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正苏身材魁梧,肤色黝黑。虽然早已是队里的项目负责人,却依然寡言少语。他完全符合我对地质人的一贯印象。倒是王伟瘦小精干,很有说话的欲望。他笑起来,连眉毛似乎都在跟着跳。
这一静一动两位80后,分属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和一〇三队。前者从事测绘工作,后者则是地质找矿。当众多同龄人一门心思挤在城市里,希望当上光鲜亮丽的职场白领时,他们俩则把青春和梦想默默献给了大地。
城里孩子不爱干
14米高的钻塔,像巨人一般孤零零立在山顶,四周全是厚厚的积雪。深冬,山上除了地质队员,人迹罕至。
几年前,记者曾跟随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工会主席郑长毅,走访一〇三队的金矿勘探现场。几场降雪后,室外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钻塔外裹了一层棉布,队员们就在围挡内钻探。
每天三班倒,机器一刻也不能停。取暖,只能靠一个小煤炉。这微弱的温度,几乎丝毫阻挡不住寒气侵蚀每个人的体温。
“这是咱的工作常态”,王伟对此显然早已习以为常了。2008年,他在丹东宽甸进行物探勘察(即用物理的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探)。时逢9月,山区大雪皑皑,“顶着雪也得上。”宽甸山形陡峭,王伟和几位队友踩着半米深的雪,手脚并用一路坎坷。
晚上回到驻地,在村里租的民房。房子是老旧的搭建房,虽然有火炕,但薄薄的墙壁四处透风。睡觉必须裹着棉衣,否则半夜就冻醒了。熬到早上,把脸盆里的冰疙瘩烤化了,这就是洗脸水。“老痛苦了,真的!”
这滋味隋正苏也没少体验。2005年冬,队里接到一个项目,到吉林柳河测地形图。零下30多摄氏度,野外山林,从早上9点干到下午3点。“我要给同事发短信,手都僵了,只能拿着铅笔戳。”隋正苏说,那种冷是渗到骨头里的。
到了夏天,有夏天的罪。隋正苏告诉记者,夏天野外热,必须多喝水。可是本来每人都背着诸多测绘仪器,远路无轻载,背水反倒成了负担。“挺让人闹心的。”
有一年夏天,在葫芦岛青山水库做测量工程。天公不作美,阴雨时续时断,最后隋正苏只得和队友们冒雨工作。“那苞米地里全是水珠,哎呀,浑身上下都透了。”如果雨下大了,人可以淋着,伞得给仪器用,怕它淋坏。
“咱们这工作城里孩子不爱干。你就是把人招来了,两三年就走了,留不住人。”一〇三队党委书记郑玉君毫不讳言。
吃苦耐劳,这个很多人看来与80后毫不沾边的词,在地质队里被颠覆了。
“偷懒”找捷径
隋正苏家是庄河农村的。上大学之前,他并不明白测绘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稀里糊涂选的。”
入学后他才知道,测绘是所有基础工作的基础。“比如地质找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找矿之前得有各种测绘图。再比如修路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开工前也依赖于地形测绘、施工测绘。”
这是一门颇为枯燥的专业。计算、绘图、计算机编程,到了假期还得跟着老师到野外实习。可不是那种能四处闲逛的实习,“真得干活儿”。老师拎着包,隋正苏和同学扛着数十斤重的仪器,立镜、试镜、观测、记录,“跟现在上班一样”。
作为80后,隋正苏其实玩心挺大。他爱打球,尤善篮球,而且喜欢打网游,曾经没少熬夜玩大话西游2。可在野外实习,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吃饭住宿都颇为紧张,他的这种天性慢慢地收敛殆尽。
2004年,隋正苏大学毕业入职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第一次出野外,他就被“震撼”了:盛夏,日头火辣辣的,师傅让他负责观测,自己则四处奔走负责试镜。“那天气,站着不动汗都直往下淌,更别提师傅还要来回钻苞米地。人都快中暑了。”
师傅身体力行,让他深受感触。自此之后,隋正苏沉下心来跟着师傅跑野外、学技术,练规范操作。测绘工作很考验人的责任心,同样的仪器,同样的工作流程,如果观测时不认真,数据的精度和准度就会出现偏差,“就得老老实实按照规范来。”
老地质队员身上的认真和专注精神,隋正苏学得一丝不落。不过,他有80后的特点。“我干活其实比较懒。比如一天干完的活儿,我总想能不能半天干完了?”
有这念头,他没少钻研业务。测绘作业时,因为不同观测点间相隔甚远,需要利用电波传送测量数据。按照传统方式,传送距离只能达到三四公里远,需要队员来回奔跑。隋正苏发现,仪器说明书上还有一个蓝牙传送功能。
“这跟手机蓝牙信号连上了,会不会更远一些?”他下了班,拿着自己和媳妇手机捣鼓起来。果真,利用手机网络,信号最远能传送20多公里,一下减少许多烦琐过程,省下不少时间。
“这就是懒人有好点子!”至今说起此事,他还嘿嘿直乐。
年轻有冲劲
“我学地质专业,这背后可有故事了。”采访一开始,王伟就讲上了故事。
他生在吉林珲春,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1997年,国企经营困顿,父亲矿上只开了3个月工资。当时王伟正在念高中,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家里供着都费劲。
2000年2月,煤矿破产,父亲下岗失业,正准备高考的王伟决定辍学。“饭都快吃不上了还考啥啊?”
他揣着高中毕业证,跑到长春一家洗浴中心打工。干了3个月,老板欺生,只给他开了200元。王伟又到建筑工地推水泥,103斤的体重,推起车来双臂直打颤。后来,他还卸过火车,在建筑工地捡过垃圾。
干了小半年,王伟没挣到钱。不得已,他返回家乡到一个砖厂干活。忙活一个月,终于挣了900元钱。王伟以此为本钱,批发刀鱼在家门口卖。寒冬腊月,路人总能看到这位瘦弱少年绷紧身体,在斜坡上推倒骑驴的身影。
年关,昔日同学从大学返乡聚会,王伟受到了刺激。“人家讲的是大学生活,我脑子里全是柴米油盐,感觉灵魂上都沟通不了了!”回到家,他告诉母亲要复读考学,“我妈乐坏了,说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5个月后,王伟参加高考,为了保证一次成功,他填了同意调剂,被调到了矿山工程专业。2004年毕业,他入职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三队。 令常人头疼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王伟处之坦然。“跟推水泥、卸火车比起来,这条件好多了!”地质工作实践性很强,遇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队出野外,王伟总有一肚子的问题,有时问得老师傅直挠头。
他很懂得投桃报李。队里老师傅电脑操作都不好,王伟就揽过来替他们全做了。队友们都夸他,人虽年轻却懂事能干。
3年后,王伟顺利出师,开始独立带项目,而一般人则至少需要5年。“我心里就有股强烈的劲头,想独立干,证明自己。”
机会一来,王伟一把就抓住了。
成为顶梁柱
2011年,一〇三队首次走出国门,到蒙古国进行矿产勘探开发。
原定的负责人因故去不了,队里考虑再三把任务交给了王伟。“感觉担子老重了。”王伟说,国外找矿不比国内,一切都得从零做起。但他还是毅然领命,带着几名80后队员奔赴蒙古国。
千里草原几乎没有路,“车开到哪哪就是路”。有次,几名队员外出考察迷了路。那是夏季,河水浸过草原多有泥沟,汽车陷了进去。“迷路了,油少了,车陷了。而且草原温差大,半夜待在外面根本受不了。”后来靠着车上自救设备,众人好不容易才脱险。最后,汽车七绕八绕开到一个县城,终于看到了人影。
夏季草原最高气温常在35度。王伟和队友顶着日头,每天至少步行三四千米勘查,经常午饭都顾不上吃。
还有来闹事的。2012年某天,当地两名官员醉醺醺来到王伟的驻地,说地质队违了法。“咱们各种手续都全啊!”王伟据理解释。争执中,两人跟地质队请来的翻译打了起来,王伟赶紧上前拉架,一下被勒倒了。最终,警察介入处理了两人,风波才平息。
两年多的时间,王伟带着队友完成了国内需要6年的工作量。不仅成功找到铜矿,还申请了采矿证。他和同去的几位80后,一跃成为队里的顶梁柱。“现在让咱们去承担任何一个项目,都没有打怵的。”
隋正苏一战成名,也是在2011年。是年,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四部门牵头,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国竞赛。“全国31支队伍参加,堪称测绘行业的最强竞争。”一〇一队党委书记吕鑫介绍说。
短短80分钟,设置4个测站,采集近300个细部点,是正常工作量的5倍。隋正苏取得了第十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个人和团体三等奖。2013年,经过省内层层选拔他再次代表辽宁省参赛,获得个人第六名、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为此,他被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单位还奖励了3万元。
隋正苏给所有同事每人买了一个精致的水杯。他说,这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说完,他的脸有点红,“这个还是别写了,太不低调,不符合我的风格。”
在辽宁省有色地质局,既有勤勉苦干的80后如隋正苏,也有王伟这样精干有冲劲的80后。他们如同一个坐标系的两端,共同支撑起队伍的未来。
这一静一动两位80后,分属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和一〇三队。前者从事测绘工作,后者则是地质找矿。当众多同龄人一门心思挤在城市里,希望当上光鲜亮丽的职场白领时,他们俩则把青春和梦想默默献给了大地。
城里孩子不爱干
14米高的钻塔,像巨人一般孤零零立在山顶,四周全是厚厚的积雪。深冬,山上除了地质队员,人迹罕至。
几年前,记者曾跟随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工会主席郑长毅,走访一〇三队的金矿勘探现场。几场降雪后,室外的温度已经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钻塔外裹了一层棉布,队员们就在围挡内钻探。
每天三班倒,机器一刻也不能停。取暖,只能靠一个小煤炉。这微弱的温度,几乎丝毫阻挡不住寒气侵蚀每个人的体温。
“这是咱的工作常态”,王伟对此显然早已习以为常了。2008年,他在丹东宽甸进行物探勘察(即用物理的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探)。时逢9月,山区大雪皑皑,“顶着雪也得上。”宽甸山形陡峭,王伟和几位队友踩着半米深的雪,手脚并用一路坎坷。
晚上回到驻地,在村里租的民房。房子是老旧的搭建房,虽然有火炕,但薄薄的墙壁四处透风。睡觉必须裹着棉衣,否则半夜就冻醒了。熬到早上,把脸盆里的冰疙瘩烤化了,这就是洗脸水。“老痛苦了,真的!”
这滋味隋正苏也没少体验。2005年冬,队里接到一个项目,到吉林柳河测地形图。零下30多摄氏度,野外山林,从早上9点干到下午3点。“我要给同事发短信,手都僵了,只能拿着铅笔戳。”隋正苏说,那种冷是渗到骨头里的。
到了夏天,有夏天的罪。隋正苏告诉记者,夏天野外热,必须多喝水。可是本来每人都背着诸多测绘仪器,远路无轻载,背水反倒成了负担。“挺让人闹心的。”
有一年夏天,在葫芦岛青山水库做测量工程。天公不作美,阴雨时续时断,最后隋正苏只得和队友们冒雨工作。“那苞米地里全是水珠,哎呀,浑身上下都透了。”如果雨下大了,人可以淋着,伞得给仪器用,怕它淋坏。
“咱们这工作城里孩子不爱干。你就是把人招来了,两三年就走了,留不住人。”一〇三队党委书记郑玉君毫不讳言。
吃苦耐劳,这个很多人看来与80后毫不沾边的词,在地质队里被颠覆了。
“偷懒”找捷径
隋正苏家是庄河农村的。上大学之前,他并不明白测绘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稀里糊涂选的。”
入学后他才知道,测绘是所有基础工作的基础。“比如地质找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找矿之前得有各种测绘图。再比如修路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开工前也依赖于地形测绘、施工测绘。”
这是一门颇为枯燥的专业。计算、绘图、计算机编程,到了假期还得跟着老师到野外实习。可不是那种能四处闲逛的实习,“真得干活儿”。老师拎着包,隋正苏和同学扛着数十斤重的仪器,立镜、试镜、观测、记录,“跟现在上班一样”。
作为80后,隋正苏其实玩心挺大。他爱打球,尤善篮球,而且喜欢打网游,曾经没少熬夜玩大话西游2。可在野外实习,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吃饭住宿都颇为紧张,他的这种天性慢慢地收敛殆尽。
2004年,隋正苏大学毕业入职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第一次出野外,他就被“震撼”了:盛夏,日头火辣辣的,师傅让他负责观测,自己则四处奔走负责试镜。“那天气,站着不动汗都直往下淌,更别提师傅还要来回钻苞米地。人都快中暑了。”
师傅身体力行,让他深受感触。自此之后,隋正苏沉下心来跟着师傅跑野外、学技术,练规范操作。测绘工作很考验人的责任心,同样的仪器,同样的工作流程,如果观测时不认真,数据的精度和准度就会出现偏差,“就得老老实实按照规范来。”
老地质队员身上的认真和专注精神,隋正苏学得一丝不落。不过,他有80后的特点。“我干活其实比较懒。比如一天干完的活儿,我总想能不能半天干完了?”
有这念头,他没少钻研业务。测绘作业时,因为不同观测点间相隔甚远,需要利用电波传送测量数据。按照传统方式,传送距离只能达到三四公里远,需要队员来回奔跑。隋正苏发现,仪器说明书上还有一个蓝牙传送功能。
“这跟手机蓝牙信号连上了,会不会更远一些?”他下了班,拿着自己和媳妇手机捣鼓起来。果真,利用手机网络,信号最远能传送20多公里,一下减少许多烦琐过程,省下不少时间。
“这就是懒人有好点子!”至今说起此事,他还嘿嘿直乐。
年轻有冲劲
“我学地质专业,这背后可有故事了。”采访一开始,王伟就讲上了故事。
他生在吉林珲春,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1997年,国企经营困顿,父亲矿上只开了3个月工资。当时王伟正在念高中,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家里供着都费劲。
2000年2月,煤矿破产,父亲下岗失业,正准备高考的王伟决定辍学。“饭都快吃不上了还考啥啊?”
他揣着高中毕业证,跑到长春一家洗浴中心打工。干了3个月,老板欺生,只给他开了200元。王伟又到建筑工地推水泥,103斤的体重,推起车来双臂直打颤。后来,他还卸过火车,在建筑工地捡过垃圾。
干了小半年,王伟没挣到钱。不得已,他返回家乡到一个砖厂干活。忙活一个月,终于挣了900元钱。王伟以此为本钱,批发刀鱼在家门口卖。寒冬腊月,路人总能看到这位瘦弱少年绷紧身体,在斜坡上推倒骑驴的身影。
年关,昔日同学从大学返乡聚会,王伟受到了刺激。“人家讲的是大学生活,我脑子里全是柴米油盐,感觉灵魂上都沟通不了了!”回到家,他告诉母亲要复读考学,“我妈乐坏了,说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5个月后,王伟参加高考,为了保证一次成功,他填了同意调剂,被调到了矿山工程专业。2004年毕业,他入职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三队。 令常人头疼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王伟处之坦然。“跟推水泥、卸火车比起来,这条件好多了!”地质工作实践性很强,遇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队出野外,王伟总有一肚子的问题,有时问得老师傅直挠头。
他很懂得投桃报李。队里老师傅电脑操作都不好,王伟就揽过来替他们全做了。队友们都夸他,人虽年轻却懂事能干。
3年后,王伟顺利出师,开始独立带项目,而一般人则至少需要5年。“我心里就有股强烈的劲头,想独立干,证明自己。”
机会一来,王伟一把就抓住了。
成为顶梁柱
2011年,一〇三队首次走出国门,到蒙古国进行矿产勘探开发。
原定的负责人因故去不了,队里考虑再三把任务交给了王伟。“感觉担子老重了。”王伟说,国外找矿不比国内,一切都得从零做起。但他还是毅然领命,带着几名80后队员奔赴蒙古国。
千里草原几乎没有路,“车开到哪哪就是路”。有次,几名队员外出考察迷了路。那是夏季,河水浸过草原多有泥沟,汽车陷了进去。“迷路了,油少了,车陷了。而且草原温差大,半夜待在外面根本受不了。”后来靠着车上自救设备,众人好不容易才脱险。最后,汽车七绕八绕开到一个县城,终于看到了人影。
夏季草原最高气温常在35度。王伟和队友顶着日头,每天至少步行三四千米勘查,经常午饭都顾不上吃。
还有来闹事的。2012年某天,当地两名官员醉醺醺来到王伟的驻地,说地质队违了法。“咱们各种手续都全啊!”王伟据理解释。争执中,两人跟地质队请来的翻译打了起来,王伟赶紧上前拉架,一下被勒倒了。最终,警察介入处理了两人,风波才平息。
两年多的时间,王伟带着队友完成了国内需要6年的工作量。不仅成功找到铜矿,还申请了采矿证。他和同去的几位80后,一跃成为队里的顶梁柱。“现在让咱们去承担任何一个项目,都没有打怵的。”
隋正苏一战成名,也是在2011年。是年,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四部门牵头,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全国竞赛。“全国31支队伍参加,堪称测绘行业的最强竞争。”一〇一队党委书记吕鑫介绍说。
短短80分钟,设置4个测站,采集近300个细部点,是正常工作量的5倍。隋正苏取得了第十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个人和团体三等奖。2013年,经过省内层层选拔他再次代表辽宁省参赛,获得个人第六名、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为此,他被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单位还奖励了3万元。
隋正苏给所有同事每人买了一个精致的水杯。他说,这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说完,他的脸有点红,“这个还是别写了,太不低调,不符合我的风格。”
在辽宁省有色地质局,既有勤勉苦干的80后如隋正苏,也有王伟这样精干有冲劲的80后。他们如同一个坐标系的两端,共同支撑起队伍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