患者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抗BB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血清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SACE)活性降至正常水平。3例胸部X线片影像好转。据此,我们认为BB感染可能是结节病的病因;结节病可能是伯氏疏螺旋体病(莱姆病)的一个特殊类型。
报道2例经FAB分型诊为M1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其中1例的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淋巴细胞标记如SmIgG、CD19、CD20、DR及PAS;另1例则同时表达CD9、CD10、DR及PAS。对此特殊表型的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报告17例支气管类癌,其中40岁以下者占64.7%。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发热和反复发作肺炎,1例伴异位ACTH综合征。病理组织学呈典型者15例,非典型者2例。临床上易误诊为肺癌、结核球及良性肿瘤。X线检查和纤支镜活检对诊断很有帮助。本组肺切除者5年生存率达92.9%,无手术死亡。认为支气管类癌具有发病年龄轻、生长慢、恶性程度低和较少出现转移的特点;保守性肺切除和清除区域累及淋巴结,可提高生存率,
我们对8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及50例健康人进行球结膜微循环与局部大脑血流量测定(rCBF),探讨球结膜微循环作为估价脑血流量指标的临床价值。
根据就诊时首次骨髓增生程度,将本院5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分为增生减低及增生活跃两组,比较二组转化、痊愈及生存率。(1)转化在减低组中,60%维持原状,34%转为增生活跃,3%反复转变,3%转为白血病。增生活跃组44%维持原状,44%由增生活跃转为减低,9.3%反复转变,2.7%转为白血病。(2)减低组达临床痊愈15.9%,增生组14.6%达痊愈。(3)生存率 减低组1年、5年、10年的生
我院从1983~1990年1月收治急性白血病233例中并发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例,其中1例获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组蛋白亚单位抗体,发现其在风湿性疾病中有不同的阳性率。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后,组蛋白可被分为H1、H3、H2A、H2B及H4五个亚单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抗组蛋白亚单位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2.1%。在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H2B、抗H1、抗H3、抗H2A及抗H4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8.6%、60.7%、50.0%、35.7%及7.1%。本实验结果提示抗组蛋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