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题又叫材料阅读题、化学情景题,这类题目取材于课本中未出现过的知识,由于情景新、构思精巧、解题思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对信息的阅读、提取、加工处理、转换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信息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且分量越来越大,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这种突显时代与生活气息的试题,由于创设的情景新、知识内容活,要求考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捕捉信息并且利用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测了考生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将继续被命题者看重,可以预测这类试题在未来的中考中仍将显示出其优势地位,继续成为中考的热点和亮点。
信息题的组成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解题所需的知识性的提示,问题则围绕题干所给的新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问。多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后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解信息题的一般思路是:综观题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知→信息迁移→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信息题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二是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三是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四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运用的信息题。
一、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
该类题目大多“起点高,落点低”,多取材于现代科技、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科学史等,即起点高,从形式上看,一般题目较长,内容较多,易使人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但看完题目后自然发现,新信息在题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赋予考题以生活色彩和时代的特色,增强了亲和力,与答题有关的有效信息不多。所设问题往往是利用现有基础知识就能解决,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落点低,命题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1]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这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阅题完毕,不难发现,题中所给予的信息与问题的设问关系不大,无外乎是赋予考题以时代感,增强了亲和力,题目实为对O4这种物质的分类及意义的考查,答案选D。
[例2] 在科学家的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的产物,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的研究表明,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直径最大可达 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理论上66g二氧化碳可以制得多少克金刚石?
解析:这是一道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考题,从形式上看题目较长,内容较多,但细心读题便可直接从题干中得出解决问题的信息,即“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这是解决问题的依据,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属于“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
答案:
二、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此类试题取材于高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多以初中学过的概念和化合物的知识作基础,通过补充信息和给出信息迁移的途径,让初中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就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高中才学到的内容。命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即是否具有将学过的基础知识迁移到解决高一层次问题的能力。
[例3]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高中有机物的命名题,不是学生熟悉的传统题,但只要学生仔细阅题,利用题中所给的命名规律,即可轻松得解,虽“生”而不“难”,学生解决完毕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一道较好的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答案:环己烷 C6H12
三、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
此类题目的取材常见于将物质性质的知识迁移到某个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质性质知识的迁移、深化、应用和拓展,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加工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该类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例4]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并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以减少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 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以天然气井漏事故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自救措施和操作规程,从题干中可获取的信息有: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题干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由于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自救时应该逆风向高处跑,由于硫化氢有剧毒且水溶液显酸性,自救时应该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第(4)小题与本题的内容联系不大,可独立成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例5] 2006年9月29日,柳州市城中区一家腌酸作坊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件,小明查资料知道: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其中一点)
(2)题中所涉及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解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硫化氢的性质是未知的,要解决此题只能从题中获取信息:“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五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写出化学式,并对所学过的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氯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迁移才能解决问题(2)。
答案:(1)有臭鸡蛋气味或无色或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大 (2)H2S 2NaOH-Na2S 2H2O
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的运用的信息题
与生活有关的信息题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多、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题型,主要取材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考题的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去解释日常遇到的各种有趣的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方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也有将其设计成图表题,
[例6] 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中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
解析:稀硫酸是初三学生所熟悉的,阅题后可找到信息:“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对有效解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学生因考试紧张而忘记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题中也可获得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案;腐蚀性 存放时要贴好标签,放在安全的地方(或使用时要核对标签)
[例7] 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信息计算: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3)取足量的稀硫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解析:标签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将信息融于图表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识别比较、获取信息、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解题的基本方法为读懂图、获取信息、提炼数据或信息,根据已有知识处理数据或信息。本题为典型的化学计算题,只不过将计算题的相关信息融入“标签”中,要求根据“标签”内容,提炼出有用的数据,从而进行计算。
答案:(1)920g (2)20g (3)0.2g
信息题的组成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干给出解题所需的知识性的提示,问题则围绕题干所给的新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问。多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后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解信息题的一般思路是:综观题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知→信息迁移→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信息题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二是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三是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四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运用的信息题。
一、与某些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的信息题
该类题目大多“起点高,落点低”,多取材于现代科技、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科学史等,即起点高,从形式上看,一般题目较长,内容较多,易使人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但看完题目后自然发现,新信息在题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赋予考题以生活色彩和时代的特色,增强了亲和力,与答题有关的有效信息不多。所设问题往往是利用现有基础知识就能解决,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落点低,命题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1]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这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阅题完毕,不难发现,题中所给予的信息与问题的设问关系不大,无外乎是赋予考题以时代感,增强了亲和力,题目实为对O4这种物质的分类及意义的考查,答案选D。
[例2] 在科学家的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的产物,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的研究表明,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直径最大可达 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理论上66g二氧化碳可以制得多少克金刚石?
解析:这是一道与高科技紧密联系的考题,从形式上看题目较长,内容较多,但细心读题便可直接从题干中得出解决问题的信息,即“在440℃和800Pa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这是解决问题的依据,看似超越教学内容,实则紧扣书本,即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属于“起点高,落点低”的信息题。
答案:
二、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此类试题取材于高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多以初中学过的概念和化合物的知识作基础,通过补充信息和给出信息迁移的途径,让初中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就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高中才学到的内容。命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即是否具有将学过的基础知识迁移到解决高一层次问题的能力。
[例3]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高中有机物的命名题,不是学生熟悉的传统题,但只要学生仔细阅题,利用题中所给的命名规律,即可轻松得解,虽“生”而不“难”,学生解决完毕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一道较好的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的信息题。
答案:环己烷 C6H12
三、与所学物质相似的新物质的信息题
此类题目的取材常见于将物质性质的知识迁移到某个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质性质知识的迁移、深化、应用和拓展,考查学生对信息处理、加工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该类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例4]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并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以减少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 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以天然气井漏事故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自救措施和操作规程,从题干中可获取的信息有: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有剧毒,其水溶液显酸性,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题干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由于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自救时应该逆风向高处跑,由于硫化氢有剧毒且水溶液显酸性,自救时应该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第(4)小题与本题的内容联系不大,可独立成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例5] 2006年9月29日,柳州市城中区一家腌酸作坊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件,小明查资料知道: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请根据以上材料写出: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其中一点)
(2)题中所涉及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解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硫化氢的性质是未知的,要解决此题只能从题中获取信息:“①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②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五色易燃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③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产生的硫化氢尾气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写出化学式,并对所学过的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氯酸)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迁移才能解决问题(2)。
答案:(1)有臭鸡蛋气味或无色或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大 (2)H2S 2NaOH-Na2S 2H2O
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物质的运用的信息题
与生活有关的信息题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多、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题型,主要取材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考题的考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去解释日常遇到的各种有趣的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方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也有将其设计成图表题,
[例6] 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中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____,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家中存放或使用药物时应注意________。
解析:稀硫酸是初三学生所熟悉的,阅题后可找到信息:“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对有效解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学生因考试紧张而忘记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题中也可获得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答案;腐蚀性 存放时要贴好标签,放在安全的地方(或使用时要核对标签)
[例7] 实验室中浓硫酸的商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信息计算: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3)取足量的稀硫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解析:标签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将信息融于图表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识别比较、获取信息、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解题的基本方法为读懂图、获取信息、提炼数据或信息,根据已有知识处理数据或信息。本题为典型的化学计算题,只不过将计算题的相关信息融入“标签”中,要求根据“标签”内容,提炼出有用的数据,从而进行计算。
答案:(1)920g (2)20g (3)0.2g